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维修要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模具的检查保养

模具修理后的检查是保证模具修理质量,使模具处于最佳状态的重要环节。对于冲裁模,刃口部分动过后应重新对模,并通过切纸或切塑料薄膜来判断模具间隙是否合适,是否均匀。

模具的保养主要有以下内容:

⑴、模具导向零件定期加润滑油

⑵、对刃口和拉伸凹模定期加油润滑

⑶、及时清理废料,保持模具清洁

⑷、定期检查模具的弹簧、橡胶及导向件是否损坏或失效,必要时进行更换

⑸、定期清洗模具,检查废料排出是否顺畅

2、模具的维修要领

⑴、冲压模具的维修,必须做到细心、耐心、按程序办事,切忌盲目行事。当模具出现

故障时,应详细询问模具出现故障时的过程情况,打开模具,对照尾件制品,检查

模具状况,分析故障原因。

⑵、根据故障性质及模具结构,决定是拆模修理还是直接在压力机上修理。

⑶、打开上模时应保持上模平衡升降,防止上模过度倾斜导致导套破裂

⑷、装、拆卸弹性卸料板时,应交替拧紧或放松卸料板螺钉,保证卸料板平衡升降防止

卸料板过度倾斜导致凸模断裂。

⑸、模具零件拆卸时,应留意原有的状况,必要时在相联的零件上分别作标记,以利于

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凸模及凹模装好后,应对照冲件作必要的检查,是否有错装、

漏装或装反,检查凹模镶件有无倒装,确认无误后方可合模。

⑹、更换凸模时,应先将凸模刃口放入凹模,检查凸模与凹模的配合间隙是否合适,同

时检查凸模固定部位尺寸与固定孔是否相配。对维修后凸模总长度变短,需加垫片

达到需要的长度时,应检查凸模刃口有效长度是否足够,与卸料板是否干涉。更换

已断凸模时,应查明原因,检查凹模孔内是否堵塞,同时检查凹模刃口是否崩刃,

是否需研磨刃口。组装凸模或凹模镶块时,应水平置入,用铜棒将其轻轻敲到位,

切不可斜置而靠强力敲入(必要时可在非刃口面倒圆,便于导入固定板)。

⑺、模具多次拆装后,定位销孔可能因磨损变大,产生定位偏差,使冲裁间隙不匀,毛

刺增大,可用移位的方式来调整间隙,打开模具,拆去卸料板,拆除固定板中的销

钉,放松螺钉,凹模上放一张适当厚度的塑料薄膜,轻轻合上上模,慢速放下上模

至凸模进入凹模内1~2mm为止,这时由于塑料薄膜的塑性,凸模和凹模之间的

间隙将处于相当均匀的状态,均匀地拧紧螺钉。用切纸的方法确认间隙是否均匀,

不行则重复以上动作。间隙调好后,重新配作销孔和销钉。

⑻、更换弹簧和橡胶时,应确定压缩量是否足够及安放橡胶的空间是否足够大,橡胶不

可靠近小凸模,以免挤压小凸模导致凸模弯曲或折断。

3、模具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常用对策

3.1、冲压毛刺大

仔细检查模具和制品,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对策。

⑴、刃口磨损或崩刃,可磨刃口,研磨量应以磨利为准。当局部需要的研磨量较

多时,可采用垫片局部垫高后再磨刃口。当崩刃超过1mm时,可采用氩弧焊

补焊后研磨修复刃口或氩弧焊补焊后线切割修复刃口,也可局部线切割后镶

补。对于小凸模或小镶件崩刃较多时,可垫高后刃磨或更新凸模或镶件。

⑵、模具冲裁间隙过大或过小,即重新研磨刃口后,效果不佳,很快又出现毛边

等,须对冲切断面检查,确认后重新调整模具间隙,并重新配作定位销孔。当

导柱、导套磨损,配合间隙变大时,模具冲裁间隙也会改变,导致毛刺出现,

可更换导柱、导套。

⑶、冲裁搭边过小或切边材料过少时,材料被拉入模具间隙内成为毛边,可加大

冲裁搭边或加大切边余量解决。

3.2、凸模折断或弯曲

导致凸模失效的原因很多,应仔细检查模具和制品,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废料阻塞、卡料、模内有异物、废物上浮、冲半料、冲孔间隙过小或间隙不均匀、卸料板导向不良或选用材质、热处理不当、卸料橡胶挤压小凸模等因素均可

导致凸模断裂或弯曲。

对细小凸模应加强保护,固定部分适当加大或加保护套,工作部分之间采用大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大、小凸模相距较近时,受材料牵引易导致小凸模断

