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自主预学,分类摘抄。正确认读“厉声呵斥”“厉声叫嚣”等词语,会写“苟”等易错字。

2.借助关键词句,梳理文章内容,初步感受白鹅的特点。

3.通过梳理探究、对比朗读、判断思辨等学习活动,从白鹅高傲的吃相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4.联读《白公鹅》,体会与本文表达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自主预学,分类摘抄。正确认读“厉声呵斥”“厉声叫嚣”等词语,会写“苟”等易错字。

2.借助关键词句,梳理文章内容,初步感受白鹅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探究、对比朗读、判断思辨等学习活动,从白鹅高傲的吃相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读词温习,揭示课题

1.通过词语猜动物,温习《猫》与《母鸡》。

(古怪、勇猛、温柔可亲)读这组词,猜猜写的是什么动物。

(没完没了、欺软怕硬、负责、慈爱)再读这组,猜猜写的是什么动物。

2.出示丰子恺漫画。

再来看这幅漫画,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只鹅?

二、检查预习,初读梳理

1.检查预习

(1)反馈课后第2题课前预习时摘录的词语,指导书写“苟”。辨析“厉声叫骂、昂首大叫”两个词语的归类,整理认读。

(2)读着这些词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鹅?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请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3)回顾预习,思考:作者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齐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初读梳理

学习活动一:

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白鹅的“高傲”?

2.圈画关键词句,完成作业本P47第3小题。

3.同桌交流。

(1)交流:同屏反馈两位同学作业本。

(2)点拨:你是怎么梳理的?追问:第2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课文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读了课文,你发现作者在哪部分的描写花的笔墨最多?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先走进白鹅的吃相。

三、感悟“吃相”,体会写法

1.感悟“三眼一板”的吃法

学习活动二:

1.画:默读第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鹅是怎么吃的语句。

2.读:和同桌交流你画出的句子。

(1)交流

预设: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追问:如果让你选择两个词来形容它吃法,你会怎么选?

预设: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2)朗读理解“三眼一板”的吃法

(课件演示“水、饭、草、泥”)

引读: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3)思考: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请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

2.品味有趣的画面

白鹅这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让我们看到了怎样有趣的一幕幕呢?

学习活动三:

1.独学:默读6、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鹅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狗的句子,完成学习单第1题。

2.合学:仔细观察鱼骨图,与组员交流你的发现。

(1)反馈鱼骨图

小组汇报填写成果,说说本组的发现。

预设:对比

(1)对比朗读体会鹅的高傲及写法

①老师分别用不同颜色标记描写鹅和狗的句子。师生合作读,继续思考还有什么发现吗?

点拨:分别标记“鹅”和“狗”的句子,发现交替写法。

②删除对比,感受高傲。

读到这儿,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狗啊?如果我把写狗的部分删去,可以吗?

③现在请同桌再合作着读一读,你还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2)抓住作者表现,判断思辨,体会明贬实褒的写法

面对这样的鹅,“我”又是怎么做的?

你认为作者喜不喜欢这只白鹅?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喜欢的?

联系《猫》,回顾明贬实褒的写法。再读体会。

(3)补充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喜爱的原因。

四、对比联读,发现异同

1.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白公鹅》第6自然段,发现两篇文章在内容、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联读要求:

1.阅读《白公鹅》第6自然段,对比课文《白鹅》的吃相,发现两个语段在内容和表达上相似之处。

2.完成学习单第2题。

评价:★★★发现一个方面的相似之处。

★★★★★发现多个方面的相似之处。

2.结课: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对这只白鹅的印象从凶、严肃,到认真、有趣,逐渐感受作者的喜爱。作者又是如何通过姿态、叫声、步态体现它的高傲,表达自己的喜爱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