【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1.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共30小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卷Ⅰ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答题卡填写本次考试的考试号,不要误填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乳反应得到的含氯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答案】C
【解析】
考点: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知识。
2.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
⑥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⑤⑥D.①②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天然气是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②乙烯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导致乙烯性质较活泼,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③苯是平面结构,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但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故错误;④油脂分子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中含有酯基,所以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不是遇碘元素变蓝色,故错误;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发生颜色反应,故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判断其性质,结构决定性质。
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油脂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3.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
B.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该装置是电镀池,铜作阳极、其它金属作阴极。
A.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符合题目要求,故A正确;B.根据A知,要实现题干要求,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 的铜合金作阴极,故B错误;C.纯铜作阴极、纯铁作阳极时,阳极质量减少、阴极质量增加,但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所以不符合题目,故C错误;D.用石墨作阴极,纯铜作阳极,符合题目要求,故
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电镀,明确电镀时阴阳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特点即可解答,注意:活泼金属作阳极时,阳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易错点。
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该装置是电镀池,铜作阳极、其它金属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4.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②甲比乙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③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
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熟悉元素周期律及非金属性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注意在学习中对规律性知识进行总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阴离子的还原性等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5.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甲烷是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远古时代的植物体经发酵而来,故A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故B正确;C、甲烷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C 错误;D、四氯化碳可以通过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来获得,不能燃烧,是一种灭火剂,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考查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6.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3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2∶3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3 mol Z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状态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常以选择题方式考查。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即变量不再发生变化。
7.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②HCHO ③MgSO4 ④Hg(NO3)2⑤NH4Cl ⑥KOH,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K2SO4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错误;②HCHO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②正确;③Na2SO4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③错误;④Hg(NO3)2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④正确;⑤NH4Cl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⑤错误;⑥KOH是强碱,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⑥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了蛋白质的变性的相关知识。
8.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别与元素Y、Z、W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Y>X>W
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C.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XO4
D.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W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别与Y、Z、W三种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则X、Y处于第二周期,X、Z处于同一主族,X、Z二者原子序数相差8,故Y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Z为磷元素;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所以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0-5-5-6=4,故W为碳元素。
A.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Z为磷元素、W为碳元素,原子序数Z>Y>X>W,故A正确;B.氧元素单质有氧气、臭氧;磷元素的单质有红磷、白磷;
碳元素单质有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单质超过6种,故B错误;C.X为氮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故C错误;D.非金属性O>N>P>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Y的氢化物最稳定,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是突破口。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归纳如下: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
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
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
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9.天然气根据成分不同分为贫气和富气,贫气中甲烷的含量较多,富气中乙烷、丙烷、丁烷的含量相对高一些。
若要将它们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贫气易液化B.富气易液化
C.二者液化条件相同D.减压降温均有利于两者液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甲烷属于分子晶体,在烷烃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最难液化,故A错误;B、富气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比贫气易液化,故B正确;
C、富气比贫气难液化,因此液化条件不同,故C错误;
D、减压可使分子间距离变大,不利于液化,
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烷烃的物理性质的相关知识。
10.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B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1.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反应后,得到硬脂酸钠和甘油。
欲分离出硬脂酸钠,应采用的方法是:①用滤纸过滤②用分液漏斗分液③加热蒸发④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
A.④③B.④②C.①③D.④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向混合液中加入食盐使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然后过滤即可,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
12.有关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的重要来源
B.煤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内含煤焦油等成分
C.煤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S、O等元素
D.煤等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答案】B
考点:考查了煤的综合利用的相关知识。
1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时,以任意量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B.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
C.Na2CO3溶液和稀盐酸D.Fe和稀硝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与量无关,均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离子反应均为Ca2+HCO3-+OH-=CaCO3↓+H2O,故A选;
B.NaHCO3少量时反应生成碳酸钙、水、NaOH,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NaHCO3过量时反应生成碳酸钙、水、碳酸钠,离子反应为Ca2+2HCO3-+2OH-=CaCO3↓+2H2O+CO32-,离子反应不同,故B不选;C.HCl少量生成碳酸氢钠和NaCl,离子反应为CO32-+H+=HCO3-,HCl过量时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离子反应不同,故C不选;D.Fe少量时生成硝酸铁,离子反应为Fe+NO3-+4H+=Fe3++2H2O+NO↑,Fe过量时生成硝酸亚铁,离子反应为3Fe+2NO3-+8H+=3Fe2++4H2O+2NO↑,离子反应不同,故D不选;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的考查。
现将常见的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归类如下:(1)CO2(或SO2、H2S)参与的离子反应,CO2(或SO2、H2S)少量时生成正盐,过量或足量时生成酸式盐。
(2)酸式盐与碱反应,书写时可采用设“1”法,即将少量物质的量定为1mol,其它反应物的离子根据需要确定物质的量。
(3)FeBr2(还原性Fe2+>Br-)、FeI2(还原性I->Fe2+)通入Cl2,Cl2不足时对于FeBr2先氧化Fe2+,对于FeI2先氧化I-等。
(4)Fe与HNO3的反应,Fe少量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5)Al3+中加强碱,强碱少量生成Al(OH)3沉淀,强碱过量生成[Al(OH)4]-。
(6)CO32-中逐滴加强酸,强酸少时生成HCO3-,强酸过量生成CO2。
14.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 △H= - 9.48kJ/mol ,(ii) I2(s)+H2(g) 2HI(g) △H= + 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l7.00 kJ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 拆开1mol I-I键与1mol H-H键需要的总能量小于拆开2mol H-I键需要的总能量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热化学方程式
