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合集】上海市长宁区2021年中考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答案】D
【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2.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
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A、随着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故A正确;B、蒸馏净化程度最高,消毒无法净化水中的可溶性或不可溶的物质,过滤无法去除水中的可溶性离子,故B错误;
C、生铁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3%-2%,生铁到钢含碳量降低,故C错误;
D、金属活动顺序表为:
,汞的金属活
动性强于银,故D错误;
故选A。
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
A.纯碱和食盐(稀盐酸)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羊毛与涤纶(灼烧)D.氧化铜与木炭粉(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俗称为纯碱,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俗称食盐,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当向两物质滴加稀盐酸晨,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为食盐;滴加稀盐酸可鉴别两种物质;
B、硬水中因含较多的钙镁离子,当向其加入肥皂水时会形成大量白色沉淀而泡沫较少;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中能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入肥皂水可鉴别出两种液体;
C、羊毛是蛋白质,灼烧时会发出烧焦的羽毛味;而涤纶为合成纤维,其组成元素比较复杂,灼烧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灼烧的方法可鉴别两种纤维;
D、氧化铜为黑色粉末,木炭粉也是黑色粉末,仅从外观颜色上是不能区别出两种物质的;
故选D.
点评:鉴别物质时,通过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能出现明显不同现象时,物质可以鉴别;若现象不明显或无现象时,鉴别操作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C.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D
【解析】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故错误;
B、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
C、水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D。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A
【解析】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 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指固体弥漫,雾是液体弥漫,选项错误。
故选A。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2SO4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OH)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
临近中考,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食谱:用你所学知识,建议小明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A.凉拌黄瓜B.红烧排骨C.烧豆腐D.炒鸡蛋
【答案】A
【解析】米饭符合糖类,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牛奶都富含蛋白质;缺少维生素,应该补充维生素。
【详解】A、凉拌黄瓜,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红烧排骨,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烧豆腐,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炒鸡蛋,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测溶液pH
C.闻气味D.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pH试纸不能伸进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符合题意;
C、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指并拢的手掌放到瓶口慢慢扇,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不能正放实验台,以免污染试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答案】A
【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等通常是指元素。
故选:A。
10.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不符合题意;
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不符合题意;
③、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故符合题意;
④、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故符合题意。
故选:C。
11.实验设计能实验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 2的含量
B .证明 CO 2与溶液反应
C .比较 MnO 2和Fe 2O 3的催化效果
D .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答案】B
【解析】A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则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A 错误;
B 、过程中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B 正确;
C 、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不能比较MnO 2和Fe 2O 3的催化效果。
C 错误;
D 、由于橡皮塞上没有插入长颈漏斗,关闭活塞时,气体无法将液体药品和固体分离,因此此装置不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 错误。
故选B 。
12.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 .Fe? Cu? Al −−−−−−−−→金属的使用年代从先到后
B .Fe? ?Al? Si? O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从低到高
C .43NH NO ? ?NaCl? ?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从低到高 D .222CO ? O ? ?N
−−−−−−−−−→空气中物质的体积分数从小到大 【答案】A
【解析】A 、金属的化学性质越稳定,金属就越早被使用,所以Cu Fe? Al
−−−−−−−−→金属的使用年代从先到后,符合题意; B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所以Fe? ?Al? Si? O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从低到高
,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
温度升高,所以43NH NO ? ?NaCl? ?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从低到高,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3%,所以
222CO ? O ? ?N −−−−−−−−−→空气中物质的体积分数从小到大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氢离子_____氧化铝_____氯化亚铁_____盐酸_____.
【答案】H +
Al 2O 3FeCl 2HCl
【解析】(1)离子符号的写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先写电荷数,再写正负号。
(2)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 2O 3;(3)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Cl 2(4)盐酸的化学式为:HCl
点睛:化学用语。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_____;50℃时,要完全溶解20g 乙种
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g ;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在20℃时,分别配制100g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丙 50 乙>甲>丙 甲 不变
【解析】(1)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2)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时,要完全溶解20g 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50g ;
(3)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饱和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但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三种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4)由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
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甲;
(5)由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5.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a点的含义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的方法.
