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自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许多地方都能体现出这个文明古国的谦敬之风。
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呼对方时用尊敬之语。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未婚女子称奴家.。
如: 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
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
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
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
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
父亲懦弱,和他争不得。
他又有钱有势。
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每日但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留些少父女们盘缠。
这两日,酒客稀少,违了他钱限,怕他来讨时,受他差耻。
父女们想起这苦楚zA无处告诉,因此啼哭。
不想误犯了
官,望乞恕罪,高抬贵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已婚女子称妾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
还有女弟明朝末年.柳如是仰慕陈子龙的才华,主动写一封书信并亲自拜访,在名帖上自称“女弟”。
当时女人写信作文,往往自称为“妾”,柳如是以“弟”自称,可以看出她希望与士大夫平等交流的思想。
婢子使婢子侍执巾栉。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奴即表示不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在一些明清的小说中许多有身份的女性,也是直接就用“我”这个称谓的
唐朝皇后自称: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
后妃自称: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称:对皇帝,她也是称“吾”或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