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练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质量检验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A )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

2、量的基本特点是(B )
A.不必通过比较(试验)得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B.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的乘积构成,其数学表达式为:Q={Q}.[Q] C.量值大小与所选定的单位有关;
D.量是反应物质本身的属性,而不能描述自然现象的属性。

3、有关基本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在量制中选定的彼此独立的量称为基本量;
B.长度、质量和时间是基本量;
C.长度、力和时间是基本量;
D.在国际单位制中,有长度等七个基本量。

4、有关量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
A.量纲指数为零,量纲等于1的量称为无量纲的量;
B.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的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
C.物质的量浓度的量纲为mol/m3;
D.质量分数的量纲为1。

5、有关某一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粘度单位为牛顿每平方米每秒;
B.速度单位为ms-1;
C.动力粘度单位为帕斯卡秒;
D.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6、在同一系统中,基本单元不同,物质的量浓度也不同。

下述表示不正确的是()
1
A.当C(—H2SO4)=0.2mol/L,则C(H2SO4)=0.1mol/L;
2 1
B.当C(KMnO4)=0.2mol/L,则C(—KMnO4)=0.1mol/L;
1 5
C.当C(Ca2+)=0.1mol/L,则C(—Ca2+)=0.2mol/L ;
1 2
D.C(B)=Z?C(—B)。

Z
7、有关误差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误差是某特定量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误差是测得值与平均值之差;
C.粮油检验中的误差由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构成;
D.在谈及误差时,给定的特定量必须指明。

8、在比较两个量的准确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对于同种量,如果给定的特定量值相近,可用绝对误差进行比较;B.不同量之间可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
C.不同物质,不同测定方法之间也可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
D.10g砝码和250ml容量瓶示值误差为-0.2mg和+0.2ml,两者之间物质不同,无论用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均不能进行比较。

9、在滴定分析中,(C )可导致系统误差。

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C.试剂中含有微量干扰离子;D.平行试验次数不够。

10、有关随机误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
A.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
B.在重复性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出现的几率相等;
C.随机误差的出现捉摸不定,无规律可循;
D.随机误差
11、为减少方法误差带来的影响,可采用(A )
A.对照试验;B.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C.空白试验;D.增加测定次数。

12、常量滴定管一次读数误差为±0.01ml,而每份滴定液有两次读数(初读数和末读数),可能带来±0.02ml的绝对误差。

要将滴定误差控制在±0.1%以下,滴定液的体积必须大于( C )ml。

A.10 B.15 C.20 D.30 13、有关主管部门对各级粮油进行抽检,其目的是(D )
A.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出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14、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做法不当的是(B )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
B.采用选择性的扦样的方法扦样;
C.对质量指标和相关的卫生指标进行检验;
D.对粮油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5、感官检验的任务不包括(A )
A.生产设备选型;B.产品评优;
C.商标和包装设计;D.对新产品感官指标的接受性进行评价。

16、调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食品感官质量的要求,这种检验属于(A )
A.偏好型检验;B.分析型检验;C.差别检验;D.标度和类别检验。

17、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
A.在食品感官质量评定中随着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感官分析的作用将逐渐弱化;
B.仪器分析不可能代替偏好型感官检验;
C.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分分析型感官检验;
D.油脂色泽的感官指标可以定量描述。

18、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B )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1 B.2 C.3 D.4
19、加热或蒸馏易燃液体必须在(B )上缓慢进行。

蒸馏易燃液体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而引发事故。

A.电炉;B.水浴或电热板;C.酒精灯;D.喷灯
20、正确操作闸刀开关的方法是(A )
A.使闸刀处于完全合上或完全拉断;B.若即若离;C.仅限于完全合上;D.仅限于完全拉断。

21、使用电烘箱和高温炉时,不得把(D )送入烘箱和高温炉加热。

A.含水量高的粮食;B.腐败变质的食品;C.其他检验项目不合格的样品;D.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溶剂的物品。

2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量不超过容量的(A )
A.2/3 B.1/2 C.1/3 D.4/5 23、B类火灾是指(B )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着火;
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等)着火。

24、精密仪器设备失火不能选用(D )
A.CO2灭火器;B.1211灭火器;C.四氯化碳灭火器;D.水
25、实验室“三废”是指(C )
A.污染物、废弃物、废有机物;B.废碱、废酸、废有机物;
C.废气、废水、废渣;D.废碱、废气、废弃物。

