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训练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第4单元第34讲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4·淄博质量抽测) “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
[解析]据材料“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推知反满,从“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A项建立专制政权同孙中山的主张不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是反满而非反对外来侵略,故B项错误;题干中反满并非复明,而是要建立五族共和,而非汉人一统江山,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邯郸质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解析]材料始终围绕“民生”来阐述,主要讲述了地方政府怎样解决地方公共需求问题,要把革命后增长的地价等收入统归政府,用于地方建设,这也就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A项没有涉及地方自主权,故A项错误;B项没有涉及土地分配问题,故B 项错误;C项涉及到社会福利,题中不能很好的体现完善,故C项错误。
[答案] D
3.(2014·常德期末)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相结合,并没有全盘西化,故A、B两项错误;D项中“完美结合”的说法不妥,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中西政治的结合,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可见钱穆认为孙中山不仅吸取外国政治的优点,而且进一步发展,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C项正确。
[答案] C
4.(2014·惠州调研)下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
A.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解析]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光复汉室”,虽然反对满族压迫,但是不能平等对待满族,大汉族主义的倾向反映出革命派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故A项正确;革命派利用朱元璋反元事迹来激发民众的反满情绪,制造社会舆论,两者不存在继承关系,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与材料突出的反对满族压迫不能等同,故C 项错误;辛亥革命的胜利只实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4·武汉调研)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A.民主主义者B.民族主义者
C.亲共产主义者D.三民主义者
[解析]“民主主义者”是指采用民主方法治理国家,与材料中宣言的要点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
图或政策”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保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符合民族主义,故B项正确;“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说明孙中山不主张实行共产主义,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与题干1923年时间不符,应该是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4·景德镇质检)《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点是()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
[解析]“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见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通过“发扬国民之能力”,实现“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故B 项正确;A项是国内的民族关系政策,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不会依靠工农革命,材料没有涉及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7.(2014·西安五校一模)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解析]从题干中看,这一思想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萌芽阶段,谈不上完善,故A 项错误;武装斗争并不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方式,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看到了民众组织、武装斗争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与苏俄的革命道路的选择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在革命道路上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并没有强调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4·临沂期中)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