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砟轨道精调的经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4、影响轨道精调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5、结束语
第一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何谓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是根据轨道测量数据,对轨道几何形态进行精确调整,
是控制无砟轨道精度的关键技术环节,轨道几何平顺状态直接关系到
轨道能否满足高速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问题。因而,务必精心作业
件。
第十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4.2 为保证外业数据的真实可靠,轨检小车外业采集数据应在阴天或夜间进
行。作业环境温度在-10℃—+40 ℃,风速≤3级的环境内作业。采集方法对
应承轨台位置,采用“隔一测一”的方法,对钢轨进行测量,一次设站测量
长度不宜超过80m ,连续测量不小于300m,前后两次测量的搭接区不少
高程的偏差及其变化率。
第三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长钢轨轨道的精调(通称轨道精调)
无缝线路铺设完成,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即可开展轨道精调工作。轨道
精调是通过更换扣件调整件的方法来实现,以相对精度为主,以轨道的高平顺
性为核心,以期达到轨道几何形位的高精度化。
轨道精调又可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
2.3.6 对精调线路每块轨道板进行编号,标注线路里程百米点、曲线起讫点(
ZH、HY、YH、HZ)及曲线要素、超高值。
2.3.7 钢轨硬弯、变形、焊缝尺寸超标、附着污染物等应在精调准备
工作中予以消除。
第九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4 轨道数据采集
2.4.1 将CPⅢ控制网成果及无砟轨道线型数据输入轨检小车系统软
于5个测点,搭接偏差不超过2 mm。
第十一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5 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
2.5.1 将外业采集数据导入长轨精调软件,根据 “先轨向、后轨距”,
“先高低、后水平”,“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调整。
第十二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原始高程数据
进行恢复。
2)CPⅢ平面网复测应联测原测相同的CPⅠ、CP Ⅱ控制点(包括加密CP Ⅱ控制点),当
CPⅠ、CP Ⅱ控制点破坏或不满足联测精度要求时,应采用稳定的CPⅢ点原测成果进行约束
平差。
3)CPⅢ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
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采用原成果。
10mm /测点间距240a(m)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弦长48a(m)
弦长480a(m)
距水准点20m测量,测点间距5m,相邻
测点的差值≤5mm;
站台处的轨道标高不应低于设计值。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3)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作业要点
1)钢轨精调作业应先确定基准轨。曲线地段以外轨为基准轨,直线地段同前方曲
2mm / 测点间距8a(m)
10mm /测点间距 240a(m)
2mm
弦长48a(m)
弦长480a(m)
弦长10m
3
高 低
4
水 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基长3m)
2m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
的扭曲量。
6与Biblioteka 计高程偏差10mm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mm
2mm / 测点间距8a(m)
1)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
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形
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相邻轨枕之间轨距、水平、高程、平面等变化率
,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2)轨道动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
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线型
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10个扣件。松开扣件之
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
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第十八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应先松开弹
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
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2.3.3 准备调整件。
2.3.4 检查钢轨扣件的安装状态及完好性,纠正安装不正确的扣件,更
换或补充缺损件。
第七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3.5 数据采集前必须先用内燃螺栓扳手完成对钢轨扣件的复紧
,保证测量数据真实。
第八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后水平”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每个作业面为提高工作效率
宜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高程,一组轨向。
2.6.1 根据调整方案和对应的轨枕号首先用石笔在钢轨表面或轨
腰处标记调整件的型号(调整量)。标示要有专人复核,字体要
规范,不能潦草。
