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验策略——以《沃尔塔瓦河》教学活动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验策略——以《沃尔塔瓦河》教学活
动为例
方建军
【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体验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所有领域和全部活动中。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Music is an hearing art,and experiencing music is the base of whole music learning activity,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Music experienc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all music teaching fields and activity organization.In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take different tactics for students at varied levels to guide them participate in it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life-long music study and appreciation.
【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2
【总页数】3页(P122-124)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体验;策略
【作者】方建军
【作者单位】余姚市马渚镇初级中学,浙江余姚3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71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是初中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的重点欣赏曲目。

乐曲采用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通过描绘两岸美丽景色以及风俗人情,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欣赏该作品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想像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意境。

当然,对音乐作品意境的想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先期对作品有整体的感知,并对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有理性的认识,还要对作品的背景材料和作者的简要情况有一定了解,才能使音乐的想像顺利展开。

这些,都需要以学生充分的体验为前提。

按照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和投入的深度,结合音乐欣赏教学一般总、分、总的步骤,可以把体验分成三个不同层次的阶段,即音响的直觉感知,要素的理性分析和情感的感悟共鸣。

这三个阶段很难截然分开,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渗透。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开始接触一个音乐作品,从音响中获得音乐体验,虽然受体验者的生活经历和音乐修养的影响,但是一般来说是直觉的、肤浅的、表象的。

所以,教师在第一次导出作品时,应该创设与音乐相应的,融视、听、感、触为一体的特定场景和音乐情境,在感受音响的同时,从感知入手,进入音乐情绪和情感的首次体验。

初次聆听作品时,教师往往会采用设问的方式给学生思考指向,其实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

只有创设出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初次的音乐体验再创造,获得新的意义。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比如创设仿真型教学情境。

在初次体验《沃尔塔瓦河》前,大多数同学从没接触过这部作品,对这条河流也不甚了解。

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画面、视频、设问等手段,为学生精心创设沃尔塔瓦河从源头山泉到大河两岸风俗人情的直观情境,学生身临其境之中,在初次聆听《沃尔塔瓦河》之后就能对作品描绘的壮丽画卷有直观感受。

又如创设合作学习型教学情境。

在欣赏《沃尔塔瓦河》前,可
以把作品中的河流主题单独拎出来直观感知,而这一内容,学生是有生活和音乐经验的。

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你所知道的描写河流的音乐有哪些特点,一起回顾一下,议一议,说一说,总结出一些描写河流的音乐作品的特点来,然后通过聆听《沃尔塔瓦河》的河流主题来验证刚才的合作学习成果是否有效。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首次体验作品时,教师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意境、风格,就能使初次体验获得直观的整体印象。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会满足于学生对该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整体感知层面上。

教师一般会采用或分段、或选择重点乐段、或选择代表性乐段、或选择对比性乐段等各种形式,从音乐本身来理性分析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也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再体验、再训练,学生将来才能成为有音乐修养的听众。

在体验音乐要素的表现魅力时,通常都会碰到是先理解音乐要素还是先感受音乐形象的问题。

音乐作品中各种节奏、力度、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是音乐分析时所必须要涉及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沃尔塔瓦河》主题时会采用设问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聆听中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拍子、力度是怎么变化的等等。

这就是音乐要素先行的体验模式。

所谓音乐形象先行就是当音乐出现时学生首先需要的只是放松,不是立刻想在音乐中去寻找什么概念,先让自己细心体验音乐的情感、形象、情节,学生唱起来,动起来,大胆地阐述自己的体验感受:你认为这个主题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河,从什么地方听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对这条河流抱有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等等。

然后一起分析音乐中哪些表现要素产生了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并归纳出知识点。

在音乐形象的层层深入的感受过程中,学生的体验积极性和参与度高,始终浸润在音乐之中,从音响出发,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达到理性分析的高度。

相比较而言,音乐形象先行的教学策略,更符合音乐欣赏的目的,更能获得音乐体
验的乐趣和心理上的艺术满足,当然也更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的预设。

教学的魅力就体现在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

在《沃尔塔瓦河》的欣赏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深入体验到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可以采用听、唱、说、比、动、看、画、演等各种有效的音乐体验策略。

