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二〇一九年九月目录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

然而,在介入前后,中医诊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的指南。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冠心病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或阻塞的基础上,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引起的心绞痛;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基础上,引发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绞痛。

中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和面色等,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闻诊方面,医生会通过听诊患者的气息、语音等方面,判断患者病情;问诊方面,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等;切诊方面,医生会通过把脉、触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针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中药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中药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芳香开窍为主,如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药治疗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如银翘解毒丸、速效救心丸等。

针灸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可起到舒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手术后,西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

介入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

预防和管理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还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医院冠心病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年版)

医院冠心病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年版)

XX省医院冠心病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医药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支架植入后血栓栓塞和无复流、心肌重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PCI或CABG术导致的冠脉或心肌损伤、PCI术后胸痛、胸闷、心悸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

一、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冠心病筛查同《XX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二)冠心病诊断与评估发挥中医证候辨识作用。

遵循“四诊合参”的原则,重点进行病史、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综合信息采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把握冠心病基本病机进行中医辨证。

其他同《XX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二、治疗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总危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具体病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合理应用中医药疗法。

其他同《XX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三、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中西医规范治疗,使患者冠心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分级诊疗服务流程(如下图)(三)双向转诊根据上述分类,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1.基层医疗机构向县级或城市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转诊指征:冠心病心绞痛经中医综合治疗一个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

其他同《XX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2.县级或城市二级中医医院向城市三级中医类医院转诊指征:(1)PCI术后仍胸痛、胸闷、心悸,经中医综合治疗一个月无改善或加重者;(2)心梗后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经中医综合治疗一个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

其他同《XX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3.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向县级或城市二级以下中医类医院转诊指征:经血运重建治疗或药物治疗稳定的冠心病病人可转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或县级、城市二级中医类医院进行恢复、后续治疗,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向病人宣传生活习惯方面的注意事项:如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及日常随访,以达到预防严重并发症、防止伤残发生的目的。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一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

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可参照本病。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医内科急证诊疗规范》中“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①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腕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②胸闷憋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③多发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2.西医诊断: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①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②心绞痛每周发作两次以上,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者③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二)证候诊断参照1985年《中医内科学》第五版(张伯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心血瘀阻: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2.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胃脱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3.痰浊痹阻: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4.气阴两虚: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辨标本虚实,治宜通补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辨标本虚实,治宜通补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辨标本虚实,治宜通补
对于冠心病的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明标本虚实。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皆因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其病理改变多由于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引起脉络痹阻不通:病为本虚而标实。

临症时辨清标本十分关键,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


扶正与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法则。

一般治本宜补,治标宜通。

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时,当“急则治其标”,多用通法止痛,即气滞宜调,血瘀宜逐,痰浊宜豁,寒凝宜温。

当病情稳定时,“缓则治其本”,多用扶正培本的补法,即气虚者补气,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其中又以补脾、补肾为主。

初病及年轻体壮者,宜通宜散,久病及年老体弱者,宜补宜和。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先通后补或先补后通,或多通少补,或多补少通,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的方法,灵活运用,精心选药。

做到温而不燥,活而不破,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这样,才能祛除病因,调和气血,畅达血脉,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解除病痛。

调达气血,贯穿始终。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的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本指南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I 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Eleventh Revision) (2018, WHO) [ICD-11]“2012 ACCF/AHA/ACP/AATS/PCNA/SCAI/STS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 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201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013, European Heart Journal)《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2018,《中医杂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201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心绞痛Angina Pectoris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常见表现。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痹心痛是指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

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痛引左肩或左臂内侧。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二脏关系密切。

本病相当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

西医病名: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

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二.中西医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及要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①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②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④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有缺血改变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2.鉴别诊断①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痛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以膻中或左胸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伴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

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

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

泰安市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

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

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单病种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单病种1

冠心病心绞痛【定义】是由于管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诊断标准】[1][2](一)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三类:①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之内。

②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1个月以上。

③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所诱发的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二)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

本型少见心肌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目前临床上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入认识提出的,表明了这类心绞痛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辩证分型】[2][3]本病的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气虚为主;表实多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以血瘀突出。

(一)心血瘀祖证胸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痛引左肩背或手臂内侧,伴胸闷,心悸不宁,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二)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劳则加重,舌淡紫,脉弱而涩,或结代。

