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期中(新)-章节测试习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
1.【答题】用温度计测量谁的温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把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再读数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放入水中
C.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解答】根据测量水温的方法,把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再读数不符合要求,是错误的做法。
选A。
2.【答题】用同一支温度计,测量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水温度高
B. 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 二者温度相同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温度。
【解答】冰的熔点是0℃,水的凝固点也是0℃,水凝固(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是0℃,三者温度相同。
选C。
3.【答题】下列计时工具中,计时精确度最高的是()。
A. 日晷
B. 水钟
C. 机械钟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计时工具发展的认识。
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解答】日晷、水钟只能提供大概的时间,机械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计时的精确度。
选C。
4.【答题】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
A. 天然材料
B. 人造材料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然材料的概念。
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
【解答】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选A。
5.【答题】下列材料中,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A. 水泥
B. 铁矿石
C. 棉花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人造材料的认识。
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
料。
有的材料不是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而是由天然材料加工或合成得到材料叫人造材料。
如塑料、玻璃、纸等。
【解答】根据对材料的认识,水泥是经过岩石烧制等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
铁矿石、棉花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材料。
选A。
6.【答题】下列材料中,透气性差的是()。
A. 塑料
B. 棉线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特点。
【解答】塑料透气性差。
选A。
7.【答题】下列材料中,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可重复利用的是()。
A. 塑料
B. 纸
C. 木头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塑料的特点。
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我们对于可回收的塑料一定要回收再利用,既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污染。
【解答】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纸易被分解;木头易分解。
选A。
8.【答题】下列材料中,渗水性强的是()。
A. 棉布衫
B. 橡胶雨衣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材料的吸水能力。
准备棉布衫和橡胶雨衣各一件,分别在它们表面滴同样滴数的水,观察两种材料的渗水范围,会发现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解答】对比实验“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结论是棉布衫的渗水性强。
选A。
9.【答题】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液体的定义。
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有密度;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粘稠度;有表面张力;没有固定的形状。
【解答】根据对液体的认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
选B。
10.【答题】空气像水一样,也要占据空间,这种说法是()。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空气的特征。
【解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选A。
11.【答题】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做法是()。
A. 用嘴吹灭
B. 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C. 用灯帽盖灭,盖一次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不能用嘴吹气来灭灯,要用灯帽盖灭酒精;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有酒精溢出燃烧引起火灾。
【解答】酒精灯熄火时,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选B。
12.【答题】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会()。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解答】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会减少。
选B。
13.【题文】测量课桌的长度。
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1)量一量自己的课桌,大约是几拃(测量时尽量使每拃的长度一样)
(2)用直尺测量出自己一拃的长度。
(3)根据上面的测量结果,估测自己课桌的长度。
【答案】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测量。
【解答】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我们使用的刻度尺的单位一般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和“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14.【答题】实验探究: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实验材料:形状不规则的石块、足量的水
实验工具:量筒
甲图中量筒的最大量程是()毫升,最小刻度值是()毫升。
实验过程:
(1)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如甲图中,倒入水的体积为()毫升。
(2)如乙图,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毫升。
(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石块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答案】50 2 28 38 10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在量筒里装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取此时量筒里面水对应的刻度值,并记录数据,把要测量的石块放进量筒,再次记录量筒里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放入石块后量杯里的水的体积减去没放之前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解答】甲图中量筒的最大量程是50毫升,最小刻度值是2毫升。
实验过程:
(1)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如甲图中,倒入水的体积为28毫升。
(2)如乙图,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毫升。
(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石块的体积是:38-28=10(毫升),10毫升=10立方厘米。
故此题的答案是50,2,28,38,10.
15.【题文】给水加热实验。
(1)标出实验装置图中各器材的名称
(2)回忆上课时的情景:水在加热过程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试着描述一下!
【答案】(1)
(2)水在加热时温度升高,水中会有气泡;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会减少等。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
【解答】(1)见答案。
(2)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你会发现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而且烧杯中的水在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