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计从业资格教材重点归纳总结-会计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一、会计概念:
1、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三千零12年),在原始社会早起出现的“结绳记事”是会计的萌芽。

2、到了西周“官厅会计”。

3、到了唐宋两代,“四柱结算法”——“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龙门帐”划分“进、缴、存、该”四大类.
5、清代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6、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对借贷复式记账法作了系统的介绍,为世界上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①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1993年和1999年又进行了两次修订;②1993年颁布实施了两则《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③2000年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④2006年2月制定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①和④常用
8、会计概念: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计量尺度有三类: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2、以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4、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作用):包括: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

1、进行会计核算: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会计核算主要采取货币形式;
2、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为事前(标准)、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会计监督职能则又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两者相辅相成,既有独立要求,又有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二者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

四、对象:
会计的对象(钱):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企业会计对象的内容:
①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在一定时点上(细到天)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
②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在一定期间(细到月)的经营成果,表现为收入、费用和利润。

2、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预算资金收支.
第二节: 会计核算方法(7种)、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1、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工具)会计科目和账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2、会计核算方法(3.4.7重点):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的账户;③填制和审核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⑥财产清查: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收和付)的盘点或核对;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1、企业的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构成.前三项在一定时点上(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静态表现财务状况;后三项在一定期间(月度、季度、半年度、粘度)动态表现经营成果。

9、会计要素基本内容:
(1)资产:指①(能赚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②(所有权)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③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含义也是特征).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归类为流动资产: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④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钱)、交易性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基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定金)、存货(库存可变现)等。

非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2)负债:指企业①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③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②现实义务。

(包含特征3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责: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归类为流动负债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④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流动负债以外的归类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应付债券(包括应付的债券本金和利息)、长期应付款(租凭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如买车买房)等。

(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①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②利得和损失,③留存收益(指企业经营所得的盈利积累而形成的资本,用①和②生成的钱)等。

(包含特征3点)
(4)收入:指企业在①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②所有者权益增加的、③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含特征3点),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5)费用(花钱):指企业在①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②所有者权益减少、③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含特征3点)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可以分两类:①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②不能归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的利得和损失等。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合并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资产的归属关系,也是设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又称为基础会计等式.
第四节:(做帐的规章制度)
一、会计基础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持续经营:指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等间距的若干较短的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如半年度、季度、月份。

4、货币计量(用钱做账):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以实际发生;
2、相关性:只做一套帐;
3、可理解性:信息清晰明了;
4、可比性:(纵比横比)含义:①同一企业;②不同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5、实质重于形式: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6、重要性:花钱多为重;
7、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8、及时性:不得提前或延后。

第五节: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核算基础:为了正确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在会计上形成两种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1、收付实现制:(针对收入和费用怎么做账,很现实但反应问题不真实,倾向于机关事
业单位):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反之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权责发生制:(很真实但反应问题不现实,适用于企业):凡本期应获得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支付,都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和费用处理.
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

二、会计要素计量:(六要素用五种方式确认)
指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确定已确认应予记录项目金额的过程.
1、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发票成本);
2、重置成本:(市价)又称现行成本,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3、可变现净值:(售价-成本—费用—税费=净值)可操作性差;
4、现值: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5、公允价值:(市场价格,中国市场不受用):交易双方自愿,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做账工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概念: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2、按其所反映的会计要素不同分类,分为①资产类科目;②负债类科目;③共同类科目;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⑤成本类科目;⑥损益类科目。

第二节会计账户(包含科目六大类)
一、所谓会计账户,简称账户,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与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总括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核算).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来登记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包括:
①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
③凭证编号,即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④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⑤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及余额.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教学时可将上述账户结构简化为“T"形账户,如: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四、联系和区别
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和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相互通用。

第三章复式记账
第一节原理
一、意义: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优点: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对每项经济业务登记的结果,就能够把所有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还可以通过账户间的相互联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来龙去脉,可以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二、原理: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总额永远等于权益总额,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看书P36-37例题)
尽管经济业务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其变化可以归结为四种:(资=权)结合例题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

将上述四种具体化,表现为九种情况:(资=负+权)
1、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3、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
6、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8、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9、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
以上看书本有举例表格P39,表3—3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一、概念: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内容:(一种“记账”符号)
①符号;②账户结构;③记账规则;④试算平衡
1、以“借、贷”(只表示方向“借在左、贷在右”)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或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2、账户结构:书P41 表3-4
一般损益类账户无余额;
一般带“收”字的为资产类(但预收账款为负债类);
带“负”字的为负债类(但预付账款为资产类);
公式: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成本费用类账户结构域资产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
收益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

