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铝、锌、
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
B等质量的镁、铝、锌、
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
量与酸溶液的关系图象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
锌、铁反应,氢气质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
D等量酸与足量镁、
铝、锌、铁反应,氢气
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图象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速率越快;
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越快,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越
大,产生氢气越多。
【详解】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
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铝活泼,铝比锌
活泼,锌比铁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
确;
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生
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是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
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取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锌片和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量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速率快,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显碱性,一开始pH>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减小。
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但是pH=2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溶液的pH不会小于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直至过量,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若以加入的锌粉质量为横
坐标,则纵坐标是指
A.溶液的质量
B.生成气体的质量
C.溶液中硫酸的质量
D.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答案】A
【解析】
A、由于Zn+H2SO4=ZnSO4+H2↑,每65份质量的锌参与反应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说明溶液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在逐渐的增多至不再发生变化,但溶液本来就有,所以不会从零开始,故A正确;
B、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即氢气,质量是从零开始,故B错误;
C、稀硫酸是反应物,因此它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在逐渐的减小,最后为零,故C错误;
D、硫酸锌是生成物,所以其起始点应该是零.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在和稀酸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类化学反应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4.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13;故选项错误;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
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待有晶体析出时,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与硫酸根直接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会减少,在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
出现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酸反应过程中的曲线在同一线上,且当金属反应完后,铝产生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要多,曲线要高,符合题意;
C、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
2MgO可知,
每48份质量的镁能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由图可知,Mg与O2的起始量是相等的,必然是氧气有剩余,应该是镁变为0,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开始前,已有铁粉和铜粉固体质量,曲线不能从零点出发,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判断化学反应与曲线的关系,要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在曲线中找出起点、折点和终点。
6.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的变化关系的是
A.图 A 表示加热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制氧气
B.图 B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图 C 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与铁
D.图 D 表示电解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应该生成氧气质量相同,故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则溶液的pH会不断增大到大于7,故错误;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与铁,锌反应的快,铁反应的慢,但是生成的氢气相等,故错误;
D、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
故选A。
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
A.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至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
糖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锌的活动性强于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大于铁,在坐标中表现斜线越陡,故A正确;
B、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开始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通入二氧化碳,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碱性减弱,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能继续溶解蔗糖,故溶液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向含有一定量HCl和CaCl2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向两份质量相同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
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高锰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
B、向含有一定量HCl和CaCl2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盐酸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全,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B正
确;
C、65份的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56份的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铁比锌多,但锌比铁快,故C不正确;
D、向两份质量相同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粉末状大理石反应较快,最终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9.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C.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B、镁比锌活泼,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时,镁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较短,又因为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稀释时碱性减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通电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D.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固体碳和气体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的质量要增加,气体的最终质量不为零,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压强增加,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减小约了原来的五分之一,最终压强小于起始值,不符合题意;
D、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
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镁先反应完,氢元素全部来自于氯化氢,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故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B.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
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设加入金属质量为m,镁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铝生成氢气质量为y,
2442
Mg+H SO=MgSO+H
242
m x
↑
24m
= 2x ,x=
1
m
12
242432
2Al+3H SO=Al(SO)+3H 546
m y
↑
54m
= 6y ,y=
1
m
9
x小于y,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的大于镁的,当金属没有完全反应时,硫酸完全消耗,产生的氢气质量等于硫酸中氢离子的质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选项A正确;
B、硫酸显酸性,pH小于7,加入水后,溶液稀释,溶液pH有所增大,但是无限稀释后,溶液的仍然为硫酸,所以pH无限接近与7,但是不会超过7,选项B错误;
C、饱和食盐水的中不断加入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
D、溶液为硫酸铜质量,所以开始时溶液质量不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睛】
酸性或碱性溶液无限稀释后,溶液本身的酸碱性不会发生改变。
12.下列图象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B.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
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的pH小于7,加水可使其酸性减弱,但不可能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先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有氧气产生,不可能在一加热时就有氧气产生,故此选项错误;