(三)气滞心胸证胸闷胸痛,痛无定处,时欲叹息,遇情志不遂容易诱发或加重,伴胸胁满闷,得嗳气则舒,舌淡或暗,脉弦或弦涩。

(四)痰浊痹阻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体胖多痰,身体困重,舌苔浊腻,脉滑。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
3、宜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 和抗炎。
4、忌饮酒、咖啡和浓茶,以免 刺激心脏,加重心绞痛症状。
2、食谱推荐:
1、凉拌木耳:黑木耳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压; 配以洋葱、大蒜等调味,具有降压降脂、预防血栓的功效。
2、燕麦粥: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够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肌营养; 配以红枣、核桃等,能够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原理与应用
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包括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气养阴等。在临床 应用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配伍适当的中药方剂。例如,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可 采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浊痹阻型冠心病可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 涤痰汤加减;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可采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等。通过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中药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与调摄
预防与调摄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重要环节。首先,患者应积极调整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其次,饮食保健方 面应注重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暴 饮暴食。此外,心理疏导同样重要,患者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同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是 预防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诊疗指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冠心病的中医诊断、中药治疗、中医康复治疗以及预防与调摄等方面的全 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随着 中医诊疗指南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将取 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内容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及诊疗(上)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及诊疗(上)

中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及诊疗(上)包培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按其症状表现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其发生与年老体衰、肾气不足、膏粱厚味、损伤脾肾、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思虑劳倦,伤之心脾及气候等因素有关。

发病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以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为主,标实则以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为主。

其基本病机则是心脉痹阻。

心主血脉,若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进而导致心阳不足,清阳失展,血气阻滞,不通则痛,则出现心脉痹阻,症见胸痹心痛。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则痰浊内生,痹阻心脉而胸痛。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心失滋养,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从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症状。

肾阳不足,胸阳不振,阴寒痰浊乘袭于阳位,阻滞心脉而作心痛,因此冠心病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一、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主症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胸闷胸痛一般持续3~5min,很少超过15min即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2.兼症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3.年龄多见于中年以上。

4.诱因劳累过度、抑郁恼怒、饮酒饱食、受寒等。

(二)病证鉴别1.悬饮相同点:二者均有胸痛。

胸痹: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释义ppt课件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释义ppt课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开展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探索证候与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个体化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与其他医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促进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 高诊疗水平。
开展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特色疗法的机制研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疗效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 学的依据。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通过制定和推广中医诊疗指南,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06
结论和建议
结论总结
中医诊疗指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 面的指导,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
输标02入题
中医诊疗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 证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 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报告结构
本指南分为引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诊 断标准、辨证论治等内容。
报告内容
本指南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 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
02
冠心病心绞痛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方案。
中医诊疗指南还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如引入现代医学研究成 果,丰富了中医治疗手段。
通过推广应用中医诊疗指南, 有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 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 展。
05
中医诊疗指南的实施和应用
实施方案和步骤
建立中医诊疗指南实施小组
负责制定实施计划、培训和监督实施过程。

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指南的释义ppt课件

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指南的释义ppt课件

缺 点
缺少证据级别和 推荐强度 指南未标明服药 的时间及疗程及缺 少患者煎药及服药 注意事项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制定方法 证侯 寒凝血瘀 苏合香丸 用药
气滞血瘀
心血瘀阻 循证医学 痰浊内阻 方法 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 心肾阴虚 阳气虚衰
血府逐瘀汤
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保元汤合冠心Ⅱ号方
生脉散 左归饮 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龙牡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优 点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集合专家经验达到 共识, 给出用药的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 中成药、服药时间及煎药方法等信息详 细。
煎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比较详细,推荐中成药 方 便病人配合汤药服用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中医CPG制订
的主要方法之 一 德尔菲法和共 识会议法应用 较多
解 决
参与讨论者的同意程度 参与者之间的认可程度
循证医学的定义
简单地说,就是以临床上的专业与病患
的需求,整合最好的研究结果与证据
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的转

*Sackett DL, Straus SE, Richardson WS, Rosenberg W, Haynes RB.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制定方法 证类
心血瘀阻 痰浊痹阻
方剂
丹参饮或桃红四物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桂枝汤 生脉散 金匮肾气丸
专家共识 法
阴寒凝滞 气阴两虚 心肾阳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优 点
分证用药相对简单, 利于临床应用 选用了一些常用药 物及剂量 价格便宜的药物, 未用有毒及副作用 大的药物 便于医师掌握,患 者易接受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供血供氧量间不平衡,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心肌损害性心脏病。

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故简称冠心病。

粥样硬化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塞,为逐渐发展过程。

血管痉挛、斑块出现裂纹、破溃、出血、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的急性狭窄或完全闭塞,则为急性过程。

本病属中医“心痛”、“胸痹”等范畴,严重者亦可表现为“真心痛”。

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嗜食膏粱厚味、劳累过度或者缺乏体力活动、嗜好烟酒、七情内伤等有密切关系。

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心脉失养或心脉不通,本虚是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是痰浊、寒凝、淤血阻滞。

一、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1.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1.3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1.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1.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 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 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1 心痛发作期1.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心血管科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心血管科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1)以心前区疼痛、憋闷、短气为主症。

