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语文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1年高二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语文含答案
语文试题
陈伦王宏利教研室主任:王玉祥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六个大题,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
晰,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遗.施(wèi)给.予(gěi)桎梏.(gù)信而好.古(hào)
B.隽.永(jùn)溘.死(kè)歆.羡(xīn)方枘.圆凿(ruì)
C.绮.丽(qǐ) 便.言(pián)天姥.(mǔ)济济.一堂(jǐ)
D.怏怏.(yāng)押解.(jiè)遒劲.(jìn)抢.榆枋(qiānɡ)
2.下列字形中无误的一项是()
A.笨坯真谛签暑纷至沓来
B.碾轧悸动战栗赔礼道歉
C.磬石延伫慰藉强驽之末
D.坟茔侘傺梦靥义愤填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安之若素
....,自得其乐。
B.俗语说“三月天,孩儿脸”,今天下午两点多钟,整个武汉上空竟飘起了沸沸扬扬
....的大雪。
C.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是泼辣热情,一个是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
....,人见人夸。
D.作为政协委员,他非常珍惜自己的蜗角虚名
....,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个人影响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B.“本镇的二、三产业要同步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松宜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是说。
C.三峡工程启动175米实验性蓄水后,昭君镇有望通过开发昭君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成为湖北省“两山一江”旅游线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之一。
D.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5.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B.xx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 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夫列子御风而.行
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无伤,是乃.仁术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心足以王矣
7.下列句子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伏清白以死.直兮②无以,则王.乎?③千万不复全.④肥甘
..不足于口与?
⑤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⑥自名.秦罗敷⑦栗.深林兮惊层巅
⑧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⑩固前圣之所厚.
A.①/②⑥⑦/③⑨⑩/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⑨⑩/④/⑤⑦⑧
C.①⑥⑦/⑧⑤/⑩③④/②⑨ D.①/②⑥/③④/⑨⑩/⑤⑦⑧
8.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未之闻也②奚以知其然也③彼且奚适也④对曰:“将以衅钟。
”
⑤是乃仁术也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⑦百姓之不见保⑧舆薪之不见
⑨是诚不能也⑩构怨于诸侯⑾将以求吾所大欲也⑿天下可运于掌
A.①②③/④⑾/⑤⑥⑨/⑦⑧/⑩⑿ B.①②⑤⑥⑨⑾/③⑧/④/⑦/⑩⑿
C.①②③⑧/④⑾/⑤⑥⑨/⑦/⑩⑿ D.①②⑤⑥⑨⑾/③⑧/④/⑦⑩/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共12分,每小题3分)
赵韩王普①为相。
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
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愿闻成算所向②。
”帝
曰:“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
上素嫌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
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上寤,乃可其奏。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
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
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
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
”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
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
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当: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一举而.下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上因.晚朝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C.岂得以.喜怒专之申之以.孝悌之义
D.则.《论语》二十篇也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②④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
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
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
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三、(28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2分)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分)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不会再来看望自己?(4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5)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语言表达运用(8分)
16.填空题(4分)
①“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辞》。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这个句子中,“仲秋”是指农历的月,“乙巳”采用的是纪年法。
②律诗分“五律”“七律”“排律”三种,“五律”“七律均为句,两联必须对仗。
17.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示例:冬天倘若没有风雪,就像文章没有主旨,少了情趣、灵魂,只会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共18分)
章太炎
张中行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
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这就难免使人生疑。
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不过对于他的为人,我还是有所知的,这都是由文字中来。
这文字,有不少是他自己写的,就是收在《章氏丛书》中的那些;也有不少是别人写的,其赫赫者如鲁迅先生所记。
总的印象是:学问方面,深、奇;为人方面,正、强。
学问精深,为人有正气,这是大醇。
治学好奇,少数地方有意钻牛角尖,如著文好用奇僻字,回避甲骨文之类;脾气强,有时近于迂,搞政治有时就难免轻信:这是小疵。
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
上天不负苦心人,是一九三二年吧,他来北京,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讲《广论语骈枝》,不记得为什么,我没有去听。
据说那是过于专门的,有如阳春白雪,和者自然不能多。
幸而终于要唱一次下里巴人,公开讲演。
地点是北河沿北京大学第三院风雨操场,就是“五·四”时期囚禁学生的那个地方。
