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之手工制作实施方案
关于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通用11篇)

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关于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通用11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手工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内容1、教会学生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
3、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4、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措施1、认真做好手工制作的宣传动员工作,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
2、注重总结经验,积累材料。
3、充分动员,多渠道地开展自我展示活动。
四、手工制作管理制度1、教室由专人管理,各种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方可进行。
2、学生在教室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吵闹。
3、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课后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桌椅,保持教室和地面的清洁。
5、墙壁及桌面无涂抹、无乱张贴刻画及其他脏印记。
6、室内所有设备和财产要加倍爱护,各种设备的使用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用后及时放回原处,如有损坏要及时上报维修或更换。
五、标语1、我创造,我快乐。
2、多思考才能创新,勤动手才有进步。
手工制作的教学计划篇2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兴趣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工制作作为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4.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三、课程内容1. 纸艺制作:学习纸雕、剪纸、纸贴等纸艺技巧,制作精美的纸艺作品。
2. 泥塑制作: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3. 木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木工技巧,制作实用又美观的木工作品。
4. 布艺制作:学习布艺的基本技巧,制作舒适的布艺作品。
5. 综合材料制作:利用各种废弃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难度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系统的制作技巧和实例。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3. 实物资源:收集各种制作材料,如纸张、泥巴、木材、布料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材料进行实践。
4. 专家资源:邀请手工艺术专家进行讲座或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制作水平。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手工制作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兴趣的平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手工制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含15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教学内容如下: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材料2. 纸艺制作:折纸、剪纸、纸雕3. 泥塑制作:泥巴塑形、陶瓷制作4. 木工制作:木雕、木制工艺品5. 布艺制作:编织、缝纫、布贴6. 环保手工:废旧物品再利用7. 绘画与手工结合:插画、手绘T恤8. 立体造型:纸雕、泥塑、木工9. 民间手工艺:中国结、剪纸、泥塑10. 现代手工艺:创意饰品、环保袋设计11. 手工制作与科学实验:物理原理、化学变化12. 手工制作与艺术欣赏:名作欣赏、仿制品制作13. 手工制作与传统文化:节日手工、民俗工艺14. 手工制作与职业体验:小小工匠、设计师15. 手工制作作品展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材料特性及创作思路。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5.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技巧、审美情趣。
3.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变废为宝。
三、课程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2. 纸艺制作:如折纸、剪纸、纸雕等3. 泥塑制作:如泥人、泥壶、泥动物等4. 废物利用:如塑料瓶、纸盒、布料等材料的再创作5. 综合材料制作:如石头、木头、贝壳等材料的创作四、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材2. 教具: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纸张、泥巴等3. 设施:手工制作教室、展示柜、投影仪等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等,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成果评价:以展览、评选等形式,对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创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不足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计划共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安排: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分别为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课程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展示相关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手工制作活动计划13篇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13篇手工制作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让学生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
3、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4、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开展。
二、活动内容:学习用吸管制作小星星饰品,利用冰糕棒制作装饰品,利用树叶手绘树叶,抓住儿童好奇心强,好动手的特点,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孩子边玩边学,既锻炼孩子们肌肉的灵活性,又开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活动地点:六年级教室四、活动安排:第一周:招兵买马,制定社团方案。
第二周:吸管制作——小星星第三周:塑料瓶制作装饰品第四周:创意手绘树叶第五周:手工撕纸装饰花第六周:手工撕纸小动物第七周:旧光盘制作装饰画第八周:冰糕棒制作装饰品第九周:自由创作展示第十周:学生作品展——评选优秀作品。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尝试用两种材料串联组合的方法制作风铃。
2、倾听不同物体相互碰撞的声音。
活动准备:〔1〕制作风铃的材料:吸管段、小铃铛、瓶盖、木珠、废旧光盘、纽扣、钥匙等。
〔2〕粗细不等的绳子,绳子的一端系两面画有风铃材料的各种形状的卡纸。
〔3〕制作一串风铃〔两种材料制成〕。
〔4〕幼儿经常玩穿珠子的游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1、听一听,猜一猜:〔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听,它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教师把自制的风铃藏在身后摇一摇〕,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礼物呀?〔2〕把风铃变出来,这串风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幼儿答复〕,咦,底下还有一个小牌子呢,〔让幼儿说出两面画的材料,并让幼儿明白风铃材料与牌子上画的材料一致,提醒幼儿做时应看好牌子的风铃材料。
〕〔3〕小朋友看老师准备了好多材料,让我们一起来制作风铃,好吗?〔分发材料和绳子。
〕2、制作风铃〔1〕幼儿自己制作风铃。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四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四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
本课程以我国传统手工艺为基础,融入现代创意元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
