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解答题同步优质(Word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解答题同步优质(Word 版 含答案)
一、压轴题
1.(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
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点O 在直线AD 上,在直线AD 的同侧,作射线OB OC OM ,,平分AOC ∠. (1)如图1,若40AOB ∠=,60COD ∠=,直接写出BOC ∠的度数为 ,
BOM ∠的度数为 ;
(2)如图2,若1
2
BOM COD ∠=
∠,求BOC ∠的度数; (3)若AOC ∠和AOB ∠互为余角且304560AOC ∠≠,,,ON 平分BOD ∠,试画出图形探究BOM ∠与CO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OD OB ⊥,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
85AOE ∠=
(1)求COE ∠;
(2)COE ∠绕O 点以每秒5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t 秒(013t <<),t 为何值时
AOC DOE ∠=∠;
(3)射线OC 绕O 点以每秒10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射线OE 绕O 点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若射线OC OE 、同时开始旋转m 秒(024.5m <<)后得到
4
5
AOC EOB ∠=
∠,求m 的值. 4.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以“线段与角的共性”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发现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与角的平分线的概念类似,甚至它们在计算的方法上也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的题目可以转换,解法可以互相借鉴.如图1,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
图1 图2 图3 (1)问题探究
①若6AB =,2AC =,求MN 的长度;(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AB a ,AC b =,则MN =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2)继续探究
“创新”小组的同学类比想到:如图2,已知80AOB ∠=︒,在角的内部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 ③若30AOC ∠=︒,求MON ∠的度数;(写出计算过程)
④若AOC m ∠=︒,则MON ∠=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3)深入探究
“慎密”小组在“创新”小组的基础上提出:如图3,若AOB n ∠=︒,在角的外部作射线
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若AOC m ∠=︒,则
MON ∠=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5.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8AB =,16BC =,12AC =.点P 从点A 出发以2个单
位长度/秒的速度沿A B C A →→→的方向运动,点Q 从点B 沿B C A →→的方向与点P 同时出发;当点P 第一次回到A 点时,点P ,Q 同时停止运动;用t (秒)表示运动时间.
(1)当t 为多少时,P 是AB 的中点;
(2)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2
3
个单位长度/秒,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2BP BQ =; (3)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a 个单位长度/秒,当点P ,Q 是AC 边上的三等分点时,求a
的值.
6.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90COD ∠=︒ ,射线OE 平分AOD ∠,设
COE α∠=.
(1)如图①所示,若25α=︒,则BOD ∠= .
(2)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②的位置,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③的位置,则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即
BOD ∠= .
(4)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④的位置,继续探究BOD ∠和COE ∠的数量关系,则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即BOD ∠= .
7.如图,两条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且90AOC ∠=,射线OM 从OB 开始绕O 点逆
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5/s ,射线ON 同时从OD 开始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
12/s .两条射线OM 、ON 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本题出现的角均小于平角)
(1)当012t <<时,若369AOM AON ∠=∠-.试求出的值; (2)当06t <<时,探究
BON COM AOC
MON
∠-∠+∠∠的值,问:t 满足怎样的条件是定
值;满足怎样的条件不是定值?
8.(1)如图1,在直线AB 上,点P 在A 、B 两点之间,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 的中点,若AB n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①求线段AB 的长;
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 PB
PC
+的值不变.
9.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 的度数. 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 和ON 仍然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 、OD 、OB 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 和∠BOD 相等.
(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 的度数为 °.图3中∠MON 的度数为 °. 发现感悟
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明:由于图1中∠AOC 和∠BOD 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 和∠NOD 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 的度数.
小华:设∠BOD 为x °,我们就能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 和∠MOC 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
(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 的度数. 类比拓展
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
(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 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10.已知∠AOB 和∠AOC 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角,OD 是∠BOC 的平分线. (1)若∠AOB=50°,∠AOC=70°,如图(1),图(2),求∠AOD 的度数;
(2)若∠AOB=m 度,∠AOC=n 度,其中090090180m n m n <<,<<,< 且m n <,求∠AOD 的度数(结果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答案.
11.射线OA 、OB 、OC 、OD 、OE 有公共端点O .