我去听,因为是讲世事,谈己见,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
老人满头白发,穿绸长衫,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
太炎先生个子不高,双目有神,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
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
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
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是:“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其时是“九·一八”以后不久,大局步步退让的时候。
话虽然以诙谐出之,意思却是沉痛的。
此后没有几年,太炎先生逝世了(1936年)。
他没有看见“七·七”事变,更没有看见强敌的失败,应该说是怀着愤激和忧虑离开人间了。
转眼将近半个世纪过去,有一天我去魏建功先生书房,看见书桌对面挂一张字条,笔画苍劲,笔笔入纸,功力之深近于宋朝李西台(建中),只是倔强而不流利。
看下款,章炳麟,原来是太炎先生所写,真可谓字如其人了。
18.结合全文,概括章太炎先生“怪”的主要表现。
(4分)
19.第三段说“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章太炎先生的“大德”之“本”是什么?(4分)20.作者写章太炎先生讲演,为什么又写马幼渔等弟子的行为?(4分)
21.“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文中直接引用章太炎先生的原话有何作用?(6分)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A给jǐ B隽 juàn D怏yàng劲jìng)
2.答案:B(A签署C磐石强弩之末D梦魇义愤填膺)
3.答案:A(“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B项中的“沸沸扬扬”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形容人声喧闹,不能形容大雪。
C项中“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情都得到妥善安置;D项中的成语“蜗角虚名”指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不合语境。
)
4.答案:B.(A项去掉冒号;C项“品牌”后的逗号改为顿号,括号里的内容是对“两山一江”的解释说明,因此括号内容应放在“两山一江”的后面;D问号改为逗号)
5.答案:B [A不合逻辑,用“所以”联系上下句,强加因果。
C结构混乱,开始的主语为“美国民众”,最后分句的主语暗换成了“占领华尔街活动”;搭配不当,“抗议……问题”动宾搭配不当。
D表意不明。
前面提出答案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后句中代词“此”,指向不明确。
]
6.D(D 两个“是”都是代词,这。
A 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B第一个“以”,介词,用、凭;第二个“以”,介词,因。
C第一个“乃”,连词,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
7.B ①为动用法/②⑥名词作动词/③⑨⑩形容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名词/⑤⑦⑧使动用法。
8.C (①②③⑧宾语前置句/④⑾省略句/⑤⑥⑨判断句/⑦被动句/⑩⑿状语后置句
9.B 道,方法。
10.A 连词,表修饰( B.因,介词,趁机:介词,就C.介词,凭;介词,用,拿。
D.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翻译为“原来是”;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那么,就”。
)11.C 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2.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13.(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向南北征讨,现在正是时候。
(落实“小”、“其”、互文句的解释,保持语句通畅。
3分)
(2)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落实“念”“生”“骨”等词语的解释,保持语句通畅。
2分)
(3)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3分)
(4)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2分)
14.(1)①天色已晚。
"晚钟鸣上苑" ②下起细雨。
"疏雨过春城"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题中"待"字)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飞湍瀑流争喧豗
无边落木萧萧下长河落日圆
钟鼓馔玉不足贵只是当时已惘然
滟滟随波千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
月涌大江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6.八月干支 8句颔联颈联(二、三联)17.参考示例:
春天倘若没有鲜花,就像高山没有流水,少了灵性、涵养,只会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
秋天倘若没有果实,就像小溪没有归宿,少了悬念、结局,只会给人一种苍白的感觉;
人生倘若没有坎坷,就像小说没有情节,少了波折、看点,只会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
18.(4分)①自我评价与公认迥然不同;②治学好奇,有时有意钻牛角尖;③脾气倔强,有时近于迂。
19.本:为人有正气;思想上忧虑国家前途与命运。
(4分)
20.以高徒相拥的恭敬衬托章太炎先生的可敬人格(2分);以成名弟子助其演讲衬托章太炎先生的高深学识(2分)。
21.(6分)①表现章太炎先生说话“诙谐而兼怒骂”的个性特点;②表现章太炎先生对时局的洞察和为国事而忧愤;③表达作者对章太炎先生的钦佩、缅怀之情。
④引用传主的原话,突出传主的个性,增强传记文学的真实性。
(答出任三条即满分)
【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
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
”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
”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
”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
”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
”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
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
”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
”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增加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
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
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
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
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
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
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
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
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都要和他商议。
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
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
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
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
”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26536 67A8 枨40378 9DBA 鶺Vd39569 9A91 骑 n35189 8975 襵37252 9184 醄a|U29384 72C8 狈
24919 6157 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