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肺炎的诊治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四环素类
红霉素治疗失败者可用多西环素,首 日200mg,每12小时(xiǎoshí)1次, 然后200mg,1日1次,或100mg,每 12小时(xiǎoshí)1次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其他(qítā)类
利福平对军团菌有抑制作用,但由于 其易产生耐药性,不能单独使用,需 与其他药物联合,常在治疗开始的3-5 天应用,利福平剂量600mg,每日2次
第三十页,共39页。
军团菌的治疗(zhìliáo)
大环内脂:红霉素、阿奇霉素 喹诺酮: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
西沙星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 其他(qítā):利福平、TMP-SMZ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仍然是首选药物,用药方法为 每天2~4g,至少应用3周
阿奇霉素对军团菌有杀灭或不可逆抑 制作用,首日口服(kǒufú)500mg,然 后每天250mg,再口服(kǒufú)4天
氟喹诺酮+大环内脂时需注意心律失常 联用利福平注意肝功能 四环素的联用?(研究有限,存在争议(zhēngyì),缺乏 证据)
第三十六页,共39页。
用药(yònɡ yào)疗程
免疫功能正常的轻中度病人对治疗反应(fǎnyìng) 迅速,疗程10天足够。
更轻度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3-5天即可达到目 的。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基因探针(核酸(hé suān)检测)
简单、快速
特异性99%-100%,敏感性70%-74%
虽然(suīrán)特异性高,但尚未被美国及欧 洲认可为确诊标准,目前建议作为支持诊 断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军团菌MALDI-TOF-MS检测(jiǎn cè)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指南(zhǐnán)对军团菌筛查的建议
哪些人群应该进行常规筛查? 群聚性发病 初始经验性治疗(zhìliáo)无效 重症CAP 免疫缺陷 合并胸腔积液 双肺多叶病变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军团菌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分离培养 抗体检测 直接免疫荧光 尿抗原(kàngyuán)检测 核酸检测 MALDI-TOF 流式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军团菌的培养(péiyǎng)与分离
诊断金标准 理想下呼吸道标本(biāoběn) 标准培养基 :BCYE-α培养基(含缓冲剂N-2-
乙酰氨基-2-胺基乙烷磺酸的酵母浸膏培养 基) 3-5天后出现单菌落,8天培养出理想菌落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军团菌抗体(kàngtǐ)检测
胸水均较一般的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迅 速,胸膜增厚亦能恢复正常。
第十九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右肺上叶大片状实变,内有支气管空气(kōngqì)征。右
侧胸腔积液。
第二十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少部分病例(bìnglì)呈肺间质性改变
双肺散在小斑状影,条索状影,边缘(biānyuán)模糊
细胞(xìbāo)膜含许多活性酶,多数菌 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
第七页,共39页。
临床表现
庞蒂阿克热(pontiac fever)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第八页,共39页。
庞蒂阿克热
庞蒂阿克热常由Lp1、Lp6、Lf、Lm引起,潜伏期 5~66小时(平均36小时)。
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大部分病人伴头痛、寒战、全 身不适、腹泻、各种神经系统(shénjīngxìtǒng)症状 等。部分病人也可有呼吸困难、干咳。
呈肺叶、肺段肺炎改变,病变可由一叶(yī yè)一段发展至多叶多段,也可局限于一侧 或一叶(yī yè)一段,部分跨叶段分布。
多叶受侵犯是本病一个重要的影像学特征 性改变。
第十三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左肺大片状实变,密度均匀(jūnyún),边缘较清。右肺还 有散在小斑状影,边缘模糊。
第十七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双肺多发小斑状影,小点状影,密度不均,边缘 (biānyuán)模糊,右肺上叶前段还有大片状影
