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例谈
关键字:新课改古诗文教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与价值导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人文精神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人:首先,把培养、塑造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其次,凸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以人性化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古诗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有的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思潮,有的渗透着先人的智慧情操,有的凝聚着厚重的人格魅力。
教学中,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挖掘这些人文内涵,有助于他们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格框架。
2004年秋我们深圳南山区率先进行高中语文课改试验,在古诗文教学这一块,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在必修古诗文篇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先秦散文选读”、“史记选读”、“唐宋诗词选读”等选修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师生有了较大的自主空间,这本身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语文教师个人的素质兴趣爱好、个性化的解读,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下文列出几条粗线索,谈谈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感受。
救治天下的责任感
作为社会人,负有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弱者,关照当下的人类困境,这就是人文关怀。
在学习先秦散文时,我们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探究文中人物“为什么过样做”,其精神支柱何在。
《左传》中的烛之武,虽慨叹壮年怀才不遇,但国难当头君臣一筹莫展之际,他不计过去的恩怨,冒着生命危险“夜缒而出”,先不论他的外交才能,他这种为国挺身而出的精神与行动就难能可贵了;《战国策》中的触龙,年迈体衰“曾不能疾走”,凭着对赵国的耿耿忠心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敢于在其他大臣劝说失败的情况下,出面劝说顽固的太后。
他们急国家之急,赴国家之需,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在他
们身上,我们看到“责任感”是个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东西。
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精神和强烈的人文主义智慧,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责任感了。
他们从倡导“礼义”“仁政”完善内在的自我人格一直到面对整个人文世界,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建构,这个过程更富有超时代的积极意义。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依据周礼及春秋大义,义正辞严指斥季氏伐颛臾的无道。
虽只有几个言语片段,我们分明触摸到孔子那不附丽于任何外在的价值的凛然正气。
孟子,具体提出了“民本”思想实施措施,读他的文章,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统治者不行王道而导致“民不加多”的后果,接着顺理成章地引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行王道,制民产,还适时地规划了“养民”“教民”的理想蓝图,即使在今天看来这只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孟文里那种心系天下、关爱民生、毋庸他人的褒扬的情怀早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可贵的是他以自己有生之年身体力行,奔走呼号,救民于水火。
面对这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强烈的救世责任感,能不景仰?
责任心来源于对自然对人生对他者的悲悯情怀,我们民族从来就不乏孟子之类的心忧天下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此类的文言教学绝不只是疏通文言字词句,只有渗透一种精神,才能体味出那些年代久远的文句厚重的人文力量。
很多人感叹今天的“八十年代后”普遍责任意识淡薄、追求享受,其根本原因是悲悯情怀的缺失。
语文课有必要时时把历史时空拉近,以历史为参照背景关注当下,适时对照,或就“古今责任感”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也可以集中作一些专题性的讲座。
学生有所感悟后,再抛给他们一些今天的关注弱者民生的热点话题,写评论谈感想。
笔者发现,原来一些热衷于明星名牌的“贵族”学生,眼里多了一层现实的关怀。
同时,对照学生自己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如何把责任感变成具体行动,哪怕是一声对父母亲人的问候,一次倾力参与集体活动……
总之,责任意识是高中阶段不可缺少的人文教育,先秦散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用好这些材料是语文教师育人的途径之一。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高中阶段是即将选择人生道路的分水岭,稍作调查,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理想是高收入、热门的专业或稳定有保障的单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劳永逸、端金饭碗、光宗耀祖仍然是读书求学的终极目标,教师们在劝学山穷水尽之际也常亮出这把尚方宝剑。
但是,“金饭碗”就那么一些,一部分考分不高年青学子,就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渐然失去自信、创新、创造、奋发、奋斗之类的精神品质,甚至成为看破红尘的“世故老人”。
