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叠问题》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xx县的王xx,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学广角是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利用这些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册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中的例题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利用学生过去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
、
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分类的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择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对教材进行重组,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贴近生活的情景,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丰富、直观的游戏活动,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叠部分的问题。
难点: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
接下来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本课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尝试,小组合作,在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来理解重叠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上课伊始,我首先询问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对喜欢吃什么水果做了一下调查,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找了10名
同学占到讲台上。
告诉同学们这是咱们班的水果品尝队,你们当中谁喜欢吃苹果?站到这边来。
有7名同学站了出来。
我让同学们数一数。
我接着问谁喜欢吃西瓜?
结果剩下的同学全站出来,喜欢吃苹果的里面也有3个人喜欢吃西瓜,我让他们也站到喜欢吃西瓜的队伍中,再让同学们数一数。
师:这个水果品尝队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们热情高涨马上就说出了答案。
(7+6-3=10)
师:为什么减3?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出了子林、小漠、明明这三个人数了两次
师:对,这3名同学数了两次,重复数了,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二、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本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本环节中,我大胆放手,适时引导,让学生合作交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1)组织比赛,探究新知。
首先,组织同桌进行抢姓名比赛,我让学生把台上的十个同学的名字制成名片,同桌两人中一个负责抢喜欢吃苹果的,,一个负责抢喜欢吃西瓜的同学名片,因为同桌两人都想要“子林、小漠、明明”这3张卡片,就引发了矛盾,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两人都想要的3张名卡片放在什么位置更好,学生会想到放在中间。
我让他们摆一摆,同时我把名单写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让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喜欢吃苹果的7人在哪,喜欢吃西瓜的6人在哪?我适时引导,我们心里明白了,但是看起来好像不太清楚,引导学生用黄色粉笔圈出喜欢吃苹果的,用红色粉笔圈出喜欢吃西瓜的,最终完成韦恩图的创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集合图,充分交流感知集合图的作用和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巩固集合图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要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不能总是拽着学生走。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3)列式计算,归纳总结。
根据韦恩图,列出算式,解决重叠问题:7+6-3=10(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找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介绍,并解释每个数的意义。
最后,通过观察,列出了所有的算式,共同概括出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先求出两部分人数的总和,再减去重复的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要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不能总是拽着学生走。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