第十八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病变常伴有胸水出现(约1/3),肺 部阴影多变的情况下伴有胸水形成应 高度(gāodù)怀疑军团菌感染的可能。
军团菌
(legionella pneamophila,P)
军团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机会致病菌, 是一种(yī zhǒnɡ)人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的兼性细胞内寄生菌。
第二页,共39页。
LP感染(gǎnrǎn)的地位
在我国,LP感染占CAP病原的5.1% 最近研究表明,在严重CAP中,LP感
瘤、艾滋病者 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孕妇(yùnfù)、幼儿 透析或器官移植者 入住ICU患者
第六页,共39页。
致病性
该菌具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具有的 内毒素,同时尚含有溶解细胞(xìbāo) 的外毒素及多种活性酶
Baskelnile等提取到的分泌性含锌蛋 白能分解多肽、明胶和酪蛋白,可引 起肺组织损伤
第十四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部分病例病变(bìngbiàn)吸收较慢,
严重者可出现肺内空洞或肺脓肿, 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 脓肿与空洞仅见于免疫抑制病人。 80%高剂量激素使用者出现空洞
第十五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右肺尖见斑片状影,密度(mìdù)不均,内有 小的空洞形成,边缘模糊
克拉霉素口服(kǒufú)每次250mg,每 12小时1次
第三十二页,共39页。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杀菌剂,作用强于红 霉素,在有免疫抑制或病情严重的病例 是首选药物。 口服或静脉应用(yìngyòng)氧氟沙星 400mg,每12小时1次 环丙沙星口服500mg,或静滴400mg, 每12小时1次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抗菌活性强,分 别为500mg及400mg,静滴,每天1次
第十六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呈小叶肺炎(fèiyán)状改变,病变大小以 肺小叶为单位的支气管肺炎(fèiyán),呈 弥漫性的单或双侧分布,局部可融合呈 高密度的团片状影像。这又是本病的另 一种较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该型病变主要分布在肺的外围,肺门结 构清晰,肺野内带几乎无病灶存在。
寄生:阿米巴、四膜虫 人与人之间无传播证据
第四页,共39页。
军团菌及其传播(chuánbō)途径
接触(jiēchù)被污染的空调或空调冷却 塔
被污染的饮用水 温泉洗浴 园艺工作 管道修理 军团菌病源地旅游史等
第五页,共39页。
易感人群(rénqún)
多见于男性、年迈体弱和吸烟酗酒者 原有心肺疾病、糖尿病、肾衰竭、肿
对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及侵入性疾病 的病人,为了避免复发,用氟喹诺酮或大环内酯 类(阿奇霉素除外)药物,3周是必要的。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其他(qítā)治疗
与其他细菌性肺炎一样,还应给予止咳、化痰等积极 的对症处理。
伴有低血压、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积极的升压并给予呼 吸支持,原来应用免疫(miǎnyì)抑制剂者,应停用或 减量。
如无肾上腺功能减退,禁用皮质激素。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无肺炎X线表现的多系统损害为本型特点。 本病属自限性,一周内完全康复。
第九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潜伏期约2~10天,平均4天 病初时出现乏力、不适、食欲不振,常无
上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头痛 (tóutòng)、肌痛、寒战、90%的病人 有发热,体温高者可达40℃以上。 多数病人前3天有干咳,随后咳痰,量一
第十一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肝肾功能(gōngnéng)损害,转氨酶、肌酐 上升
尿中可见蛋白,可有镜下血尿 低钠血症、低镁血症 CRP、ESR升高较明显,PCT也可升高 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更加突出
第十二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病变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 斑片状模糊阴影、纱网状阴影、边界清楚 的小结节样增殖影、条索状阴影、肺纹理 增多、紊乱、模糊等。多种表现常合并存 在,可以相互转化,表现为动态演变过程;
7
般不多,半数为脓性痰。
