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下厂房开挖总结

合集下载

三峡地下电站主厂房顶拱开挖施工

三峡地下电站主厂房顶拱开挖施工


要 : 峡 工 程 地 下 电站 主厂 房 顶 拱 跨 度 3 . 上 覆 山体 最 薄 处 仅 3 属 埋 深 浅 、 部 围岩 偏 薄 的 超 大 型 地 三 26 m, 0 5m, 局
下 洞 室 。 过 合 理 的 施 工 组织 、 量 和 安 全 控 制 , 厂 房 顶 拱 开 挖按 时 、 质 完 成 。 通 质 主 保 三峡 工程 地 下 电站 主 厂 房 顶 拱 开 挖 施 工 技 术 及 管理 经 验 可 供 有 关 工 程 参 考 。
e e

张 志斌 , 明新 李
(. 1中国水利 水 电建设 集 团第 十 四. 程局 , 南 昆明 6 0 4 ; Y - 云 50 1 2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 中南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宜 昌设 计 院 , . 湖北 宜 昌 4 3 0 ) 4 0 2
关键词 : 厂房顶拱 ; 主 开挖 施 工 ; 三峡 工程 地 下 电站
房 施 工 中 的 关 键 点 ,直 接 影 响 到 地 下 厂 房 开 挖 的 成 败 和 进 度 。 在 开 挖 施 工 之 前 , 了精 心 的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 开 挖 工 做 对 艺 、 量 控制 、 全 控 制 等 都 进 行 了 详尽 的组 织 。本 文 对 三 峡 质 安
Ke o d : r h c o f i o e h u e e c v t n T r e Go g sUn e g o n o rSa i n y W r s a c r wn o n p w r o s ; x a ai ; h e r e d r r u d P we tt ma o o Ab t a t h e a c r wn o i o e h u e o e u d r r u d p w r s t n o eTh e r e o e tt n w t sr c :T rh c o fma n p w r o s f h n e g o n o e t i ft r e Go g s P w rS a i i t ao h o h a s a f 26 m,i t e lr e tu d r r u d c v r n t e w rd E c v t n fra c rwn o i o r o s a n p n o . 3 s h a g s n e g o n a e n i o l . x a a i o r h co fman p weh u e w sf - h o i i e i l n uai t ey t a k o r a o a l o s u t n o g nz t n a d p re tq ai n a ey c n r lme - s dt h mey a d q l ai l h n s t e s n b e c n t c i r a iai ef c l t a d s ft o t a t v r o o n u y o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大型洞室开挖技术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大型洞室开挖技术
顶 高程 9 .0 0 5 m。
游副厂房间最直接的管线及交通连接通道 。
50 V升 压 站设 在 地 下 厂 房 上 方 12 高 程 0k 8m 平台, 升压 站 内布 置 有 封 闭母 线 竖 井 出 口建 筑 物 、
5 0 V主 变 压 器 、0 k G S 0 V厂 用 变 压 器 及 0k 5 0 V I 、2 k
3 m, 5 由主厂房左 端墙 10 0 m高程至 10 高程栈 2m
桥路 , 断面 尺寸 为 50 × . m( 门洞 型 ) .m 5 0 城 。 管线 及 交 通 廊 道 位 于 主 厂 房 左 端 墙 下 部 , 呈 “” S 形布 置 , 长约 20 是 地 下厂 房 与 右岸 电站 上 5 m,
总洞经 右非 坝段 坝基 和右岸 电站 安 Ⅱ段 , 口于右 出 岸 电站 尾水渠 。 主厂房及 母线 竖井外 侧 布置有 3层 排水 洞 , 并
形成了封闭的厂外排水幕。
程 4 .0 6条尾 水 隧 洞 总 长 15 . 1 4 0 m, 55 3 m。阻 尼 井 采用 单机 单 井 布 置 , 中心 距 机组 中 心 7 .m, 井 8 5 井 筒 直径 为 7 m。
尾水平 台紧靠尾水隧洞出 口洞脸直立边坡布
置, 是一 钢筋 混凝 土墩 墙 结 构 , 宽 3 .0 其 中 总 0 0 m, 闸 门段宽 1m, 0 公路 桥宽 2 m, 295 m, 基 面 0 长 1.0 建 高程 4 .0 平 台顶 部 高 程 8 .0 与 右岸 电 站 2 0 m, 2 0m, 厂前 区及 进 厂公路 同 高 。
关键词
1 工 程概 况
三 峡右岸 地下 电站主要 由引水渠 及 进水塔 、 引 水 隧洞 、 沙洞 、 排 主厂 房 、 线 洞 ( ) 尾 水 洞及 阻 母 井 、 尼井 、 尾水 平 台及尾 水渠 、 厂交 通 洞 、 风及 管道 进 通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下厂房施工总结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杨保才
一、工程概况
1、结构尺寸 厂房总长 200.7m,其中副厂房段长 17.7m(厂右 0+13.5~厂右 0+31.2) 、主厂 、安装场段长 46m;厂房宽 :岩 房段长 137m(1#机段 27m,2#~6#机段分别长 22m) 梁以上 22.4m,岩梁以下 21m;最大高度 47.73m(EL214.2~261.931) 。厂房开挖纵 横剖面见图 1 。主厂房安装六台可逆式水泵 /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 180 万千 瓦,发电机层高程 EL239.3。
三、厂房开挖支护及岩壁梁施工
根据施工通道布置、机械设备(液压台车、潜孔钻)性能、以及厂房的结构特 点,厂房洞室自上而下分六层开挖,其开挖高度分别为: Ⅰ层:EL261.931~253.431,层 高 8.5m;Ⅱ层 :EL253.431 ~ 246.431 (岩梁层) ,层高 7.0m;Ⅲ层 :EL246.431 ~ 238.87 ( 交 通 洞末端底部高程) ,层高 7.561m ;Ⅳ层 :EL238.87 ~ 231 ,层高 7.87m ; Ⅴ 层 :EL231 ~ 221 ,层高 10m ;Ⅵ层 :EL221 ~ 214.2 ,层高 6.8m 。典型开挖横断面见图 1。 1、 Ⅰ 层(EL261.931~253.431)开挖支护及网架支承牛腿(小岩梁)施工 ( 1 )开挖支护 : 从 1# 支洞进入,采用中导洞先行掘进,两边扩挖跟进的施工顺 序。中导洞宽 7.0m,超前约 20m,两边岩层厚度分别为 7.7m,见图四。采用三臂液压 台车钻孔(φ53,深 4.5m;掏槽孔 φ110,先打小孔,再扩大) ,人工配合平台车装药,
框图 1 厂房 1 支洞对岸冲沟水池(前期)