裂,须加强小凸模保护或加大小凸模尺寸,小凸模比大凸模磨短一个料厚。单边

冲裁凸模需有靠块保护,防止凸模因单边受力而弯曲退让,导致冲裁间隙变大而

出现毛刺。冲小孔的间隙应适当放大,凹模刃口高度适当降低,凹模刃口高度可

取2mm,并且刃口以下取1°~2°锥度。

3.3、废料阻塞

漏料孔不光滑、漏料孔从上至下没有逐级放大或漏料孔上下错位、漏料孔底部有阻挡物、漏料孔过大或过小等因素均可导致废料阻塞。废料阻塞后,可由电钻

钻出废料,拆下凹模,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凸模折断或弯曲的更换凸模,凹模涨裂的可局部镶补或更换凹模。对于在凹模中间仅裂开一条缝的情况,可通过线切割加工,用45号钢做成工字形键,将凹模裂缝收紧,工字形键应比凹模上线割出的工字形槽短一些,以保证有足够的预紧

力将凹模裂缝收紧。对于开裂的凹模,也可压入固定板预紧固定,或在凹模四周

焊一框架预紧固定。

漏料孔不光滑的可研磨光滑,漏料孔上下错位的,可将漏料孔从上至下应要逐级钻大或修磨错位处至排料顺畅。漏料孔偏小,特别是细小突出部位,可适当放

大。漏料孔过大时,废料易翻滚象滚雪球样形成堵塞,需缩小漏料孔。刃口磨损

时,废料毛边相互勾挂,也可能胀裂凹模,需及时磨刃口,凹模在磨床上磨削后

未退磁而带磁,也可能导致废料塞模,因此模具磨刃口后应退磁,料带油太多或

油的粘度过高,也可能导致废料塞模,可控制材料的带油量及油的种类。凹模刃口表面粗糙或有倒锥时,使废料排出阻力加大,需对凹模直刃部分进行修整。3.4、废料上浮压伤工件

模具冲裁间隙偏大、凸模表面紧贴坯料产生真孔、冲压速度高、凸模磨损、凸模带磁性、冲头进入凹模深度偏小、材料表面油料过多过粘、小而轻的废料易被真空吸咐等均可导致废料上浮,将工件压伤。

防止废料上浮的措施主要有:

⑴、小孔废料上浮可通过对凸模顶面中间磨V型小缺口,避免真空吸咐来防止,

对冲翻孔凸模冲预孔的细小冲头特别适用。

⑵、小孔废料上浮可通过对凹模真空抽吸的办法来防止。

⑶、凸模顶端装有活动顶料杆,避免废料随凸模上升。

⑷、凸模采用斜刃口或中间磨凹,利用材料变形来防止材料紧贴凸模表面产生

真空吸咐。

⑸、小凸模顶面中间留一小凸点,防止材料紧贴凸模表面产生真空吸咐。

⑹、修改模具间隙,使用较小的冲裁间隙

⑺、保持凸模刃口锋利,适当增加进入凹凸模的长度,减少润滑油的使用,凸

模充分消磁。

⑻、在冲孔凸模上锉出0.05mm×0.05mm的凹痕,使冲孔废料产生较大毛刺,

以增大其在凹模中的磨擦力。

⑼、在凹模刃口直壁用合金锉出15°~30°、0.01mm深的斜纹,以增大废料在

凹模中的磨擦力。

3.5、制品变形或尺寸变化

级进模送料及导料不准或送料不到位会出现导正销拉料,在材料的导正孔部位出现小的翻边、导正孔变形等现象,可适当减小间隙,增加导料钉,提高导料精度。当导正钉磨损或折断时,制品会出现偏心、翻孔歪斜、尺寸改变等不良,应及时更换导正钉。

材料滑移造成折弯尺寸变化时,可增大压料力,折弯时尽量采用孔定位。模具让位孔过小、定位不准、卸料板与凹模的间隙大、顶出不平衡等也会导致制品变形,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3.6、拉伸件起皱或破裂

拉伸件起皱的主要原因是压料力太小,对无凸缘的制品口部起皱的原因还有凹模圆角过大、间隙过大,最后变形的材料未被压住,形成的少量皱纹因间隙过大不能整平。解决起皱的措施是增大压料力,但压料力增大过多又会导致制品拉裂。当增大压料力不能解决起皱时,应检查压料圈的限位是否过高,凹模上的挡料钉避让孔是否够深,用塞尺检查拉深间隙是否过大。当只是单面起皱时,应检查压料圈与凹模是否平行,坯料是否有大毛刺或表面有杂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