(1)若OA 与OE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
(2)若∠AOC=108°,∠COE=n°(0<n <72),OB 平分∠AOE,OD 平分∠COE(如图2),求∠BOD 的度数;
(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 绕点O 在∠AOD 内部旋转(不与OA 、OD 重合).探求:射线OC 从OA 转到OD 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12.观察下列各等式:
第1个:2
2
()()a b a b a b -+=-; 第2个:2
2
3
3
()()a b a ab b a b -++=-; 第3个:3
2
2
3
4
4
()()a b a a b ab b a b -+++=- ……
(1)这些等式反映出多项式乘法的某种运算规律,请利用发现的规律猜想并填空:若n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1
2322321()( )n n n n n n a b a
a b a b a b ab b -------++++++=______;
(2)利用(1)的猜想计算:1233212222221n n n ---+++++++(n 为大于1的正整
数);
(3)拓展与应用:计算1233213333331n n n ---+++
++++(n 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压轴题
1.(1)2412--;
;(2)2t ;362t -;(3)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为2,此时点P 点Q 表示的数分别是2-,2,2226
,33
. 【解析】 【分析】
()1因为点A 在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所以点A 表示数24-;点B 在点A 右侧且与点A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故点B 表示:241212-+=-;()2因为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运动2两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则t 秒后点P 表示数
242t(0t 18-+≤≤,令242t 12-+=,则t 18=时点P 运动到点C),而点A 表示数
24-,点C 表示数12,所以()PA 242t 242t =-+--=,
PC 242t 12362t =-+-=-;()3以点Q 作为参考,则点P 可理解为从点B 出发,设点
Q 运动了m 秒,那么m 秒后点Q 表示的数是244m -+,点P 表示的数是122m -+,再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Q 运动到点C 之前;②点Q 运动到点C 之后. 【详解】
()1设A 表示的数为x ,设B 表示的数是y .
x 24=,x 0<
∴x 24=- 又
y x 12-=
y 241212.∴=-+=-
故答案为24-;12-.
()2由题意可知:
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是()242t 0t 18-+≤≤,点A 表示数24-,点C
表示数12
()PA 242t 242t ∴=-+--=,PC 242t 12362t =-+-=-.
故答案为2t ;362t -.
()3设点Q 运动了m 秒,则m 秒后点P 表示的数是122m -+.
①当m 9≤,m 秒后点Q 表示的数是244m -+,则
()PQ 24m 4m 122m 2=-+--+=,解得m 5=或7,
当m=5时,-12+2m=-2, 当m=7时,-12+2m=2, ∴此时P 表示的是2-或2;
②当m 9>时,m 秒后点Q 表示的数是()124m 9--,
则()()PQ 124m 9122m 2=----+=, 解得2931m 33
或=, 当m=293时,-12+2m=223, 当m=
313时,-12+2m=263
, 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
2226
33
或. 答: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为2,此时点P 点Q 表示的数分别是2-,2,2226
,33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实数与数轴的相关概念,解题时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用代数式表示出数轴上的动点代表的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1)80°,20°;(2)90°;(3)当030AOB <∠<时,45BOM CON ∠+∠=;当
3090AOB <∠<,45CON BOM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平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 (2)设AOM COM x ∠=∠=,再根据已知1
2
BOM COD ∠=∠得出∠BOM=90°-x , 再利用BOC BOM COM ∠=∠+∠即可得出结论
(3)分030AOB <∠<,3090AOB <∠<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详解】
解:(1)∵∠AOB=40°,∠COD=60°
∴∠BOC=180°-∠AOB -∠COD=80°,∠AOC=180°-∠COD =120° ∵OM 平分∠AOC ∴∠AOM=60°
∴∠BOM=∠AOM-∠AOB =20° 故答案为:80°,20° (2)
∵OM 平分∠AOC
∴设AOM COM x ∠=∠=,则1802COD x ∠=- ∵1
2
BOM COD ∠=∠ ∴()
1
1802902
BOM x x ∠=
-=- ∴9090BOC BOM COM x x ∠=∠+∠=-+= (3)
当030AOB <∠<时,即OB 在OM 下方时 设AOB x ∠= ∴90AOC x ∠=-
∴1452AOM x ∠=-
∴13
454522
BOM x x x ∠=--=-
∴119022
DOA DOB x ∠=
=-. ∴13
909022
CON DOC DON x x x ∠=∠-∠=+-+= ∴45BOM CON ∠+∠=
