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格演练测评(十一)
(环境与发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环境对人类反馈作用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箭头甲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①滑坡、泥石流②酸雨危害③臭氧层空洞④荒漠化、水土流失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第1题,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甲箭头表示人类的生产活动,即从自然界中获得资源的过程,乙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丙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丁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据此推断D正确,故选D。
第2题,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图中箭头甲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环境可能通过滑坡、泥石流、荒漠化、水土流失来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据此推断D正确,故选D。
答案:1.D 2.D
2024年5月29日,记者获悉,《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6月1日起先施行,
苏州将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时代。
下图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健康人运用后的口罩属于( )
A.危急废弃物B.不行回收物
C.可回收物D.其他垃圾
4.在减轻生活垃圾危害中,公众可普遍参加的行动是( )
A.垃圾堆肥回田,削减化肥农药运用量
B.刚好填埋垃圾,减轻垃圾造成的污染
C.少用一次性用品,有序分类投放垃圾
D.建立垃圾发电厂,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健康人运用后的口罩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D正确。
健康人运用的口罩不属于危急废弃物,而且也不属于图中所表述的不行回收物和可回收物的,A、B、C错误。
故选D。
第4题,由题干可知,公众参加主要是从自我做起,削减垃圾的产生,所以要少用一次性用品,并且有序分类投放垃圾,C正确。
生活垃圾多种多样,不肯定都适合填埋和堆肥,应分类处理,A、B错误。
垃圾发电厂不是公众可普遍参加的行动,D错误。
故选C。
答案:3.D 4.C
现代社会绿色与环保被提到了第一位,当前“新冠”医疗废弃物处理更加引人注目,特殊是废敷料、医用手套、口罩、废防护服、废注射器等感染性废弃物,以及隔离病房、医学视察区域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必需第一时间收集,24小时内必需运走。
“新冠”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有硬性规定:处置医疗废弃物须要两级焚烧,程序完成后,再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据此,完成5~6题。
5.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焚烧易产生的污染是( )
A.固体废弃物污染B.水污染
C.土壤污染D.大气污染
6.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中的( )
A.多样性原则B.公允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持续性原则
解析:第5题,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会造成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D正确,医疗废弃物燃烧后会削减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A、B、C 错误,故选D。
第6题,持续性原则体现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
载力之内,因此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D正确;公允性原则体现在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允,故B错误;共同性原则体现在各国共同参加经济发展、环境爱护、地方决策和行动,故C 错误;多样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故A错误,故选D。
答案:5.D 6.D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自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改变曲线。
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不相宜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B.主动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爱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爱护自然草坡
8.假如当地植被破坏严峻,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沙化B.石漠化
C.泥石流D.滑坡
解析:第7题,石林区的岩石是石灰岩,在常温下与土地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岩石被溶蚀。
据图分析,人工草坡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
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不相宜的措施是主动营造人工草坡,选B。
将大量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努力爱护和营造柏树林,大力爱护自然草坡可以削减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A、C、D不符合题意。
第8题,该区域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假如当地植被破坏严峻,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岩石袒露,形成石漠化,B对。
A、C、D错。
答案:7.B 8.B
绿色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
下图为“2024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图”。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绿色化低水平区的是( )
A.黑、赣、苏、蜀B.陇、冀、吉、晋
C.云、皖、浙、鄂D.辽、豫、陕、鲁
10.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西北地区加大石油、自然气的开发力度
B.华北地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速度
C.西南地区加大生态环境爱护和建设力度
D.东南部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解析:第9题,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地理学问可知,属于绿色化低水平的省区有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简称依次为吉、辽、冀、晋、豫、甘(或陇)、宁,B正确;黑龙江、云南、陕西属于绿色化较高水平区,A、C、D错(解除一个即可);故选B。
第10题,石油、自然气属于不行再生资源,西北地区加大石油、自然气的开发力度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A错;华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B错;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峻,应加大生态环境爱护和建设力度,C正确;东南部沿海地区应因地制宜,加强部分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业或产业的环节向外转移,而不是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D错。
故选C。
答案:9.B 10.C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厨余垃圾超过1 000万吨。
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某企业开发的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很多城市得到推广。
下图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1~12题。
11.国家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
C.折服自然D.人地协调
12.经过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1吨厨余垃圾可以( )
A.提取工业油脂20 kg B.生产沼气80 m3
C.沼气发电150 kW·d D.产生杂物180 kg
解析:第11题,垃圾分类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人地关系和谐,体现了人地协调的思想观念。
故选D。
第12题,读图分析,提取生物油脂20 kg,但只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工业油脂,另一部分称为有机渣,A错误;能够生产沼气80 m3,B正确;沼气发电150 kW·h,C错误;产生杂物和废渣共180 kg,D错误。
故选B。
答案:11.D 12.B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此,完成13~14题。
