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古诗10首(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悼念古诗10首(2)
第六首——北宋·苏轼《江城子》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

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作者】: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

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

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第七首——北宋·贺铸《鹧鸪天》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同来何事不同归?本已永结同心,生死以共,却还是生死相隔,痛断肝肠。

一句突兀问来,千言万语无以作答,空余泪痕而已。

问得看似突兀,却又是因日思夜想而起,是至情之语。

卧听窗外梧桐细雨,一夜都滴在心头,浸湿回忆。

发妻挑灯补衣的温馨场面,仿佛昨日,却又已渺如云烟。

笔下凄楚哀伤,胜过梧桐。

夜雨滴到天明。

【作者】:
贺铸,北宋词人。

字方回,卫州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背景】:
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很深的。

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不见了。

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短暂啊!在那新垒起来的坟头前,作者默默地哀悼着亡妻;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恋,不肯离去。

回到家里,躺在死者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第八首——南宋·《沈园二首》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特录】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钗头凤》·唐婉
【作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

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背景】: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

在民间流出最广的其实是‘沈园’系列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一首。

陆游与唐婉的,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一。

唐婉,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女儿,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

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

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于唐琬及赵士程夫妇不期而遇,唐婉得到丈夫的允可设酒款待陆游。

陆游回想前尘往事,伤感地在墙上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钗头凤》(红酥手)词。

事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

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

陆游与唐婉邂逅之后,出走京城求取功名,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

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

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

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

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

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二首。

【另注】:
关于陆游与唐婉这段悲痛绝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围绕着沈园的这
些传唱千古的诗词,近人陈衍游沈园之后留下了一句评语:“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第九首——南宋·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躲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作者】: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坡)人。

《宋史》无传。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

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

游踪所至,每有题咏。

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

清全祖望答万经《宁波府志》杂问,谓吴文英“晚年困踬以死”,殆得其实。

享年六十岁左右。

【背景】:
这是吴文英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词,尽管后世学者对其创作背景及主旨多有争议,但词中所彰显的怀悼之意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词在《宋六十名家词》中又题作‘春晚感怀’、‘感怀’,实际就是怀旧与悼亡之意。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

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


“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

”《莺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诸作中篇幅最长、最完整、最能反映与亡妾爱情关系的一篇力作。

它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与亡妾邂逅相遇及生离死别,而且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这一爱情悲剧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酿成的。

它感情真挚,笔触细腻,寄慨遥深,非寻常悼亡诗词之可比。

第十首——清·纳兰性德《》
序: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

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作者】:
纳兰性德,清词人。

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

善骑射,好读书。

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

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其尝有悼亡之吟,传唱极广。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后世对其评价颇
高,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背景】:
这首《沁园春》是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词作品中最哀婉痛彻的一首,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

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

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

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

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年仅三十一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