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方法
作者:郭思媛
来源:《财政监督》 2020年第7期
郭思媛
【摘要】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是审计工作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手段。文章梳理了内部审计整改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析当前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具体方法,力图推动企业内部审计整改长
效机制的落实与完善。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审计追踪
审计整改工作是内部审计监督“闭环管理”的重要环节,审计整改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内
部审计目标的实现,阻碍内部审计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2018年1月,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
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方法,提高了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审计整改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内部审计价值的体现之处,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现存审计问题的及时解决。内部审计整
改长效机制的落实不仅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最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运行质量。
目前,相关审计整改的文献主要从制度、流程和人员等方面提出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的具体办法。席立平(2013)提出采取完善整改条例、构建协作机制、实行公示制度等方法构
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凌志红(2013)分析了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对企业流程改进的贡献程度,
认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彭巨水(2017)提出通过开放透明的
审计公告、完整严格的内部监督、及时到位的责任划分、完善系统的法律支持、广泛自由的舆
论引导等方法,构建“五位一体”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王小蕾(2020)针对审计整改出现的
考核机制不完善、企业全员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后续审计等方法构建审
计整改长效机制。从文献研究看出,近年来企业对内部审计整改实务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审计
整改工作初见成效,但仍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为构建内部审计长效机制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一系列组合手段群策群力,促进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全面落实,
促进审计成果的实际转化,保障内部审计整改的顺利运行,为构建内部审计长效机制提供可行
方法。
一、内部审计整改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内部审计整改的形成
审计问题整改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了明确要求。《审计法》第二十九条提出:依法属于审计机关
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201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专门以第五节规范了审计整改检查内容,奠定了审计整改工作的依据与标准,这促进了审计意见的有效转化。2018年1月,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1号)》,其中第四章审计结果运用明确规定了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协作配合等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具体
方法,再次明确了审计整改的重要地位。
内部审计整改逐渐应用到企业内部审计实务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内部审计整改
经验。殷全新、吴晓斌(2012)以山西省电力公司为例,形成了强化审计案例培训机制、发挥
协同监督等审计整改经验。湖北省荆州市总工会经审会(2010)采取信息引导、审计公开、领
导督办、联合检查等方法形成了内部审计整改经验。凌海涛等(2017)提出了明确企业负责人
的主体责任、设立整改考核指标,形成了各部门参与的审计委员会合力机制和内部整改工作机
制的典型经验。王静(2018)从内部审计“监督、检查、评价、服务”四大效能入手,形成了
建立沟通机制、搭建信息系统、发挥归口管理的审计整改解决经验。李春艳(2019)提出了建
立问题分类整改机制、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标准和持续跟踪机制等建议,为国有企业内部
审计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审计整改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自2015年起,审计署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审计整改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审
计整改情况报告制度。
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建立
健全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中介绍,截至2015年10月底整改促进增收节支5794.94亿元,制定完善规章
制度5935项,审计发现895起违法违纪线索移送后,已有5598人被依法依纪处理。
2016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以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倒逼改革,
强化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国务院办公厅也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事项。
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底,整改问题金额共计1605亿元,整改率为84.5%,处理处分3229人次,
整改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共计976亿元,制订完善制度2116项。
2017年12月,《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
情况的报告》首次纳入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立的情况。报告中提出整改问题金额达4872.5亿元,陆续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476项。同时,国家各部委、各行业都在开展各个领域的整改工作,例如: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认真做好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7〕27号);重庆市扶贫办等12个市级主管部门联合建立督促整
改扶贫问题机制;国家税务总局已解决74个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推出了160余项简化整改的措施。
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
情况的报告》中提出整改总金额达3099.81亿元,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944项,推动、完善共计336项相关政策的落实。同时,针对审计整改工作发现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不够
完善的问题,提出对于尚未纳入预算的中央国有企业,财政部需要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国
有资本经营实施范围的整改建议。
2019年12月,《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
情况的报告》评价了上一年度的审计整改效果。该报告认为2018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绝大多数已得到整改,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1538项。
二、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内部审计整改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整改不到位,没有促进内部审计问题从根本上得到
解决。同时,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缺乏全面充分的制度保障、可操作的执行标准、充足的审计力量、持续的监督跟踪、强有力的考核问责、有效的合作联动,这些问题使得内部审计整改工作
难以达到既定效果和目标,造成了内部审计资源的浪费,使得内部审计成果难以转化为企业发
展的内生驱动力,也影响了内部审计整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