三峡电源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爆破质量控制

三峡电源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爆破质量控制

1 工 程 概 况
11 概 . 述
梁型式。
地下厂房于 20 0 4年 2月 1 8日开始主厂房首层 开挖 , 0 2 4年 1 月 1 0 2 5日结束 , 历时 1 O个月 , 共完成
微新岩石开挖 2 0 6 0m 。 7 12 地质条件 .
三峡电源电站是三峡水利枢纽运行期问厂用电
h e ogs f h a g eRvr oets 4m t .t w o e t i6 t n h l h i t s . - T reG re o eY nt ie rjc i 1 e sI hl l g 0me sadw o e h 66me t s p e r s e n hs e r e g i4
a d S pp e o r f h r e Go g s o
L OG agj H eze U u n-e, U W ihn i - ( . at hn vsgt nadD s nIstt, ihn 4 3 C ia 1E s C iaI etao n ei ntueYcag 33 ,hn ; n i i g i 4 1
的主供电源 。 厂址位于升船机 冲沙闸与左岸 电站之
问山体 内, 为地下厂房型式 , 装有 2 台混流式水轮发 电机组 , 单机容量 5 W。 0M 总装机容量 10M 0 W。 主厂房为地下厂房 , 开挖跨 度 1 岩锚梁 以 4m,
地下厂房位于微新岩体 内, 其岩体坚硬完整 , 成
t s T e w rs o swelmo l e e a s o u l ycnrl aue u h 明 d lmiain ec v t g mi n r . okh p i e h l ud db c u esmeq ai o t s rss c t o me ea n t xa ai . lf - o n l i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地下电站主厂房开挖施工测量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地下电站主厂房开挖施工测量

T reGo gsh d o o rpoet he r e y r p we rjc
SIS n —pig a n
( he og s uvy C n eo io y r E gn ei u eu4 ih n 4 3 3 hn ) T reG re re e  ̄ f n hd o n ier gB ra ,Y c a g 4 1 3 C i S S n a
1 工 程 概 况
三峡水 利枢纽 工程 右岸地下 电站位 于茅 坪溪 出
素 影 响大 。土 建工 程 分层 开 挖 、 支护 、 工 干扰 大 , 施

对 施工测 量带来 不 便 , 照传 统 的断 面测 量 方法 是 按
很 难克服 施工 现 场上 的诸 多 困难 。 目前 , 量仪 器 测
Ab t a t T e p p rp e e t e c n t c in s r e to n ep n il o rc s i gt ei d o ac lt n a d a ay i r s l f sr c : h a e rs n st o s u t u v y meh d a d t r cp efrp o e s n o r l ua i n l s e u t o h r o h i n h c o n s s
Co s r c i n ur y o i o r u e e c v to frg an de g o nd sa i n f r n t u to s ve fma n p we ho s x a a i n o i htb k un r r u t to o
要从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 图的绘制 与缩编 以及原 有图纸数字
图 1 三峡水 电站主厂房横断面示意图

浅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技术要点

浅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技术要点

浅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技术要点1.概述某大型水电站扩建工程,为地下式厂房,枢纽主要建筑物由进水口、引水隧洞、主、副厂房、主变室、尾水隧洞和厂房运输洞等组成。

地下厂房为首部式布置,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均采用两机一洞布置。

厂区洞室上层暗色菊花状粗晶辉长辉绿岩、下层浅色条带状粗晶辉绿岩,厚度变化分别40~100m 和70~80m,总厚度变幅为110~180m。

主要矿物成分为白色基性斜长石和暗色普通辉石,具辉长辉绿结构和流动定向条带构造。

扩建工程地下洞室群绝大部分为Ⅱ类和Ⅲ类围岩,其中主厂房洞、主变室洞区、交通洞、引水洞和尾水支洞的大部分、运输和排风两洞上游段为Ⅱ类围岩,底部局部为Ⅰ类,岩体基本稳定。

2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技术要点3.1顶拱稳定主厂房顶部开挖宽度30.0 m,跨度大;围岩主要为Ⅱ、Ⅲ类,陡、缓倾角节理发育较密,环向节理发育。

厂房顶拱稳定主要取决于开挖成形质量及系统支护及时跟进。

地下厂房开挖施工作业面狭小,开挖初期施工工序单一,开挖、支护流水作业。

形成钻爆、装运、支护平行作业的局面是加快进度的关键。

主厂房顶部施工一方面要及时支护,确保工程稳定和施工安全;另一方面要及早形成多个作业面,达到平面多工序。

如何在确保工程稳定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

采用中导洞领先30~50m,两侧扩挖的方式进行。

(2)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段及支护形式。

主厂房顶部主要采用长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措施,长锚杆施工难度大,进度缓慢。

顶拱缓倾角节理发育较密,环向节理发育,采用随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以加快开挖进度;中导洞系统支护完成后进行两侧扩挖。

