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食用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强县食用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胥
敏1段玉红2
Z h i f u j i n g y a n
食用菌产业符合现代农业循环、绿色、环保等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宁强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宁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基于依托当地资源,引进先进生产技术,重视提高产业附加值,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升级生产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食用菌产业是宁强县等山区优势农业产业之一,其良好发展有利于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循环经济以及本县经济水平的提升。
有必要深入挖掘本县资源优势,立足产业想对策,围绕精准下工夫,做大食用菌产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
一、宁强县食用菌发展现状
现阶段,宁强县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宁强县有超过400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预计全年鲜菇产值超过4亿元,成立多个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划分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生产示范村。
食用菌产业成为了宁强县优势农业产业。
同时,宁强县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拉动、农户参与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干部帮扶、入股分红、入园种植、“村党支部+产业园+合作社+农户”模式等,在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食用菌产业在宁强县发展态势良好,食用菌规模与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
二、宁强县食用菌发展对策与建议1、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宁强县食用菌产量产值较高,生产品类较多,包括香菇、羊肚菌、木耳等。
但仍存在食用菌品种单一的缺陷,难以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同时,种植户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意识有待提升,对新技术与新模式接受程度较慢。
应基于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为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视引进先进食用菌种植技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致力于培育多品类新型食用菌,丰富食用菌品类,推进建设新型食用菌开发推广示范园区。
新建园区可瞄准贫困弱势群体,有意识扩大贫困人口覆盖范围,产业示范园区与合作社、贫困户紧密结合,带动贫困户提高劳动技能,利用先进技术增加收入,激发内生动力。
探索技术创新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食用菌生产周期。
通过技术创新缩短生产周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回报,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益于调动农民食用菌生产积极性;二是,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重视有关食用菌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全县范围内有效落实,避免因病虫害问题影响食用菌产量与质量;三是,产学研结合。
联合高校、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针对食用菌新技术与新品种展开技术推广和相关培训工作。
基于试种、比较分析等方式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高品质食用菌种,推广配套技术,提高食用菌产量与产值。
引进并推广高新技术,如,反季节夏菇种植技术等。
2、提高食用菌产业附加值
本县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有待增加,尤其在产品深加工能力方面欠缺,内循环系统表现出资本累积速度不高的情况,阻碍区域内农业经济增长,不利于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难以实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
为此建议提高食用菌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
一是,以县域政府为主导,基于食用菌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重视落实食用菌深加工能力的建设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明确市场需求,推动食用菌干品加工、
香菇酱等产业发展。
同时完善产品包装、销售、物流流程,利于形成品牌。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产品和物流包装设计提高本县食用菌产品在市场上的识别度,有效构建市场识别系统。
二是,结合自然条件,依据市场需求引进适合本县种植的食用菌新品种,提高灵活应变能力,跟随市场变化随时调整种植结构。
可通过优化品类、提高品质、压缩规模等方式实现食用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
三是,顺应食用菌栽培劳动资源投入减少,机械化、自动化投入增加的趋势,将劳动资源转移至食用菌生产服务、成品深加工、住宿服务等领域,实现以食用菌加工为主体,全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
3、促进与休闲旅游产业联动
宁强县食用菌产业与生态旅游存在天然耦合效应,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优越的环境。
食用菌产业旅游项目可包括民宿、观赏、购物、养生、娱乐等环节,满足生态旅游产业链要求。
可通过宣传食用菌观光价值,吸引游客来此观光,体验农事乐趣,打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业态,助推乡村振兴。
一,量身定做县食用菌产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规划与布局,鼓励当地龙头企业的同时吸引外地企业在本县投资发展,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通过借鉴和实际调查,不断探索游客需求,可从民宿风格、饮食特色、互动活动等方面入手,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良好体验。
同时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激发并满足游客购物欲望,带动食用菌产品消费;三,定期举办产品特色宣传活动。
深入挖掘食用菌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等,结合食用价值、烹饪方法、产品特色等,通过有效的宣传活动打造良好品牌形象并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营造食用菌生态旅游良好氛围;四,培养食用菌产业技术型人才。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健全培训教学教研体系,丰富宁强县食用菌产业相关各领域人才储备,发挥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的价值,综合提高本县旅游服务水平、产业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
综上,宁强县食用菌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要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善于借鉴各地成功经
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挥探索与创新精神,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724400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经济综合服务站;2.724400陕西省宁强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8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