【答案】(1)25;(2)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B;(4)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2)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的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a定的含义是: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B;
(4)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6.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
如图是篮球比赛中篮球架的示意图。
图中所标示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钢
制支架表面会刷一层油漆,这样做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 (填化学式)。
工业上可用_____去除铁锈。
玻璃钢具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材料。
请写出玻璃钢材料的优点_____。
【答案】钢涤纶水和氧气Fe2O3稀盐酸硬度大、密度小
【解析】(1)钢是一种铁合金,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钢;涤纶;
(2)钢铁的锈蚀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盐酸来除铁锈,故填:水和氧气;Fe2O3;稀盐酸;
(3)玻璃钢具有硬度大,密度小材料轻便等优点,可以作为替代金属和塑料的理想材料。
故填:硬度大、
密度小。
三、实验题
17.根据下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A的名称_____。
若用过氧化氢
制备氧气并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若用Zn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填序号),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①用充满水的G收集H2,请将图G补画完整_____。
②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锌晶体,可先加入过量的___或___除去制H2后溶液中过量的酸,过滤,_____,降温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
【答案】烧杯CD 2H2O22H2O+O2↑ ABF Zn+H2SO4==ZnSO4+H2↑
Zn、ZnO、Zn(OH)2、ZnCO3(任意2种)蒸发(加热)浓缩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若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并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CD,分液漏斗通过活塞控制过氧化氢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
(3)若用Zn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应选仪器ABF,其反应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①用充满水的G收集H2,氢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图G补画
为∶。
②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锌晶体,可先加入过量的Zn、ZnO、Zn(OH)2、ZnCO3(任意2
种),它们均与硫酸反应,除去制H2后溶液中过量的酸,过滤,蒸发(加热)浓缩,降温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
点睛∶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根据生成物气体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气体收集方法。
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
用E装置收集O2完毕后,应先_____(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实验室制取CO2,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实验室收集CO2可选用D装置,原因是CO2有_____的性质,检验是否已经收集满时,可以在集气瓶口放_____。
A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B带火星的木条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燃着的木条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_____→_____→⑤(填序号)。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铁架台分液漏斗 A 2KMnO4Δ
=K2MnO4+MnO2+O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防止
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ACD ③④SO2+2NaOH=Na2SO3+H2O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仪器②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用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故填A;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KMnO4Δ
=K2MnO4+MnO2+O2↑;
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固体与液体再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装置C属于固液常温发生装置,且装置C通过弹簧夹的开闭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C;
装置D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如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带火星的木条用来检验具有助燃性的氧气,不能检验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如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选项正确,故填ACD 。
(4)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硫应从长管,即③管,进入瓶中,故填③④;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SO 2+2NaOH =Na 2SO 3+H 2O 。
【点睛】
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四、计算题
19.小明用20g 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
操作过程如下:
请计算:
(1)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将200g 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 120g
【解析】(1)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 ,
23
23Na CO Ca(OH)=2NaOH CaCO 106
8020g 53%200g x 10680=20g 53%200g x
++⨯⨯⨯⨯↓
x=4%
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
(2)蒸发水的质量为200g-200g 4%10%
⨯=120g 答:需蒸发水的质量为120g 。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2.下列医药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B.生理盐水C.碘酒D.液氧
【答案】D
【解析】A.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生理盐水是一种溶液,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碘酒是一种溶液,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液氧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主要看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A错误;
B、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B错误;
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
C错误;
D、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氯化银沉淀析出,所以溶液的总质量减少。
D正确。
故选D。
4.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精神的是
A.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口国外废旧塑料垃圾,做儿童玩具生产的原料
B.为了响应阳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号召,卫青小朋友积极将路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
C.为了减少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答案】A
【解析】A、进口国外废旧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A不正确;
B、垃圾投入垃圾箱,便于垃圾回收处理,故选项B正确;
C、发展公共交通,避免私家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故选项C正确;
D、废弃物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5.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错误的是()
D 区分NaCl 溶液、FeCl 3 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 、硝酸铵与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氢氧化钙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B 、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除去杂质,然后蒸发获得精盐,不符合题意;
C 、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点燃后产物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水,故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氯化钠溶液无色,故观察溶液颜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6.2011年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
酒中都含有乙醇,其化学式C 2H 5OH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醇属于氧化物
B .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5:16
C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 .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答案】C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醇的化学式C 2H 5OH ,该物质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乙醇不属于氧化物,故A 不正确;
B 、乙醇
C 2H 5OH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24:5:16⨯⨯=≠:,故B 不正确;
C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C 正确;
D 、乙醇的化学式C 2H 5OH ,其分子由2个C 原子、6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并不含氢分子,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和。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 .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伏安法测电阻
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研究中物质改变;
B、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其着火点,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不与氧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研究中物质改变;
C、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研究中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D、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中物质改变.
ABD物质改变,而C是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故选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本题所考查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来进行实验
B.比较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
C.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
D.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铁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溶液显酸性还是中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中现象不明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CO2→CaCO3
B.KNO3→Cu(NO3)2→Cu(OH)2
C.Fe2O3→FeCl3→Fe(OH)3
D.NaOH→Na2CO3→NaCl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者氧化铁、一氧化碳燃烧等,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A正确;
B、硝酸钾不能转化为硝酸铜,B错误;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C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碳酸钠和盐酸或者氯化钙等反应生成氯化钠。
D正确。
故选B。
10.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答案】D
【解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