26、对实验室“三废”排放,必须遵守我国的(C )
A.法律法规;B.相关规定;C.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D.相关法规。

27、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 )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B.平均;C.实验;D.分析。

28、(A )的检验工作是评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A.确定粮食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B.验证粮食的特征、特性;
C.验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D.检查物料是否符合法令要求。

29、按检验目的抽样分为( A )、周期检验抽样、定型检验抽样和
仲裁检验抽样。

A.验收抽样和监督抽样;B.仲裁检验抽样和监督抽样;
C.计量型抽样和验收抽样;D.计数型抽样和周期检验抽样。

30、扦样方案的内容有:扦样目的、(C )、扦样人员、扦样地点、扦样时间、扦样品种和数量、封样方式、装具和运输、储存等。

A.扦样依据;B.扦样方法;C.扦样依据和扦样方法D.以上不需要
31、制定扦样方案必须全面考虑检查目的、产品性质、(C)等因素。

A.测试方法的性质;B.正在调查的总体的性质;
C.测试方法的性质和正在调查的总体的性质;D.以上不需要
32、扦样过程中待测总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均匀被抽取概率的采样叫(A )。

A.随机扦样;B.选择性扦样;C.单独扦样;D.特殊扦样。

33、扦样时发现局部有严重质量问题,应该(A )单独检验。

A.单独扦样;B.混合扦样;C.随机扦样;D.概率扦样。

34、从一批受检粮油中最初扦取的样品,称为(A )。

A.原始样品;B.平均样品;C.试验样品;D.分析样品。

35、粮油检验程序规定,粮食检验时容重检验试验用量应大于(C )。

A.500g B.1000g C.2000g D.5000g
36、接受样品时应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装具是否污染,如有不正常情况要(B )。

A.销毁样品;B.做好记录并告知被检方;C.拒收样品;D.正常接受。

37、按相关规定,储备粮检验样品应保留(B )。

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
38、玻璃计量仪器是指能够准确量取溶液体积的玻璃仪器。

实验室最常用的玻璃量具不包括(D )。

A.滴定管B.容量瓶C.量杯D.烧杯
39、滴定管按其(A )不同分为常量滴定管、微量滴定管和半微量滴定管。

A.容积B.长度C.管半径D.用途
40、滴定管使用时首先要对其进行洗涤。

洗涤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下列方法错误的是(C )。

A.用自来水冲洗;B.洗衣粉泡洗;C.去污粉刷洗;D.肥皂水冲洗。

41、用吸量管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B )。

A.应取用相应大小的分度吸量管;
B.应取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量管;
C.应取用相应大小的分度吸量管或单标线吸量管;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

42、容量瓶的校正可分为(D )。

A.称量法和密度法;B.容量法和比较法;
C.容量法和称量法;D.绝对校正法和相对校正法。

43、酸碱滴定法、(C )、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是滴定法的四种类型。

A.莫尔法;B.佛尔哈德法;C.氧化还原法;D.高锰酸钾法。

44、酸碱滴定法的实质是(A )。

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值发生突变。

A.质子转移过程;B.电子转移过程;
C.物料平衡过程;D.离子交换过程。

45、间接碘量法中,将碘价瓶置于暗处是为了(B )。

A.避免I2被歧化;B.避免I-被氧化;C.避免I2挥发;D.保持低温。

46、EDTA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B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A.链状化合物;B.环状螯合物;C.螺旋状化合物;D.大分子化合物。

47、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最好选用(D )。

A.Na2C2O4 B.Na2CO3 C.H2C2O4?2H2O D.KHC8H4O4
48、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时,必须用(D )。

A.蒸馏水B.纯净水C.高纯水D.无CO2蒸馏水
49、标定标准溶液时,每人四平行和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分别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和[CrR95(8)]的相对值的(B )。

A.0.10%和0.15% B.0.15%和0.18%
C.0.18%和0.20% D.0.20%和0.15%
50、容量分析的标准滴定溶液(0.1mol/L以上),在常温15℃~25℃下保存一般不超过(B )个月,保存期内若出现浑浊等现象须重新标定。

A.1 B.2 C.3 D.6
51、标准溶液的浓度等于或低于(C )mol/L,应在临用前将高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不含CO2蒸馏水(或乙醇)稀释定容,必要时重新标定。

A.0.1 B.0.05 C.0.02
D.0.01
52、两组测得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0.1001、0.1002、0.1003、0.1004、0.1005,其标准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D )。

