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2004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内设置的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工程。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机具
1.1.1系统组件、管材及其它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1.1.2系统组件、材料在安装前应按规范规定进行检验、试验。
1.1.3机具
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焊缝射线探伤设备,钻孔机,电锤,台钻,试压泵,气焊工具,倒链,管钳,扳手,手锤,改锥,水平尺,钢卷尺等。
1.2作业条件
1.2.1主体建筑结构已经验收,现场已清理干净。
1.2.2防护区和贮瓶间设置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1.2.3测量基准已明确。
1.2.4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系统组件检查f灭火剂贮存容器安装f集流管制作安装
f选择阀安装f阀驱动装置安装f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
f灭火剂输送管道试验、吹扫和涂漆f喷嘴安装f
系统调试f I验收
2.2一般规定
2.2.1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和相关的技术
文件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如需要修改,必须经设计方同意。
2.2.2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验收执行《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主要相关规范有:《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3系统组件检查
2.3.1外观检查: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组件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铭牌清晰。
2.3.2灭火剂贮存容器检查:容器规格一致,高差小于
20mm;灭火剂充装量与充装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3.3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阀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应及时烘干,并妥善封闭所有外露接口。
2.3.4阀驱动装置检查: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源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通电检查电磁铁芯,行程应满足系统启动要求,且动作灵活无卡阻;气动驱动装置贮存容器内气体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气瓶规格应一致,高差不超过10mm;气动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芯应启闭灵活,无卡阻现象。
2.4灭火剂贮存容器安装
2.4.1贮存容器的支架、框架应按照设计规定的位置固定牢靠,并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2.4.2贮存容器的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
2.4.3贮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2.4.4贮存容器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贮存容器的编号。
2.4.5安装时,容器阀(瓶头阀)手动启动装置的保险装置必须完好、可靠。
手动启动装置上应挂标志牌说明其操作方法并标明其编号,编号应与贮存容器的编号一致。
2.5集流管制作与安装
2.5.1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如在现场制作时,宜采用焊接方法。
焊接前,每个开口均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
集流管焊缝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射线检验或超声波检验。
采用钢管制作的集流管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处理。
2.5.2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在安装前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非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可与管道一起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2.5.3集流管在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
2.5.4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架、框架上,支架、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
集流管外表面涂红色油漆。
2.5.5装有泄压装置的集流管,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2.6选择阀安装
2.6.1选择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2.6.2选择阀安装时手动操作装置必须处于“关”的位置。
2.6.3选择阀手动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2.6.4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道连接处宜采用活接头。
2.6.5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并应将标志牌固定在操作手柄附近。
操作手柄的开关方向也应标明。
2.7阀驱动装置安装
2.7.1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固定灭火剂贮存容器的支架、框架或墙面固定。
2.7.2拉索式的手动驱动装置的拉索除必须外露部分外,应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保护;拉索转弯处应采用专用导向滑轮;拉索末端拉手应设在专用的保护盒内;套管和保护盒必须固定牢靠。
2.7.3以重力为驱动力的机械驱动装置,应保证重物在下落行程中无阻挡,其行程应超过阀开启所需行程25mm。
2.7.4气动驱动装置安装时,驱动气瓶的支架、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驱动气瓶正面应标明驱动介质的名称和对应防护区名称的编号;电磁—手动启动的驱动气瓶,手动启动装置的保险装置必须完好、可靠,手动启动装置上应挂标志牌说明其操作方法并标明其编号,编号应与驱动气瓶的编号一致。
2.7.5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的材质、规格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路中单向阀的安装方向要正确。
2.7.6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布置应横平竖直,平行管道或交叉管道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致;管道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0.6m;平行管道宜采用管夹固定,管夹间距不宜大于
0.6m,转弯处应增设一个管夹。
2.7.7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
定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
2.8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
2.8.1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要注意
与其他专业(通风空调、电气、装饰等)的协调、配合。
2.8.2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高压管件连
接。
2.8.3管子宜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
刺。
2.8.4无缝钢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
处理。
镀锌前,应对管段进行编号,以利准确复装。
2.8.5已镀锌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焊接连接,个别部位需采
用法兰焊接时,被焊接损坏的镀锌层应进行防腐处理。
2.8.6螺纹连接时,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于管道的螺纹部
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2.8.7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
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体厚度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50mm。
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柔性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2.8.8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的三
通管接头的分流出口应水平安装。
2.8.9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9管道支、吊架安装
2.9.1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9.2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设
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2.9.3管道末端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500mm。
2.9.4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个安装一个防晃支架。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
2.10灭火剂输送管道试验、吹扫和涂漆
2.10.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焊缝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
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
2.10.2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设备隔离,将隔离设施编号并做好记录。
待所有试验结束后进行恢复。
2.10.3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管道的试验压力为:
P1211=1.5P0V0/(V0 + V P)
式中:
P⑵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MPa,绝对压力);
P0—20℃时卤代烷1211灭火剂的贮存压力(MPa,绝对压力);
V0一卤代烷1211灭火剂喷射前,贮存容器内的气相体积(m3);
V P一卤代烷121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内容积(m3)。
2.10.4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管道的试验压力为:
P =1.5 (V' P’ + V' P )/ (V' + V' )
1301 .