2.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4.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纸艺:主要包括剪纸、折纸、纸雕等,让学生了解纸艺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2. 泥塑:学习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3. 布艺:掌握布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布艺作品。
4. 木工:学习简单的木工工具使用,制作实用又美观的木工作品。
5. 综合材料:利用各种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欣赏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安排每周一节正课,共计16节课时。
每节课时40分钟,其中包括讲解、示范、实践和点评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1. 第1-4节课:纸艺教学,学习剪纸、折纸、纸雕等基本技巧。
2. 第5-8节课:泥塑教学,学习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泥塑作品。
3. 第9-12节课:布艺教学,掌握布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布艺作品。
4. 第13-16节课:木工教学,学习简单的木工工具使用,制作木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手工小制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手工,大智慧——校本课程(暨少年宫活动)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一)学生基本情况现如今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购买来实现,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动手制作自己需要的物品的能力。
而开展手工制作课,可以让孩子从小小的一节手工创意课中,获得大大的智慧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二)项目的确定因以下几点有利于孩子增强能力的因素,而开发设计这一门手工制作课:1、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手是人身体最灵活的部分,通过指尖的运转带动孩子思考能力的运作,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让孩子在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收获,让孩子在在制作过程得以感知,无论什么事情只有亲手去完成,亲眼去学习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孩子的耐心信心和注意力。
4、利用一些生活中常有的、甚至是废旧的物品再创造,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一)课程目标1、初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手工制作的规律,由浅入深,利用这些规律创造性的塑造和再创造多种平面的、立体的手工作品。
2、让孩子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培养孩子对手工的兴趣,在活动过程感知作品的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3、让学生学会安全有效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手工工具,培养其动手能力、手指的灵活使用,从课堂教学延伸到日常生活的简单工具使用。
(二)课程实施方法1、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接触手工材料,知悉手工工具的安全有效地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给孩子感知特性和表达困惑的时间。
2、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肯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手工制作并不是一门强制性“要出什么硬性成绩指标”的课程,而是在孩子是否愿意动手,乐于动手,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和进行再创造。
3、在手工课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让孩子将教师视为伙伴,视为可以进行平等沟通的心灵伴侣进行交流才能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沟通中掌握技巧,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发现美和创造美。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
3.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5.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十个章节,现将前五个章节内容如下:1. 第一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学习剪、折、粘、画等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2. 第二章:纸艺制作。
学习纸花、纸飞机、纸盒等纸艺作品的制作。
3. 第三章:泥塑制作。
学习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人物、动物等泥塑作品。
4. 第四章:绳结与编织。
学习基本的绳结技巧和编织方法,制作手链、帽子等作品。
5. 第五章:环保手工制作。
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2. 分组教学,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4. 举办作品展示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性、审美价值等,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材。
2. 教具: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彩泥、绳子、剪刀、胶水等。
3.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4. 场地:宽敞的手工制作教室,配备必要的桌椅和储物柜。
七、教学实施1. 每周安排一节手工制作课,共计十个课时。
2. 按照课程计划,逐章进行教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指导,避免使用锐利工具造成伤害。
4.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手工制作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手工制作活动实施方案

手工制作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
手工制作活动是一种有益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活动。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培养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本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长和创造力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将于2023年5月在学校操场举行。
具体的活动时间为上午9:00至11:00。
届时,学校将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设施,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确定。
本次手工制作活动的主题为“环保创意”。
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自由发挥,使用废旧材料或环保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展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意能力。
2. 参赛要求。
参加本次手工制作活动的学生需自行准备材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作品的大小、形式、材料等均不限,但必须符合主题要求。
同时,参赛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并填写相关报名信息。
3. 评选方式。
评选将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
评选标准将主要考虑作品的创意性、制作工艺和环保意识。
评选结果将根据专家评审和现场观众投票综合确定。
四、活动宣传。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进行活动宣传,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并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
五、活动保障。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将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安全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
