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班幼儿的爱告状的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中班幼儿爱告状的行为
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生活、学习后,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由于他们刚刚摆脱小班时期的幼稚和依赖性,又不具备大班时期的成熟和独立性。

碰到一点点事情就爱告状,与他们相处,每天总会听到许多的告状声:“老师,涛涛抢了我的玩具。

”“老师,洋洋把图书给撕破了。

”“老师,岑岑在玩水。

”……面对孩子们频繁的告状,我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中班幼儿爱告状,是受其此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所影响,4岁~5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此年龄段的幼儿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

平时同伴之间发生的摩擦,因认知发展的局限性,让他们不会用友好协商、互相帮助、好好说话等手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二、告状的动机
幼儿的告状是自身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也是力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随着幼儿之间相互告状行为的增多,仔细分析他们告状的动机,有以下五种:
1、单纯的反映情况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感也在不断的发展,能够把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量化到同伴的行为规范上,如看到其他小朋友违反了规则作出了不良行为,他们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于是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予以纠正。

2、试探老师对某种事情的态度
许多幼儿非常聪明,会用试探心理来了解老师对此事的看法,然后他再根据你的态度来采取行动。

如果你对他的告状是无所谓的,那他就可以放心地大胆地加入其中,反之,老师及时阻止被告状的幼儿,那他就不参与,也不会被老师批评了。

3、寻求老师的同情和保护
这种告状行为往往是班上那些内向胆小的幼儿,当他们受到别人的欺侮时,想到的就是向老师告状,让老师给自己做主,批评欺侮他的小朋友。

如班上的谢婉怡小朋友,平时都由外婆带,在幼儿园很少说话,连让她去活动都是扭扭捏捏,一副害羞的样子。

与别人吵架,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因此每次有小朋友碰到她、抢她的玩具,她就用告状的形式向老师求助。

4、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因为某一件事而争论不休,当自己无法争出谁对谁错时,有一方就抢先告状,检举他人,希望老师对他们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时使自己先被老师信任。

这种告状往往发生在区域活动或户外活动中,因为同伴之间在一起玩的机会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