第十五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2 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垫片准确无误的摆放在轨枕台的两侧。调
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的总厚度不能超过10mm
,数量不得超过2块,并应把最薄的垫板放置在下面,以防轨下调
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要级别时,可贴近铁垫板承轨台面加垫
厚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块)。
第十九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并提升钢轨,将铁垫
、仔细调整,以期达到轨道高精度化标准。
构建无砟轨道的要素
构建无砟轨道的两个基本要素:线下工程基础稳固,轨
道工程定位精确。(包括CPⅢ测量,底座,凸台定位,轨道板
和轨道精调)这样才能保证轨道精度要求。
轨道几何形位
目前,我们对高速铁路轨道仍然是实行轨向、高低、水平、轨距和
扭曲等五种轨道几何形位平顺性的管理。现在我们调整的就是这五种
+17~+26
绝缘缓冲
垫板厚度(mm)
2
2
2
2
6
6
6
6
6
6
轨下调高
垫板厚度(mm)
0
1
2
3
0
+1~+7
0
+1~+7
0
+1~+10
注:当调高垫板需级别时,可紧贴铁垫板承轨面加垫厚的轨下垫板。
第十七页,共38页。
铁垫板下调高
垫板厚度(mm)
0
0
0
0
0
0
8
8
2×8
2×8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4 高程调整,不能两根钢轨同时松开,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
板予以调整,使轨向达到要求。当铁垫板横向移动受到平垫块卡阻
时应将平垫块掉头使用。基准轨调完之后,根据电子道尺或轨检小
车数据用相同的方法调整另外一根钢轨的水平及轨距。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把换下来的标准件分类整理,收工时再带出线外,分类放在指定
的位置,做到工完场清。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1mm以内。
4)换站后,应首先对上站调整到位的最后8个承轨槽进行复测,同一点位的横向
和高程的相对偏差均不应超过±2 mm。如果复测超限,应重新设站后再次复测。
5)全站仪与轨道小车的观测距离宜为5m~80m。
6)采用轨道小车对轨道进行逐根轨枕连续测量。轨道小车应由远及近靠近全站仪方向
进行测量。当轨道平顺性较好的时候,可将测量步长放宽到2~3个扣件间距,中间扣件
调整后高程数据
原始平面数据
调整后的平面数据
第十三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平面位置: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轨面高程: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第十四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 现场调整
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
对相同区段两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满足要求的地段重新调整。通
常无砟轨道的调整工作量与轨道板铺设精度与扣件安装精度有关,如安装
精度高,调整工作重复3~4次可达到要求,每次的调整量会越来越少。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
CPIII复测
轨道精调作业准备
轨道静态测量
1)采用全站仪通过线路两侧的4对(8个)CPIII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困难情况下,设
站所用控制点不应少于6个。自由设站应符合现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暂行标
准》的规定。
2)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线,设站位置首先要考虑目标距离,其次是与近处
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15m。
3)全站仪设站完成后需测量设站所用的一个控制点对全站仪的设站进行检核,一般偏差在
钢轨平顺度检测和局部调整
合格
不合格
静态调整结束
使用调高垫板将钢轨高程调整到位
第六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3 施工准备
2.3.1 全站仪、轨距尺和精调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规范
测量操作(特别是棱镜安装),否则采集数据不准,给后续施
工带来困难。
2.3.2 组建精调队伍,开展技术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
板下6mm厚绝缘缓冲垫板更换为2mm厚的绝缘缓冲垫板钢轨复位后
检查轨距和轨向。然后根据调整量,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
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第二十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7 轨向调整
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
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然后松开锚固螺栓,横向移动铁垫
采用内插的方式取值。
7)区间轨道应连续测量,分次测量时,两次测量搭接长度不应少于20m。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2)轨道静态调整
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序号
1
2
项目
轨 距
轨 向
容许偏差
备注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mm
弦长10m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精
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4) CPⅢ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
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较差超限时
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
线的基准轨。
2)钢轨精调时,宜先调基准轨的轨向和另一轨的高低,再调两轨的轨距
和水平。