②当3090AOB <∠<,即OB 在OM 上方时
设AOB x ∠= ∴90AOC x ∠=- ∴1
452
AOM x ∠=- ∴3
452
BOM x ∠=
- ∴1809090DOC x x ∠=-+=+, ∵ON 平分BOD ∠,
∴119022DON BOD x ∠=
∠=- ∴3
2
CON x ∠=
∴45CON BOM ∠-∠=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相关计算,难度适中,涉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和邻补角相加等于180°的知识点;同时,里面的小题从易到难,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1)∠COE =20°;(2)当t =11时,AOC DOE ∠=∠;(3)m=296或10114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定义即可求出∠BOD=90°,∠BOE=∠DOE =45°,即可求出∠AOB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BOC ,从而求出∠COE ;
(2)先分别求出OC 与OD 重合时、OE 与OD 重合时和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再根据t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t 即可; (3)先分别求出OE 与OB 重合时、OC 与OA 重合时、OC 为OA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OE 为OB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再根据m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m 即可; 【详解】
解:(1)∵OD OB ⊥,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 ∴∠BOD=90°,∠BOE=∠DOE=1
2
∠BOD =45° ∵85AOE ∠=
∴∠AOB=∠AOE +∠BOE=130° ∵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
∴∠AOC=∠BOC=
1
2
AOB ∠=65° ∴∠COE=∠BOC -∠BOE=20°
(2)由原图可知:∠COD=∠DOE -∠COE=25°,
故OC 与OD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25°÷5°=5s ;OE 与OD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45°÷5°=9s ;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65°÷5°=13s ; ①当05t <<时,如下图所示
∵∠AOD=∠AOB -∠BOD=40°,∠COE=20° ∴∠AOD ≠∠COE
∴∠AOD +∠COD ≠∠COE +∠COD ∴此时AOC DOE ∠≠∠; ②当59t <<时,如下图所示
∵∠AOD=∠AOB -∠BOD=40°,∠COE=20° ∴∠AOD ≠∠COE
∴∠AOD -∠COD ≠∠COE -∠COD ∴此时AOC DOE ∠≠∠; ③当913t <<时,如下图所示:
OC 和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t
此时∠AOC=65°-5t ,∠DOE=5t -45°
∵AOC DOE ∠=∠
∴65-5t=5t -45
解得:t=11
综上所述:当t =11时,AOC DOE ∠=∠.
(3)OE 与OB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45°÷5°=9s ;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
65°÷10°=6.5s ; OC 为OA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为(180°+65°)
÷10=24.5s ;OE 为OB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为(180°+45°)÷5=45s ; ①当0 6.5m <<,如下图所示
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
∴此时∠AOC=65°-10m ,∠BOE=45°-5m
∵45AOC EOB ∠=
∠ ∴65-10m =
45(45-5m ) 解得:m =296
; ②当6.59m <<,如下图所示
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
∴此时∠AOC=10m -65°,∠BOE=45°-5m
∵45AOC EOB ∠=
∠ ∴10m -65=
45(45-5m ) 解得:m =10114
; ③当924.5m <<,如下图所示
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
∴此时∠AOC=10m -65°,∠BOE=5m -45°
∵45AOC EOB ∠=
∠ ∴10m -65=
45(5m -45) 解得:m =296
,不符合前提条件,故舍去; 综上所述:m=
296或10114.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角的和与差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各角之间的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动角问题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1)①3;②
12
a ;(2)③40︒;④40;(3)12n 【解析】
【分析】
(1)①先求出BC ,再根据中点求出AM 、BN ,即可求出MN 的长;
②利用①的方法求MN 即可;
(2)③先求出∠BOC ,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OM ,∠BON ,即可求出∠MON ; ④利用③的方法求出∠MON 的度数;
