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4.03.08
•【字号】皖政办[2004]15号
•【施行日期】2004.03.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
(皖政办[2004]1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三月八日
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至2010年)》,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壮大现代中药产业,促进安徽
经济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中药产业化体系,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安全稳定高效的现代中药产品。

加快中药市场体系建设和网络建设,培育大市场,发展大企业,提高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构筑我省中药创新体系,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用5—10年时间,使现代中药产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总体布局与区域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企业为主相结合、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中药与中医现代化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我省中药现代化发展。

二、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战略目标
1.构筑我省中药现代化研究创新体系。

坚持“继承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和机制创新,构筑研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到2010年,形成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支撑平台,建成3—5个在国内有影响的省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一批中药新药。

2.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种植(养殖)、研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中药产品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30种地道和常用中药材、50种常用中药饮片及部分中药提取物的现代质量标
准;完成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中部分传统中成药的工艺条件优选评价和质量控制手段的提高工作;完成50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制定“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
范”。

3.开发一批中药新产品。

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加快疗效确切、成分稳定、质量可控、使用安全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

到2010年,开发出5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高效的中药新产品,
完成10—15个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4.培育一批大型中药企业集团。

围绕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组建大型中药企业集团,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企业或企业集团。

到2010年,形成2—3个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幅度提高中药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积极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中药产品的出口份额。

(二)重点任务
1.加强中药创新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强省级中药重点实验室、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改善中药研究开发实验条件,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

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中药信息网络系统。

重点加强中药处方筛选、新剂型开发、药效评价、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及方
法、指纹图谱应用技术研究。

创建国家中药分离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我省在国内中药分离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工艺装备重点工业性实验基地等,联合创建国家中药分离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扩散源。

筹建省中药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
高中药标准化研究水平。

2.加速中药标准化建设。

推广我省地道和大宗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从我省白芍等地道中药材中选择数个品种,开展营养生理、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措施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根据地方资源情况,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每年建设1—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制定符合GAP的中药规范化种植操作规范(SOP),带动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开展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制定和完善炮制规范。

制定中药材、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全面提高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的、量化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提高中成药、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等的质量控制水平。

以中药注射剂为重点,逐步扩大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
用。

3.加快中药产品创新与开发。

选择我省传统中医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特色的名方、验方,开发中药现代制剂产品。

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制剂,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开发疗效确切、成分稳定、质量可控、使用安全的中药新产品,进一步提升我省中药产品的档次。

4.培育中药优势产业。

加强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中药提取物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以中药有效成分高效提取分离和中成药制剂新技术装备开发及推广应用为突破口,为安徽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高技术支撑,培育新兴产业。

5.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

建立中药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

按照GAP标准,在皖北地区、大别山区筹建中药材种子种苗选繁基地,防止品种退化,解决品种源头混乱的问题。

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和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
产业化生产。

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

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
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部署和推进中药现代化工作。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有利于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高效、协调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围绕国家及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制定
相应的实施细则。

(二)强化技术咨询与指导
成立省中药现代化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由省内外著名专家组成,负责对全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方向、基地建设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对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立项调研和评估论证,为中药现
代化产业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建立多渠道的中药现代化投入体系
以政府投入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渠道、多元化地增加对中药现代化的科研、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省财政部门通过调整科技经费支出结构,适度增加对中药现代化的投入。

各地要积极鼓励中药科技成果优先在省内转化。

有条件的地方,可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有关促进中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资金。

鼓励风险投资资金向中药产业的投资,已有的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政府投资资金,要将中药现
代化项目列为重点投资的产业之一。

各地要积极利用社会资金,积极支持现代中药企业规范改制并实现上市融资,积极鼓励并支持有关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现代中药产业,鼓励跨地区、跨行业
收购、兼并、联合、重组中药企业。

积极协调现代中药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全省中药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到2010年,企业研究开
发投入争取达到销售额的5%以上。

(四)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
将中药产业作为我省的优势产业加以培育,支持中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大品种的产业化开发,鼓励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提升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支持中药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鼓励中药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出口,特别是鼓励高附加值中药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鼓励中药产品进入国家医药主流市场。

中药产品出口按照科技兴贸有
关政策执行。

推进中药产业化经营。

鼓励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促进中药流通向现代流通方式的转变;为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鼓励中药工商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各地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予政策支持。

扶贫开发要积极支持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

制定有利于我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价格和税收政策。

价格主管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优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要实行鼓励价格政策;税务部门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及企业开展中药共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进口所需
设备,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加快中药注册进度。

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药创新产品实行按程序快速审批与报送,分别优先推荐和进入国家、省基本用药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五)注重对中药资源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根据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推动有关中药资源保护的地方条例制定工
作。

从中药资源保护的实际出发,调整保护品种,规范利用野生中药资源的行为,充分体现鼓励中药材人工种植、养殖的基本政策。

研究制定中药行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国际专利竞争。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中药知识产权,促进中药创新。

加快专利审查速度,缩短审查周期,运用专利制度加速技术产业化。

(六)加速人才培养,扩大国际合作
积极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和其他相关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合资、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有计划地培养造就一批中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级生产管理和经营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法律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在传统医药政策、法规方面的交流;加强传统药物有关标准和规范管理方面的沟通与协作,为中药现
代化创造外部条件。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

利用我省优势中药材资源和企业、人才、科研资源,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中药产业,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和规
模,积极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