A.S1=S2 B.S1﹥S2 C.S1=S2/10000 D.S1=10000 S2
53、两组测得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1、2、3、4、5,其标准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 )。

A.S1=S2 B.S1﹥S2 C.S1﹤S2 D.S1=S2/10000
54、一组测得值为2.00、2.20、2.30、2.40、2.50,如第6次测定结果不被Q检验法所弃去(n=6时,Q0.90=0.56),最大值不应超过()。

A.3.10 B.3.12 C.3.13 D.3.14 55、原始记录应由(C )核准。

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校核员;D.化验员之间相互
56、有关原始记录校核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计量仪器与测量精度的一致性;
B.样品编号与样品记录单的一致性;
C.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的正确性;
D.检验结果与储粮专卡(或受检单位检验结果)的差异。

57、检验报告中各项内容应(A )。

A.据实填报;B.按委托单位要求填报;C.按领导意图填报;D.按受检单位要求填报。

58、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制发样品,相关实验室参与的检验叫(C )。

A.监督检验;B.委托检验;C.比对检验;D.仲裁检验,
59、依据××标准,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这种结论适用于(B )检验。

A.送样B.自扦样或监督C.比对D.监督
60、(C )不属检验报告校核的内容。

A.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的正确性;B.报告结果与原始记录相一致;C.报告结果与委托单位的质量是否一致;D.数据处理及数字修约的准确性。

6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 )、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 原始样品
B. 保留样品
C.平均样品
D.试验样品
62、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 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 减量称量法
B. 间接称量法
C.三次称量法
D. 多次称量法
63、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
A. 容量瓶
B. 称量瓶
C. 吸量管
D. 移液管
64、配制30%的质量体积分数溶液是指称取(A )。

A. 30g该物质加入100mL溶剂中。

B. 30g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mL。

C. 30mL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g。

D. 30g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g。

65、扦样检验是通过对( A )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 代表性
B. 平均
C. 实验
D. 分析
66、属于强制性检定的仪器,需( A )。

A.申请周期检定
B. 安装时申请检定
C.自行定期检定,需及时上报检定结果
D.在测定结果出现偏差时,申请检定
67、我国食品卫生法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了(D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A. 改善食品品质 B .改善食品色、香、味C. 食品安全和提高营养 D. 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68、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 A ) (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69、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 C )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量表示。

A.12%
B.13%
C.14%
D.15%
70、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 B ),可达到调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
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
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
71、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障,会出现( C )。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
B. 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
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
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
72、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 A )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的。

A.物理特性
B.生理特性
C.物化特性
D.生化特性
73、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D )。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D.硝酸银标准溶液
74、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 C )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A. 0.1
B. 0.3
C. 0.5
D. 0.7
75、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使之与硝酸银生成( A )氯化银沉淀。

A.白色
B.无色
C.淡红色
D.淡蓝色
76、容量瓶的校正可分为( D )。

A. 称量法和密度法
B. 容量法和比较法
C. 容量法和称量法
D. 绝对校正法和相对校正法
78、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D )。

A. 对照试验
B.校准仪器
C. 空白试验
D. 多次测定取平均
79、关于有效数字的描述,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有效数字不仅反映数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测量的准确性
B. 有效数字就是计量仪器能测量到的数字
C. 有效数字全部是准确值
D. 有效数字包含全部准确值及一位可疑值
80、下列数字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C )。

A.【H+】=0.0050mol/L
B. PH=12.30
C. 20.36
D. 3600
8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2,对1.445001修约后的值为C
A. 1.4
B. 1.44
C. 1.45
D. 1.445
82、修约间隔为1,对25.451修约后其值为(A )
A. 25
B. 26
C. 25.4
D. 25.5
83、算式的计算结果应以()位有效数字报出。

A. 1
B. 2
C. 3
D. 4
84、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用(C )表示。

A. 标准偏差
B. 变异系数
C. 误差
D. 平均偏差
85、精密度是指在( C )条件下,测得值与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

A. 真实性
B. 等同性
C. 重复性
D. 再现性
86、准确度的大小由(C )决定。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D. 运算误差
87、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B. 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C.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D.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88、有关原始记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A. 根据检验报告预期的结果处理原始记录
B. 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原始资料的记载
C. 原始记录要保证其能再现
D. 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可信
89、填写原始记录表(簿)做法不当的是(B )。

A. 原始记录应用钢笔或中性笔填写
B. 为方便起见,可将观察值先记在白纸上,再转抄到专用记录表(簿)上
C. 观察值直接填写在记录表(簿)上
D. 原始记录不能用铅笔填写
90、按标准规定,粮食水分的检验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1位。