“听”就是在分段、分句的反复聆听,音响感知、形象认识、理性分析,逐步加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例如:《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就需要反复聆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才能从深情如歌的旋律、细腻感人的小提琴演奏中感受到作曲家对祖国真挚的爱。

“唱”就是根据教材要求哼唱、视唱、背唱音乐主题,以此帮助体验音乐形象。

唱主题可分成听前唱、听后唱、边听边唱三种形式。

听前唱主题可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入情、入境去体验作品;听后唱主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边听边唱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聆听之中感受主题的重复和变化,获得更好地音乐体验。

例如:既可以通过听、唱河流主题来导出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也可以在聆听完呈示部主部主题后学唱这一主题以求细致分析,更可以在欣赏再现部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时边听边哼唱,此时,头脑中已有了沃尔塔瓦河的形象,再细细品味旋律的宽广雄浑,感悟情绪的奔腾向前,让音乐的体验上升到对作品主题体悟的境界。

“说”就是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联想、想象,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阐述自己感受音乐的体验。

例如在体验引子部分时,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两支长笛快速的交错演奏表现怎样的两条小溪,小提琴的拨弦又表现了溪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比”就是对作品的不同部分进行细致对比,区别其中的节拍、节奏、速度、音色、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在体验展开部中两个场景时,把波尔卡舞蹈和水仙舞蹈两个音乐片段从配器、节拍、节奏、力度以及氛围营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验到不同时段和河段的风俗人情和神话性的幻景。

我们也可以把音乐主题进行变异,从
而突出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形象刻画的重要性,例如将《沃尔塔瓦河》主题改编成4拍子,对比聆听,体验两种拍子在河流形象塑造上的差异。

“动”就是在乐曲的指定位置参与伴奏、指挥、律动等,以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体验感受,提高参与度。

例如:在欣赏再现部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做指挥手势,就能体验到旋律的起伏推动、速度、力度、配器的层层推进,在情绪不断推向高潮的时候把自己也投入进去。

“看”就是发挥视听通感作用,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学生,使音乐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

例如:在聆听村民婚礼这一段时,采用音画、音视匹配的视听版本,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画”可以是用线条、符号等表现自己体验到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印象,也可以是具象的画面把自己体验的音乐意境表现出来。

例如:为展开部中月亮、水仙的舞蹈画出旋律图,可以引导学生用点和线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以此来体验该段旋律的轻盈优美的特点。

“演”就是以戏剧化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故事情节,或者用简单的舞蹈来表现音乐。

例如:组织几个同学踏着波尔卡的节奏,迈着轻快的步伐跳起欢快的舞蹈模仿乡村婚礼的情景。

或者用简单的挥臂和手指的弹跳动作,表现仙女们优美的舞姿和荡漾的水波,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的体验到该段舞蹈的旋律和配器上的特点,并理解描绘的夜幕下水面上仙女翩翩起舞的幻境。

共鸣就是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而起伏,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在前一阶段对音乐要素的细致的理性分析之后,教师要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之间巧妙架桥,既是水到渠成,又是感悟升华,使学生的情感和作品产生共鸣,情理统一,使音乐体验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目的。

音乐情感的感悟共鸣阶段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感悟、想像、共鸣、升华等。

音乐蕴含的情感内涵是作者的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也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在作品中
的体现。

感悟音乐既是在感悟作品,也是在感悟作者,所以在《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中,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须向学生有所交待。

同时也是自我感悟,所以要把学生心中对家乡、民族、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起来。

既要培养知音律、通心灵的耳朵,又要以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来展开联想和想像,在音乐体验中达到人与音乐情感的共鸣,并上升到对生命体悟的境界,升华到对美好人性的歌颂。

在逐段分析聆听《沃尔塔瓦河》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完整深入体验整部作品,就是既要理清情节发展和作品结构的关系,又要细细品味音乐,触摸沃尔塔瓦河的脉搏,聆听作者斯美塔那的心跳,激发学生随着音乐的发展想像出河流奔腾、两岸风景秀美、人们载歌载舞的一幅幅画面和场景,在品味与感悟作品承载的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情感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共鸣,跳出所有音乐传承下来的有形框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趣与音乐、作者进行对话,从而使自己的情操得以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

”音乐体验的价值就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验,其实并不复杂。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之中。

【相关文献】
[1]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