第十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10%~33%的病人咯血。 胸痛发生率33%,其程度较剧烈。 呼吸困难为60%,干咳、胸痛、呼吸困
难逐渐加重(jiāzhòng),肺部啰音出现 较早而实变体征较迟,可闻及胸膜摩擦 音。 60%以上患者有心动过缓,可有心内膜 炎、心肌炎、心包炎,高热并心动过缓 有提示诊断意义。
染为第2位病因 住院患者(huànzhě)中一半需入住ICU,
病死率达5%~30%
第三页,共39页。
军团菌及其传播(chuánbō)途径
自然界广泛存在:水源、潮湿土壤 25~37℃易于繁殖 夏秋季多见 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6~7天 吸入气溶胶感染,可在肺泡巨噬细胞内
增殖 可在原生动物(yuánshēng-dòngwù)内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间接(jiàn jiē)荧光抗体法: 敏感性:40%-80%,特异性:95%-100% 免疫抑制患者可影响抗体滴度的升高 酶联免疫(ELISA法): 以军团菌为抗原,检测军团菌抗体,敏感性
高,但假阳性较多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直接(zhíjiē)免疫荧光(DFA)
呼吸道分泌物、BALF、胸水、肺组织 相对快速:2-4h 对检测者要求高 敏感性低:11%-75% 可有交叉(jiāochā)反应 如果阳性,可视为支持诊断,但不能确诊。
快、简便 不受菌体生长状态影响 可重复性、稳定性好,敏感性99.2%,特异
性89.9% 需要进行培养(péiyǎng),目前还不能区分
血清型 蛋白质层面的相似性,交叉反应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jiǎn cè)技术
时间(shíjiān)相对短,技术相对复杂,可检 测耐药性
军团菌单克隆抗体+荧光染料 易受组织碎片的影响
TMP-SMZ与利福平合用治疗有免疫抑 制的病人,剂量为TMP 5mg/kg体重 (tǐzhòng),每8小时1次。
第三十五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的抗感染治疗
轻、中度患者: 大环内脂、氟喹诺酮、四环素单用 重度、单药无效、免疫缺陷: 氟喹诺酮+大环内脂或利福平 热病中的联合方案: 大环内脂+利福平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军团菌尿抗原(kàngyuán)检测
主要检测技术:酶免疫分析(EIA)、酶联免 疫法(ELISA)、快速免疫层析(cénɡ xī) 试验(ICT)
检测快速:敏感性(70-90%),特异性 (95-100%)
仅能检测LP-1,阴性结果不能除外军团菌感染, 但临床上80-90%病例由该菌引起。
四环素类
红霉素治疗失败者可用多西环素,首 日200mg,每12小时(xiǎoshí)1次, 然后200mg,1日1次,或100mg,每 12小时(xiǎoshí)1次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其他(qítā)类
利福平对军团菌有抑制作用,但由于 其易产生耐药性,不能单独使用,需 与其他药物联合,常在治疗开始的3-5 天应用,利福平剂量600mg,每日2次
第三十页,共39页。
军团菌的治疗(zhìliáo)
大环内脂:红霉素、阿奇霉素 喹诺酮: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
西沙星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 其他(qítā):利福平、TMP-SMZ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仍然是首选药物,用药方法为 每天2~4g,至少应用3周
阿奇霉素对军团菌有杀灭或不可逆抑 制作用,首日口服(kǒufú)500mg,然 后每天250mg,再口服(kǒufú)4天
氟喹诺酮+大环内脂时需注意心律失常 联用利福平注意肝功能 四环素的联用?(研究有限,存在争议(zhēngyì),缺乏 证据)
第三十六页,共39页。
用药(yònɡ yào)疗程
免疫功能正常的轻中度病人对治疗反应(fǎnyìng) 迅速,疗程10天足够。
更轻度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3-5天即可达到目 的。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基因探针(核酸(hé suān)检测)
简单、快速
特异性99%-100%,敏感性70%-74%
虽然(suīrán)特异性高,但尚未被美国及欧 洲认可为确诊标准,目前建议作为支持诊 断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军团菌MALDI-TOF-MS检测(jiǎn cè)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指南(zhǐnán)对军团菌筛查的建议
哪些人群应该进行常规筛查? 群聚性发病 初始经验性治疗(zhìliáo)无效 重症CAP 免疫缺陷 合并胸腔积液 双肺多叶病变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军团菌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分离培养 抗体检测 直接免疫荧光 尿抗原(kàngyuán)检测 核酸检测 MALDI-TOF 流式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军团菌的培养(péiyǎng)与分离