中导洞领先,两侧扩挖一方面解决大断面开挖应力急剧释放问题,同时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合理的支护时段及支护形式解决了开挖与支护时间问题。

在保证围岩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施工作业面,达到平面多工序。

(3)确保开挖及支护施工质量。

开挖要点主要为洞室成形及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地下厂房工程施工总结概述

地下厂房工程施工总结概述

地下厂房工程施工总结1、工程概述地下厂房布置在大坝下游右岸山体内,主厂房开挖尺寸为135.5m×24m×58.405m(长×宽×高),分为安装间、主机间、副厂房,安装间位于主厂房左侧,副厂房位于主厂房右侧。

地下厂房在引水发电系统中位置如下图。

地下厂房主要工程量见表1-1和表1-2。

地下厂房开挖及一期支护工程量表1-1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 石方洞挖m3115767.9912 喷砼m2503.98273 锚杆(Φ25,L=4.5m)根27004 锚杆(Φ25,L=6.0m)根3775 锚杆(Φ36,L=6.0m)根1746 锚杆(Φ28,L=6.0m)根27527 锚杆(Φ28,L=9.0m)根26728 锚杆(Φ28,L=15m)根15913 预应力锚索,T=1200kN,L=25m根4914 预应力锚索,T=1200KN,L=22m 根48地下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量(1#机、安装间及副厂房)表1-2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 混凝土浇筑m313512.722 钢筋制安t 1768.822、施工依据(1)《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开挖平面图(EL741.9以上)》(GY103B-0944-45-03-1/6~6/6)(2)《地下厂房主要洞室以锚喷支护图(EL741.9以上)》(GY103B-0944-45-04-1/8~8/8)(3)《厂房结构布置图》(GY103B-0944-45-10-1/15~15/15)(4)《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开挖图(EL741.9以下)》(GY103B-0944-45-10-1/3~3/3)(5)《地下厂房主要洞室一期支护图(EL741.9以下)》(GY103B-0944-45-11-1/3~3/3)(6)《地下厂房吊车梁及钢筋图》(GY103B-0944-45-12-1/3~3/3)(7)《跨厂变交通洞简支吊车梁及立柱钢筋图》(GY103B-0944-45-1/3~3/3)(8)《地下厂房下游边墙锚索处理图(锚索结构图)》(GY103B-0944-45-14-1/4~4/4)(9)《地下厂房岩锚吊车梁轨道一期预埋件布置图》(GY103B-0944-45-14-1/1)(10)《安装间及以下各层结构图(▽766.10~▽754.6m)》(GY103B-0944-45-22-1/4~4/4)(11)《▽741.9m至蜗壳安装层结构钢筋图》(GY103B-0944-45-25-1/11~11/11)(12)《地下厂房集水井结构集水井结构及钢筋图》(GY103B-0944-45-25-1/7~7/7)(13)《锥管、肘管外包混凝土结构及钢筋图》(GY103B-0944-45-27-1/8~8/8)(14)《主厂房3#、4#、18#、19#楼梯结构布置及钢筋图(▽742.9~▽756.6)》(GY103B-0944-45-27-1/4~4/4)(15)《副厂房结构钢筋图》(GY103B-0944-45-30-1/10~10/10)(16)《水轮机层结构布置图》(GY103B-0944-45-31-1/4~4/4)(17)《水轮机层钢筋图》(GY103B-0944-45-31-1/14~14/14)(18)《蜗壳外包混凝土钢筋图》(GY103B-0944-45-32-1/10~10/10)(19)《座环支墩和蜗壳支墩结构及钢筋图》(GY103B-0944-45-33-1/3~3/3)(20)《安装间及以下各层钢筋(▽766.10~▽754.6)》(GY103B-0944-45-34-1/10~10/10)(21)《厂内排水系统布置图》(GY103B-0944-45-35)(22)《集水井泵房层进人孔及检修排水廊道吊物孔、进人孔钢盖板和埋件图》(GY103B-0944-45-37)(23)《发电机层至水轮机层1#、2#楼梯结构及钢筋图(▽756.60~▽766.10)》(GY103B-0944-45-39-1/2~2/2)(24)《机墩结构及钢筋图》(GY103B-0944-45-40-1/5~5/5)(25)《副厂房楼梯配筋图(12#、15#及上桥机楼梯)》(GY103B-0944-45-44)(26)《主子房柱子1#机侧墙(▽756.55~▽766.05)结构钢筋图》(GY103B-0944-45-49-1/2~2/2)3、设计变更及修改(1)根据《关于地下洞室群渗水处理通知》((2002年)SFY/C4-厂-第008号)在喷混凝土之前在厂房顶拱的排水孔内安装软式排水管Φ50伸入排水孔内30cm,紧贴岩壁,主厂顶拱引至边墙高程778.10m处。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初步分析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初步分析