(3)先求出∠BOC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别求出∠AOM ,∠BON ,再根据角度的关系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1)①∵6AB =,2AC =,
∴BC=AB-AC=4,
∵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 ∴112AM AC =
=, 122
BN BC ==, ∴MN=AB-AM-BN=6-1-2=3; ②∵AB a ,AC b =,
∴BC=AB-AC=a-b ,
∵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 ∴12AM b =,1()2
BN a b =-, ∴MN=AB-AM-BN=11()22a b a b -
--=12a , 故答案为:12
a ; (2)③∵80AOB ∠=︒,30AOC ∠=︒,
∴∠BOC=∠AOB-∠AOC=50︒,
∵OM ,ON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AOM=15︒,∠BON=25︒,
∴∠MON=∠AOB-∠AOM-∠BON=40︒;
④∵80AOB ∠=︒,AOC m ∠=︒,
∴∠BOC=(80-m)︒,
∵OM ,ON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AOM=
12m ,∠BON=(40-12
m )︒, ∴∠MON=∠AOB-∠AOM-∠BON=40︒, 故答案为:40;
(3)∵AOB n ∠=︒,AOC m ∠=︒,
∴∠BOC=∠AOC-∠AOB=(m-n)︒,
∵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分别是OM ,ON ,
∴∠AOM=12m ,∠CON=1()2
m n -, ∴∠MON=∠AOC-∠AOM-∠CON=111()222m m m n n -
--=, 故答案为:12
n . 【点睛】
此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计算,角度的和差计算,线段中点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中注意规律性解题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5.(1)2;(2)存在,t=125;(3)54或127
【解析】 【分析】
(1)根据AB 的长度和点P 的运动速度可以求得;
(2)根据题意可得:当2BP BQ =时,点P 在AB 上,点Q 在BC 上,据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P 为接近点A 的三等分点,P 为接近点C 的三等分点,分别根据点的位置列出方程解得即可.
【详解】
解:(1)∵8AB =,点P 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当P 为AB 中点时,
42=2÷(秒);
(2)由题意可得:当2BP BQ =时,
P ,Q 分别在AB ,BC 上,
∵点Q 的运动速度为
23
个单位长度/秒, ∴点Q 只能在BC 上运动,
∴BP=8-2t ,BQ=23t , 则8-2t=2×
23t , 解得t=125
, 当点P 运动到BC 和AC 上时,不存在2BP BQ =;
(3)当点P 为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时,如图,
AB+BC+CP=8+16+8=32,
此时t=32÷
2=16, ∵BC+CQ=16+4=20,
∴a=20÷16=54
, 当点P 为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时,如图,
AB+BC+CP=8+16+4=28,
此时t=28÷2=14,
∵BC+CQ=16+8=24,
∴a=24÷14=127
.
综上:a 的值为
54或127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线段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6.(1)50;(2)2BOD α∠=;(3)2α;(4)3602α︒-
【解析】
【分析】
(1)根据“∠COD=90°,∠COE=25°”求出∠DOE 的度数,再结合角平分线求出∠AOD 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
(2)重复(1)中步骤,将∠COE 的度数代替成α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图得出∠DOE=∠COD-∠COE=90°-
α,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根据图得出∠DOE=∠COE-∠COD=
α-90°,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COD=90°,∠COE=25°
∴∠DOE=∠COD-∠COE=65°
又OE 平分∠AOD
∴∠AOD=2∠DOE=130°
∴∠BOD=180°-∠AOD=50°
(2)∵∠COD=90°,∠COE=α
∴∠DOE=∠COD-∠COE=90°-
α 又OE 平分∠AOD
∴∠AOD=2∠DOE=180°-2?α
∴∠BOD=180°-∠AOD=2
α (3)∵∠COD=90°,∠COE=α
∴∠DOE=∠COD-∠COE=90°-
α 又OE 平分∠AOD
∴∠AOD=2∠DOE=180°-2?α
∴∠BOD=180°-∠AOD=2
α
(4)∵∠COD=90°,∠COE=α
∴∠DOE=∠COE-∠COD=
α-90° 又OE 平分∠AOD
∴∠AOD=2∠DOE=2?α-180°
∴∠BOD=180°-∠AOD=360°-2
α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求角度,难度适中,涉及到了角平分线以及平角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 7.(1)t 的值为1秒或
52651秒; (2)当0<t <103时,BON COM AOC MON ∠-∠+∠∠的值是1;当103
<t <6时,BON COM AOC MON
∠-∠+∠∠不是定值. 【解析】
【分析】
(1)分两种情况:①如图所示,当0<t≤7.5时,②如图所示,当7.5<t <12时,分别根据已知条件列等式可得t 的值;
(2)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COM 、∠BON 和∠MON 的度数,代入可得结论.