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种建立在经济业务基础上的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4、试算平衡: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①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②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
A、期初余额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B、期末余额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
1、会计分录概念:(做账草稿)
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①借应②贷账户及其③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2、分类:(四种)书P49 表3—13 和例题
简单:一借一贷
复杂: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试算平衡如果借贷不相等肯定有错误,但如果试算平衡,并不能肯定账户记录没有错误。

例如:①全部漏记;②方向颠倒;③科目用错;④全部重复。

第三节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1、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区别: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核算资料,是明细账户提供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账户起
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资料,对其总分类账户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
相同:两者记账的原始依据相同,总金额上应该相等.
二、平行登记:
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要点:
1、同期登记(同期间);
2、方向一致(同方向);
3、金额相等(同金额)。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主要经济业务
包括:①资金筹集、②生产准备、③产品生产、④产品销售、⑤财务成果等业务。

一、资金筹集:两渠道:
1、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企业形成的国家资本;
其他法人单位以其法定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法人资本;
社会个人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个人资本;
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外商资本等.
2、企业向外部借入的资本。

二、生产准备:
包括建造房屋(固定资产)、建筑物,购买机器等劳动资料和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劳动对象。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材料物资,支付买价和采购费用,发生同供货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货款结算等业务形成了企业的生产准备业务。

三、产品生产
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

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的形成,企业同其他单位、职工个人以及企业内部有关部门之间的结算等业务形成了产品生产业务.
四、产品销售
销售产品、办理结算、收回货款、支付各种销售费用、计算和缴纳销售税金等业务形成了产品销售业务.
五、财务成果
利润的形成、所得税的计算及缴纳、盈余公积的提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业务形成了企业的财务成果业务。

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分为:①所有者投入(投入);②债权人提供(借入)。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投入资本=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注册资金)
1、实收资本的核算:
指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形式:①货币性资产投资;②实物资产;③无形资产。

投入资本(同P55)包括国家投资、其他单位投资、个人投资、外商投资.
设置“实收资本”(股份制企业为“股本")账户,(同P30)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增加,借方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实有数额.
2、资本公积的核算:(所有者权益)
又称为准资本,指由于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原因形成的公积金,可按法定程序转化为资本.
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结余数额。

设“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别人给的)”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①资本(或股票)溢价:(财产涨价)
指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高于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这部分投入资本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看P30 和 P60例题)
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

二、银行借款的核算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周转资金不足,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以补充资金的不足。

按其借款期限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设置“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负债类,贷方↑,借方↓,贷方余额未归还。

“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借方↑,贷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无余额;
“应付利息"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借方↓,期末在贷方,未付;
短期借款利息一般按季结算并于季末一次支付。

预提时,按预计当月应负担的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实际支付的月份,按照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应付利息",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P62—63例题) 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1、为生产经营创造必要条件;
2、为生产做准备。

包括固定资产购入业务和物资采购业务。

一、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1、概述: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特征:
①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
②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不是为了销售。

③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确认的条件:(入账的条件)
首先:应当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
其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
①与该固定资产的有关的经济利益(赚钱)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
①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分为:
经营用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等;
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
②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类,分为:
使用中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生产或修理原因而暂时停用的固定资产、车间里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其中。

未使用固定资产:
不需用固定资产:
③按固定资产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分为七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土地(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

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4、初始计量:
指在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取得成本),对固定资产的计量。

对于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的固定资产,购置时支付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还应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借方.
价+税(不含增值税)+费=固定资产
6、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①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P67 例题1
②需要安装:“在建工程”科目,待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按其成本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P68例题2
二、材料采购的核算:(成本=价+费+税)(不含增值税)
物资采购过程即供应过程,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一阶段。

供应过程最主要的业务是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企业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应根据以下各项确定:
①买价(价);
②外购运杂费(费);
③途中合理的损耗(费);
④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费);
⑤购入材料应负担的税金(税):关税、消费税、资源税等。

2、书P71-72 例题3—8
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内容和账户设置:
1、核算内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进成本)工业企业进行产品生产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应当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包括职工薪酬、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不进成本)指与生产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

2、账户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