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簡稱甲文,指近代以來發現的商周時期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也叫貞卜文字、殷墟書契等。
2、金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青銅銘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戰國時期流行于秦國一帶的文字,也叫籀文。
廣義的大篆還包括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統一六國後,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國文字而確立的秦國官方文字,也稱秦篆。
5、籀文:舊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現在一般認為是指春秋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學上主要指戰國時期流行於東方各諸侯國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戰國時期六國古文的一種別體,可能是對戰國時流行于六國的文字加以變異而來的。
8、今文:文字學上特指漢代流行的隸書。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戰國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漢代隸書以後的文字,包括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
11、隸變:指發生秦漢時期由秦國篆文、六國古文演變為隸書的過程。
這一過程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12、隸定:指用隸書(後來也包括楷書)轉寫戰國以前古文字的過程。
13、小學: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機構,後來又指傳統的語言文字學,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等。
14、六書:指中國古代分析漢字構造的六種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一般認為后兩種是用字方法。
15、四體二用:四體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四種造字方法,二用指轉注、假借兩種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學上指反映一個字造字本義的初始寫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採”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義的字,與“借字”相對。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來代替某種意義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歷史上先後產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義的字,先產生的叫“古字”,后產生的叫“今字”。
21、異體字:完全同音同義,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現在所說的“異體字”。
《說文解字》中指與小篆相對的“古文”、“籀文”等異體字。
23、許慎: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主要著作有《五經異議》、《說文解字》等。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據形說義的有系統的字書,對後世影響深遠。
24、《說文解字》:東漢許慎所著,是中國第一部說解字義、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創了部首檢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個和1163個重文。
對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
1/10
後代的語言文字研究影響十分深遠。
25、《說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說文解字》著稱的四位學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簡稱《段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釋例》、《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26、說文學:指以《說文解字》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問。
因為包括古代文字學的主要內容,也成為文字學的代名詞。
27、文字學:廣義的文字學包括對古代漢字形、音、義的研究,義近於古代的“小學”。
狹義的文字學指對漢字形體結構、形義關係等的研究。
一般所說的文字學即指狹義的文字學。
28、三倉:又作三蒼,是秦代李斯《倉頡篇》、趙高《爰歷篇》、胡毋敬《博學篇》的合稱,是用小篆作为規範文字書寫的字書,也是当时兒童識字的課本。
29、《史籀篇》:相傳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字書。
原書已佚,《說文解字》中有引用,與秦國的大篆近似,後世稱《史籀篇》的字體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時期十塊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稱為石鼓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書說:現代學者唐蘭主張將漢字的結構歸納為象形、象意、形聲三種,稱為三書說。
後來文字學家裘錫圭主張將漢字結構歸納為表意、形聲、假借三種,也稱為三書說。
32、右文說:宋代學著王子韶首倡從聲符推求字義的一種文字學見解,即聲符相同的字,其意義也相同。
如從“戔”得聲的字都有“小”義,水之小者曰
“淺”,金之小者曰“錢”,貝之小者曰“賤”等。
這一學說對探討同源詞和文字的音義關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後世學者也指出其具有牽強附會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
