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3.2.1 第一课时 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古典概型
3.2.1 古典概型 第一课时 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古典概型的概念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观察哪一面向上. 问题 1:这个试验共有哪几种结果?基本事件总数是几? 提示:共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结果,基本事件 总数是 4.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问题 2:事件 A={恰有一次正面向上}包含哪些试验结果? 提示:正反、反正. 问题 3:问题 2 中事件 A 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12.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类题通法] 基本事件的两个探求方法
(1)列表法:将基本事件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表格可 以清楚地弄清基本事件的总数,以及要求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 件数,列表法适合于较简单的试验的题目,基本事件较多的试验 不适合用列表法.(关键词:基本事件的总数)
(2)树状图法:树状图法是用树状的图形把基本事件列举出来 的一种方法,树状图法便于分析基本事件间的结构关系,对于较 复杂的问题,可以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主要手段.树状图法适合 于较复杂的试验的题目.(关键词:结构关系)
(2)①这个试验包含的基本事件有:(正,正,正),(正,正, 反),(正,反,正)(反,正,正),(正,反,反),(反,正,反), (反,反,正),(反,反,反);
②这个试验包含的基本事件的总数是 8; ③“恰有两枚硬币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包含以下 3 个基本事 件:(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3)利用事件间的关系 在求解较复杂事件的概率时,可将其分解为几个互斥的简单事
件的和事件,由公式 P(A1∪A2 ∪A3 ∪…∪An)=P(A1)+P(A2)+… +P(An)求得,或采用正难则反的原则,转化为求其对立事件,再 用公式 P(A)=1-P( A )求得.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对古典概型的判断 [例 2] (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 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如图所示,射击运动员向一靶心进行射 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 10 环, 命中 9 环,…,命中 1 环和命中 0 环(即不命 中).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解题流程]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类题通法]
古典概型求解三注意
解古典概型问题时,要牢牢抓住它的两个特点和其计算公
式.但是这类问题的解法多样,技巧性强,在解决此类题时需要注
意以下三个问题:
(1)试验必须具有古典概型的两大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2)计算基本事件的数目时,须做到不重不漏 常借助坐标系、表格及树状图等列出所有基本事件.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导入新知]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对于任何事件 A,P(A)= 基本事件的总数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化解疑难] 频率的计算公式与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频率计算中的m,n均随随机试验的变
解析:①②④是古典概型,因为符合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③ 不是古典概型,因为不符合等可能性,降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答案:①②④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例 3] 现有 6 道题,其中 4 道甲类题,2 道乙类题,张同学 从中任取 2 道题解答.试求:
(1)所取的 2 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 (2)所取的 2 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 [解] (1)将 4 道甲类题依次编号为 1,2,3,4;2 道乙类题依次 编号为 5,6.任取 2 道题,基本事件为{1,2},{1,3},{1,4},{1,5}, {1,6},{2,3},{2,4},{2,5},{2,6},{3,4},{3,5},{3,6},{4,5},{4,6}, {5,6},共 15 个,而且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8.求解古典概型的概率 [典例] 箱子里有 3 双不同的手套,随机拿出 2 只,记事件 A 表示“拿出的手套配不成对”;事件 B 表示“拿出的都是同 一只手上的手套”;事件 C 表示“拿出的手套一只是左手的, 一只是右手的,但配不成对”. (1)请罗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 (2)分别求事件 A、事件 B、事件 C 的概率.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化解疑难] 对古典概型的认识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 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下一粒 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只有两个:发芽、不 发芽.而“发芽”和“不发芽”这两种结果出现的机会一般是不均 等的,所以它不属于古典概型.又如,从规格直径为 300±0.6 mm 的一批合格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测量其直径 d,测量值可能是从 299.4 mm 到 300.6 mm 之间的任何一个值,所有可能的结果有无限 多个,因此这个试验也不属于古典概型.
事件数为
()
A.2
B.3
C.4
D.6
(2)连续掷 3 枚硬币,观察这 3 枚硬币落在地面上时是正面朝
上还是反面朝上.
①写出这个试验的所有基本事件;
②求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
③“恰有两枚硬币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包含哪些基本事件?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解] (1)选 C 用列举法列举出“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可能 结果为:(1,2),(1,4),(2,3),(3,4),共 4 种可能.
[活学活用] 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求: (1)点数之和是 4 的倍数的概率; (2)点数之和大于 5 且小于 10 的概率.