诊断金标准 理想下呼吸道标本(biāoběn) 标准培养基 :BCYE-α培养基(含缓冲剂N-2-
乙酰氨基-2-胺基乙烷磺酸的酵母浸膏培养 基) 3-5天后出现单菌落,8天培养出理想菌落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军团菌抗体(kàngtǐ)检测
胸水均较一般的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迅 速,胸膜增厚亦能恢复正常。
第十九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右肺上叶大片状实变,内有支气管空气(kōngqì)征。右
侧胸腔积液。
第二十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少部分病例(bìnglì)呈肺间质性改变
双肺散在小斑状影,条索状影,边缘(biānyuán)模糊
细胞(xìbāo)膜含许多活性酶,多数菌 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
第七页,共39页。
临床表现
庞蒂阿克热(pontiac fever)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第八页,共39页。
庞蒂阿克热
庞蒂阿克热常由Lp1、Lp6、Lf、Lm引起,潜伏期 5~66小时(平均36小时)。
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大部分病人伴头痛、寒战、全 身不适、腹泻、各种神经系统(shénjīngxìtǒng)症状 等。部分病人也可有呼吸困难、干咳。
呈肺叶、肺段肺炎改变,病变可由一叶(yī yè)一段发展至多叶多段,也可局限于一侧 或一叶(yī yè)一段,部分跨叶段分布。
多叶受侵犯是本病一个重要的影像学特征 性改变。
第十三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左肺大片状实变,密度均匀(jūnyún),边缘较清。右肺还 有散在小斑状影,边缘模糊。
第十七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双肺多发小斑状影,小点状影,密度不均,边缘 (biānyuán)模糊,右肺上叶前段还有大片状影
第十八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病变常伴有胸水出现(约1/3),肺 部阴影多变的情况下伴有胸水形成应 高度(gāodù)怀疑军团菌感染的可能。
军团菌
(legionella pneamophila,P)
军团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机会致病菌, 是一种(yī zhǒnɡ)人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的兼性细胞内寄生菌。
第二页,共39页。
LP感染(gǎnrǎn)的地位
在我国,LP感染占CAP病原的5.1% 最近研究表明,在严重CAP中,LP感
瘤、艾滋病者 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孕妇(yùnfù)、幼儿 透析或器官移植者 入住ICU患者
第六页,共39页。
致病性
该菌具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具有的 内毒素,同时尚含有溶解细胞(xìbāo) 的外毒素及多种活性酶
Baskelnile等提取到的分泌性含锌蛋 白能分解多肽、明胶和酪蛋白,可引 起肺组织损伤
第十四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部分病例病变(bìngbiàn)吸收较慢,
严重者可出现肺内空洞或肺脓肿, 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 脓肿与空洞仅见于免疫抑制病人。 80%高剂量激素使用者出现空洞
第十五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右肺尖见斑片状影,密度(mìdù)不均,内有 小的空洞形成,边缘模糊
克拉霉素口服(kǒufú)每次250mg,每 12小时1次
第三十二页,共39页。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杀菌剂,作用强于红 霉素,在有免疫抑制或病情严重的病例 是首选药物。 口服或静脉应用(yìngyòng)氧氟沙星 400mg,每12小时1次 环丙沙星口服500mg,或静滴400mg, 每12小时1次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抗菌活性强,分 别为500mg及400mg,静滴,每天1次
第十六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呈小叶肺炎(fèiyán)状改变,病变大小以 肺小叶为单位的支气管肺炎(fèiyán),呈 弥漫性的单或双侧分布,局部可融合呈 高密度的团片状影像。这又是本病的另 一种较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该型病变主要分布在肺的外围,肺门结 构清晰,肺野内带几乎无病灶存在。
