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稍复杂的方程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稍复杂的方程人教新课标
“稍复杂的方程(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0的内容。
过去,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
而现在,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是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使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
我知道教材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正是由于这节课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来说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列方程与解方程两者并重的这一内容在一节课里得到很好的解决呢?我也一直像其他许多老师一样被这一内容的教学所困扰。
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对其进行了挑战,希望借此机会,在各位领导和老师零距离的指导下,和大家一起受到启发,能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收到实效。
为了教学好这一节课,我磨教材,磨教参,磨课标,磨学生,磨自己,还想磨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可是这个内容在公开课上展示的太少了,相关的供我去磨的教学资料根本就不够多,我只好自己去磨。
曾多少次,我都想放弃这节课,换一节资料多的,可供自己选择的课去讲,但是我觉得那不是我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也许更能体现我个人的教学思路,我不管,我要试一试!就这样,一路走来,直至今天的课堂教学结束,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觉得我的收获还是颇丰的吗!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了列方程和解方程这一双重任务。
整节课自始自终关注学生想要的数学(如:如何设未知数和如何找等量关系式等)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把知识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
具体来说,收获如下︰
1.创设学生想要的数学情境方面给我的启示最大。
我们知道,教材的情境图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思想,而本节课的引入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出示教材的没有“活力”的情境图上。
为了使创设的情境具有现实性、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和挑战性,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美丽的、动态的地图,
问:你们想知道地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吗?然后故意只出示一个表示和关系的条件,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倍关系句对和关系句的作用和限制,为尝试计算打下一定基础。
但恰在这一环节就给我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这要表现在当我问“你能通过‘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这个条件求出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吗?为什么?”这个环节足足用了近三分钟的时间,其实,这里根本没必要耗时的。
当时的我就想让学生把这个问题吃透,却忘了它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现在细细想来,难道是我问题的提出出了问题?如果我先引出两条信息,让学生据信息自主探究,提出我们要的问题又会怎样呢?——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环节却让我失望了。
哎,不怪别人,只怪自己!
不过,同事们都说你的情景创设从整体说说四比较完美的,例如,班级学生的真实的照片的引入这一环节就非常具有实效性、趣味性和激励性等。
其实,这一环节的出示我就是想让学生知道榜样就在你身边,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欲望,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目的。
另外,其他情境的创设我都力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把数学看作是什么高不可测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乐学的目的。
2.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先来说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其实,这不仅是学生,就包括我们成人在内,在遇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都要认真考虑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有必要帮助学生一步步突破这种用方程解答含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的难点。
而在这一环节,我觉得我做得非常到位,因为他们知道怎样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了。
虽然感觉用时有些长,但我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我是根据本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看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值的。
何况在本节课我已经准备了1-2道弹性题(最后一道“数学病院题”就属于这种类型),已备教学所需.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实际问题。
可以说他涵盖了此种类型应用题的全部正确过程。
因为难点突破的比较实在可行,学生印象扎实,学生当然消化吸收得好。
我想:就是学困生虽然一时
理解不上来,但他课后一定会慢慢回忆起老师一步步引导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
3.关于合作学习给我的启示。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培养新时期学生所需要的,但它应该合作得法,合作有效,往往是我们有时把握不好的。
本节课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表现非常不错,但在合作学习的成果汇报上,我觉得我应该想办法改进: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汇报更加省时高效呢?其实在开课前对此我就比较矛盾:不板演,学生无法对比分析,从而无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板演,又有些拖沓……事后,校长点醒了我……现在想来,我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不敢放开学生,有些缩手缩脚了——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
4、关于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以往的课,我都非常追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没有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被课堂的形式化所牵绊,导致自己感觉上得“累”,被时间所束缚,成为时间的奴隶,使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不能多层次去了解学生是否实实在在地掌握了本节课所学,造成有的反馈走马观花。
所以我觉得在本节课练习的量没有必要那么的大,课堂中教师更应注重练习的实效性,给学生充分的时空去交流,去反馈,使他们至始至终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疑问中释疑,通过合作交流、对比分析、汇报整合,形成一个共识。
而这其间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自然而然地达成的。
5、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有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验算。
但一直以来,我发现很多学生解完题后,直接写答案,根本就是无视验算这一环节!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意无意地加重了验算这一环节的“语气”,让学生认识到验算的必要性。
可以说,这次教学所经历的过程,是我教学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珍藏这些得来不易的“金种”,收获更多的“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