准, 厂房上 游边 墙及 3号压 力管 道 内发 育的结构 面以 V级 结构 面 ( 理 ) 主 , 发育有 少 量 Ⅳ级 结 构面 ( 节 为 并 错动 带 ) 。
墙变形原 因 、 体稳定性 进行分析 , 出了合理化 建议 。 整 并提
节理发 育有 4 , 状见表 1其 中主要节 理为第① 、 组。 组 性 , ②
21 年第 1 01 期
【 文章编号 ]0 2 6 4 2 1 ) 1 0 5 4 10 —02 (0 10 —00 —0
东北 水利 水 电
规 划设 计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初步分析
贾 冬 , 国敬 邹
( 能 西藏 发 电公 司 , 华 西藏 拉 萨 8 61 547)
[ 要 ]西 南地 区某水 电站 地 下厂房规 模较 大 , 大跨 度 3 .0m, 大高度 7 . m, 摘 最 11 最 80 地质 条
件特 殊 , 属 于 高地 应 力 区 。 挖 过 程 中 , 房 上 游 边 墙 出现 阶 段 性 变形 速 率较 快 , 时 间 一 且 开 厂 且 位 移 曲 线 收 敛 不 明 显 的 现 象 。 为 确 保 厂 房 开 挖 的 安 全 , 文 主 要 从 地 质 角度 , 合 类 似 工 程 , 本 结 分 析 了 厂 房 上 游 边 墙 是 否 存 在 不 稳 定 块 体 , 形 速 率较 快 以 及 变 形 量 较 大 的 原 因 , 厂 房 上 游 变 对

5 ・
丕j
表 1 厂 房 上 游 边 墙及 3号 压 力 管 道靠 厂 房 4 段 节理 统 计 汇 总表 0m
21 年第 1 01 期
3 支 护 及 开挖 爆 破 等 施工 情 况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是保障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等方面的工作。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首先是勘察工作。

在建设前期,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勘测工作,以获取有关三峡大坝工程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这项工作的成果为后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次是设计工作。

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工作,包括结
构设计、水电设计、船闸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设计工作的成果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最后是施工准备工作。

在建设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设
备采购、人员培训、施工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重
要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峡大坝工程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建设前期工作是整个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准备和解决,以确保后续的建设顺利进行。

以下是对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的总结。

首先,对于三峡大坝的选址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水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同时,规划工作也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等方面,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前期工作还包括了对于三峡大坝建设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求和质量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信誉和交货周期等因素,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另外,前期工作还包括了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三峡大坝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他们对工程的要求和安全规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最后,前期工作还需要对于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三峡大坝建设涉及到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自然和人为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阶段,它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努力,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成功实施。

只有在前期工作做足做好的情况下,三峡大坝才能够成为中国水利工程的一项伟大成就。

三峡土木施工工程(3篇)

三峡土木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和重庆市奉节县交界处。

该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主体工程完工,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主要包括拦江大坝、泄洪系统、发电厂房、船闸等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二、工程特点1. 施工难度大:三峡工程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

施工过程中,要克服高海拔、高寒、高温等多种气候条件,同时还要面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施工规模大:三峡工程总投资达1800多亿元,涉及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大型设备安装等众多工序。

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 技术含量高:三峡工程采用了许多国内外先进技术,如高拱坝设计、大尺寸混凝土浇筑、大型设备安装等。

这些技术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施工过程1. 土石方开挖:三峡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达到2.22亿立方米,主要采用钻爆法、爆破法等。

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土石方运输。

2. 混凝土浇筑: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总量达到6000万立方米,采用大型混凝土泵车、搅拌楼等设备。

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确保大坝安全稳定。

3. 大型设备安装:三峡工程发电厂房、泄洪系统等设施安装了大量大型设备,如水轮发电机组、大型闸门等。

施工过程中,采用吊车、起重船等设备进行安装。

4. 船闸建设:三峡工程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全长6.4公里。

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型施工船舶、挖掘机等设备进行船闸建设。

四、工程成果1. 保障电力供应:三峡工程每年可发电约846亿千瓦时,为我国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促进经济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建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等,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改善生态环境:三峡工程有效调节了长江流域的水文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抗旱、灌溉等。

基坑开挖经验总结范文

基坑开挖经验总结范文

一、前言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基坑开挖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施工安全,以下是对基坑开挖经验的总结。

二、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方案编制:在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编制合理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

2. 地质勘察:对基坑周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层分布、土质情况等,为施工提供依据。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足够的施工材料,如钢筋、模板、混凝土、土工布等。

三、基坑开挖施工要点1. 开挖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土方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分层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超过20米。

2.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确保开挖深度、宽度、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 围护结构施工: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开挖前,做好地下水位控制工作,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以下0.5-1.0米。

5. 施工监测: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四、基坑开挖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施工设备安全:检查施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 施工环境安全:确保施工环境整洁,避免因施工垃圾、积水等因素影响施工安全。

4. 防汛措施:在汛期,做好基坑周边的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施工造成影响。

五、总结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基坑开挖施工是一项复杂、高风险的工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山峡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山峡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山峡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一、地质条件分析山峡地区的地质条件通常比较复杂,地形陡峭、土壤松软、岩层变化多样等情况都会增加工程施工的难度。

因此,在进行山峡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便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例如,对于岩石质地的山峡地区,可以选择采用爆破法进行开挖,而对于土质较软的山峡地区,可以选择采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开挖。

此外,山峡地区常常会受到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山峡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监测,随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预警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二、气候条件分析山峡地区的气候条件通常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大、降雨频繁等情况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在进行山峡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和措施。

例如,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可以适当延长工期,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确保施工现场不被淹水影响。

另外,山峡地区的气候条件也会对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造成影响。

例如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加强保温措施,防止设备结冰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在山峡工程施工中,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施工计划和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设备分析山峡地区通常地形险峻、道路狭窄,因此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必须考虑设备的适应能力、操作性能、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在复杂的山峡地区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施工。

常用的山峡工程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爆破器材等。

这些设备在进行施工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进行山峡工程施工时,还要注意设备的运输和安装问题。

因为山峡地区道路狭窄、曲折,必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同时要注意安全性,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四、技术措施分析为了确保山峡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分析