1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逆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的3%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限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资源利用率低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14.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快速向农村扩散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快速向城市扩散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限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第13题,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资源环境日益受到人口增长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峻,粮食需求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②④对。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高于0,环境污染并未得到限制,①③错。
故选C。
第14题,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地区,并且有向农村扩散的趋势,农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且范围扩大,程度加剧,故选B。
答案:13.C 14.B
“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
该模式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共生效应”。
下图为“鱼菜共生”景观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鱼菜共生”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农夫收入B.减轻农业污染
C.增加农产品种类D.增加市场适应性
16.制约“鱼菜共生”模式在华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热量
C.水源D.土壤
解析:第15题,留意审题,本小题的限制性条件是“鱼菜共生”模式的生态意义,选项A、C、D是该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而非生态意义;选项B减轻污染才是生态方面的意义,故选B。
第16题,依据材料分析,“鱼菜共生”模式须要大量的水,是水产养殖及水耕栽培的结合,我国华北地区气候较干旱,耕地以旱地为主,缺少水源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故选C。
答案:15.B 16.C
2024年7月11日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实力,发展海洋经济。
爱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C.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18.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面积肯定量大,相对量也比较大
B.海洋资源总量非常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也比较多
C.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非常快速,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
D.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
解析:第17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盲目禁止,这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保持适度的开发,D正确,A、B、C错误。
第18题,我国海洋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资源少,A、B错误。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快速,但发展时间较短,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C错误。
我国海岸线长,区位优越,但和邻国海洋专属经济区重叠较多,不利于开发,D
正确。
答案:17.D 18.D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足够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气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20.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爱护中要( )
A.坚持经济发展优先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适当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
D.优先发展成渝周边地区
解析:第19题,从图中看,川渝地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B正确。
与长三角相比,川渝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力气不如长三角,A、C错误。
长三角地区水路交通更为便利,D错误。
故选B。
第20题,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爱护中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B正确;坚持生态优先,适当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A、C、D错误。
故选B。
答案:19.B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举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10 μg/m3。
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μg/m3)
甲学校。
东、北、西约1 000 m处各有一条车
流量较大的马路
140
乙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 000 m 是
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马路
160
丙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马路70
丁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
约500 m有一热电厂
170
戊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
(1)与世界卫生组织举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10分)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6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马路”“热电厂”“煤化工”等信息可归纳答案。
第(2)题,从气温、风速、降水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角度去分析。
第(3)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从气温、降水、能见度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简洁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利于水汽凝聚,形成云雾和降水;减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22.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材料一某绿色生看法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循环经济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6分)
①回补地下水②地下热水③污水处理厂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推断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循环经济的实施有三项途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请结合材料二填出与图中数字位置相对应的这三项途径。
(6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列举“污染减排”及“消费后废弃物”的处理环节中,公众可以普遍参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4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字母与其指出箭头的内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水温的地下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后用来浇灌农田。
第(3)题,结合图中各箭头的指向和其对应的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1)②③①
(2)不同温度的地下热水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后再利用
(3)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
(4)污染减排: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节能型家电,选择简洁包装的物品等(答案合理即可)
消费后废弃物:垃圾分类,废旧报纸回收等(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