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24时计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24时计时法》
青岛版三年级《24时计时法》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这节内容是在学⽣掌握了年、⽉、⽇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常⽣活中积累了⼀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为学⽣今后灵活运⽤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让学⽣经历观察、体验、计算、类推等数学活动,丰富学⽣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学会与⼈合作,并在合作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活中。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认识了钟⾯,并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时的内容学完后,有关“时间”⽅⾯的知识在⼩学阶段告⼀段落。
教材中呈现的新知点有两个,⼀是通过观察钟⾯上时针的转动,使学⽣认识到1⽇=24时,会⽤24时计时法来表⽰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的某⼀时刻;⼆是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步熟悉24时计时法,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为学⽣今后灵活运⽤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发展为⽴⾜点,以⾃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多媒体辅助教学,运⽤设疑激趣直观演⽰,画线段图等教学⽅法,引导学⽣动⼿操作、观察辨析、⾃主探究,让学⽣全⾯、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的⾃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全⽅位让每个学⽣都参与,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能较轻松掌握24时记时法,时间与时刻的区别,灵活计算有关时间的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的年龄思维⽅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时间单位是⽐较抽象的计量单位。
⼩学低年级学⽣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我们每天在钟⾯上都能看到的时、分等。
学⽣在每天⽇常⽣活中,看节⽬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法,有了⼀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熟悉的⽣活情境⼊⼿,使学⽣能够很快进⼊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在练习的设计中,也紧密地贴近学⽣的⽇常⽣活,不仅可以
让学⽣更好地掌握知识,⽽且能使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教学⽬标:
1、结合现实情景,使学⽣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24时记时法正确表⽰时刻。
2、能正确地进⾏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
能进⾏简单的时间计算。
3、使学⽣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活⾥的应⽤,帮助学⽣建⽴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24时记时法表⽰时刻。
教学难点:能够把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的时刻进⾏互换。
教学策略与⼿段:
1. 从情境中导⼊⽣活化,⽤电视上的节⽬时间创设情境,唤起学⽣已有知识经验。
由⼀个“先猜后说”的环节,变教师⽣硬的“教给知识”为学⽣有机的⽣成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利⽤学⽣的⽣活经验,为进⼀步认识24时计时法开发了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
2. 让学⽣选择⾃⼰喜欢的节⽬的时刻,并⽤24时计时法表⽰出来。
通过独⽴思考——合作交流——汇报评议环节,把学⽣把观察、思考、选择、创造的权利还给学⽣,充分体现学⽣的主体地位。
3.安排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巩固知识,另⼀⽅⾯培养学⽣的⽣活数学问题意识。
练习以两种记时法的理解、互换为主。
从把24时计时法记录的节⽬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到⽣活中的不同计时法互换,再亲⾃完成本校夏季作息时间表,具有集层层递进,使学⽣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法,同时也培养学⽣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并体会数学在⽣活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1、让学⽣调查⾃⼰最喜欢的节⽬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
2、学⽣准备学具钟。
3.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活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播放“新闻联播”⽚头)中央电视台有⼀个收视率很⾼的节⽬,⽼师放⼀段⽚头⾳乐,请同学们猜⼀
猜是什么节⽬。
(课件播放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什么时间播出?
--揭⽰两种写法
师:这是⽼师喜欢的电视节⽬,它在什么时刻播出?
电视画⾯上是这样写的吗?
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新闻联播”节⽬什么时刻播出吗?
2.汇报调查结果,进⼀步丰富感知。
师:你最喜欢的节⽬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它们的对应时刻是上午、下午或晚上⼏时⼏分?谁愿意把你们前两天调查的结果告诉⼤家。
师根据学⽣的回答板书:(略)
3.⽐较两种计时法的不同,揭⽰课题
师:现在⿊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相像在什么地⽅,不同在什么地⽅?
师:这种⽤0-12时来计时,⽽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
(板书:普通计时法)。
第⼆种不⽤加⽂字说明,只⽤数字0-24时表⽰的叫24时计时法。
(板书读题:我们今天要研究24时计时法)
⼆、观察⽐较,探究特征。
1.明确学习⽬标
你想研究有关24时计时法的什么内容?
⽣活中你还在哪些地⽅看到过24时计时法?(当场解决:⽣活中应⽤⾮常⼴泛,如银⾏,车票,邮政,电视,电脑等)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互相转化?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2.⼩组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猜⼀猜: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
课件强化:(课件:时钟⾛2 圈):24时计时法,第⼀圈跟普通计时法⼀样,第⼆圈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
数要分别加上12。
(为什么加上12?)不叫下午1时⽽叫13时,下午2时叫14时……晚上12时叫24时。
问题⼆:
师:24时计时法是这么⼀回事,⼤家明⽩了。
那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互相转化?谁来试试。
1.学⽣尝试练习
师:(1)1.⽤24时计时法答:
我们上午
(学⽣⼩组之间交流,⽤上述⽅法同桌互相说说⾃⼰⼀天的时间安排。
)
(2)师⽤24时计时法问,你⽤普通计时法答:16时 4时12分 24时
2.师⽣⼩结规律:
相同点:凌晨、早上、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的时数不相同。
(1)下午、晚上的时数加12就是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
(2)13时——24时的时数减12就是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数。
3.练习:
下列钟表都可以表⽰什么时刻?(课件)
1时 13时 4时 16时 6时 18时
改⽤12时计时法说说。
强化0点:
师:(课件演⽰)如果这条直线表⽰时间的话,我在上⾯写上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个分界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个分界点--0时=24时
昨天·今天·明天
师引探:你想对这个点说些什么吗?
问题三: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1.教学例1:
⼀列客车从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家庄。
路上⽤了多少时间?(⼝答)
观察钟段图后,初步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
师: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22时40分呢?
时刻⼀般⽤“⼏时⼏分” 表⽰,⼝语中也说“⼏点⼏分”,但在书写时应当按规定写成⼏“时”。
从图上看,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段表⽰的是什么?(这列客车在路上⾏驶的时间)时间⼀般⽤“⼏⼩时⼏分”表⽰。
图⽰意:时刻指那⼀刻,是⼀霎那.时间是指两个时刻所经过的⼀段时间.⼩组讨论:如何求出路上⽤了多少时间?
2.练习:提问学⽣上午和下午的在校时间
上午7:30到中午11:30放学、
下午2:10到下午4:40放学的在校时间
强调:两个时刻相减得到的是经过了多长时间,单位是⼩时或分钟⽽不是时刻。
三、⼩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解决⽣活中的什么问题了?
六、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1.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19:00 晚上7:00
2. 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化
上午7时40分=7:40 下午4时30分=16:30 3. 计算从⼀个时刻到另⼀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上午7:30到中午11:30放学、
11:30-7:30=4⼩时
⼋、练习设计
1、把下⾯的时刻⽤24时计时法表⽰。
凌晨3:40 ()凌晨2:10()下午4:00()晚上8:00()中午12:00()2、把下⾯的时刻⽤普通计时法表⽰
1:30() 9:00()
17:00() 21:20()3.提问学⽣上午和下午的分别在校多长时间?
上午7:30到中午11:30放学、
下午2:10到下午4:40放学的在校时间4.⾦喇叭⼴播电台播⾳时间表
第⼀次5:30-7:30
第⼆次11:00-13:30
第三次17:30-20:30
问(1)那⼀次播⾳时间最长?
(2)全天⼀共播⾳多长时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