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通用1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华】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通用16篇)
【精华】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通用16篇)
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调查报告篇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也奔向小康生活,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家里都有各家银行的存折了。

人们首先想到盖房子(尤其在我们这里,我想在其他的地方也是这样的吧!)这边带来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
没有专业的规划设计,没有面向全村人民的经济角度来看待(只是便于其中某个人的利益),对农村土地的滥用,滥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问题二:
有了房子,人们没有对生活垃圾正确的处理,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

今年放寒假回家,假象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就是多了不少的新房子。

农民们脸上的笑意(满足感)似乎多了一些,到处访家走巷看看你的房子做的怎么样,他的房子多了什么装备,忙着怎样才能让房子好看一点。

白天映入我眼中的便是这儿一场麻将,那儿一场麻将(我想这是农村风气的问题,在这里我不做调查报告)。

放眼看上去,那一座座的房子僵硬的摆在那里,走近一看房子旁边到处都是生活垃圾,这一堆的那一堆的,根本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更可恨的还有一些生活污水到处都是。

在我看来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在近几年里)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周边的环境(人们没有在意)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后退。

这根本就违背了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还有房子的建设和占地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向,根本就没有合理的规划,
这样就造成农村土地的严重浪费。

此次,我回家做了一些了解(还不算是调查)。

我的目的在于:
(1)进一步了解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加深对社会事实的认识。

(2)结合自身的认识与农村实际环境的对比来提升自己对周边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并学会社会事实的核心意义。

介于这次的社会调查报告,我也到了附近的一些村庄了解了一些情况,但对于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很好,所以再次粗略的得出一个结论(只是狭窄的方面,粗略,不可全局的看待)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合奏可持续道路的观点在结合当地的实际实施没有做好全方面的建设(只是各地方的农村)。

介于这个结论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我个人有几个方面的看法:
(1)国家提出了这些方针到大地方时地方官员没有着重注意这些方针导致这些方针在地方的实施欠缺。

(2)农村群众对国家的政策消极的对待,没有很好的与地方官员合作。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也做了粗步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的这两个问题都存在。

所以,我认为要贯彻国家的政策,我们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土地的滥用和环境的污染是违背了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基本方针,然而这两个方面也关系着农村人民精神生活的提高,所以,以下我便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社会调查报告篇2
一、课题提出:
这也许是一个老掉牙的课题,可是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

曾经优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调查结果也已不符和现在居民的想法,况且目前xx区确实面临着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的问题。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居民的环境意识到底如何,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思想占上风吗?因此,作为地理调查组组员的我们针对xx区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处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分
析。

二、研究内容:
1、了解永强一带的环境质量,垃圾筒及清洁工人的状况;
2、根据存在的问题,列表调查(附后)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1、敲醒环境意识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居民,从而提高他们的警觉性:
2、让居民了解有关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时也让单位人员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措施;
对提高xx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四、研究过程:
(一)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设计问卷,发放填写
3、访问环保局职能部门
4、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设计问卷(共15题)发放204张并全部收回
具体方法:在xx区踩点永中、状元、永昌、瑶溪五个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由调查对象当面填写并收回。

2、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的对象为xx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人、医生等。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我们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对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建议等等。

本次我们调查的居民为204人,从被调查者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居
民还是对环保问题感兴趣的,而且在调查过程中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了问卷。

但仍有少部分人对环保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当前的环境状况视若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9%的人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且69.6%人对自己乱扔垃圾感到惭愧,如此看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唤起了广大居民的重视。

现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呢?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得出答案。

问卷上有这么一道问题:你上街买菜是否会带上篮子?有86.8%的人回答没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

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就提出应该在菜市场口摆放篮子,以减轻白色污染。

对于生活污染的处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会将垃圾丢于垃圾箱,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然而在令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围找不到垃圾筒;他们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数目。

据我们组成员的走访调查,确实发现这一问题,如永兴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纪兴路等均无垃圾筒,而有些所谓的垃圾筒也早已经面目全非。

所以,我们觉得环保部门应该多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对居民提出的好建议要采纳并付诸行动。

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仅xx区人数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对清洁工都抱感谢的态度,但也有大约半数的人对政府的环保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太过于形式化。

