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 空气的成分-2021年考点全解析(人教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七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混合物,主要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氧气用途
①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
②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
(3)氮气用途
①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活泼;
②制硝酸和化肥;
③冷冻麻醉;
④制造低温环境。

(4)稀有气体用途
①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②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
5的结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实验原理4P+5O2点燃
====2P2O5
===
B .实验装置
C .实验步骤
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C .实验现象
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 放热;
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D .实验结论
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③ N 2不能支持燃烧且 难溶于水。

E .注意事项
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F .实验成果的关键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导管中事先充满水;
③红磷要稍过量;
④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和塞紧橡皮塞的动作要快;
⑤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G .变式装置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空气污染物
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粉尘。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和臭氧等。

【特别提醒】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但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其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3)防治空气污染: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采取的空气质量等级分为五级,等级越低,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小,即空气质量越好,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1、空气中的成分指的是气体的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2、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

这是因为动植物的呼吸和腐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锈蚀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使氧气量保持相对平衡。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燃物要求是在空气中能和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的固体;红磷要过量,确保和容器内空气里的氧气充分反应;容器密闭,有良好的气密性,观察水面进入容器里的高度时应待容器中的温度冷却至常温。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要注意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以体积分数来说的。

稀有气体是指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气体的总称。

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较少,所以称为稀有气体。

同时由于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此又称为惰性气体。

2、从整个大气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

但从局部区域来说,空气的成分会有小幅度的变化。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法各异,但其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物质在点燃或加热的情况下、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发生反应,耗尽其中的氧气,造成瓶内压强的降低;然后根据容器内压强的改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利用加热铜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①原理: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情况反应生成氧化铜; ②实验现象:铜由红色变为黑色。

打开止水夹后,读数时装置内气体的体积减少约为总体积的15。

③实验装置:
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装置应密闭,铜粉应过量,来回推动注射器活塞的次数要多,要冷却到室温后再读数,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1.二者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区别
含一种物质 含两种或多种物质 特性
有固定组成和性质 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表示
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氧气、二氧化碳 空气、盐水、糖水
联系
混合物纯净物 2.判断的方法
(1)看所含物质种类:含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含不同种物质的是混合物。

如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2)看表示方法: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的物质是纯净物;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的物质是混合物。

(3)看有无固定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是纯净物,无固定熔、沸点的物质是混合物。

3.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常见的错误
①“洁净、混合”等字眼为干扰项。

洁净不一定纯净,如洁净的空气只是没有污染,仍含有氧气、氮气等
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

②二氧化碳等是物质的名称,“氧”“碳”指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氧元素、碳元素,不是两种物质。

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2、N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2、空气受到污染后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害气体、粉尘);
(2)全球气候变暖(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排放,飞机尾气的排放);
(4)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引起的)
3.空气污染影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因而要爱护环境,减少污染.
例1.(2020四川攀枝花)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78%,最大;氧气21%,第二;剩余气体物质为1%;则R表示氧气;
故选:B。

例2.(2020湖南益阳)测定空气成分含量的实验中,体积分数约占1/5的是()
A.O2
B.N2
C.CO2
D.H2O
【答案】A
【解析】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故选:A。

例3.(贵州省安顺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答案】B
【解析】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B、氧气支持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故选B。

例4.(湖南省邵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答案】A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A、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燃烧生成气体,选项错误;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选项正确;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读数,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偏小,选项正确;
D、若红磷不足,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正确。

故选A。

例5.(2020广东)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氧气、氮气、水蒸气均是无毒无害的空气成分。

故选:D。

考向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解答】A、治理工地扬尘,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C、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止焚烧秸杆,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0北京)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CO2
B.H2
C.O2
D.N2
【答案】C
【解析】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性质。

故答案是 C。

3.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氮气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C、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4.(2020山东德州)空气成分中,常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且能够支持呼吸,不能用作防腐剂,选项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正确;
C、许多食品遇水受潮易发生变质,所以水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低,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合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错误,故选B。

5.(2020湖南岳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答案】B
【解析】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可以做保护气,说法错误;
B、氮气占空气体积78%,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说法错误。

故选:B。

考向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6.(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
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
5
,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
1
5
=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
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符合题意。

故选D。

D、若红磷不足,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正确。

故选A。

7.(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A、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或木炭,硫或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气压不变,装置中液面不会上升,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A错。

B、选用红磷是因为磷只消耗O2不和氮气反应,生成固态的P2O5没有生成新的气体,B正确。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装置中气压下降,在大气压作用下,液面上升,装置内水位会发生变化,C错。

D、本实验不可以证明空气含有CO2和稀有气体,D错。

故选:B。

8.(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
A.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
B.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
C.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
D.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

故选D。

考向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9.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解答】A、治理工地扬尘,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C、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止焚烧秸杆,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20广东)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氧气、氮气、水蒸气均是无毒无害的空气成分。

故选:D。

11.(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A.水蒸气B.氧气
C.二氧化氮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水蒸气、氧气、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物。

故选C。

12.(2019年天津市)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甲烷和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C错误;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考向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13.(2020云南)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蔗糖水
【答案】C
【解析】A、矿泉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蔗糖水是由蔗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D.
【答案】D
【解答】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A表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B、表示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正确;
C、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D、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15.(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
【答案】A
【解析】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