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叫孳乳字。
34、省形:文字学上指作为形声字形符的字形有所省略的现象。
如《说文》“耊,从老省,至声。
”
35、省声:文字学上指作为形声字声符的字形有所省略的现象。
如《说文》“炊,从火,吹省声。
”
36、亦声:文字学上指合体字的一个偏旁作义符,另一个偏旁也作义符同时兼作声符的现象。
如《说文》“坪,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
”
二、训诂、词汇、修辞部分
1、训诂:解释疏通古代书面语言的工作,即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
2、训诂学:对解释古代词语的方法、术语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
因为《尔雅》是训诂学最早的经典,有时也把训诂学称作“雅学”。
3、训诂的基本方法:
(1)形训(据形索义):通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也叫据形索义。
这种方法有助于探求字的本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可用于形训的解释。
(2)声训(因声求义):又叫音训,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叫因声求义。
其作用在于明假借、溯语源、探词义、寻词族。
(3)义训:用定义、归纳等解释字词内涵和外延的训诂方法。
4、义训的具体方法:
2/10
(1)同训:用同一个词来解释两个以上的同义词的方法。
如“初、哉、首、基、徂、落、权舆,始也。
”
(2)互训:用同义词相互训释的方法。
如《说文》:“吹,嘘也”、“嘘,吹也”。
(3)递训:以乙训甲,又以丙训乙,层递而下的训释方法。
如《说文》:“讥,诽也”、“诽,谤也”、“谤,毁也”。
(4)反训:也叫反义为训、相反为训,用反义词来作训释的方法。
训诂学上也叫“美恶不嫌同名”、“美恶同辞”。
如《说文》:“乱,治也”,《尔雅》:“故,今也”。
(5)直训:用已知或常用的词揭示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法,即直接以词解词。
(6)转训:即甲字有某义项,则可与该义项意近的乙字辗转相训。
如:“许”有“可”义,“容”有“许”义,故“容”可训“可”。
5、训诂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被解释的词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作用是用
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2)谓: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往往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3)犹: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被释词。
(4)之言、之为言:用于声训,训释词和被释词有音同或音近关系。
(5)读曰、读为:一般用于以本字训释通假字,即所谓“破读”。
(6)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读如”往往同时兼带释义。
(7)貌:一般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用来说明被训释词所表示的某种状态,相当于“??的样子”。
6、对文与散文:训诂学术语。
(1)对文则异(对文则别):“对文”指“相对为文”。
即在同一文句中对举的
同义词,在句中显示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2)散文则通(散文则不别):“散文”指“单个为文”。
即单独使用同义词中
的一个,上下文中没有与之比较对举的其它同义词,该词在文句中显示的是一组同义词的类义。
7、统言与析言:训诂学术语,即“统言不别,析言则别”。
(1)统言:也叫浑言,就是笼统地说,即只就一组同义词的共同点而言,它们的意义没有区别。
(2)析言:就是分开来说,即就着一组同义词各自的特点而言,它们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8、本义与引申义:
(1)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由汉字形体结构显示的和文献语言所能证明的词的最初意义。
(2)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如“引”的本义是开弓,开弓就要把弓
弦拉长,故引申为“延长”。
9、单音词和复音词:
(1)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
(2)复音词:具有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叫复音词。
(3)偏义复词:双音节复音词的两个词素中,只由一个来表达词义,另一个只
起陪衬或占音节的作用,叫偏义复词。
如《墨子》:“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的“园圃”指果园,“圃”字无义。
(4)联(连)绵词:也叫连(联)绵字、联(连)语、连文、连言等,是单纯3/10
复音词的一种,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
组成联绵词的两个语素之间一般都有语音上的联系,主要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5)重言:也叫重言词、叠音词、叠字,是单纯复音词的一种,由两个形体、读音都相同的字组成一个表示新意义的词。
如《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中的“夭夭”、“灼灼”。
10、词类活用:某个实词经常用作甲类词,但有时也临时活用为乙类词,就叫词类活用。
11、同源词:也叫同根词,指语言中由同一语源所派生出来的词,这些词在语音上有同音、双声或叠韵等关联,在语义上有同义、近义或反义等关联。
如“不”和“弗”,“阴”和“暗”,“柔”和“弱”等
12、重要的训诂专著:
(1)《尔雅》:共十九篇,战国秦汉之际陆续编成,以解释先秦的经典词义为主,是中国最早的同义词汇编性质的词典,也是最早的一部训诂专著,对后世影响深
远。
后代产生了大量模仿《尔雅》的训诂专著,如《小尔雅》、《广雅》、《埤雅》、《别雅》等,合称为“群雅”,后世也因此把训诂学称为“雅学”。