同时,学校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和志愿者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本次手工制作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类似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七、活动意义。
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相信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将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创意手工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创意手工校本课程开发方案XXX”校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工艺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环保意识,以及激发学生对创意手工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全校美术活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开发方案从开发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创意手工学院”校本课程的开发事项。
其中,动手能力的锻炼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在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研究压力,很少有机会动手制作,因此该课程通过手工制作来开发学生的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环保意识。
手工制作材料多样以及可塑性强等特点,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活动的兴趣,因此该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意手工制作,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增强,情操也得到陶冶。
多动手,使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最后,该课程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体验中研究,从而培养耐心专心的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XXX”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课程分为纸艺、黏土陶艺、旧物改造和编织四个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具体内容见下表:表1 “创意手工学院”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实施1.剪纸(剪纸樱花、剪纸公鸡等)纸艺2.折纸(鸽子、蝴蝶、手工纸盒、纸相框等)1.橡皮泥黏土陶艺2.黏土3.陶艺1.贴画(布、果壳、铅笔屑)旧物改造2.易拉罐作品等3.废旧衣服制作环保袋等1.编手绳编织2.编项链3.中国结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目标和内容,“创意手工学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手工的历史和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对手工有初步了解。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实施计划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实施计划一、目标定位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实施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二、课程内容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需要准确、具体,同时需要适应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特点。
下面是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1. 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礼物,如卡片、书签、贺卡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制作各种造型的手工玩具,如毛毛虫、恐龙、花等,让幼儿能够认识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通过分组合作制作手工作品,如拼图、画画、折纸等,锻炼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1.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自主完成手工作品。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 强调幼儿的参与和互动,让幼儿在合作中感受到快乐的氛围。
四、教学活动1. 图形认知活动:通过让幼儿手工制作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幼儿能够认识不同的形状。
2. 颜色认知活动:通过制作不同颜色的手工作品,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辨别不同颜色。
3. 材料认知活动:通过让幼儿手工制作各种物品,认识不同的材料的特点,如纸张、布料等。
4. 器材操作活动:通过修整纸张、剪纸、揉面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法:老师作为引领者,和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完成手工作品。
2. 合作学习法:让幼儿分组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手工作品,锻炼幼儿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示例法:老师通过给出模版来示范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帮助幼儿完成手工作品。
六、实施步骤1. 集体教学:每周至少安排1-2次集体手工制作活动,老师在课前准备教具、材料和活动方案,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分组活动:每次手工制作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组员都要有分工,完成一件手工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帮助、鼓励。
3. 自主学习:老师提供材料和教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进行制作。
手工课的实施方案

手工课的实施方案手工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手工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手工课的实施方案。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手工课实施的关键。
手工课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手工制作项目,比如手工制作小礼物、手工制作简单工艺品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手工课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注重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实践活动的组织是手工课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手工课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手工制作比赛、手工展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手工课的实施方案需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合理安排和有效实施,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手工课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希望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手工课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实施计划 幼儿园手工制作

教学实施计划一、背景介绍1.1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的重要性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和情感交流。
1.2 目前手工制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手工制作教学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不足、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学管理的不到位等原因,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手工制作教学实施计划,以改进目前的教学状况。
二、教学目标2.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活动能力和精细动作协调能力。
2.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手工作品。
