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4.2 细菌 教案 (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多媒体展示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的细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每个细菌怎样生活的。
的。
1. 多媒体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73页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指出哪些是细菌的基本结构,哪些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的父母在你们吃饭以前,总是让你们先洗手呢?”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细菌,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细菌?”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探
究
2.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3.观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回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并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不同,得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样。
1.学生观看,总结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2.在组内讨论,并总结、汇报。
3.分组完成教材第74页的技能训练,并在班上交流,达成共识。
4.独立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二自然段,了解芽孢。
2.多媒体展示细菌、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不同之处。
3.质疑: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
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将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六)细菌的生殖
1.课件演示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2.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胞分裂的次数与产生的细胞数之间的关系。
3.组织,引导,评价。
4.指导阅读,强调: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5.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读目标,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认真阅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作出标记,并在班上交流。
2.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将解决不了的疑问先记录下来。
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与教师共同分析。
学生交流巴斯德的贡献。
教 师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科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课题
细 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说出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4、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难点: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细菌的发现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细菌是谁首先发现的呢?他凭借什么方法使细菌从此进入人的视野?
2.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存在,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的内容,说出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巴斯德的不同的观点。
与学生共同分析巴斯德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提出问题:巴斯德的贡献有哪些?
(二)细菌的大小
1.多媒体展示资料: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2.引导学生说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3.质疑:这样微小的生物需借助什么样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三)细菌的形态
1.多媒体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图,指导学生观察,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
5.总结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小
结
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并在班上交流,互相借鉴。
检
测
反
馈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上汇报。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二、细菌的大小:个体十分微小
三、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四、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六、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1.阅读资料。
2.从资料中收集信息,明确: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3.思考,回答问题。
1.认真观察,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2.再次认真观察图片,了解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每个细菌仍是独立生活的。
1.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教材中的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3.多媒体展示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的细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每个细菌怎样生活的。
的。
1. 多媒体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73页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指出哪些是细菌的基本结构,哪些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的父母在你们吃饭以前,总是让你们先洗手呢?”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细菌,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细菌?”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探
究
2.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3.观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回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并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不同,得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样。
1.学生观看,总结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2.在组内讨论,并总结、汇报。
3.分组完成教材第74页的技能训练,并在班上交流,达成共识。
4.独立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二自然段,了解芽孢。
2.多媒体展示细菌、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不同之处。
3.质疑: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
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将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六)细菌的生殖
1.课件演示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2.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胞分裂的次数与产生的细胞数之间的关系。
3.组织,引导,评价。
4.指导阅读,强调: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5.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读目标,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认真阅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作出标记,并在班上交流。
2.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将解决不了的疑问先记录下来。
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与教师共同分析。
学生交流巴斯德的贡献。
教 师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科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课题
细 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说出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4、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难点: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细菌的发现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细菌是谁首先发现的呢?他凭借什么方法使细菌从此进入人的视野?
2.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存在,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的内容,说出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巴斯德的不同的观点。
与学生共同分析巴斯德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提出问题:巴斯德的贡献有哪些?
(二)细菌的大小
1.多媒体展示资料: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2.引导学生说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3.质疑:这样微小的生物需借助什么样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三)细菌的形态
1.多媒体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图,指导学生观察,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
5.总结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小
结
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并在班上交流,互相借鉴。
检
测
反
馈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上汇报。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二、细菌的大小:个体十分微小
三、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四、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六、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1.阅读资料。
2.从资料中收集信息,明确: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3.思考,回答问题。
1.认真观察,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2.再次认真观察图片,了解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每个细菌仍是独立生活的。
1.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教材中的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