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分析

地下厂房是电站首部引水系统,该工程尾水隧洞较长,引水隧洞较短,其中前者为无压隧洞或压力较小隧洞,后者为有压隧洞,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可以不必在上游承建调压室,水轮机在压力管道供水支持下运转,通常情况下不必设下端阀门。

基于地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对地下厂房开挖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有效提高电站工程建设综合质量,分析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莲峰水电站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境内的洮河干流上,该电站的任务是利用九甸峡的水利枢纽工程生态放水流量进行发电,电站厂房为地下式,布置在九甸峡水利枢纽的导流洞内。

电站装机容量20MW,2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0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2.1m3/s,多年平均发电量0.97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550h。

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及尾水涵管等,IV等小(I)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

本标段洞内石方扩挖总量12457.1m3,其中发电层以上扩挖量为2039.4m3,发电机以下扩挖量为10417.7m3,洞内岩石扩挖分两次进行,即上部扩挖和下部扩挖。

2.1洞内岩石上部扩挖上部扩挖时先加工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台车,台车便于施工人员打眼、装药,台车要求稳定性好,移动方便。

上部扩挖先在导流洞顶部打竖向导洞,沿导洞向四周打水平炮眼,顶部扩挖完,再向下作台阶式开挖。

开挖洞顶时,预留100cm3保留层,拱顶光面开挖时作光爆开挖,爆破参数按照以往爆破经验,考虑到距离大坝较近,控制炮眼深度为200cm,炮孔间距40cm,排距100cm,每孔装数量0.90kg,非电毫秒雷管分段启动。

导流洞两侧扩挖从上而下,因扩挖宽度小,因此采用密度孔小药量爆破。

拱顶预留100cm保留层及导流洞两侧开挖的技术比较关键,开挖后不出现欠挖,超挖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为保证开挖质量,减少岩石的爆破影响,控制爆破裂缝,采用轮廓爆破技术,洞顶保护层钻水平炮孔,侧墙钻垂直炮孔。

三峡地下厂房开挖总结

三峡地下厂房开挖总结

三峡大跨度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三峡地下厂房布置在长江右岸,共设六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200MW 。

主厂房系统由主厂房、安装场、母线洞、母线竖井连接交通洞及开关站等组成。

主厂房洞室断面为直墙顶拱型,尺寸为311.3m ×32.6m ×87.2m (长×宽×高)。

主厂房顶拱层开挖于2005年3月2日正式开始,按总进度计划于2007年9月30日完成全部开挖与支护工作,目前已开挖至第Ⅲ层。

主厂房开挖具有以下特点:1. 厂房跨度大、边墙高,洞室较长;2. 开挖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高;3. 支护工程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4. 交叉洞室多,与引水、尾水系统及三峡三期之间的界面关系复杂,施工干扰大。

2 厂房顶拱层施工2.1 施工强度厂房顶拱层开挖工程量为11.64万3m ,喷混凝土量为27183m ,锚杆6876根,锚索135束(地质缺陷及临时支护工程量未记)。

顶拱层开挖与2005年3月2日开始施工,10月27日结束;系统锚杆5月7日开始施工,11月25日结束。

2.2 施工程序与方法利用1#施工支洞作为厂房顶拱层开挖的主要施工通道,由于工期压力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在进场交通洞内增加了一条通至厂房顶拱层右端墙88.3m 高程的施工支洞,和1#施工支洞形成了双通道作业,施工按照如下原则组织实施:1.先进行上部中导洞开挖(断面8m ×6.5m ),中导洞从1#施工支洞延长段开始,按10%的坡度升至95.80m 高程后,沿水平方向朝厂房右端墙开挖;2.两侧扩挖在中部扩挖完成100m 后跟进,上下游同时施工,扩挖按“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进行;3.两侧扩挖时,设计轮廓面预留1.5m 保护层,滞后一排炮开挖,中部下层开挖滞后两侧适时跟进。

详见图1和图2。

3 高边墙开挖施工3.1 开挖分层原则1.根据厂房各部位的结构特点,结合岩锚梁和边墙各层锚索布置高程,以便于施工设备的作业;2.合理利用与厂房立体交叉相贯隧洞的不同高程布置条件,以利于施工通道及施工场地的形成;3.按照厂房爆破振动速度控制要求,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爆破参数选择来确定开挖层高。

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一些干流水力资源的相继开发,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及相关洞室等在向大型化或超大型的方向发展。

对大型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特别是在目前地下厂房开挖广泛使用了现代化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对开挖方法和开挖技术作比较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将具有很实际的工程意义。

本文结合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开挖实践,针对大型地下厂房的开挖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一定的认识和结论。

首先,介绍了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的工程概况及开挖施工程序。

其次,针对顶拱开挖技术问题,分析了厂房顶拱的受力特征,并按照“新奥法”的隧洞设计和施工理念,研究厂房顶拱层不同围岩状况下开挖施工程序选择的原则,并据此确定不同围岩洞段下应采取的不同开挖施工方法。

再次,分析了岩锚梁开挖相关技术问题。

在岩锚梁正式开挖施工前,开展专项的爆破试验研究,获得了科学合理的岩台开挖施工工艺和钻爆参数。

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并不断调整、优化,获得了良好的开挖效果。

最后,针对大型地下厂房下部层面的预留保护层问题,开展轮廓预裂爆破试验和梯段爆破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取消保护层、边墙轮廓预裂的可行性,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和其他大型洞室下部层面的开挖过程中,在对钻爆参数和爆破网路进行精心设计和实施的基础上,保证了边墙成型效果,并且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工程,该工程已于2008年12月31日开挖完工,开挖进度创同类工程之最,质量优良率达95%,高边墙最大位移仅为29mm。