2.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制作,在小组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2.4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欣赏和创作具有美感的手工作品,培养其审美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工制作主题,如剪纸、折纸、绘画、土工等,尽量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3.2 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2)启发式教学法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启发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制作法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制作手工作品,在合作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3.3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优化教室布置,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如彩纸、颜料、笔、剪刀等,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4.1 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思维能力。
(2)制作过程:教师结合具体的手工制作内容,指导幼儿操作,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创造手工作品。
(3)展示和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老师进行鼓励和指导,肯定每个幼儿的劳动成果。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活动实施方案1. 活动目的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专注力,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本次手工制作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手工制作项目,提供给幼儿一个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开展自我表达和合作交流。
2. 活动内容2.1 确定手工制作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确定手工制作主题为“春天的花朵”。
这一主题可以鼓励幼儿观察大自然,学习不同花朵的外形和颜色,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2.2 设计手工制作项目根据主题,设计以下手工制作项目:•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做成花瓣,拼贴出不同种类的花朵。
•利用材料制作折纸花,引导幼儿学习折叠的技巧。
•制作花圃,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花朵插入土块中,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3 准备物资和工具根据手工制作项目的设计,准备以下物资和工具:•不同颜色的纸张和卡纸•剪刀、胶水、彩色笔•土块、花盆、插花用的软木塞2.4 制定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如下:1.介绍活动主题:“春天的花朵”,引起幼儿的兴趣。
2.展示手工制作的成品,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3.依次介绍每个手工制作项目的方法和步骤,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制作技巧。
4.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进行手工制作。
5.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6.整理和展示所有的手工制作作品,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和参与的价值。
3. 活动实施3.1 活动时间本次手工制作教育活动计划在春季进行,活动时间为连续两周,每天在上午的课程中安排1小时的手工制作时间。
3.2 活动方案1.手工制作活动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物资和工具,并按照制作项目的要求进行整理和分类。
2.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并展示一些手工制作的成品,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依次进行每个手工制作项目,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详细解释制作步骤和技巧,然后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制作。
幼儿园手工制作实施方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实施方案幼儿园手工制作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手工制作既可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手工制作应该得到重视。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3. 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三、方案内容1. 制定手工制作计划。
针对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手工制作计划,包含不同主题和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等。
2. 选择适合的手工材料。
根据手工制作的主题,选择适合的手工材料,例如纸张、布料、石膏、黏土、木板等。
3. 组织手工制作活动。
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分组制作。
每次手工制作活动之前,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材料准备和制作示范,以便幼儿完成手工制作作品。
4. 培养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帮助他们探索更多的手工制作思路。
5. 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手工制作技巧,还可以与同伴或教师交流合作,加强幼儿的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能力。
四、方案实施1. 课程安排制定全年手工制作计划,包含不同主题和材料,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手工制作课程。
2. 材料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保证每次手工制作课程材料充足。
3. 制作示范教师提前做好制作示范,以便帮助幼儿完成手工制作作品。
4. 活动组织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制作,同时注意安全问题。
同时,鼓励幼儿交流合作,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五、方案评估1. 每次手工制作课程结束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评,以鼓励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2. 在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会进行总结评估,回顾过去的手工制作活动,检查幼儿手工制作技巧的提高和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的培养情况。
手工制作小组实施方案

手工制作小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手工制作是一项既可以增加乐趣又可以提升技能的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培养耐心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决定在我们的社区建立一个手工制作小组,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小组目标。
1. 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大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手工制作的技巧和经验。
2. 组织各种手工制作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增加社区居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
3. 培养更多人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方案。
1. 活动内容。
(1)定期举办手工制作讲座,邀请专业的手工制作老师或者爱好者来分享经验和技巧。
(2)组织手工制作比赛,设立不同的主题和奖项,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
(3)定期举办手工制作工作坊,让大家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学习新的手工制作技能。
(4)举办手工制作展览,展示社区居民的作品,增加交流和互动。
2. 活动时间。
(1)手工制作讲座和工作坊每月举办一次,时间为周末的下午。
(2)手工制作比赛每季度举办一次,持续时间为一个月。