3)现场根据调整量表,对计划调整地段进行标识,严格按照确定的原则
和顺序进行轨向、轨距,高低、水平的调整。
进一步优化,使轮轨关系匹配良好,进一步提高高速行车的安全性
、平稳性和乘座舒适度,是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提高的
过程,使轨道动静态精度全面达到350km/h及以上行车条件。
第四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1 CPⅢ复测
1)CPⅢ控制网复测前,应先检查原建网的CPⅢ控制点是否存在毁坏,对已毁坏的CPⅢ控制点
整垫片摆放要有专人,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第十六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3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4~+26mm,施工调整范围-4 ~ +6mm
,可按下表选用所需厚度的绝缘缓冲垫板和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较高低位置
调整量(mm)
-4
-3
-2
-1
0
+1~+7
+8
+9~+15
+16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8 轨道复测
2.8.1 复测前准备 对第一次调整记录整理,以便复测时复核
。 对调整区段的扣件、垫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装正确,扣
压力达到标准。
2.8.2 测量
复测的外业采集和第一次测量方法一样,采用轨检小
车进行。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8.3 数据分析、二次调整
果。
第五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2 轨道静态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准备
铺轨、焊接、锁定
调整基准轨的轨向和
另一轨的高程
轨道线型复测(轨检小车)
A测量数据评估
用扣件固定基准轨轨向
和另一轨的高程
A调整量计算
现场调整
调整并固定钢轨轨距和水平(超高)
轨道线型复测(轨检小车)
B测量数据评估
轨道静态调整量计算(模拟)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
否
轨道静态复测
是
提交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资料
轨道动态检测
轨道动态检测标准识别
现场核对检查调整
否
轨道动态复测(检测)
是
提交轨道几何状态动态调整资料
图3.3.1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3.2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
(1)轨道测量要求
几何形位及其变化率。
第二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何谓轨道精度
(1)轨道精度分为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
(2)绝对精度是指轨道实测中线、高程与设计理论值的偏差,偏
差越小,精度越高。
(3)相对精度是指轨向、高低、水平、轨距和扭曲等轨道几
何形位的偏差及其变化率。主要是控制轨道高低、轨向的长、
短波偏差,以及相邻扣件之间的轨距、水平、平面位置、轨面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4、影响轨道精调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5、结束语
第一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何谓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是根据轨道测量数据,对轨道几何形态进行精确调整,
是控制无砟轨道精度的关键技术环节,轨道几何平顺状态直接关系到
轨道能否满足高速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问题。因而,务必精心作业
件。
第十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4.2 为保证外业数据的真实可靠,轨检小车外业采集数据应在阴天或夜间进
行。作业环境温度在-10℃—+40 ℃,风速≤3级的环境内作业。采集方法对
应承轨台位置,采用“隔一测一”的方法,对钢轨进行测量,一次设站测量
长度不宜超过80m ,连续测量不小于300m,前后两次测量的搭接区不少
高程的偏差及其变化率。
第三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长钢轨轨道的精调(通称轨道精调)
无缝线路铺设完成,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即可开展轨道精调工作。轨道
精调是通过更换扣件调整件的方法来实现,以相对精度为主,以轨道的高平顺
性为核心,以期达到轨道几何形位的高精度化。
轨道精调又可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
2.3.6 对精调线路每块轨道板进行编号,标注线路里程百米点、曲线起讫点(
ZH、HY、YH、HZ)及曲线要素、超高值。
2.3.7 钢轨硬弯、变形、焊缝尺寸超标、附着污染物等应在精调准备
工作中予以消除。
第九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4 轨道数据采集
2.4.1 将CPⅢ控制网成果及无砟轨道线型数据输入轨检小车系统软
于5个测点,搭接偏差不超过2 mm。
第十一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5 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
2.5.1 将外业采集数据导入长轨精调软件,根据 “先轨向、后轨距”,
“先高低、后水平”,“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调整。
第十二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原始高程数据
进行恢复。
2)CPⅢ平面网复测应联测原测相同的CPⅠ、CP Ⅱ控制点(包括加密CP Ⅱ控制点),当
CPⅠ、CP Ⅱ控制点破坏或不满足联测精度要求时,应采用稳定的CPⅢ点原测成果进行约束
平差。
3)CPⅢ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
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采用原成果。
10mm /测点间距240a(m)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弦长48a(m)
弦长480a(m)