本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AbstractStudy on the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ight bank underground powerhouse in Xiluoduhydropower stationHydraulic Engineering SpecialityGraduate: ZHANG Zhibin Supervisor: YANG Xingguo LIU GuangThe scheme of underground powerhouses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the hydroelectric project. And with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waterpower materials in the main rivers one after the other,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s and the associated cavities in the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are developing towards the large-scale way. Nowadays modern equipment is applied widely in the excavation of underground powerhouses, so it is significant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and excavation method of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ombined with the excavation practice in Xiluodu right bank underground powerhouse, the excavation problems of large-scal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will be studied deep in this paper. And some important standpoints and conclusions are made.First of all, the project overview and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Xiluodu underground powerhouse on the right bank are introduced.Secondly, for the technical issues in top arch excavation, it analysed the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row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unn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ncepts of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it researched on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excavation procedures when plant crown layer in different adjoining rock situations.Accordingly, different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were determined for different cavern sections.Thirdly, related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rock anchor beam excavation wereAbstractanalysed. Before the formal excavation of rock anchor beam,special study on blast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ck bench excavation and the drilling and blasting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applied to actual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ously adjust and optimize,it got a good excavation effect.Finally, for the reserved protection layer issues in the lower layers of large-scale underground powerhouse,the study on contour pre-splitting and bench blast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Based on this, we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protection layer and side-wall contour presplitting, and used this method 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 of Xiluodu right bank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nd lower layers of other large-scale caverns. On the basis of meticulou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n the drilling and blasting parameters and blasting network,it ensured the forming effect of the side-wall, and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was applied to Xiluodu right bank underground powerhouse project, which has completed the excavation in December 31, 2008 and created to be the fastest compared with similar projects in excavation progress.The quality rate of it reached up to 95%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high wall only to 29mm.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powerhouse; excavation;construction technology目录目录1 绪论 (1)1.1选题意义 (1)1.2大型地下厂房施工实践及研究现状 (3)1.3地下厂房开挖施工特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6)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7)2 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工程概况和开挖程序 (8)2.1工程概况 (8)2.2工程地质条件 (10)2.3地下厂房开挖程序 (12)3 地下厂房顶拱层开挖施工技术 (16)3.1厂房顶拱受力特征分析 (16)3.2厂房顶拱层开挖方案比选 (17)3.3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顶拱层开挖施工方法 (19)3.3.1 厂房顶拱层扩挖施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19)3.3.2 Ⅱ、Ⅲ1类围岩段两侧扩挖 (21)3.3.3 Ⅲ1、Ⅳ类围岩段两侧扩挖 (24)3.4地下厂房顶拱层开挖效果 (27)4 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施工技术 (30)4.1主要技术问题分析 (30)4.2岩锚梁开挖爆破试验研究 (31)4.2.1 试验目的及依据 (31)4.2.2 试验部位 (32)4.2.2 试验内容 (32)4.2.3 试验过程及成果分析 (33)4.2.4 试验结论及推荐钻爆参数 (49)4.3岩锚梁岩台开挖施工方法 (51)4.3.1 施工总体程序安排 (51)4.3.2 主要施工方法 (51)4.3.3 岩锚梁开挖质量管理措施 (54)4.4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效果 (56)5 地下厂房下部层面开挖关键技术 (58)目录5.1施工预裂及预留保护层问题 (58)5.2地下厂房轮廓预裂爆破试验 (59)5.2.1 试验部位和试验参数 (59)5.2.2 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62)5.2.3 试验结论 (72)5.3履带式潜孔钻梯段爆破试验 (74)5.3.1 试验参数 (74)5.3.2 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76)5.3.3 试验结论 (79)5.4无保护层轮廓预裂爆破技术在地下厂房开挖中的应用 (80)5.4.1 地下厂房下部层面开挖施工方法 (80)5.4.2 无保护层轮廓预裂爆破效果 (85)6 结论与展望 (87)6.1结论 (87)6.2展望 (88)1 绪论1 绪论1.1 选题意义由于能源、交通、城建以及环保工程的大力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大规模开发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总结
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设前期工作经历了多年的规划和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包括勘察、设计、环境评估等。

下面将对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是勘察工作。

在决定建设三峡大坝之前,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
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设计和施工。

勘察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但是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设计工作。

在勘察工作完成后,需要对三峡大坝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

这项工作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因此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来进行。

设计工作的完成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直到最终确定出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

另外,环境评估也是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周边环境
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项工作需要考虑到水质、水生态、周边居民的生活等方面,以确保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建设前期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和环境评估工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的保护。

建设三峡大坝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的建设前期工作为其后续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跨度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三峡地下厂房布置在长江右岸,共设六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200MW 。

主厂房系统由主厂房、安装场、母线洞、母线竖井连接交通洞及开关站等组成。

主厂房洞室断面为直墙顶拱型,尺寸为311.3m ×32.6m ×87.2m (长×宽×高)。

主厂房顶拱层开挖于2005年3月2日正式开始,按总进度计划于2007年9月30日完成全部开挖与支护工作,目前已开挖至第Ⅲ层。

主厂房开挖具有以下特点:1. 厂房跨度大、边墙高,洞室较长;2. 开挖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高;3. 支护工程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4. 交叉洞室多,与引水、尾水系统及三峡三期之间的界面关系复杂,施工干扰大。

2 厂房顶拱层施工2.1 施工强度厂房顶拱层开挖工程量为11.64万3m ,喷混凝土量为27183m ,锚杆6876根,锚索135束(地质缺陷及临时支护工程量未记)。