问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题“您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今后的环保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很多人都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将口号落到实处!
但是把环境污染的原因全都归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毕竟只是一个以行政为职能的机关单位,居民的实际行动才是主题,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比如问及对自家门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虽然有38.2%的居民表示会自觉监督,组织附近居民进行保护,但持“与我无关、爱理不理”的态度竟占19%,据前述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总体的居民调查结果显示,xx区居民已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但这只是单方面的结论。

为更好的对此次课题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小组成员一同走访了xx环境卫生局,与那里的负责人娄长贵娄主任交流了近一个小时。

根据该部门的反映,xx区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是欠缺的,人们大都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公共场所的环境保洁意识不强。

正因为没有很好的重视,致使生活环境受到污染。

整个xx除状元还算不错,大部分地区不容乐观,由于现在xx正处于经济建设高峰期,对今后的环保问题考虑欠佳,环境污染程度还在进一步加深。

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洁工每天分时间段对各大街干道进行清扫,整洁,并将垃圾运到指定地点处理;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经常雇人打捞以防止更严重的污染;适时地作宣传工作。

如此看来政府部门显然已经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了。

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机动车及汽车围气排放的管理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就是为扩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绿化带没有及时重建。

对此,负责人的回答是他们要搞的是大绿化,是人均绿化带的比分,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小绿化场地。

五、总结:
经过这次的调查,结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明显地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境意识越多,环境意识越强。

居民环境意识比农村强;青少年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

多年来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他们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和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人;公众的环境意识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大部分人主要是从电视、广播中获得环保信息的。

环境宣传教育要在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

看来要想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而我们xx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是面对未来任务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没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致错误的认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管理;而政府虽然抱怨居民环境意识差,也同样有不周之处。

所以我们希望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努力,为xx今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尽一份力!
社会调查报告篇3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

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团组织以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根据当地青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办公厅赴广东调研组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作的探索,从思路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1.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

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

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

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

15年增长近10倍。

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

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

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

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

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

1、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

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

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

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

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

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体分化明显。

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

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

“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

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

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

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

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

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

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
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社会调查报告篇4
20xx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还有数百万存量失业毕业生,70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了大学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又一次摆在突出位置,并要求国务院部署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就业难是不是国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呢?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包括三个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xx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xx年为212万人,20xx年的毕业生达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历史高峰,人数达到了280万人,比20xx年净增了68万,增幅为32%,预计到20xx年毕业生将达到340万人。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xx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xx年7月份达到70万人。

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xx年我国共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安置,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

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三)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那么该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呢?
首先应该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1.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

2.高校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国情与艰苦创业精神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树立科学的、务实的事业观和奋斗观。

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确立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要有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在现实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其次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

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防止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最后就是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
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

因此,学校要让大学生清楚: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发展的趋势只能使竞争越趋普遍和激烈,优胜劣汰,谁也回避不了,必须使个人适应这个要求。

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适应性强,需求量大,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要以这些人才的标准加
强学习和锻炼,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
社会调查报告篇5
1 调查简介
xxx年9月中旬,乌鲁木齐铁路局团委深入民航局、上,走访调查了中长途旅客运输市场。

此次调查综合采用问卷、观察、询问、座谈方法进行,共调查不同层次旅客8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20份,有效问卷887份。

1.1 当前中长途旅客运输市场现状
新疆的航空网已覆盖全国近30个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发送量逐年递增。

自治区中长途旅客发送量民航约占25%,铁路约占73%,公路仅为2%。

运输收入航空基本达到铁路的一半,并呈缓慢攀升之势。

1.2 航空、铁路运输市场客源主体
旅客选择运输方式是据个人经济能力及社会层次而决定。

自治区中长途旅客划分为两大阵营:乘坐飞机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较高的知识结构且机票可以报销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干部及商业人员,而收入微薄、知识水平不高、自己花钱旅行的工人、农民则成为铁路运输客流的主体。

2 铁路市场环境在的问题
2.1 从宏观环境上看,与民航相比较,铁路客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长途旅客运输主体的地位与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

兰新铁路是自治区联系内地的首选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来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