距水准点20m测量,测点间距5m,相邻
测点的差值≤5mm;
站台处的轨道标高不应低于设计值。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3)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作业要点
1)钢轨精调作业应先确定基准轨。曲线地段以外轨为基准轨,直线地段同前方曲
2mm / 测点间距8a(m)
10mm /测点间距 240a(m)
2mm
弦长48a(m)
弦长480a(m)
弦长10m
3
高 低
4
水 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基长3m)
2m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
的扭曲量。
6与Biblioteka 计高程偏差10mm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mm
2mm / 测点间距8a(m)
1)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
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形
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相邻轨枕之间轨距、水平、高程、平面等变化率
,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2)轨道动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
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线型
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10个扣件。松开扣件之
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
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第十八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应先松开弹
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
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2.3.3 准备调整件。
2.3.4 检查钢轨扣件的安装状态及完好性,纠正安装不正确的扣件,更
换或补充缺损件。
第七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3.5 数据采集前必须先用内燃螺栓扳手完成对钢轨扣件的复紧
,保证测量数据真实。
第八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后水平”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每个作业面为提高工作效率
宜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高程,一组轨向。
2.6.1 根据调整方案和对应的轨枕号首先用石笔在钢轨表面或轨
腰处标记调整件的型号(调整量)。标示要有专人复核,字体要
规范,不能潦草。
第十五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2 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垫片准确无误的摆放在轨枕台的两侧。调
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的总厚度不能超过10mm
,数量不得超过2块,并应把最薄的垫板放置在下面,以防轨下调
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要级别时,可贴近铁垫板承轨台面加垫
厚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块)。
第十九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并提升钢轨,将铁垫
、仔细调整,以期达到轨道高精度化标准。
构建无砟轨道的要素
构建无砟轨道的两个基本要素:线下工程基础稳固,轨
道工程定位精确。(包括CPⅢ测量,底座,凸台定位,轨道板
和轨道精调)这样才能保证轨道精度要求。
轨道几何形位
目前,我们对高速铁路轨道仍然是实行轨向、高低、水平、轨距和
扭曲等五种轨道几何形位平顺性的管理。现在我们调整的就是这五种
+17~+26
绝缘缓冲
垫板厚度(mm)
2
2
2
2
6
6
6
6
6
6
轨下调高
垫板厚度(mm)
0
1
2
3
0
+1~+7
0
+1~+7
0
+1~+10
注:当调高垫板需级别时,可紧贴铁垫板承轨面加垫厚的轨下垫板。
第十七页,共38页。
铁垫板下调高
垫板厚度(mm)
0
0
0
0
0
0
8
8
2×8
2×8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4 高程调整,不能两根钢轨同时松开,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
板予以调整,使轨向达到要求。当铁垫板横向移动受到平垫块卡阻
时应将平垫块掉头使用。基准轨调完之后,根据电子道尺或轨检小
车数据用相同的方法调整另外一根钢轨的水平及轨距。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把换下来的标准件分类整理,收工时再带出线外,分类放在指定
的位置,做到工完场清。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1mm以内。
4)换站后,应首先对上站调整到位的最后8个承轨槽进行复测,同一点位的横向
和高程的相对偏差均不应超过±2 mm。如果复测超限,应重新设站后再次复测。
5)全站仪与轨道小车的观测距离宜为5m~80m。
6)采用轨道小车对轨道进行逐根轨枕连续测量。轨道小车应由远及近靠近全站仪方向
进行测量。当轨道平顺性较好的时候,可将测量步长放宽到2~3个扣件间距,中间扣件
调整后高程数据
原始平面数据
调整后的平面数据
第十三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平面位置: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轨面高程: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第十四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 现场调整
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
对相同区段两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满足要求的地段重新调整。通
常无砟轨道的调整工作量与轨道板铺设精度与扣件安装精度有关,如安装
