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地质环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石油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 水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1、水库开发对周边山体切割导致滑坡; 2、蓄水压力作用 可能导致地震; 3、水库渗水导致周边地下塌陷、溶洞等。 4 核能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 主要是放射性质的污染。而且一旦发生将会非常严重,所 以对其的使用应该非常谨慎。
一 风能的开发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1.风能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优点:蕴藏量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和没有污染; 缺点:密度低、不稳定和地区差异大等 利用方式:驱动农业机械,风力发电(风速达到3~27m/s) 2风能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太阳能的特点与利用方式 优点:普遍存在、无害环境、长久使用、能量巨大 缺点:分散、不稳定 利用方式:一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线的辐射热能,一是利用太阳能 发电。、 我国利用: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太阳能采暖 等
3.核能
核能资源指用于裂变反映的铀、钍和聚变反 应的氘、氚及锂等核燃料资源。其中铀是最重要 的天然核燃料。铀矿石大都呈氧化物状态赋存于 陆地,一般品位为0.1~0.5%。海水中虽含有大 量铀,但浓度极低,目前尚难利用。世界陆地铀 矿的探明储量为145.55万吨(1983年),主要分 布于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尼日利亚 等国。此外海水中含有核聚变燃料约45万吨。 据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于 1990 年 1月公布 的世界铀资源(不含前苏联、东欧及中国)低成 本储量为230万吨。按国家统计,以澳大利亚为 最多,其次为南非、加拿大、美国、尼日尔、纳 米比亚等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1年正式公布, 前苏联铀资源可靠储量69万吨、潜在资源量120 万吨。德国和捷克的铀资源也都在几十万吨以上。
1.按照能源的生成方式划分:
一次能源:也叫初级能源,是自然界现已存在, 可以直接使用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如 煤炭、石油、核能、水力、太阳辐射等。 二次能源:也叫次级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加 工转换得到的产品能源,如电能、汽油、沼气、 火药、酒精等。
2.按照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指不会随人类的开发利用儿递缩的能 源,即可重复产生的能源,如水力、潮汐、风力等。 不可再生能源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生成,一 旦使用在短期内难以再生的能源,如:化石燃料、 核燃料。
(1)常规能源的供应状况
1 矿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矿物燃料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资源,它几乎遍布 全球,它在地质时代和空间上的分布是相当复杂 的。中国煤炭资源可采取量居世界第三位。 2 水力资源
地球上成千上万条川流不息的江河为人类提供了 丰富的水力资源。
核能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核裂变能, 一种是核聚 变能。目前以铀、钍等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的核裂变 能已属常规能源。 当前,核能的利用以发电为主,核电是一种清洁 能源。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发电,对环境质量的改善 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利用核能发 电,已有核反应堆发电站数百座,中国也开始利用核 能发电,修建了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核能利 用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一、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在获得和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会改
变原有的自然环境或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使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另一方面,能源与经济的发展,又对环境的改善 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矿区地面 塌陷、占用土地、酸性矿井水造成的污染、煤矸石堆放以及煤 炭焦化造成的污染、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等。
《环境地质学》第六章 能源与地质环境
(1)能源的概念; (2)能源的分类; (3)能源的供给与需求及其引起的环境问 题; (4)能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一、能源概念
1.概念 能源的科学定义是指能为人类利用并可获得能 量的资源。 包括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和某种物 质的运动形式。 矿物燃料、风力、水力、太阳能等都是能源。
量大幅增加;大面积森林及植被破坏。气温度提高, 所以称为温室效应。
(二)烟雾事件 硫酸烟雾也称为伦敦型烟雾,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 它主要是由燃煤而排放出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 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这种污 染多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湿度较高和日光较弱的 气象条件下 1952年12月在伦敦发生硫酸烟雾型污染事件。当时 伦敦上空受冷高压控制,高空中的云阻挡了来自太阳 的光。地面温度低,上空又形成了一逆温层。大量家 庭的烟囱和工厂所排放出来的烟就积聚在低层大气中, 难以扩散,这样在低层大气中就形成了很浓的黄色烟 雾。在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中,SO2转变为SO3的氧化 反应主要靠雾滴中锰、铁及氨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完成。 当然SO2的氧化速度还会受到其他污染物、温度以及光 强的影响。
目全球主要能源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 臭氧层破坏、烟雾和热污染等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组分,如CO2、H2O等气体 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但却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 射,就像温室中的玻璃一样,使地表大温要的是CO2、 其次有O3、CH4、N2O,还有CF室气体:最主C等。
二氧化碳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矿物能源总消耗
三 核能带来的污染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 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 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 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 泄漏事故,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 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 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 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 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 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 69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