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每课教学反思(含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1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
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
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1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
在实验前先给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了空间的定义,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演示实验“杯中的纸会湿吗?”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比较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学生操作比较分别装有40ml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然后拓展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学生通过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乌鸦喝到水。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到其他人,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同教研组老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
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
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
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
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我想我的课堂永远会充满活力。
2 空气有质量吗
既然科学是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必然要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只有重视科学实验室规范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走进科学,感受科学魅力,体验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虽然,在学期之初,我已经在课堂上强调过做实验的注意事项,但每当孩子们走进实验室看到林林总总的实验材料总会情不自禁地东摸摸、西看看,或者和周围同学聊聊天。
这样非常不利于实验有序进行,在做《空气有质量吗》的实验的时候,同样也出现了此类问题。
当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纪律问题:有人下座位,甚至有个别同学故意影响其他同学操作时,我是直接喊停的。
后来又因为讲纪律而耽误了时间,导致实验做得很仓促。
现在想来,当时我的处理不妥当。
首先: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在认识材料的同时,非常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流程,其次,当只有个别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个别引导,指正,而不应该影响整个班级
的实验操作的进度。
最后,即使开学初就分了组,在平时做实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班同学,要面向集体。
而不是每次都是同一批人操作,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孩子做实验的积极性。
3 热空气和冷空气
这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研究冷热空气是怎样对流的,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认识空气是怎样流动,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第三,了解人们如何利用热空气,制作热气球。
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
本课首先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由三个小实验环环相扣,其中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小实验结束后的过渡“你有没有看见热空气往上流动了么?”或“你在上面看见热空气了么?”由此引出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
在第三个实验,一定要强调两个杯子里是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还要注意加热一个杯子里的空气时一定要扶住小木棍的另一端。
热气球”的实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最后由看那个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更高更远为目标进行课后拓展研究。
需要思考的是“冷热空气的对流”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如何用更合适的实验来演示呢?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引导策略,从旧知到新知,
提出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对新知的学习。
整堂课都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出新知。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佳效果。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
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活动过程。
小学生对周围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来自于儿童的天性,这也是最基本的学习动机。
但这种主要来自于好奇的探究倾向,最初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尤其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儿童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来做科学,但面对的毕竟是小学生,而在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不宜搞得太复杂。
要突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万绿从中一点红”,过程上更要“小中见大”,材料上能越简单,越典型越好。
让学生研究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其中有一个小实验,用纸蛇转动来证明空气受热向上流动。
材料简单易操作,但又不失生动,学生十分热情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不同部位试验,当放在火焰上方,看到纸蛇旋转起来那一刻,大家是多么兴奋,有人甚至欢呼起来:“纸蛇活啦!”
在活动过程中也要符合儿童的特点,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让学
生独立研究,而有些需要两两合作甚至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
当学生通过观察验证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成熟、不完整时,教师要多鼓励,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积极观察探索,形成创新的心理愿望。
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果子的喜悦。
如果是望天难登的感觉,久之会使其丧失活动的兴趣。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4 土壤的成分
本课着重解决“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这一问题。
由上节课土壤中的动植物引入,思考动植物能在土壤中生存的原因,并由此进行合理猜想,土壤可能有水分、空气等动植物生存必需的条件。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针对之前的猜想假设展开的一系列制订计划与搜集证据的观察探究活动。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把土壤放水中”观察“有无气泡出现”,研究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通过捻一捻、筛一筛、加水搅拌后静置等方法观察土壤还含有哪些成分,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概括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
同时教材还通过资料阅读这一搜集证据的途径,对土壤中的腐殖质进行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土壤中有什么”这一问题,多数学生会直接联想到在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和植物,而对其基本的物质组成则很少去思考和观察。
但又由于此阶段学生的逐渐向推理性认知迈进的认知特点,学
生能够较容易地猜出土壤中可能含有水分和空气。
在制订计划时,容易对材料的准备、对步骤的设计等问题产生兴趣,而忽略对观察内容的思考,缺乏将自己的猜想假设与观察内容建立关联的思维意识。
本课实验比较多,为保证观察质量,培养学生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和交流的能力,学生主要完成对土壤颗粒的观察,包括“观察新鲜土壤”和“观察干燥土壤”,“土壤分层沉积”则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学生结合颗粒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辅助课前做好的沉积实验展示给学生看,弥补当场不能明显看到实验结果的缺陷。
因为水和空气的实验比较简单,是培养学生将猜测、发现与结论建立一致性的好机会,所以本课将证据与结论的解释训练主要放在这里进行实施。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土壤的成分,渗透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根据以往经验,合理猜想土壤的成分、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开放性,给予学生方法技能的多样性,让学生有机会利用多种器官多角度地参与观察、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本课对土壤颗粒“砾石、沙粒、粉粒、黏粒”概念的建立,稍显薄弱,在观察、比较、想象中才能建立正确的表象。
借助具体的数字,比较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更好地建立不同颗粒大小的表象。
5 土壤的类型
在以前的教学的过程,我总是让学生观察图片上显示的土壤的颗
粒的不同,然后学生根据图片的微观的土壤颗粒进行对于土壤分类。
这样虽然能够很快的进行分类,但是基本上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没有基本的体验过程,没有自己去观察研究。
因此学生的体验不是很深刻,而今年我就恰恰相反的进行细致的设计,指导学生亲自进行观察,然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验和发现。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家附近的土壤,然后在再一起走再进行观察研究。
这些不同的地方的土壤的细微差别被同学们学生进行发现,从而能够为土壤的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很好的经历了观察探究,而且学生观察方法也已经学会了。
我感觉这个设计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想相信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后面的设计三种土壤的保水性的上实验,我一开始做的不好。
因为我一直在翻过倒过去的讲解什么是保水性,结果学生的理解效果还是不好。
我想试着让学生去理解,引导学生去理解,这样学生就会慢慢的了解,效果还是不错的。
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多说,而是让学生去说。
相信学生能够说的更好,说道点子上去。
在设计保水性的实验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大部分的设计设计效果不错。
有的小组设计的`不是合理,当时我没有引导一下,现在想来,还是引导一下,效果会更好的。
虽然学生经历了错误,可能会更好的。
让学生去思考,去设计,去展示汇报,修改,去实验,我感觉整个的过程还是不错的。
6 肥沃的土壤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欲望”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让学生多看一看——发现问题;多想一想——讨论猜测;多做一做——实验验证;多说一说——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过程,师以灵活的策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课堂教学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
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7 保护土壤
