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阅读教材P18~P19
结合下面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探究以下问题:
1.结构基础 突触由__突__触__前__膜__、__突__触__后__膜__、_突__触__间__隙___(其内液体为组织液) 构成。
2.传递过程 轴突→__突__触__小__体__→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_突__触__前__膜___→突 触间隙→_突__触__后__膜___(下一个神经元)。 3.信号转换:电信号→_化___学__信__号__→电信号。 4.传递特点:__单__向__传递。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__突__触__前__膜__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中枢参与(损伤)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 V 区、W 区(高 考试专心答题时
级中枢)
“千手观音”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 V 区,躯体运动
聋哑人学习舞蹈 中枢
某同学跑步时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植物人
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 脊髓功能正常
高位截瘫
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选 C。“植物人”的大脑受损,没有自主意识,也不能运
动,故大脑皮层和小脑失去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而“植物人”
的心跳、呼吸、体温等均正常,故下丘脑、脑干和垂体的调节作
用正常。
2.结合排尿反射的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用字母和 箭头表示主动排尿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病人高位截瘫,小便失禁,其排尿反射过程为:___________。 (3) 上 述 例 子 说 明 低 级 神 经 中 枢 和 高 级 神 经 中 枢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兴奋只能由③传递到④,而不能反过来 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解析:选 B。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①是受体,②是神经递质, 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然后和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特异性地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突触间隙实 质是神经细胞间隙,其中的液体相当于组织液。突触小泡来自高 尔基体产生的小囊泡。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比较
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或变化)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
速度


方向
可以双向
单向传递
3.药物对兴奋传递的影响 (1)某些药物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兴奋无法在细胞间传递, 导致肌肉松弛(肌无力)。 (2)药物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 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 (3)药物止痛机理:药物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阻碍兴奋的传递;药物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解析:选 A。由于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当刺激 A 点时, 兴奋无法从左神经元传向右神经元,所以甲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 次,而乙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
兴奋传导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如图甲)
解析:选 D。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 酶系所破坏,故 A 项正确;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 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故 B 项正确;神经递 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提高对 Na+或 Cl-的通透性,故 C 项正确;若为兴奋性化学递质 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则 Na+内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 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则 Cl-内流,故 D 项错误。
2.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 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 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中,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解析:选 D。进行生物考试时,答题过程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 境中完成的,不需要听觉,也不需要说话。在审读试卷过程中需 要视觉,并且要理解题干中给予的信息,需要视觉性语言中枢的 参与;经过思考,在作答试题时,答案要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在试 卷上,则需要书写性语言中枢的参与。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3.近年,有人利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除皱美容,这遭到了部分 专家的质疑。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 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一种兴 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 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解析:选 A。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与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有关, 如果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则兴奋传递中断。
2.(2019·山东泰安期末)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能用语 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
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书写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
D.听觉性语言中枢
解析:选 C。病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说明运动性语言中 枢正常;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听觉性语言中枢正常;读 不懂报刊上的新闻,说明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
2.大脑皮层言语区
受损功能区
障碍症特征
① __S__区 _不__能___讲__话__(听得懂、看得懂)
② __W__区 _不__能___写__字__(听得懂、看得懂)
③ __V__区
__看__不__懂__
④ __H__区 _听__不___懂__(会写、会讲、会看)
功能障碍症 运动性失语症
失写症 失读症 听觉性失语症
5.突触类型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 树突连在一起,即有两种常见的类型(如图所示),试分析 A、B 两种突触类型。
(1)A 类型为__轴__突__—__细__胞__体__型,图示为:

(2)B 类型为_轴__突__—__树__突___型,图示为:

1.神经递质 (1)存在部位: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突触小泡的形成与 高尔基体有关。 (2)释放方式: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 于突触后膜。 (3)作用效果: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或抑制。 (4)作用后去向: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酶分解,或被突 触前膜吸收重新利用。
答案:(1)g→h→c→d→e (2)a→b→c→d→e (3)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知识点三 人脑的高级功能
阅读教材P20~P21
1.功能: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_最__高__级__的部位。既可感知 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_语__言__、__学__习__、__记__忆___ 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要点回眸]
核心知识小结
核心知识小结 [答题必备]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 号→电信号。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以及与生物节律控制 有关的神经中枢。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脑言语区损伤症:W 区——不能写字;V 区——不能看懂文 字;S 区——不能讲话;H 区——不能听懂话。
1.与语言中枢相关的“三个”易错点 (1)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中枢,此区受损,患者仍有视觉,只是 “看不懂”语言文字的含义。 (2)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中枢,此区受损,患者仍有听觉,只是 “听不懂”话的含义。 (3)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2.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生理或病理现象
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 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2 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重、难点) 2.概述神经系统 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甲 ①刺激 a 点,b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 的偏转。 ②刺激 c 点(bc=cd),b 点和 d 点同时兴奋,电表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如图乙)
乙 ①刺激 b 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 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 c 点,兴奋不能传至 a,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表只 发生一次偏转。
知识点二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阅读教材P19~P20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连一连]
2.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__脊__髓__的低级中枢受__脑__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 控。
1.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主要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垂体
A.①②③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_神__经__系__统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_行__为__、__习__惯___和 _积__累__经___验__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贮__存__和__再__现__。短期记忆主要与 __神__经__元__的__活__动__及__神__经__元__之__间__的__联__系__ 有 关 ; 长 期 记 忆 可 能 与 _新__突__触___的建立有关。
4.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 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神经纤维时,甲、 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