除开传统意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是否尽到自己的责任呢?语文课的能力也许很有限,但是往“培养人”的目标上努力打造热爱生活的人,懂得创造生活并具备创造能力的人,赋予生活以意义、以价值的人,就是人文性的体现。
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总是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学习《勾践灭吴》和《晋公子重耳之亡》时,一方面,强调他们的成功:越王勾践,不甘失败,在屈辱中进取,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招贤才,得民心,“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到一举灭吴;重耳在外流亡长达19年,“乞食于野人”,被曹国侮辱,看郑国的冷眼,历尽千辛万苦,饱经世态炎凉,却没有沉沦,对“块”(土块)顶礼膜拜,与楚王“对曰”略露锋芒,从一介花花公子,成长为一个阅历丰富、有胆有识、能言善道的政治家。
生生不息的信念、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照亮了坎坷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让学生探讨:如果他们失败了,如果勾践最终不曾灭吴,重耳流亡后也没能成为晋文公,又该如何评判他们的人生轨迹呢,可能会引发一场“是否以成败论英雄”的争辩,但是肯定了梦想、探求、进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前提,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的人物传记,如《名人传》等,加以强化。
先哲们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留下的警句,至今魅力依然。
一篇《劝学》可以读出“学不可以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的感悟,组织学生对哲言警语进行赏读赏析,有的学生针对自己曾经
的低落消极,把这些句子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警醒鞭策自己。
坦荡磊落的胸怀
天底下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广的是人的心胸。
胸怀坦荡的人是爱憎分明的。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听到孔子对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官员冉有严厉斥责声,就不难理解孔子从骨子里对那种遮遮掩掩、鬼鬼祟祟、口是心非的深恶痛绝。
胸怀坦荡的人是公正无私的。
齐桓公与管夷吾,一代明君贤相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这中间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那就是鲍叔牙。
“桓公使鲍叔为宰”(《管仲列传》),鲍叔推辞了,而极力举荐与桓公有旧怨的天下奇才管夷吾,还列出了“不若夷吾者五”。
在名利面前,鲍叔牙的心胸明镜似的。
胸怀坦荡的人是清正廉洁的。
《晏子辞千金》中说,景公三次“使吏致(晏子)千金与市租”,晏子再拜而辞,反复申说“婴之家不贫也”,个人之需只是“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读到这里,联想到今天动辄就揪出一批批欲壑难填的贪官,孰伟大孰渺小,不言而喻。
这些素材,不管是作粗线条地阅读还是进行细致的课堂分析,人文意义是:面对坦荡的胸怀,应该有一种审美的愉悦感。
胸怀能坦荡到什么程度?就是能以乐观的态度包容从肉体到精神的一切苦难与不幸,就是以更高的一种姿态来回报人生、回报命运。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生活给予苏轼的是一路贬谪几度沧桑,但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前赋赤壁的旷达、后赋赤壁的超脱,还留下了一种生活态度。
学习苏轼的诗文,我们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动用了电脑教室网络教学,对苏轼诗词和人生进行专题性的探究学习,这一过程目的之一就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只是遭遇挫折后的宽慰,更多是的挫折前就给学生一个强硬的脊椎和一个宽广的胸怀,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是承受挫折能力的教育。
高二学期,我们选修江苏版教材《〈史记〉选读》,铺开了一幅幅鲜活的人文画面:司马迁只是说了一句他认为是真的话,就招来从肉身痛彻到精神的灾难,无法抗争,那是一个强权时代。
心中的块垒
难以释怀,他借助《史记》爆发了,把个人的痛苦放在历史背景中引爆,一个又一个的强权像栏一样地横在他笔下的人物面前:周公旦德才兼备就是回避不了成王的猜疑(《鲁周公世家》);孔子的理论只有得到诸侯国君的认可才能变成现实(《孔子世家》);几个谗言小人一个郑袖就难倒了屈原(《屈原列传》);李广在卫青面前只得忍气吞声(《李将军列传》);郅都被汉武帝重用,可是还有一个窦太后(《酷吏列传》)……历史舞台常常上演正义人物的悲情故事,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与强权抗争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心胸,给后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养料。
学习这些人物传记,不只是用第三人称去分析评价他们的功过得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姿态去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只有爱过恨过、愤怒过悲伤过,才真正汲取了其中的人文素养,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增强意志承受力。
关照今天,也许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社会还无法杜绝强权,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是来自人文火炬的光芒,总能在面对强权时,帮我们扶一扶脆弱的脊椎、抚慰一下无谓的忧伤,心胸可能刹那间明亮起来。
多姿多彩的审美意趣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就鼓励弟子畅谈各自的理想志趣,因为每个人的天资、气质、性格、趣味、审美倾向都不一样,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在生活中尽情地张扬自我,形成生动活泼、棱角分明、丰富多彩的“我”。