【详解】
(1)当ON 与OA 重合时,t=90÷12=7.5(s )
当OM 与OA 重合时,t=180°÷15=12(s )
①如图所示,当0<t≤7.5时,∠AON=90°-12t°,∠AOM=180°-15t°,
由∠AOM=3∠AON-69°,可得180-15t=3(90-12t )-69,
解得t=1;
②如图所示,当7.5<t <12时,∠AON=12t°-90°,∠AOM=180°-15t°,
由∠AOM=3∠AON-69°,可得180-15t=3(12t-90)-69,解得t=
52651, 综上,t 的值为1秒或52651
秒; (2)当∠MON=180°时,∠BOM+∠BOD+∠DON=180°,
∴15t+90+12t=180,解得t=
103, ①如图所示,当0<t <103
时,∠COM=90°-15t°,∠BON=90°+12t°,
∠MON=∠BOM+∠BOD+∠DON=15t°+90°+12t°=02790t +, ∴BON COM AOC MON ∠-∠+∠∠=0000000(9012)(9015)902790t t t +--++=00
0027902790
t t ++=1(是定值),
②如图所示,当103
<t <6时,∠COM=90°-15t°,∠BON=90°+12t°,
∠MON=360°-(∠BOM+∠BOD+∠DON )=360°-(15t°+90°+12t°)=270°-27t°,
∴BON COM AOC MON ∠-∠+∠∠=0000000(9012)(9015)9027027t t t +--+-=00
00902727027t t
+-(不是定值),
综上所述,当0<t <103时,BON COM AOC MON ∠-∠+∠∠的值是1;当103
<t <6时,BON COM AOC MON
∠-∠+∠∠不是定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的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相关的角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出来,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以及进行分类讨论,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和分类思想的灵活运用.
8.(1)①AB=4;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理由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可得4n -=0,从而可求得n 的值; (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知PN=
12AP ,PM=12PB ,从而得到MN=12(PA+PB )=12AB ,于是可求;
(3)设AB=a ,BP=b .先表示PB+PA 的长,然后再表示PC 的长,最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1)①∵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4n -=0,
解得:n=4.
故AB=4.
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理由如下:
∵M 为线段PB 的中点,
∴PM= 12
PB . 同理:PN=
12AP .. ∴MN=PN+PM= 12(PB+AP )= 12AB= 12
×4=2. ∴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
(2)设AB=a ,BP=b ,
则PA+PB=a+b+b=a+2b .
∵C 是AB 的中点,
1122
BC AB a ∴== 12PC PB BC a b ∴=+=
+ 2212
PA PB a b PC a b ++∴==+, 所以
PA PB PC
+的值不变.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点的有关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1)135,135;(2)∠MON=135°;(3)同意,∠MON=(90°﹣1
2
x°)+x°+
(45°﹣1
2
x°)=135°.
【解析】【分析】
(1)由题意可得,∠MON=1
2
×90°+90°,∠MON=
1
2
∠AOC+
1
2
∠BOD+∠COD,即可
得出答案;
(2)根据“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出∠MOC+∠NOD,又∠MON =(∠MOC+∠NOD)+∠COD,即可得出答案;
(3)设∠BOC=x°,则∠AOC=180°﹣x°,∠BOD=90°﹣x°,进而求出∠MOC和∠BON,又∠MON=∠MOC+∠BOC+∠BON,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图2中∠MON=1
2
×90°+90°=135°;图3中∠MON=
1 2∠AOC+
1
2
∠BOD+∠COD=
1
2
(∠AOC+∠BOD)+90°=
1
2
90°+90°=135°;
故答案为:135,135;
(2)∵∠COD=90°,
∴∠AOC+∠BOD=180°﹣∠COD=90°,
∵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
∴∠MOC+∠NOD=1
2
∠AOC+
1
2
∠BOD=
1
2
(∠AOC+∠BOD)=45°,
∴∠MON=(∠MOC+∠NOD)+∠COD=45°+90°=135°;(3)同意,
设∠BOC=x°,则∠AOC=180°﹣x°,∠BOD=90°﹣x°,∵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
∴∠MOC=1
2
∠AOC=
1
2
(180°﹣x°)=90°﹣
1
2
x°,
∠BON=1
2
∠BOD=
1
2
(90°﹣x°)=45°﹣
1
2
x°,
∴∠MON=∠MOC+∠BOC+∠BON=(90°﹣1
2
x°)+x°+(45°﹣
1
2
x°)=13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角度关系及运算的灵活运用和掌握,此类问题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角进行理解.