精度高,调整工作重复3~4次可达到要求,每次的调整量会越来越少。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
CPIII复测
轨道精调作业准备
轨道静态测量
1)采用全站仪通过线路两侧的4对(8个)CPIII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困难情况下,设
站所用控制点不应少于6个。自由设站应符合现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暂行标
准》的规定。
2)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线,设站位置首先要考虑目标距离,其次是与近处
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15m。
3)全站仪设站完成后需测量设站所用的一个控制点对全站仪的设站进行检核,一般偏差在
钢轨平顺度检测和局部调整
合格
不合格
静态调整结束
使用调高垫板将钢轨高程调整到位
第六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3 施工准备
2.3.1 全站仪、轨距尺和精调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规范
测量操作(特别是棱镜安装),否则采集数据不准,给后续施
工带来困难。
2.3.2 组建精调队伍,开展技术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
板下6mm厚绝缘缓冲垫板更换为2mm厚的绝缘缓冲垫板钢轨复位后
检查轨距和轨向。然后根据调整量,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
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第二十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7 轨向调整
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
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然后松开锚固螺栓,横向移动铁垫
采用内插的方式取值。
7)区间轨道应连续测量,分次测量时,两次测量搭接长度不应少于20m。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2)轨道静态调整
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序号
1
2
项目
轨 距
轨 向
容许偏差
备注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mm
弦长10m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精
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4) CPⅢ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
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较差超限时
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
线的基准轨。
2)钢轨精调时,宜先调基准轨的轨向和另一轨的高低,再调两轨的轨距
和水平。
3)现场根据调整量表,对计划调整地段进行标识,严格按照确定的原则
和顺序进行轨向、轨距,高低、水平的调整。
进一步优化,使轮轨关系匹配良好,进一步提高高速行车的安全性
、平稳性和乘座舒适度,是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提高的
过程,使轨道动静态精度全面达到350km/h及以上行车条件。
第四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1 CPⅢ复测
1)CPⅢ控制网复测前,应先检查原建网的CPⅢ控制点是否存在毁坏,对已毁坏的CPⅢ控制点
整垫片摆放要有专人,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第十六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6.3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4~+26mm,施工调整范围-4 ~ +6mm
,可按下表选用所需厚度的绝缘缓冲垫板和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较高低位置
调整量(mm)
-4
-3
-2
-1
0
+1~+7
+8
+9~+15
+16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8 轨道复测
2.8.1 复测前准备 对第一次调整记录整理,以便复测时复核
。 对调整区段的扣件、垫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装正确,扣
压力达到标准。
2.8.2 测量
复测的外业采集和第一次测量方法一样,采用轨检小
车进行。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8.3 数据分析、二次调整
果。
第五页,共38页。
2.无砟轨道数据采集与调整
2.2 轨道静态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准备
铺轨、焊接、锁定
调整基准轨的轨向和
另一轨的高程
轨道线型复测(轨检小车)
A测量数据评估
用扣件固定基准轨轨向
和另一轨的高程
A调整量计算
现场调整
调整并固定钢轨轨距和水平(超高)
轨道线型复测(轨检小车)
B测量数据评估
轨道静态调整量计算(模拟)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
否
轨道静态复测
是
提交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资料
轨道动态检测
轨道动态检测标准识别
现场核对检查调整
否
轨道动态复测(检测)
是
提交轨道几何状态动态调整资料
图3.3.1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3.无砟轨道精调的基本经验
3.2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
(1)轨道测量要求
几何形位及其变化率。
第二页,共38页。
1.轨道精调的基本概念
何谓轨道精度
(1)轨道精度分为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
(2)绝对精度是指轨道实测中线、高程与设计理论值的偏差,偏
差越小,精度越高。
(3)相对精度是指轨向、高低、水平、轨距和扭曲等轨道几
何形位的偏差及其变化率。主要是控制轨道高低、轨向的长、
短波偏差,以及相邻扣件之间的轨距、水平、平面位置、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