(2)《方言》:共十三卷,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末扬雄所著,是我国最早训释方言的词典,也是古代一部重要的训诂专著,对方言学和训诂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3)《释名》:共二十七篇,东汉刘熙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采取声训的方法解释研究词义的词典,是古代一部重要的训诂专著,对于探求词源有重要的参考价
(3)字母:音韵学上指声母的代表字。
(4)三十六字母:宋代人总结的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
(5)守温字母:唐末和尚守温创立的三十个声母的代表字。
(6)五音:音韵学上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喉、牙、舌、齿、唇五类,即五音。
(7)七音:音韵学上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喉、牙、舌、齿、唇、半舌、半齿七类,即七音。
(8)清浊:即清音和浊音,是传统音韵学分析发音方法的术语。
清音指声带不颤动的辅音,浊音指声带颤动的辅音。
7、有关“韵”的几个概念:
(1)韵母:不论声调是否相同,韵头、韵腹、韵尾相同即为一个韵母。
(2)韵: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的叫一个韵。
(3)韵类:对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即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的为一个韵类。
(4)韵部: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一个韵部。
(5)韵摄: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归为一个韵摄。
(6)韵目:即韵书里韵的标目,也就是韵的代表字。
8、四呼:清代学者根据发音时唇部的状态和韵头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开、合、齐、撮四呼。
9、开口呼:指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的韵母。
10、合口呼:凡韵头是或者是以作主要元音的,就叫合口呼。
11、齐齿呼:凡韵头是或者是以作主要元音的,就叫齐齿呼。
12、撮口呼:凡韵头是或者是以作主要元音的,就叫撮口呼。
13、音韵学上根据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
(1)阴声韵:指无韵尾的韵或以元音收尾的韵。
(2)阳声韵:指以鼻音收尾的韵。
(3)入声韵:指以塞音收尾的韵。
14、对转:也叫阴阳对转,指阴、阳、入三类韵尾互相转化的现象。
15、旁转:指发音时舌位往一旁转,即主要元音的发音部位发生了变化。
16、通转:指相近的韵部之间的相互移动变化。
17、四声:中古时期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现代普通话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18、入声:指以塞音收尾的声调。
19、平分阴阳:音韵学术语,指中古时期的平声到近古时期的《中原音韵》音系中分化成阴
平、阳平两类,大体是全清和次清音字演化成阴平一类,全浊和次浊音字演化成阳平一类。
20、入派三声:音韵学术语,指中古汉语入声字在近古(十四世纪前后)分别演化成阳平、上声、去声的现象,即入声全浊音字归入阳平,次浊音字归入上声,清音字则归入上声。
21、等韵:根据主要元音和有无介音的不同将韵分为一、二、三、四等,就叫等韵。
22、等韵图:古代音韵学家制定的一种描述古代语音的声、韵、调配合表,主要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简称“韵图”。
23、古音学研究的几项重要结论:
(1)同谐声者必同部:清代段玉裁首先提出,上古谐声偏旁相同的形声字一定6/10
属于同一个韵部的现象。
(2)古无轻唇音: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
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3)古无舌上音: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4)娘、日二纽归泥:近代学者章太炎首先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母、“日”母字,在上古均读作“泥”母字。
(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近代学者曾运乾首先提出。
“喻三归匣”指中古的“喻”母三等字在上古读作“匣”母;“喻四归定”指中古的“喻”母四等字在上古读作“定”母。
(6)照二归精:近代学者黄侃首先提出,中古的照、穿、床、审四母的二等字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母字。
24、叶(音协)音:也叫叶韵、协韵、协句,指六朝以后某些学者对上古韵文的用韵不理解,便临时改变韵脚字的读音以求协韵的作法。
这种方法有主观主义的倾向,受到明清以来古音学家的批评。
25、关于诗律的几个概念:
(1)押韵:也叫压韵,指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安排在诗歌和韵文的句尾。
(2)韵脚:指诗歌韵文的句子中押韵的字。
(3)平仄:在中古语音声调的平、上、去、入四类中,“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4)对:诗律术语,指近体格律诗中每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如:“平平仄仄平”对“仄仄平平仄”。
不合乎“对”的规则叫失对。
(5)黏:诗律术语,指近体格律诗中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大体相同,如“仄仄平平仄”黏“仄仄仄平平”。
不合乎“黏”的规则叫失黏。
(6)拗救:诗律术语,格律诗中凡不符合平仄格式的现象称“拗”;对“拗”的地方加以补救,使其平仄和谐叫“救”。
两者合称“拗救”。
(7)拗句:诗律术语,不合乎平仄格式的格律诗句,叫拗句。
(8)孤平:诗律术语,指“平平仄仄平”的第一个平声字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个平声字变为仄声字,那么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叫孤平。