顶拱层开挖与2005年3月2日开始施工,10月27日结束;系统锚杆5月7日开始施工,11月25日结束。

2.2 施工程序与方法利用1#施工支洞作为厂房顶拱层开挖的主要施工通道,由于工期压力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在进场交通洞内增加了一条通至厂房顶拱层右端墙88.3m 高程的施工支洞,和1#施工支洞形成了双通道作业,施工按照如下原则组织实施:1.先进行上部中导洞开挖(断面8m ×6.5m ),中导洞从1#施工支洞延长段开始,按10%的坡度升至95.80m 高程后,沿水平方向朝厂房右端墙开挖;2.两侧扩挖在中部扩挖完成100m 后跟进,上下游同时施工,扩挖按“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进行;3.两侧扩挖时,设计轮廓面预留1.5m 保护层,滞后一排炮开挖,中部下层开挖滞后两侧适时跟进。

详见图1和图2。

3 高边墙开挖施工3.1 开挖分层原则1.根据厂房各部位的结构特点,结合岩锚梁和边墙各层锚索布置高程,以便于施工设备的作业;2.合理利用与厂房立体交叉相贯隧洞的不同高程布置条件,以利于施工通道及施工场地的形成;3.按照厂房爆破振动速度控制要求,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爆破参数选择来确定开挖层高。

3.2 施工程序与方法主厂房自上而下分十一层开挖,各层又分区、分块进行开挖支护,厂房开挖分层见图3。

厂房顶拱层以下均为大体积深槽开挖,每层开挖采取中部梯段槽挖超前,后进行两侧墙保护层开挖,边墙开挖揭露后支护跟进的方法施工。

厂房Ⅱ层施工程序见图4、图5。

1.施工通道Ⅱ~Ⅲ层开挖以进场交通洞、厂右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作为施工通道,Ⅳ~Ⅴ层以母线洞作为施工通道,Ⅴ~Ⅷ层开挖以2#施工支洞作为施工通道,最后,从尾水隧洞进入主厂房进行Ⅸ~Ⅺ层开挖。

2.厂房Ⅱ层分上下两层开挖,上部K 0+00~K0+70按全断面开挖,K 0+70以后按上下游交替开挖施图1顶拱层开挖分区图图2顶拱层开挖双通道施工程序平面图图3厂房分层开挖图图4Ⅱ层开挖分区图图5厂房Ⅱ层施工程序方法示意图工的原则进行;两侧开挖前先对厂房上、下游边墙采用手风钻进行预裂爆破,边墙预裂超前开挖20~30m;Ⅱ层下部采用潜孔钻中部梯段拉槽,边墙岩台预留4.8m保护层开挖。

3.岩锚梁部位保护层分四次开挖,即图4中的⑤、⑥、⑦、⑧区。

⑤区光爆孔一律按50cm孔距布孔,⑥、⑦、⑧区垂直光爆孔按35cm孔距布孔,⑤、⑥、⑦区垂直光爆孔线装药密度按q=135~138g/m 控制,⑧区垂直光爆孔线装药密度按q=135g/m控制,斜面光爆孔线装药密度按q=120g/m控制,均采用不耦合装药。

4.中槽开挖时,先超前采用手风钻造孔,对边墙进行预裂,中槽采用预留保护层潜孔钻造孔,梯段预裂开挖;中槽开挖后,根据上层喷锚支护完成情况并结合下一层的施工顺序,对边墙进行分块开挖。

5.分层施工中,采取交错搭接施工。

上层边墙大于100m范围支护完成后,下一层中槽逐步跟进开挖。

厂房Ⅰ、Ⅱ层施工搭接见图6。

图6Ⅰ、Ⅱ层施工搭接示意图4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1 顶拱层开挖顶拱层开挖是整个厂房开挖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层,该层周边轮廓线复杂,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该层最大开挖高度11.7m,宽32.6m。

由于厂房埋深较浅、局部围岩偏薄,厂房顶拱及边墙受F22、F84等断层带影响,为了保证大跨度顶拱施工安全,减小围岩变形,厂房顶部采用支撑法分步开挖,以小跨度掘出边拱,并进行快速支护,及早提供三向应力。

顶拱层开挖严格遵循“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及时封闭、勤观测”的原则。

遇不良地质段和楔形块体时,采取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开挖循环进尺不大于2.0m,并控制最大单响药量尽量减小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

2.左端墙特殊部位开挖主厂房左端上覆岩体薄,是厂房顶拱稳定不利的重要因素。

在开挖过程中,按“小药量、短进尺”的原则进行爆破;左端墙的三角体在形成水平光爆造孔空间后,采用水平光爆孔与垂直光爆孔错孔的双面光爆设计将三角体挖除。

3 主厂房直立边墙的开挖控制保证直立边墙的开挖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周边孔钻孔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图7所示垂直固定装置确保钻孔精度,通过钢管约束钻杆,同时钢管内加夹片减小钻杆在钢管内的活动空间。

4.岩锚梁岩台开挖控制为了确保开挖质量,岩锚梁大规模开挖之前共进行了四次试验,试验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周边孔光爆孔线装药密度过大导致无残留炮孔;垂直孔孔底不在一条线上;下拐点超挖过大平均达到12cm;特殊部位无针对性爆破设计。

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四个精细化:1)控制标准精细化开孔偏差1c m,孔斜偏差2 ;孔间距、孔深偏差3cm;2)工序操作精细化样架搭设前对放样底斜孔进行以减少开孔误差;全长导向管定位斜孔,孔口增设夹片;锁口锚杆+角钢+下拐点以下1m范围喷混凝土保护下拐点;3)控制与检查方法精细化样架搭设前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与校核;简化孔深控制方法,将所有钻杆截断为3.2m(理论孔底距标准横杆3.2m),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装药参数进行检查;4)数据分析精细化要求排炮结束4小时后出数据,主要分析开挖面的平整度、半孔率和超欠挖。