解:从图中容易看出,基本事件与所描点一一对应,共 36 种.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1)记“点数之和是 4 的倍数”的事件为 A,从图中可以看 出,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 9 个: (1,3),(2,2),(2,6),(3,1),(3,5),(4,4),(5,3),(6,2),(6,6), 所以 P(A)=14. (2)记“点数之和大于 5 且小于 10”的事件为 B,从图中可 以看出,事件 B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 20 个(已用虚线圈出), 所以 P(B)=2306=59.
样品进行检测.
地区
A
B
C
数量
50
150
100
(1)求这 6 件样品中来自 A,B,C 各地区商品的数量; (2)若在这 6 件样品中随机抽取 2 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 测,求这 2 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解:(1)因为样本容量与总体中的个体数的比是
50+1560+100=510,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用 A 表示“所取的 2 道题都是甲类题”这一事件,则 A 包含 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 6 个, 所以 P(A)=165=25.
(2)由(1)知任取 2 道题的基本事件共有 15 个,用 B 表示“所 取的 2 道题不是同一类题”这一事件,则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5},{1,6},{2,5},{2,6},{3,5},{3,6},{4,5},{4,6},共 8 个, 所以 P(B)=185.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随堂即时演练]
1.下列试验是古典概型的是
()
A.口袋中有 2 个白球和 3 个黑球,从中任取一球,基本事件为
{取中白球}和{取中黑球}
B.在区间[-1,5]上任取一个实数 x,使 x2-3x+2>0
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其出现正面或反面
D.某人射击中靶或不中靶 解析:根据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进行判断.A 中两个基本事件
B3},{B1,C1},{B1,C2},{B2,B3},{B2,C1},{B2,C2},{B3,
C1},{B3,C2},{C1,C2},共 15 个.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每个样品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 能的. 记事件 D:“抽取的这 2 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 则事件 D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B1,B2},{B1,B3},{B2,B3}, {C1,C2},共 4 个. 所以 P(D)=145,即这 2 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为145.
频率 化而变化,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 都计算
它们的比值逐渐趋近于概率值
了一个
古典概型 是一个定值,对同一个随机事件而言, 比值
的概率 m,n都不会变化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基本事件的计数问题
[例 1] (1)4 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 1,2,3,4,从这 4 张卡片中
随机抽取 2 张,则取出的 2 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所有基本
不是等可能的,B 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D 中“中靶”
与“不中靶”不是等可能的,C 符合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
答案:C人中任选两人担任课代表,甲被选中的概
率为
()
A.12
B.13
C.23
D.1
解析: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人有:(甲,乙),(甲,丙),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类题通法] 判断一个试验是古典概型的依据
判断随机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关键是抓住古典概型的两个 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二者缺一不可.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活学活用] 下列试验是古典概型的为________(填序号). ①从 6 名同学中选出 4 人参加数学竞赛,每人被选中的可能性 大小 ②同时掷两颗骰子,点数和为 6 的概率 ③近三天中有一天降雨的概率 ④10 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的概率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导入新知] 基本事件及古典概型的概念
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
特点
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 _互__斥__的__
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 件)都可以表示成_基__本_ _事__件__的__和__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 本事件只有_有__限__个__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 性_相__等__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活学活用] 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 1 个白球和 3 个编有不 同号码的黑球,从中任意摸出 2 个球. (1)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 (2)求事件“摸出的 2 个球是黑球”包括多少个基本事件? 解:(1)从装有 4 个球的口袋中摸出 2 个球,基本事件共有 6 个: (白,黑 1),(白,黑 2),(白,黑 3),(黑 1,黑 2),(黑 1,黑 3), (黑 2,黑 3). (2)事件“摸出的 2 个球是黑球”={(黑 1,黑 2),(黑 1,黑 3),(黑 2,黑 3)},包括 3 个基本事件.
所以样本中包含三个地区的个体数量分别是:
50×510=1,150×510=3,100×510=2.
所以 A,B,C 三个地区的商品被选取的件数分别为 1,3,2.
(2)设 6 件来自 A,B,C 三个地区的样品分别为:A;B1,B2,B3;
C1,C2.
则抽取的这 2 件商品构成的所有基本事件为:
{A,B1},{A,B2},{A,B3},{A,C1},{A,C2},{B1,B2},{B1,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类题通法] 求解古典概率“四步”法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活学活用]
(山东高考)海关对同时从 A,B,C 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
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
表所示.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 6 件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六分。
[解] (1)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的所有点.试验的所 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因此,尽管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 性相同,这个试验不是古典概型.
(2)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 11 个,但是命中 10 环,命中 9 环,…,命中 1 环和命中 0 环(即不命中)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 这个试验不是古典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