0 0 P S 0 P
式中:
P13toi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MPa,
绝对压力);
P S一卤代烷1301的饱和蒸汽压,取1.4MPa (绝对压力);
P‛0—20℃时卤代烷1301灭火剂的贮存压力(MPa,绝对压力);
V4一卤代烷1301灭火剂喷射前,贮存容器内的气体体积(m3);
V‘P—卤代烷130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内容积(m3)。
2.10.5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MPa。
2.10.6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气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0.8 倍。
试验时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安全措施。
2.10.7进行管道强度试验时,应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明显滴漏,目测管道应无变形。
2.10.8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吹扫。
2.10.9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
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出现为合格。
2.10.10管道吹扫合格后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
试验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氮气,试验压力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试验时,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后,3min内压力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且用涂刷肥皂水等方法检查防护区外的管道连接处,应无气泡产生。
2.10.1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在隐蔽场
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环。
每个防护区的色环应宽度一致,间距
均匀。
2.11喷嘴安装
2.11.1喷嘴的安装位置、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1.2安装喷嘴宜采用聚四氟乙稀作为密封填料。
2.11.3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
2.12系统调试
2.12.1气体灭火系统调试在系统安装完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
2.12.2系统调试前应编制调试方案,调试负责人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参加调试的人员应职责明确。
调试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必须符合该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规程。
2.12.3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和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
2.12.4调试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避免灭火剂误喷射,确保人员安全。
2.12.5卤代烷灭火系统模拟喷气试验采用氮气进行。
氮气贮存容器与被试验的防护区用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一致,充装的氮气压力和灭火剂贮存压力应相等。
氮气贮存容器数不应少于灭火剂贮存容器数的20%,且不得少于一个。
2.12.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模拟喷
气试验,试验采用的贮存容器数应为防护区实际使用的容器总数
的10%,且不得少于一个。
2.12.7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
2.12.8模拟喷气试验的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规定。
2.12.9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可采用手动操作,对氮气或二氧化碳贮存容器的要求与上述对模拟喷气试验的要求相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
2.13气体灭火系统的竣工验收由建设主管单位组织,建设、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设计、施工等单位组成验收组共同进行。
施工单位应在验收前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的技术资料,并在验收中做好配合工作。
3质量标准
3.1主控项目
下列项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1.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坡度。
检验方法:现场检查。
3.1.2喷嘴的规格、型号和喷孔方向。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及现场检查。
3.1.3管道和系统组件的材质、规格和型号。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及现场检查。
3.1.4焊缝检验结果。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
3.1.5所有管道及系统组件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结果。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
3.1.6系统模拟喷气试验结果。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
3.2一般项目
3.2.1管道焊缝外观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焊缝外观。
3.2.2吊架型式、间距、吊架与喷嘴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或现场检查。
3.2.3灭火剂贮存容器和驱动气瓶的规格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或现场检查。
3.2.4系统组件的铭牌、编号和标志牌应完整、清晰。
检验方法:现场检查。
3.2.5灭火剂贮存容器和灭火剂输送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进行涂漆。
其他的系统组件和附件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记录或现场检查。
4成品保护
4.0.1 所有相关人员应熟悉系统的操作规程,了解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程序,防止不当操作引发意外事故。
4.0.2 灭火剂贮存容器和驱动气瓶的手动启动装置的保险装置应完好、可靠。
4.0.3 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的所有标识应准确、完整、清晰。
4.0.4 已安装好的管道、组件及其支架、框架不得作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4.0.5 加强现场管理,对系统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系统组件和零部件损坏或丢失。
5应注意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5.1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1选择阀装反。
某些厂家的产品上未标明介质流向,安
装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对照实物,确定正确的安装方向,且安装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5.1.2气动驱动管路安装错误。
安装人员应明确气动管路的流程,清楚各个接口。
5.1.3喷嘴的喷孔方向错误。
喷嘴的喷孔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4喷嘴堵塞。
一般为管道未吹扫干净所致。
5.2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5.2.1安装过程中,灭火剂贮存容器、启动气体容器的保险装置应完好、可靠,防止造成误喷射伤人。
5.2.2吊装、搬运灭火剂贮存容器时,应轻搬轻放,防止人员挤伤、压伤。
5.2.3进行模拟喷气试验时,防护区的门窗应全部打开,以便在误喷射发生时,灭火气体能尽快扩散,人员能及时撤离。
6质量记录
6.0.1 材料、设备和系统组件的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的生产许可证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
6.0.2 灭火剂贮存容器检查记录。
6.0.3 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气体单向阀、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试验记录。
6.0.4 灭火剂输送管道试验记录。
6.0.5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6.0.6气体灭火系统调试报告。
6.0.7气体灭火系统竣工验收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