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需要加以补救。
26、音近义通:同源词之间往往音相近,义相通,这种现象叫音近义通。
27、如字:指在特定的上下文里,某个字要按照它本来或常用的读音来读。
28、异读: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即一字多音现象。
29、破读:也叫读破,即以本字释读假借字的方法。
王念孙说“以声求义,破
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
”
30、几种主要的音韵学著作:
(1)《切韵》:隋代陆法言编著,是中古时期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共分193韵,原书已佚。
对后代的音韵学研究影响深远。
(2)《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北宋陈彭年、邱雍等根据《切韵》及唐代对《切韵》的增订进行修订、补充,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一致,属《切韵》系韵书,分206韵,收26194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依据。
(3)《韵镜》:唐宋间编订的反映声、韵、调配合情况的等韵著作。
与《广韵》互为补充,是考察中古音的另一种重要材料。
7/10
(4)《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著,是根据当时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家作品的用韵情况编纂而成,反映了十四世纪我国北方的语音系统,是研究近代音及其演变的重要依据。
31、陆法言:隋代杰出的音韵学家,参考当时颜之推、萧该等学者的意见编成《切韵》,对后代音韵学研究影响巨大。
四、文史常识:
1、十三经:宋代把十三部儒家经典集合在一起,称“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2、十三经注疏:汉代及魏晋时代学者对十三经所作的注和唐宋时代学者所作的疏,合称“十三经注疏”。
3、春秋三传:指战国秦汉时期解释《春秋》的三种著作,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三礼:指先秦时期的三种有关礼仪、官制的儒家经典,即《周礼》、《仪礼》、《礼记》。
5、五经正义:唐代初年孔颖达奉敕为五部儒家经典所作的注释,合称“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诗经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6、石经:中国古代将儒家经典镌刻在石碑上以供人们学习、传抄、保存,称为“石经”。
著名的如汉代“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唐代“开成石经”等。
7、毛传:《毛诗诂训传》的简称,相传为汉初毛亨、毛苌所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诗经》注释,对《诗经》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郑笺:东汉郑玄《毛诗笺》的简称,对《毛传》简略、隐晦之处加以阐明并提出不同见解,是研究《诗经》的重要资料。
9、四书集注: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作注释,称为“四书集注”,并成为后代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10、前四史:指“二十四史”前面的四种历史著作,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中国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典范。
11、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记载了从五帝时代到明代末年的历史,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资料。
12、《史记》三家注:早期注释《史记》的三种著作,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后世合称“《史记》三家注”。
13、三通:三种记录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政书体历史著作,即:唐代杜佑《通典》、宋代郑樵《通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14、《四库全书》:清代乾隆年间敕编,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461种,79309卷,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对后世影响深远。
15、《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清代纪昀等据《四库全书》编纂,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图书解题目录。
对每部著作的作者、流传情况及内容得失等都有较为中肯的论述,对古代学术的发
展流变也进行了总结,对后代目录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16、几种主要的注解体裁:
(1)传注:以解释文献字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裁,如: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周礼注》等。
8/10
(2)章句:解释文献字、词、句的意义外,还串讲文章大意的一种注释体裁,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
(3)集解:也叫集注、集释,是汇集诸家注解,有时也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体裁,如:何晏《论语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4)义疏:也叫疏、正义,对经典原文和早期注释再加以疏通、阐释的注释体裁,如:孔颖达《五经正义》、刘宝楠《论语正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