寄生:阿米巴、四膜虫 人与人之间无传播证据
第四页,共39页。
军团菌及其传播(chuánbō)途径
接触(jiēchù)被污染的空调或空调冷却 塔
被污染的饮用水 温泉洗浴 园艺工作 管道修理 军团菌病源地旅游史等
第五页,共39页。
易感人群(rénqún)
多见于男性、年迈体弱和吸烟酗酒者 原有心肺疾病、糖尿病、肾衰竭、肿
对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及侵入性疾病 的病人,为了避免复发,用氟喹诺酮或大环内酯 类(阿奇霉素除外)药物,3周是必要的。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其他(qítā)治疗
与其他细菌性肺炎一样,还应给予止咳、化痰等积极 的对症处理。
伴有低血压、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积极的升压并给予呼 吸支持,原来应用免疫(miǎnyì)抑制剂者,应停用或 减量。
如无肾上腺功能减退,禁用皮质激素。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无肺炎X线表现的多系统损害为本型特点。 本病属自限性,一周内完全康复。
第九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潜伏期约2~10天,平均4天 病初时出现乏力、不适、食欲不振,常无
上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头痛 (tóutòng)、肌痛、寒战、90%的病人 有发热,体温高者可达40℃以上。 多数病人前3天有干咳,随后咳痰,量一
第十一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肝肾功能(gōngnéng)损害,转氨酶、肌酐 上升
尿中可见蛋白,可有镜下血尿 低钠血症、低镁血症 CRP、ESR升高较明显,PCT也可升高 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更加突出
第十二页,共39页。
影像学表现(biǎoxiàn)
病变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 斑片状模糊阴影、纱网状阴影、边界清楚 的小结节样增殖影、条索状阴影、肺纹理 增多、紊乱、模糊等。多种表现常合并存 在,可以相互转化,表现为动态演变过程;
7
般不多,半数为脓性痰。
第十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
10%~33%的病人咯血。 胸痛发生率33%,其程度较剧烈。 呼吸困难为60%,干咳、胸痛、呼吸困
难逐渐加重(jiāzhòng),肺部啰音出现 较早而实变体征较迟,可闻及胸膜摩擦 音。 60%以上患者有心动过缓,可有心内膜 炎、心肌炎、心包炎,高热并心动过缓 有提示诊断意义。
染为第2位病因 住院患者(huànzhě)中一半需入住ICU,
病死率达5%~30%
第三页,共39页。
军团菌及其传播(chuánbō)途径
自然界广泛存在:水源、潮湿土壤 25~37℃易于繁殖 夏秋季多见 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6~7天 吸入气溶胶感染,可在肺泡巨噬细胞内
增殖 可在原生动物(yuánshēng-dòngwù)内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间接(jiàn jiē)荧光抗体法: 敏感性:40%-80%,特异性:95%-100% 免疫抑制患者可影响抗体滴度的升高 酶联免疫(ELISA法): 以军团菌为抗原,检测军团菌抗体,敏感性
高,但假阳性较多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直接(zhíjiē)免疫荧光(DFA)
呼吸道分泌物、BALF、胸水、肺组织 相对快速:2-4h 对检测者要求高 敏感性低:11%-75% 可有交叉(jiāochā)反应 如果阳性,可视为支持诊断,但不能确诊。
快、简便 不受菌体生长状态影响 可重复性、稳定性好,敏感性99.2%,特异
性89.9% 需要进行培养(péiyǎng),目前还不能区分
血清型 蛋白质层面的相似性,交叉反应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jiǎn cè)技术
时间(shíjiān)相对短,技术相对复杂,可检 测耐药性
军团菌单克隆抗体+荧光染料 易受组织碎片的影响
TMP-SMZ与利福平合用治疗有免疫抑 制的病人,剂量为TMP 5mg/kg体重 (tǐzhòng),每8小时1次。
第三十五页,共39页。
军团菌肺炎(fèiyán)的抗感染治疗
轻、中度患者: 大环内脂、氟喹诺酮、四环素单用 重度、单药无效、免疫缺陷: 氟喹诺酮+大环内脂或利福平 热病中的联合方案: 大环内脂+利福平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军团菌尿抗原(kàngyuán)检测
主要检测技术:酶免疫分析(EIA)、酶联免 疫法(ELISA)、快速免疫层析(cénɡ xī) 试验(ICT)
检测快速:敏感性(70-90%),特异性 (95-100%)
仅能检测LP-1,阴性结果不能除外军团菌感染, 但临床上80-90%病例由该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