C、石灰石加入盐酸至过量后会使二氧化碳不断放出直至反应结束,气体的量不再改变,图像最终会成为一条水平线,故此选项错误;
D、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最终镁生成的氢气多,从图像体现应该是水平线镁的比铁的高,图像符合反应实际,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向溶液a 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b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稀HNO 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现象c :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变蓝 CaCO 3 完全除去NaOH 、Na 2CO 3,以免干扰检验CaCl 2 CaO 和NaOH 33NaCl + AgNO =AgCl NaNO ↓+
【解析】
【分析】
【详解】
(1)某干燥剂含有CaO 、NaOH 和CaCl 2中的两种物质,氧化钙遇水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水后形成的溶液a (至少含有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一定呈碱性,所以溶液a 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会是蓝色。
故填:溶液变蓝。
(2)溶液a 中加入过量碳酸钠后形成白色固体b ,而干燥剂中含有CaO 、NaOH 和CaCl 2中的两种物质,氧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白色固体b 一定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
故填:CaCO 3。
(3)溶液a 中加入过量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或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溶液中一定会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氯化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 3,再滴加硝酸银,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目的是想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从而确定干燥剂中是否含有氯化钙,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会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它们遇到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为排除他们的干扰,所以加入过量稀硝酸,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转化为硝酸钠和水及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加入过量稀HNO 3的目的是完全除去NaOH 、Na 2CO 3,以免干扰检验CaCl 2。
故填:完全除去NaOH 、Na 2CO 3,以免干扰检验CaCl 2。
(4)根据以上分析,加入过量稀硝酸,稀硝酸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反应后会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跑走),若溶液中有氯化钠,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中不含氯化钙,所以干燥剂的成分为CaO 和NaOH 。
故填:CaO 和NaOH 。
②若有白色沉淀,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33NaCl + AgNO =AgCl NaNO ↓+。
【点睛】
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4.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含氯元素的物质大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
如:a 醋酸氯己定[C22H34C l2N10O2] b 氯化钠 c 二氧化氯[ClO2] d.次氯酸钠[NaClO]等。
①醋酸氯己定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②b、d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但阴离子不同。
写出d中阴离子符号______。
(3)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其生产流程如图:
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
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过滤。
③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OH+X=NaClO+NaCl+H2O.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______。
④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的原理与步骤Ⅲ相似,将气体X 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⑤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
b 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
c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
【答案】7 三有机 70 ClO-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蒸发结晶氯化
钠、氯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a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7;三。
(2)①醋酸氯己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22+34+2+10+2=70个原子构成,故填:有机;70。
②d中阴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lO-,故填:ClO-。
(3)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即Y是氢气,X是氯气,步骤I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故填:蒸发结晶。
③由2NaOH+X=NaClO+NaCl+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是氯气,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氯化钠、氯气,故填:氯化钠、氯气。
④将气体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⑤a.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易产生危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改变,例如反应前有次氯酸根,反应后没有次氯酸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是-1、+1,反应后是0、-1,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氯元素部分变成了有毒气体,部分变成了氯化钠中的氯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15.某白色固体含有CuSO4、CaCO3、Ba(NO3)2、 Na2SO4、 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能说明原白色固体里一定不含CuSO 4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原固体中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若要确定,可增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固体a
()333222CaCO +2HNO C NO + H O a +CO =↑ 向无色溶液A 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
【分析】
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固体a ,说明固体中不含有硫酸铜,白色固体a 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固体b 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即原固体中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得到无色气体,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
(1)实验中能说明白色粉末里一定不含有CuSO 4的现象是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固体a ,这是因为如果含有硫酸铜,则无论是硫酸铜的水溶液,还是铜的沉淀物,都不是无色的。
故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固体a 。
(2)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NO 3=Ca (NO 3)2+H 2O+CO 2↑。
故填:CaCO 3+2HNO 3=Ca (NO 3)2+H 2O+CO 2↑。
(3)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证明,需进行的实验是:向无色溶液A 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向无色溶液A 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16.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
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
(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 2的方法,反应为:MgCl 2
通电Mg+_____。
(4)写出第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 过滤 漏斗 Cl 2 CaO+H 2O=Ca(OH)2 Mg(OH)2+2HCl=MgCl 2+2H 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 3)。
(2)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2],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沉淀和氯化钙溶液,应用过滤方法分离不溶性固体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溶液;过滤需要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
(3)氯化镁电解生成镁和氯气(Cl 2),则反应为22MgCl Mg+Cl 通电。
(4)第②步反应是氧化钙(CaO)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第③步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 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是CaO+H 2O=Ca(OH)2,
③是Mg(OH)2+2HCl=MgCl 2+2H 2O 。
17.发展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
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
下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 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CO 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石英砂与焦炭的接触面积 还原性 二氧化硅(或一氧化碳) SiCl 4+2H 2高温 Si+4HCl 炼铁(或作燃料)
【解析】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增大与焦炭的接触面积,是反应更充分;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3)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硅;
(4)四氯化硅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气体,配平即可;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