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导读1202--周 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5-8段):重视了教育后,应知晓 哪些基本的教育制度?
1、学多少年,每年达到什么水平; 2、开学典礼怎么弄,有何意义; 3、平时上课怎么开场,为何不能少荆条; 4、上级何时视察学校,怎样考察学生; 5、课余学生做什么等等;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 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高时良(《学记研究》):“我国和世界最早 的教育专著”。另有教育学者认为:《学记》 系“中国教育学的源头”。
上述界定大都是从自身需要出发,略显功 利。
不妨先将自己放下,带点好奇心或兴趣, 了解《学记》本身的思想内容及相关历史流变。
二、《学记》中的思想
所谓思想,是指《学记》思考或探讨了 哪些问题,有何解答。
思想、原型与演变:《学记》 导读
周 勇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一、何谓《学记》
一般认为,《学记》系春秋战国时期儒 家思孟学派所著。
也有人认为是西汉董仲舒所著。总之属 于儒家遗产。至于什么是学记,也有诸多 界定。
郑玄(《礼记正义》):学记者,以其记人 学教之义。
王夫之(《礼记章句》):与《大学》相为 表里。大学以发明其所学之道,推之大, 析之密,自宋以来为学者所服习。而此篇 所论亲师敬业为入学之事,故或以为末, 而未及本也。然玩其旨趣,一皆格物致知 之实功,为大学始教之切务。
所以要想真切了解学记中的教学之道, 得研读《论语》及相关文献,体会孔子的 教学经验。
孔子及其学生的教学故事: 颜渊、子路、子贡、曾子、曾点…… 冉求、宰予、原壤……
孔子如何循序渐进教学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先学他编的诗,让学生体会世间各色人 等的生活及情感,了解人间万象,进而和 重感情的仁义之士交往。
三、《学记》的原型:历史根据
尚书、诗、礼等历史文献都有,但有的 早已消亡了。
远古时期的教育制度,可以在《周礼》 里找到更详细的描述。
至于学习及教学方面的思想,则主要以 孔子的经验为依据。
但学记的编者们或许忘了孔子的一条重 要原则,以至于所写尽是抽象的大道理。
我欲载之空言,未若见之于行事深切著 名者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躐等也。
第三,批判现实中的教育: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 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 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 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 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 其此之由乎!
第四(11-13段):批判完,从正反两方面重 申正确有效的教法,诸如,防范于未然、因 势利导、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
梁肃于大历九年(774)写的《昆山县学记》 ,是现今可见的第一篇独立学记,意在“俾来者 知我邑经艺文教之所以兴。”
可以说,地方文教发达,必有学记,唐中晚 期,地方教育凋敝,罕有学记传世。北宋学校教 育最发达,学记叠出,王安石、欧阳修、苏轼、 曾巩、朱熹等有学记。
明代古文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曾言: “予览学记, 曾王二公为最。非深于学,不能记 其学如此。”
子贡曰:“止,吾将为子问之。”遂趋而进,曰:
‘练而杖,礼也?”孔子曰:“非礼也。”
子贡出,谓子路曰:“……夫子徒无所不知也,子 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
四、演变:后世的《学记》
长期属于《礼记》。
到中唐儒学家梁肃那,成为独立文体。北 宋,以“学记”为名的文章迎来繁荣发展。
元明清三代,学记文章不绝,至今仍有余 绪,只是常仅限于记录学者个人治学踪迹。
及儒家编者们思考了不少重要问题,并试 图让人(统治者、士人、下一代)重视他们的观 点,从而挺立儒家的政教传统,壮大儒家 的政教事业,使乱世回归三代时期的礼教 德治。
开始部分(1-4段):教育为什么重要,而且比政 策、法律、伦理什么的还重要?
想尽办法让人重视教育(不然便没有教育这份职业): 1、用一些对比鲜明的政治概念,来描绘更理 想的政治局面,如謏闻、动众、化民、建国君民 等; 2、引经据典,《兑命》曰:“念终始典于 学”、“学学半”; 3、历史依据,远古时期健全的国家教育体系。
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好学、乐教。
再看孔子如何因材施教,以子路为例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
子曰:“吾不知也。”
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 亦徒有所不知也。”子贡曰:“子所问何哉?”子路曰: 由问‘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夫子曰:‘吾不知 也’”。
曾巩《宜黄县学记》 王安石《繁昌县学记》
五、结语:学记精髓及启示
近代学者林纾(《春觉斋论文》)曾感慨:“
学记一休,最不易为,……非湛深于经学儒术者
,不易至也。”
难易取决于是否好学乐教,学记的精髓其 实就是这四个字。
各位若好学,且遇上好学的学生,定会乐 教,然后便可写好自己的学记。
理雅各(1885):“有意思考,其成熟程度令人惊讶。 …… 第四、五节讲古代王国为实现教育的目展开学 校教学。第六到第十九节探讨教师所应遵循的 规律,接着是有关学生学习的。
结论大体正确。但编者未能始终如一地 保持其主题思想的独特性。
的确“有意思”,春秋乱世,《学记》
第五(14-21段):论述学习的种种情况, 提醒教师必须了解它们,比如,学者有四失,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等。
结语部分(22段):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 也,此之谓务本!
开头说服人重视教育,后半部分及结语重点 论述怎么学,中心主题确实不连续。但结语的 确“大体正确”,只是不知是否适合我们和当 代学生。
孔子总对学生唠叨,诗很重要啊,要认 真学啊。学生因此清楚记得: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学好最基础的“诗”教,又精心开发“书” 课、“礼”课。
之后再以音乐课训练“仁者情操”。学生 的音乐课记忆:
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情窦初开的少年,《关雎》。
老实巴交的底层劳力,《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 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 乎泥中?
尽职但无人理解的基层小吏,《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 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 室人交徧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 何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