除了上述儒家入世思想的责任意识美外,庄子以追求事物极致、超越客观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为美。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即便是解牛,也可以手、肩、足、膝自在和谐地“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王羲之则因纵情山水而“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读《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厌弃官场,尽享天伦之乐,崇尚自然,以诗酒自娱,仿佛一圣洁、飘逸、悠游的隐士在清新淳朴的田园上漫步;一次并不圆满的游历,王安石能品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哲理美来(《游褒
禅山记》)……古诗文是一块美学沃土,用它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也许因为笔者是一位女教师,面对教室里半数的女学生,常常不自觉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下作品的女性,对她们进行人性化的审美。
学生感兴趣的首先是美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所谓美女,是集天地之精华、与群山万壑相互映衬、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又融入了英雄色彩理想色彩的女性人物,“有所为”,是成为美女的大前提。
而“有所知”则是另一种智慧的表现,《氓》中女主角,对男性清醒的认识,对失败的婚姻沉痛而冷静的反思,更富有现实意义。
读李清照的一生:从纯真的爱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刻骨的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国破家亡夫死到流落他乡晚景凄凉(“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现实的落差阻挡不了她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她的美熔铸在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中,凝聚在亘古孤独的“愁绪”中,时而柔肠千转,百年孤独;时而胸有块垒,大气如虹,无愧于“乱世中的美神”之称号。
通过对一些传统女性形象女性作者的赏读,让学生领悟,对女性来说,表象的美是浅层的,是转瞬即逝的,只有内涵的美才经久不衰,常读常新。
怎样欣赏女性如何做女性都是值得研讨的课题。
笔者特别欣赏一些富有生活气息、有血有肉的女性,《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的妻、妾,《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赵太后,在文中都不是作为主要人物出现的,从她们的片言只语、情色神态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情味,相对那些大是大非中来来往往的先圣先儒先知先觉们,她们显得平实而亲切。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如此直言不讳地赞美夫君,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舍女人其谁?不少形象在文中只有一个面孔,脸谱化,而不到800字的《触龙说赵太后》却打造出了一个具有立体感人情味的太后形象,她怜子(“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坦率(“妇人异甚!”“不若长安君之甚”),而又深明大义(“诺。
恣君之所使之”),母爱二字被她演
绎得细腻曲折,理义在她身上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海明威曾用海上冰山来喻指创作中选材的典型性,可以说《左传》作者就谙熟此道,其笔下的人物也许只露冰山一角,但分明让人感触到海下涌动着极丰富的内涵。
在这里,用聪慧睿智、锋芒毕露来形容《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的几位惊鸿一瞥的女性是不过分的。
季隗,本是因“伐咎如”而“获”、“纳”的,地位极为低下,重耳临别之时却拳拳谓之:“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可见季隗有值得珍藏的价值,季隗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好个季隗,一语中的,撕破了重耳用温情掩盖着的虚伪和霸道。
在齐国,重耳一度沉湎享乐,幸亏有胆识过人的姜氏,敢“杀之(知密谋的蚕妾)”敢“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重耳)”,她留下的片言只语直到今天依然落地有声,值得男士们警醒:“子有四方之志”、“怀与安,实败名”。
再看僖负羁之妻,为丈夫出谋划策:“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贰焉?”这个女人不简单,如此敏锐的政治眼光,如此严密的推理论证,给“头发长见识短”的谬论以有力的回击。
教学中对女性形象的点滴关注,对女生来说往往是莫大的关怀,有一种来自历史的温暖感自豪感,不妨把学生按性别分组,课堂活动中给女生一些特权,有的女生结合今天现实中女性的美好,对照自我,扬女性之长,弃女性之短,更具体地解读“自强自立自尊自爱”。
同时,女生深刻的自我认识、性别上的审美认同,对男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切合了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社会人文课题。
丰富的情感体验
诗词教学的魅力,就在于能在学生的客观认知、心灵感受与情感体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义人文之邦,小农经济社会里游子思乡、征人远戍、思妇盼归构成永远的情感主线,人与人之间纯朴美好的情感是慰籍孤寂人生的灵丹妙药。
长亭古道边,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美,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宽慰,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夕阳西下时,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相思,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面对明月,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痴情,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的执著,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古诗文中,多少离别的苦痛,经缠绵的相思,在久远的时空中酿成了情感的美酒,吟着诵着,能不为之心动?
