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施用硅肥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施用硅肥不容忽视
作者:王小霞赫心辉金正久齐立权
来源:《吉林农业》2011年第09期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硅是水稻、麦类、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继氮、磷、钾之后植物所需的第四种元素,增施硅肥对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但由于硅的性质稳定,会在土壤中以化合物的形态被固定,移动性差,所以,就要以施用硅肥的方法来补充。
但农民对硅肥重要性的认识差,长期以来忽视对硅肥的投入,致使耕地缺硅或少硅情况日趋严重,并成为影响作物夺取高产、稳产的限制因素,所以增施硅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1.硅肥的作用
硅肥既可以作肥料提供养分,又可用作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
此外,还兼有防病、防虫和减毒的作用。
1.1硅是植物体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大部分植物体都含有大量硅,如生产1000kg稻谷,水稻地上部分二氧化硅的吸收量达150kg,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
粮食产量越高、施用氮肥越多,硅肥的需求量越大。
1.2硅肥可以改变作物的群体结构作物吸收硅后,形成硅化细胞提高植物细胞壁强度,株型挺拔、茎叶直立,利于密植,提高叶面的光合作用,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有机物的积累。
硅素能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延长生育期,促进植物生长。
因此,硅肥改变了作物的群体结构,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潜力巨大。
1.3硅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性硅化细胞的形成使作物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从而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特别是对稻瘟病、叶斑病、茎腐病、白叶枯病、螟虫、蚜虫等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4硅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硅元素能增强植株基部秸秆强度,使作物导管的刚性及植物内部通透性,从而加大根系的氧化能力,防止根系早衰与腐烂,且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如硅对水稻烂根病有较强的防治作用,特别是硅肥能防治高产水稻、小麦等作物倒伏。
1.5硅肥的其他作用作物中的硅化细胞能够有效地调节叶面气孔开闭及水分蒸腾。
因此,施用硅肥后能增强作物抗旱、抗干热风及抗低温的能力;硅能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同时有活化土壤中的磷及促进磷在植物体内运转作用,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和作物的结实率;硅素能增强花粉活力,瓜果类作物的成果率;硅肥是保健肥料,能改良土壤,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硅是品质元素,有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使产品色香味俱佳,且耐贮存及运输;硅肥能防治重金属对农田污染,这对我国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利用污泥作肥料的地区防止
重金属镉、锰、铅等对作物污染有重要意义。
硅肥也能防治硫化氢、甲烷等对作物根系的危害。
2.硅肥的施用方法
根据土壤中含硅量的丰缺状况以确定是否施用硅肥,根据土壤分析化验来确定当地土壤含硅量是否在临界值以下,通常土壤有效硅含量在127~181mg/kg范围内属缺硅土壤,施用硅肥有明显增产效果。
2.1硅肥施用方法适宜作基肥,不宜作种肥。
可单独施用,也可与农家肥混施;可作追肥,应早施,深施。
水稻可以在耙地后插秧前撒施,也可在插秧后撒施,保持浅水层,旱田追肥可穴施或沟施,施后覆土、浇水,果树在秋冬、早春单独开沟(环状放射状条沟)注入施肥,一般每株施5~10kg。
2.2硅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地块土壤有效硅的含量与硅肥水溶态硅的含量确定硅肥施用量。
严重缺硅的土壤可适量多施,而轻度缺硅的土壤应少施。
有效硅含量达到50%~60%的水溶态硅肥,每亩可施用6~10kg;有效硅含量为30%~40%的钢渣硅肥,每亩可施用30~
50kg;有效硅含量低于30%的,每亩可施用50~100kg。
3.硅肥施用的注意事项
硅肥可以长期保存,但应存放于干燥处,防雨淋,如受潮结块可粉碎后再追用,仍不失效。
硅肥残效长,一般不必年年施用,可根据情况间歇施用,也可第一年常量,第二年减量施用。
3.1必须与其他肥配合施用硅肥不能代替氮、磷、钾肥,只有氮、磷、钾、硅肥科学配合施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2硅肥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或同时施用硅肥会使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降低氮肥的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