另外,针对不同岩性的岩石采用个性化装药,岩石较完整部位,光爆孔间距30~35c m,线装药密度,垂直孔70~90g/m,斜面孔60~80g/m;结构面及节理裂隙发育部位,光爆孔间距30c m,线装药密度,垂直孔20~34g/m,斜面孔12~24g/m。

岩锚梁开挖后的效果表明,落实“四个精细化”和“个性化装药”后,岩台开挖质量明显改善。

5 锚杆的质量控制1)系统锚杆全部放样,并加强对造孔的控制,终孔抽检比例不低于10%,监理按1%抽检;2)对上仰的不同倾角的孔,根据孔的渗水情况采用不同的砂浆稠度;3)张拉锚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工艺,同时将传统使用风枪注装锚固卷的方式改为注浆机进行散装锚固剂注浆的方式;4)6m以下的锚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施工工艺,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了必要的工艺改进,见图8;6m以上的锚杆采用先插杆后注浆的施工工艺。

图7钻杆垂直固定装置示意图图8 注浆工艺改进示意图6 锚索的质量控制以全站仪对孔位进行放样,钻孔过程中以孔的直线度控制为重点,孔内每钻进3~5m安装一个扶正器,防止钻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弯曲;对灌浆过程中出现的止浆环无法止浆、灌浆管爆管等问题及时在结构上进行改进。

5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控制爆破振动控制是厂房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之一,爆破振动控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大跨度顶拱、高直立边墙及岩锚梁结构的安全。

为了了解爆破振动对非开挖岩体和需保护部位的影响和破坏情况,必须通过爆破试验及施工过程中质点振动速度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从而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及爆破参数。

5.1爆破参数及设备顶拱层开挖采用的是常规的爆破开挖方法,即中导洞超前,两侧扩挖跟进,V型掏槽,非电毫秒微差爆破、电雷管起爆。

顶拱周边采用光面爆破。

顶拱层以下各层台阶开挖边墙预留3.0m(岩锚梁以上3.8m)厚保护层,再进行保护层刷帮爆破。

采用侧卸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出渣,出渣完毕后利用反铲清出工作面积渣,为下一循环钻爆作业做好准备。

顶拱层开挖爆破的主要参数及主要设备如表1所示。

5.2预控性爆破试验选择在Ⅰ层中导洞开挖初期进行主厂房Ⅰ层开挖爆破试验,Ⅰ层开挖结束、Ⅱ层开挖之前在Ⅰ层进行厂房Ⅱ层的预裂爆破试验,Ⅱ层左端墙进行Ⅲ层边墙预裂爆破试验。

根据试验测试成果分析,初步找到对爆破振动的控制方法,形成预控方案如表2所示。

5.3 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控制措施1.为了减小爆破振动对岩锚梁新浇混凝土的扰动,岩锚梁混凝土浇筑时机选在Ⅲ-1层开挖120m 且Ⅲ-2层周边预裂100m 后进行施工。

2.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距离和爆破单响药量,中部梯段爆破采取单孔单响,混凝土浇筑3d 内,安全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1.5~2.0c m/s ,3d ~7d 内控制在2.0~5.0c m/s ,7d ~28d 内控制在5.0~7.0cm /s 。

表1 主要爆破参数及设备项目厂房Ⅰ层Ⅱ层台阶开挖 主爆孔孔深、孔径300c m 、42m m 、水平方向750c m 、90m m 、垂直方向主爆孔孔距 90~122c m300c m 主爆孔药卷直径32mm 70mm 光爆(预裂)孔孔深、孔径300c m 、42m m 700c m 、76m m光爆孔孔距 50~60cm 100c m 光爆孔药卷直径 25mm 32mm 光爆孔线装药密度0.167kg m 0.371kg m 单位耗药量 0.64~0.823kg m0.523kg m 钻孔设备 手风钻 手风钻 出渣设备3~3.83m 装载机 5T 、15T 自卸汽车 沃尔沃290B 反铲挖掘机3~3.83m 装载机 5T 、15T 自卸汽车 沃尔沃290B 反铲挖掘机项目龄期允许爆破范围最大单响(kg )预裂(光面)爆破拉槽梯段爆破 砂浆锚杆0~3天15m 之内不允许爆破 不允许爆破15~30m 10(15) 40 30~50m 22(30)8050m 以外 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 3~7天 30m 之内 25(38)8030m 之外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7天以后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喷混凝土0~6小时15m 之内 不允许爆破 不允许爆破15~30m5(8) 40 30~40m 10(15) 80 40~60m 25(38) 120 60m 之外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6~24小时15m 之内 5(8) 不允许爆破15~30m 10(15) 40 30~50m 25(38) 120 50m 之外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1~3天15m 之内 10(15) 40 15~30m25(38)12030m 之外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3天之后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锚索注浆区0~3天30m 之内 不允许爆破 不允许爆破 30~40m8(12) 不允许爆破40~50m 12(18) 40 50~60m 15(23) 80 60~70m 25(38)120 60m 之外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60m 范围之外 3~7天15m 之内 8(12) 不允许爆破15~30m 10(15) 40 30~50m 15(23)8050m 之外 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控制 7天以后10m 之内10(15) 40 10~30m 25(38)120 6 施工过程中支护参数的动态调整施工过程中的支护参数,重点强调动态监控,根据围岩变形观测资料和实际暴露出的地质状况,不断调整支护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