【名师点晴】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结合计算进行考查,所以应分两步:(1)写,特别注意注明各物质的状态,计量数可以是分数;(2)算,根据题意计算反应热;并注意盖斯定律在计算反应热中的应用来解答。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15.下列平衡体系中,升温或减压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g)+3H2(g) 2NH3(g) ΔH <0
A.N
(g)+O2(g) 2NO(g) ΔH <0
B.N
O(g) CO2(g)+2H2(g) ΔH >0
C.C(s)+2H
D.2SO
(g)+O2(g) 2SO3(g) ΔH <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减压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气体体积增大,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
A.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故A错误;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气体体积增大,故C正确;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6.能说明某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叙述是
A.分子组成中含碳氢原子数之比为1:2
B.完全燃烧生产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C.能与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黑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环烷烃中含碳氢原子数比为1:2,但不含有不饱和键,故A错误;B、完成燃烧生产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只能说明该烃中C、H原子比为1:2,该烃可能是环烷烃、烯烃,故B错误;C、不饱和键既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正确;D、燃烧产生黑烟只能说明没有充分燃烧或含碳量高,不能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的相关知识。
17.下图为两个原电池装置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和消耗Ni的物质的量相同
B.两装置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由此可判断能够发生2Cr3++3Ni=3Ni2++2Cr和Ni2++Sn=Sn2++Ni的反应
D.由此可判断Cr、Ni、Sn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Ni>Sn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电极的判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解答。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由原电池正负极可知金属活泼性为Cr>Ni>Sn,结合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反应的可能性。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4mol•L-1的NaAlO2溶液和7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4AlO2--+7H++H2O=3Al(OH)3↓+Al3+ 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D.将25mL 0.l mol•L-1盐酸缓缓滴入25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H++CO32--=CO2↑+H2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4mol•L-1的NaAlO2溶液和7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其离子反应为
4AlO2-+7H++H2O═3Al(OH)3↓+Al3+,故B正确;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其离子反应为37ClO3-+5Cl-+6H+═3Cl2↑+3H2O,故C错误;D.将25mL 0.1mol•L-1盐酸缓缓滴入
25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的离子反应为CO32-+H+═HCO3-,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19.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
是
①分子中具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具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具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具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答案】A
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的相关知识。
20.如图所示,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三色“彩虹”的现象,它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A.蓝、紫、红B.红、蓝、紫
C.红、紫、蓝D.蓝、红、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解原理,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电解硫酸钠的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气,阴极氢离子放电,碱性增强,该极附近呈蓝色,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酸性增强,该极附近呈红色,中间溶液是石蕊的紫色,即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红、紫、蓝;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并会灵活运用。
电解硫酸钠实质
是电解水,阳极产生的是氧气,阴极产生的是氢气,酸遇石蕊显红色,碱遇石蕊显蓝色,酸遇酚酞不变色,碱遇酚酞显红色。
21.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发表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结合经济效益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把握。
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物质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发生移动,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是平衡发生移动,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2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A .4.4g B.2.2g C.1.4g D.在2.2g与4. 4g之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n(H2O)=10.8g÷18g/mol=0.6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乙醇的物质的量=
.62
6
0mol
=0.2mol,
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CO和CO2的总的物质的量=0.2mol×2=0.4mol,由于水的质量为10.8g,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6g-10.8g=16.8g;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x+y =0.4,28x+44y=16.8,解得x=0.05,y=0.35,所以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为0.05mol×28g/mol=1.4g,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守恒及质量守恒解答。
由一
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H2O的质量为10.8g,根据n=m
M
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根据N原子守恒计算乙
醇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CO、CO2的总的物质的量,结合二者质量之和列方程计算各自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CO的质量。
2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Cl-Cl2↑+H2↑+2OH-;故A错误;B、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氯气,因此活泼金属Cu不能做阳极,Cu做阴极,石墨做阳极,阳极上(石墨电极上)氯离子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Cu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依据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故B错误;C、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据上述分析可知,Cu电极上产生了氢气,石墨电极上产生了氯气,因此铜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的反应;故C错误;D、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是氯气,做原电池正极;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质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2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定值
B.化学平衡常数K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C.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有关
D.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及应用,平衡常数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同一转化关系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温度相同,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25.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VO2+(蓝色)+H
2O+V3+(紫色)VO
2
+(黄色)+V2+(绿色)+2H+
下列说法错误
..的
A. 充电时,反应每生成2mol H+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mol
B.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
2++2H++e-=VO2++H
2
O
D.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充电时,阳极附近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VO2++H2O=VO2++2H++e-,反应每生成2molH+时电子转移为1mol,故A错误;B、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发生反应:VO2++2H++e-=VO2++H2O,消耗氢离子,溶液的pH变大,酸性减弱,故B正确;C、放电时,正极上VO2+得电子,则正极反应方程
式为:VO2++2H++e-═VO2++H2O,故C正确;D、充电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VO2++H2O-e-=VO2++2H+,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把握原电池中电子及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问题,本题从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判断是做题的关键。
根据电池总反应和参加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放电时,电池的负极上是V2+(绿色)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是VO2+(黄色)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充电时,阳极上VO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放电时的正极反应的逆反应,阴极上V3+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逆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1.2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t0~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c(B)未画出]。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
(1)若t1=15 s,则t0~t1阶段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
(2)t4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4)图乙中共有Ⅰ~Ⅴ五处平衡,其平衡常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0.02mol·L-1·s-1
(2)减小压强;2mol
(3)升高温度;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