(3)手工制作展览每半年举办一次,持续时间为一周。
3. 活动地点。
(1)手工制作讲座和工作坊,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居民家中。
(2)手工制作比赛,社区公共场所或者线上平台。
(3)手工制作展览,社区文化广场或者艺术馆。
4. 活动宣传。
(1)通过社区公告栏、社交媒体、小区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
(2)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张贴在社区各个角落。
(3)邀请社区居民代表进行口头宣传,增加活动知名度。
四、组织架构。
1. 小组负责人,负责整个小组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2. 活动策划人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3. 宣传推广人员,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
4. 志愿者,协助活动的进行和现场的服务工作。
五、资源保障。
1. 资金,通过社区居民自愿捐赠、赞助商支持等方式筹集活动经费。
2. 场地,租用或者借用社区活动中心、公共场所等。
手工课堂实施方案

手工课堂实施方案一、引言手工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手工课,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的手工课堂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实施方案1.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工制作内容,可以包括折纸、剪纸、手工绘画、手工制作、手工DIY等。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制作过程。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手工制作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个性化的作品。
3. 教学环境(1)教室布置:在手工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与手工制作相关的装饰品,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工具准备: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3)安全保障:在手工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受伤。
四、评估方法1.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2.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
3. 老师评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制作过程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手工课堂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课本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课本手工制作活动方案活动背景手工制作是孩子们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供更好的手工制作体验,我们计划组织一次课本手工制作活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活动方案,以便能够顺利实施。
活动目的-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 提供研究和互动的机会,促进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 激发孩子们对课本创意利用的兴趣,增加对研究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选择一个适合的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活动。
- 地点:选择一个开放空间,如教室、图书馆或活动室。
2. 活动物资准备:- 准备足够数量的旧课本,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本。
- 提供剪刀、胶水、彩色纸张、彩色笔等常用手工材料。
- 准备足够的桌椅和工作台,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3. 活动流程:- 欢迎和介绍:组织者向参与的孩子们介绍活动目的和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 示范和指导:组织者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简单而有趣的课本手工制作示范,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制作他们喜欢的手工作品。
- 制作时间: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制作手工作品,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 展示和分享:孩子们完成手工作品后,组织一个小型展示和分享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参与者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乐趣。
- 结束和总结:感谢所有参与的孩子们,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体验,并提供鼓励和建议。
4. 安全措施:- 组织者要督促孩子们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 活动场所要保持整洁和安全,确保没有尖锐物品或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
- 确保组织者和相关人员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根据孩子们的参与程度、手工作品的质量和创意,以及参与者的反馈,进行活动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未来类似活动的改进和发展的参考。
活动宣传在活动前进行宣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利用学校或社区通讯渠道发布活动信息。
- 在学校或社区公告栏上张贴活动海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之手工制作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手工制作
二、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课程类型:艺术修养类。
四、授课时间:一学期(按30课时计划),周二、周四校本时间进行。
五、指导教师刘媛媛高丽
六、本课程总目标:
折纸、剪纸、绒线编织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
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折纸、剪纸、绒线编织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符合学校“快乐生活”校本课程的要求。
因此,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折编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
手工制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芒。
它是利用身边材料的不同之地、性能、。
采用捆、扎、粘、折、叠、卷、翻、插等手法,表现
出各种物体栩栩如生的空间形象。
手工制作充溢着人的创造力、也充溢着一种天真浪漫的、玲珑纤巧的童趣,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通过一学期得手工制作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一种创造性艺术,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通过折纸、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七、本课程考核评价简述:
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学生能制出10种以上的创造性
的作品。
并创作出简单的完整构图作品。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具体操作: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折纸、剪纸、编织技巧,从学习折纸、剪纸、编织的基本功,到会折纸,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1)教师简述折纸艺术及用途;展示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折纸、基本方法。
(2)讲解折纸的方法;学生训练折纸的方法。
(3)学生收集有关材料。
展示作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为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
意……
3、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
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完美作品展于教室墙壁,装饰班级文化。
活动评比:
(1)过程评价与产品打分相结合。
(2)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协作精神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