表现为胸骨后或胸膺部发作性疼痛,常为绞痛、刺痛或隐痛;疼痛可放射于左肩背、左臂内侧、颈、咽喉等部位,时作时止、反复发作;疼痛一般持续数十秒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

多伴有心悸怔忡、短气乏力、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自汗等。

临床以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痰浊的病机为多,可见相应的舌象、脉象。

(2)中年以上人群多见,常因劳累、七情过激、气候变化、狂饮饱食等因素诱发。

部分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不稳定性心绞痛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O分钟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Ⅲ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心绞痛分级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Ⅲ级)。

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

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不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

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 段压低≥0.lmV,或T波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cTnI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

(二)证候诊断1.气虚血瘀证:胸闷心痛,活动则加重,乏力气短,神疲自汗,舌淡而紫,苔薄,脉沉细、结代;兼阴虚者可见心悸烦热,口干,手足心热,盗汗,耳鸣腰酸,舌质淡或红,苔少乏津,脉细数或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时间:一般: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 钟,
缓解方式: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在1-2分钟 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 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概述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 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 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轻或仅有 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对应的中医病名 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正虚为本,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 外感邪气或内伤七情、饮食失节、思虑 劳倦,导致气、血、痰浊瘀阻心脉,脉 络阻滞即为胸痹心痛。
因此本病为本虚标实证。
本虚标实
本虚:以心肺脾肾阳气亏虚为本,久则 气阴或阴阳两虚,心失所养。
(2)辨证分型
3.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 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诞,舌体胖大且 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 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 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率, 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负荷试验:常用的负荷试验有活动平 板试验和踏车运动试验。
(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
下斜型下降≥1mm,或原有ST段下降者运动 后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1mm; (3)运动中血压下降。对不稳定心绞痛明显 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禁作运动试验。
(2)辨证分型
1.心血瘀阻证 2.气滞心胸证 3.痰浊闭阻证 4.寒凝心脉证 5.气阴两虚证 6.心肾阴虚证 7.心肾阳虚证
(2)辨证分型
1.心血瘀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 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气滞心胸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 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 细弦。
汗,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或促为阴虚;
(1)辨证要点:
心胸闷痛,憋气,胁肋胀痛,苔薄白, 脉弦细弱为气滞;
心区刺痛,面色晦暗,口唇指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有结 代为血瘀;
(1)辨证要点:
心区绞痛,四肢厥冷,面色青白,舌质 淡黄薄白,脉沉细或迟缓为寒凝;
心区闷痛,肢体沉重,恶心头晕,面色 黄白,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腻或黄 腻,脉濡滑为痰阻。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正常,需行 心电图负荷试验; 若心电图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行核素 心肌显象,运动试验再显象。
四、中医辨证分型
(1)辨证要点: (2)辨证分型:
(1)辨证要点:
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 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相结合。
脏腑定位主要在心。本虚标实证。 疼痛的性质与伴随症状为辨证要点。
(二)辅助检查
1. 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或见心影增大、肺充血 等。
2. 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常用、最基本 的方法。
静息时约50%病人心电图在正常范围,有可能有陈 旧性心梗,非特异ST段和T波异常,房室及束枝阻滞, 室性、房性过早搏动等心律失常。
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出现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 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则有关导联 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 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负荷试验。
(二)辅助检查
4.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 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 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
5. 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 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 行检查,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冠脉 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
(三)、诊断标准
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在没有冠脉造影的条件时: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且有心电图动态改变;

(二)辅助检查
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的标准:ST段呈 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 ≥1mv,持续时间≥1min,两次发作时 间至少相隔1min,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出现的时间与患者活动和症状相对应。
据病史,心电图检 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作此项检查。核 素心肌显像可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 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 则可提高检出率。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学习、解读指南的目的
1 指南的含义: --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导向,强调 的是正确做事的依据、导向。属于起步、 还在随时修订的阶段,可以给大家一种 经验介绍、作一些导向。
2 通过指南的学习 --提高医师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提 高临床疗效。
来源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2008年发布
标实:以血瘀、气滞、痰浊、阴寒为标, 心脉痹阻,而为心痛。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从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
几个方面描述。 2. 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
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汗 出,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 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指南内容
一、 概述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三、 诊断 四、 中医辨证分型 五、 治疗
一、概述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 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 有其他症状;
疼痛部位: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 上肢;
(1)辨证要点:
疼痛性质: 刺痛:血瘀或痰瘀互结; 灼痛:阴虚或痰火; 绞痛:阳虚阴寒凝滞; 闷痛:气滞、痰浊或气虚。
(1)辨证要点:
伴随症状: 疲乏气短,心慌、心悸,舌质淡嫰或有
齿痕,脉濡或沉结代为气虚; 在气虚基础上伴有畏寒肢冷,精神倦怠,
自汗,面白,舌淡或红,脉沉细为阳虚; 心悸易惊,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