1.激趣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在引入环节,采用视频动画将学生带入美丽的田园情景,使孩子们感受到大地滋养万物的美好与和谐,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关注土壤状况,引出水土流失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他们认识到土壤形成过程的缓慢,从而感受到土壤的珍贵。
再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资料,这样让学生对水土流失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体会到到现在的土壤危机及理解土壤的现在的问题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增强学生的保护土壤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的意识。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在学生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现状后,交流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改变,会更加有效。
在水土流失实验中,从模拟实验环节开始,对比黄土高原的植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拟实验材料。
在对比实验环节中,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说出对比实验所需要注意的步骤。
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验中,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4.探究解决保护土壤的方法
探究将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应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是否可行。
通过治理后的黄土高原视频,再次验证增加土壤植被是行之有效的。
5.学以致用,做环保小卫士
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土壤的意识,努力争做环保小卫士。
本
课设置情境贯穿整节内容,学生有很好的代入感,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探究。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8 认识固体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但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思维模仿性、依赖性大,独立灵活思考的能力湾弱;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总结提炼知识的能力还不够…这些特点,常常致使科学教师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下。
基于以上考虑,首先,教师充分发挥智慧课堂"计分板"功效,坚持贯穿全课使用∶调控课堂学习节奏、评价小组学习情况、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其次,借助微视频教学,介绍质量的概念,深入浅出地让孩子理解抽象的知识,第三,运用答题器,激发学生的挑战热情,检测孩子预习情况的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前概念。
一节课上多个技术的综合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缩减了无效学习的时间,进而实现教学时间的有效分配,大力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能。
9 认识液体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
单元的第三课第1课时。
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全面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并且学会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图画等)将观察到现象表述出来,愿意和同学合作与交流,大家在一起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通过大量的亲历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
这节课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加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
本节课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课设计了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全面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提供了多种探究的方法。
学生对液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孩子可能都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来到课堂,有的认识水的无色,有的知道水可以流动,还有的可能对液体的一些性质知道的很清楚,比如: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但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共同分享他们关于液体的知识,探究液体的其它更多的性质,观察和讨论他们的发现,用各种方法能够了解到你想探究的问题,并且做好记录和观察到实验现,交流和分享探究、合作的快乐和乐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在科学知识目标上,通过对生活中液体的观察,
学会简单描述液体的基本性质,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这些浅显的特点来描述,同时在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其他性质,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液体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我们每天都和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液体打着交道,但是学生对液体只是被动的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没有意识到液体的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可利用的科学价值。
教学《认识液体》,就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随着本课内容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科学事物。
在材料设计方面,扩大范围准备课前的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蕴涵着一些本课要研究的知识目标。
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师除了提供材料外,其它的不做任何指导。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活动规律,以学生为主开展简单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课后扩展的研究。
各个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总目标。
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几点不成熟的成功之处:1.本课中研究的是固体混合与分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认识和描述。
能积极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2.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运用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通过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和质量是否变化,渗透了物质混合后"占据空间"的变化与"物质的量"的不变。
在此基础上想办法把混合物分离开来,蕴含着学生对一些物质特有性质的强化认识。
学生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4.在每一个实验前,都让学生计划实验的步骤和目的,从而使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前先思考的习惯。
不足需改进之处∶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至使提前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
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己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
这是不应该的。
3.最后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
11 把盐放到水里
《把盐放到水里》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重
要内容。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此为原则,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活动中,通过"猜测勾起悬念——动手实验操作——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技能。
做实验、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为日后的科学研究莫定基础。
整个教学过程从效果看,比较成功的地方就是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探究环境,让学生进行的自我尝试和合作探究。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新课伊始,我在讲台上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食盐水,然后提问∶"同学们,你怎么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什么?"通过尝的方式判断出一杯是水,一杯是盐水。
我借机拿起食盐水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到这杯食盐水里的盐吗?那么盐到哪里去了呢?"这就为后面的合作探究活动做了铺垫。
新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这样提问∶"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种材料,沙子、白糖、铁粉、食盐,锯末。
如果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情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
"猜想是合作探究结果的维形,有了猜想,学生便会兴趣盎然的探究。
学生们汇报出预测结果,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实验要求,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操作起来才会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让学生合作探究并不意味着数师可以撤手不管。
因此,在学生
操作过程中,我深入各组,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如有的组看到铁粉有浮的现象就不知道怎么记录了,我及时告诉他们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
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中心主题是"把盐放到水里",由此引出"溶解"的含义。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极小的微粒";另一个是"均匀分散"。
第一个关键点我让学生讨论解决。
第二个关键点主要通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演示来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把溶解的定义具体化。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12 河流与湖泊
学生几乎都有玩水的经验,有的在大海,有的在池塘,还有的玩路上的积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搭建一座桥梁通往科学的世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让知识变得活起来。
环节重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先猜测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并且还要思考需要哪些材料,需要什么方法可以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这次的思考与之前的无材料限制思考有明显的不同,让学生学会根据限定的已有的条件学着去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和讨论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