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三农”问题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实施该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旨在立足于农村,核心是要解决困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三农问题。

即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而乡村旅游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三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到影响1.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乡村旅游是旅游向农村农业延伸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旅游业与农业互相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型经济模式。

普遍认为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依托乡村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明、农耕文化等农村资源,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回归自然、舒解紧张的神经、释放工作压力,享受返璞归真的乡土情趣,体验世外桃源似的质朴生活。

由此可见,农村和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载体,而农民则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组成乡村旅游的基本要素。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基本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到价格不高,种植农产品的规模不大,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二、三产业发展不完善,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农民增收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迫在眉睫。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必然会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拓宽农民朋友的增收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率,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乡村旅游产品正是契合了这种转变,应运而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给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为40.7%,第三产业为52.2%。

就劳动力来讲,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重为28%,农业劳动生产率仍远远低于二、三产业,竞争力不强。

而乡村旅游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阻止农业衰退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首先,乡村旅游的开发会增加对乡村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
加大资金力度,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引进一些现代新型的农业技术,培养一批懂现代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把乡村旅游作为平台进行农特产品销售,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能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

2.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有其典型的特点,一是旅游活动的场地是在农村,二是要借助当地的农民与农业资源,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这三种资源是成功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之所在。

首先,无论是哪种模式的乡村旅游活动,都必须满足游客的吃、住、行等基本需求,这种需求为农民提供了商机,比如开展农家乐、民宿旅馆,这种投入小、风险低的经营模式,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发展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对于回归大自然、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的渴望,又能让农家闲置的房间、剩余的土特产产生更高的价值,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当地在外务工的精英回乡发展。

由于当地农民是最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群体,他们对于当地历史、地理、人文、传说等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只要稍加培训,就能成为最合适的导游,这既为旅游公司节约了成本,又提高农民的收入。

而一些乡贤回乡发展,也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头雁效应”,增加农民开发乡村旅游的信心,让村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

最后,乡村旅游发展中还会引进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和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本身也会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收入。

也可以将特色农产品融入到乡村旅游当中,提高其附加值,增加效益。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能让农民创收。

3.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整体风貌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是将三农与旅游融合在一起,根据乡村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他们相互促进,互为依托。

能够解决农村不兴旺,农业不发达,能有效地让农民摆脱贫困。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旅游是一个服务行业,有好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有好的收益,农民朋友要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来,必然会自觉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文明程度。

第二,大多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比农村居民更前卫时尚,城市游客不断涌入乡村,他们本身所具备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当地村民,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必然对农民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者,乡村旅游的发
乡村振兴下“三农”问题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
松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185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15期
总第900

展涉及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对改善农村风貌有巨大作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所以发展乡村旅游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比如道路的硬化拓宽,房屋的修葺整治,田间土地的规划,乡村环境治理等等,这些都会让农村风貌得到质的提升。

最后,乡村旅游还会一定程度上解决空心村、留守村等社会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当地在外务工农民回乡就业,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中,安居乐业是每个中国人的最大愿望,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这就是安居乐业的体现。

让乡村人气旺盛,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爱,有一个完美的童年,让留守老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营造一个和和美美的氛围,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原则的几点思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如何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作用,我认为应该遵循下面这些原则。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的原则
政府为农村提供了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发挥指挥棒功能,要起到主导作用。

要在顶层设计上把关,要在具体实施环节加强监督,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跟进处理。

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而且要准备好补位。

首先不能缺位,虽然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是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应该要引进专业管理团队。

不能只重资金,轻管理;重建设,轻服务;重企业,轻农民;重政绩,轻环境;重产品,轻营销。

政府要监管到位,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政府不能越位,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只能主导,不能主干,更不能包干。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行使经济职能时,不能以全能型角色对市场管理和经济活动过分干预,既加重政府部门任务,也造成旅游从业者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

最后,要及时补位。

要借助政府力量,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协调乡村旅游和谐发展。

当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主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沟通,妥善解决。

要通过政策帮扶、资金、用地倾斜等方式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事业,借此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第二,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先行规划,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争取在产业定位、产品特色、资源利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一步到位,规划前要充分调研,规划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时要严落实。

乡村旅游规划必须作为乡村旅游发展重要保障,使乡村旅游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从而谋求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明确主体、平衡利益的原则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是乡村
旅游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参与乡村旅游的第一执行者,必须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

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接待的主体,当地农民成为接待的主体有着天然的优势,更接地气、更具有乡味。

因此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举止、专业知识、文化素质的培训,要让农民充分体会和领悟,结合实际加以创新。

然后,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管理的主体,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社会秩序是一种内生的基于熟人而维持的秩序,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很多问题,更多的需要利用熟人社会这种血缘、关系、人情、面子来解决,因此农民当管理主体会更和谐、更有利。

最后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利益分配的主体。

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为了增富于民,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公平利益分配机制,确保投资商、开发商及农民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而且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利益分配公平公正公开。

当矛盾产生时,要合理调节,不能偏袒,必须公正处理。

还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顺应时代、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的原则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奋发图强的伟大时代,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不断普及的时代。

因此乡村旅游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提质升级,提高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

从游客角度来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越来越年轻化,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其中20岁-45岁的游客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人群,占比达到66%。

这一类群体普遍教育水平和信息素养较高,他们希望追求个性化的旅游。

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和认同程度较高,信息获取的方式多是来自互联网,因此,要应对旅游方式的转变就得构建乡村旅游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再者,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旅游数据,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优化乡村资源利用,为政府及乡村旅游业提供决策支持,全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4.注重特色、保护生态的原则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升级升温,要使乡村旅游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最主要的就是做到突出地方独有的“真特色”,要利用区域特性,结合自身的特点,打造乡村旅游的特色牌。

首先,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农事文化,将地方特色农事融入乡村旅游,打造更多的旅游产品。

其次要打造特色的乡土文化,醇厚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魅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不是复制粘贴来的,必须深入挖掘当地历史传统文化,不仅让游客有看头,还要有想头、念头。

最后,必须让游客体念浓浓的乡愁。

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是来寻根的,是来体念乡愁的。

所以要注重保护传统风貌格局、自然景观等。

当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也要注重生态保护,适度开发,毕竟乡村旅游的卖点是青山绿水、和谐美丽的乡村和乡土文化,因此要加强生态保护管理与宣传,牢记青山绿水才是真正的“金山银水”,既要保证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又要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促进乡村经济和谐发展。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