说到情感,情爱总是主旋律,与学生正面讨论爱情问题,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将李商隐的两首爱情诗进行比照:“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热恋中的人对对方的思慕刻骨铭心,这种爱恋是排它的、专一的、痴迷的,是痛更快乐的,这正是情爱本身的美好和高尚,使得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对人类存在意义的充分肯定;“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相濡以沫的夫妻间极普通的一句问话,已分不清是爱情还是亲情,一个“涨”字,多么丰盈的内心世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时空往复,爱恨绵绵,悲欢离合,此情难了。
有所积累,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摘录学生随笔中几个诗词情感赏析的片段:?nbsp;几声玉笛打破了寂静的夜晚,那忽远忽近,闪烁不定的笛声,勾起了诗人无限的相思,随着春风散满了洛阳城的每个角落,那相思的种子也随着笛声在我心中生长、蔓延。
隐约中似乎看见了故乡的杨柳,丝丝随风飘逝,就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情,思乡的愁情便愈加浓郁。
(蔡坦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nbsp;读多了词人们的思乡之作,无不感叹这情愁怎不闷杀人也么哥?可是从周邦彦的《苏幕遮》中我们却看到另一风格的思乡情,淡远清新,似歌声悠扬,这种思乡的独特感更体现了对可爱的故乡的赞美与喜爱,诗人仿佛迫不及待要回到过去,回到故乡。
然而现实却阻隔了他的心愿,唯有在梦中欢聚才能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淡淡的愁绪
从轻快的文字间渗出,不至于使读者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这正是新颖的乡愁,怡然的乡愁。
(李定梅)
nbsp;在苏轼的《江城子》中,纵使分隔数年,还可梦中相见。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不是死生的界限能够打破的。
十年来的坎坷遭遇怎能在一个短短的梦中说完,梦中再度相通,倾诉已经不再重要,只是能够在团聚的时光中相顾,抓住梦中的每一瞬。
眼泪代替了一切,“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爱情经过死生契阔,已然像是亲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梦是苏词中永恒的意象。
(钱紫衡)nbsp;“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幸福、美丽往往在一瞬间,何必四处苦苦追寻呢?珍惜每一个偶然,每一次初见,也许人生的归宿就在眼前。
相信心中那把锁会在某一时刻被人解开。
或许下一秒我的心扉就敞开,心心相印并非偶然,及属缘定。
古来才子佳人,亦于偶然中结缘。
(黄建洪)
怎样熏陶学生的情感世界?我相信,一个语文教师,本着真情去体味诗文中的情味,时常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定能催生出善心、良知、美感和责任感来。
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
我们常常用“珍爱生命!”“我很重要!”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词。
而古代多情的诗人们,在物我关照中不自觉地审视自然审视人生,把思考的理性融入到事物中,融入到情感中,以形象、哲理来解读这一主题,熔铸而成的诗句,如电石火光般,刹那间震彻灵魂深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月,人类永远的参照物,诗词中不朽的话题,月的亘古存在与人类的生命苦短相对照,月的阴晴圆缺又与人的聚散离合相契合,宇宙永恒,才浩叹生命的短暂,理解生命的有限,承认生命的脆弱,是肯定人生价值、向往人生美好的重要前提,所以没有理由不去珍爱生命,没有理由不去创造生命存在的最大价值,正因为“朝如青丝暮成雪”,所以才要充分地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
《滕王阁序》),两相对照,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对英雄“失路”无所建树深深的痛楚与悲凉,不难反思,在人生舞台宽广得多的当下世界里,谁愿意再重演生命空白的痛苦?
笔者任班主任期间,常把这类诗词引进生命教育的班会课,在摆事实、讲道理之余还能多一份情感的纠结,效果不错。
总之,古诗文中有着深广博大的人文内涵,如何挖掘、利用它来教育、熏陶学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