10.(1)图1中∠AOD=60°;图2中∠AOD=10°;
(2)图1中∠AOD=
n m 2+;图2中∠AOD=n m 2
-. 【解析】
【分析】 (1)图1中∠BOC=∠AOC ﹣∠AOB=20°,则∠BOD=10°,根据∠AOD=∠AOB+∠BOD 即得解;图2中∠BOC=∠AOC+∠AOB=120°,则∠BOD=60°,根据∠AOD=∠BOD ﹣∠AOB 即可得解;
(2)图1中∠BOC=∠AOC ﹣∠AOB=n ﹣m ,则∠BOD=
n m 2﹣,故∠AOD=∠AOB+∠BOD=n m 2+;图2中∠BOC=∠AOC+∠AOB=m+n ,则∠BOD=n m 2
+,故∠AOD=∠BOD ﹣∠AOB=
n m 2-. 【详解】
解:(1)图1中∠BOC=∠AOC ﹣∠AOB=70°﹣50°=20°,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12
∠BOC=10°, ∴∠AOD=∠AOB+∠BOD=50°+10°=60°;
图2中∠BOC=∠AOC+∠AOB=120°,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12
∠BOC=60°, ∴∠AOD=∠BOD ﹣∠AOB=60°﹣50°=10°;
(2)根据题意可知∠AOB=m 度,∠AOC=n 度,其中090090180m n m n <<,<<,<+且m n <,
如图1中,
∠BOC=∠AOC ﹣∠AOB=n ﹣m ,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
12∠BOC=n m 2
﹣, ∴∠AOD=∠AOB+∠BOD=n m 2+;
如图2中,
∠BOC=∠AOC+∠AOB=m+n ,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
12∠BOC=n m 2
+, ∴∠AOD=∠BOD ﹣∠AOB=n m 2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所有情况都要考虑,切勿遗漏.
11.(1)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AOD,∠AOC,∠AOB,∠BOE,∠BOD,∠BOC,∠COE,∠COD,∠DOE;(2)∠BOD=54°;(3)
∠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412°.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的定义即可解决;
(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BOD=12∠AOC+12
∠COE ,进而求出即可; (3)将图中所有锐角求和即可求得所有锐角的和与∠AOE 、∠BOD 和∠BOD 的关系,即可解题.
【详解】
(1)如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
∠AOD ,∠AOC ,∠AOB ,∠BOE ,∠BOD ,∠BOC ,∠COE ,∠COD ,∠DOE .
(2)如图2,
∵OB 平分∠AOE ,OD 平分∠COE ,∠AOC =108°,∠COE =n°(0<n <72),
∴∠BOD =
12∠AOD ﹣12∠COE+12∠COE =12
×108°=54°; (3)如图3,
∠AOE =88°,∠BOD =30°,
图中所有锐角和为
∠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
=4∠AOB+4∠DOE =6∠BOC+6∠COD
=4(∠AOE ﹣∠BOD )+6∠BOD
=4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本题中将所有锐角的和转化成与∠AOE 、∠BOD 和∠BOD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1)n n a b -;(2)21n
-;(3)312
n -. 【解析】
【分析】 (1)利用题中已知等式的规律得出该等式的结果为a 、b 两数n 次幂的差;
(2)将原式变形为123321(21)(2222221)----+++++++n n n ,再利用所得规律计算
可得; (3)将原式变形为1233211(31)(3333331)2n n n ---=
⨯-+++++++,再利用所得规律
计算可得.
【详解】
解:(1)若n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根据这些等式的运算规律可得:12322321()( )n n n n n n a b a a b a b a b ab b -------+++
+++=n n a b -, 故答案为:n n a b -;
(2)1233212222221n n n ---+++++++
123321(21)(2222221)n n n ---=-+++
++++ 21n n =-
21n =-
(3)1233213333331n n n ---+++++++
1233211(31)(3333331)2
n n n ---=⨯-+++++++
1(31)2
n n =⨯- 312
n -=.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观察等式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