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B )。

A. 13.5%、13.3 % ,均值13.4 %
B. 13.52%、13.28 % ,均值13.4 %
C. 13.52%、13.28 % ,均值13.40 %
D. 13.5%、13.3 % ,均值13.40 %
91、原始记录出现错误时,可按下法( D )进行处理。

A. 将错误的数字用橡皮檫轻轻檫掉,改填正确的数字
B. 用涂改液涂改比用橡皮檫效果更好
C. 将原始记录撕掉重抄,既正确有美观
D. 将错误的数字划掉,在近旁改填正确的数字,并加盖更改人的条章或签名
92、扦样记录单的内容可以不包括(B )。

A. 受检单位名称、地址
B. 粮(油)堆放形式
C. 环境条件
D. 代表数量
二、判断题
1、玉米水分为18%以上时,应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

2、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导出量。

(:×)
3、调查和研究粮油的工艺、储存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卫生品质,为制定和修订粮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是粮油检验的主要任务。

(√)
4、从事感官分析的评价员年龄在50周岁以下,因为年龄偏大的人感官不灵敏。

(×)
5、国家储备粮检验制定样品的扦样方案的主要依据为①《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②国粮发[2003]158号《中央储备粮质量抽查扦样管理办法(试行)》。

(×)
6、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其变色范围的全部或大部应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
7、为了掌握样品的来源和基本情况,扦取的样品必须进行检验。

(×)
8、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0.01 g 。

(×)
9、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品切勿放入烘箱内烘烤。

(√)
10、在溶液稀释过程中体积有非加和性。

(√)
11、制定扦样方案必须全面考虑检查目的、产品性质、测试方法的性
质和正在调查的总体的性质等因素。

(√)
12、在编制原始记录时应结合分析工作的特点,不同的实验工作岗位,应有不同的原始记录。

(√)
13、原始记录的编号应是唯一的,可与检验报告相同,也可以不同。

(√)
14、检验报告是由封面、结论页、数据页、声明页(或注意项)组成,包含了样品的质量、客户和承检单位的全部信息。

(√)
15、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检验报告不应强调一个模式,为企业内部客户服务时,可用简化的方式报出结果(√)
16、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其变色范围的全部或大部应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
粮油质量检验班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 对定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C )。

(A)等于零(B)越小越好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D)略小于允许误差
2. 销售、调运时实施检验,其目的是( C )。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3.行政执法时对市场粮油质量进行监管,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 B )。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B)采用选择性扦样的方法扦样
(C)扦样部位应有针对性(D)只检测某一项或几项指标4.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 D )。

(A)制度(B)规章(C)法律(D)约束机制
5. 粮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 D )组成。

(A)混合水(B)离子水(C)结晶水(D)结合水
6.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 B ),最全面的经济效果。

(A)最佳规则(B)最佳秩序(C)最佳效益(D)最佳方法
7.间接碘量法是利用( B ),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反滴定的方法。

(A)I-与还原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B)I-与氧化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C)I-与酸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D)I-与碱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8.碘染色法鉴别糯性稻谷与非糯性稻谷,其结果是非糯性稻谷呈
( A )。

(A)深兰色(B)棕红色(C)粉红色(D)黄绿色
9. 测定小麦杂质时,规定的绝对筛层的孔径为( A )。

(A)1.5mm (B)2.0mm (C)3.0mm (D)5.0mm 10.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 C )。

(A)73.0% (B)75.0% (C)77.0% (D)79.0% 11.测定粮食水分时,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持有效的颜色为( D )。

(A)红色(B)绿色(C)黄色(D)蓝色
12. 稻米心白粒是指米粒( C )部位呈白色不透明的粉质白斑。

(A)腹部(B)背部(C)中心(D)腹部和心部
13. 检验粉类粗细度时,按规定的筛层筛理,上层筛的筛上物应( A )。

(A)全部通过(B)<1.0%(C)<5.0%(D)<10%14.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15.支链淀粉分子与碘形成的复合体呈( D )。

(A)红色(B)蓝色(C)蓝紫色
(D)红紫色
16. 某化验员对试样进行4次分析,个别偏差为+0.3、+0.2、-0.1、
-0.4,绝对平均偏差的值是(C )。

(A)0 (B)0.2 (C)0.25 (D)0.3
17.分光光度计长期不用,则(C )内应开机1~2次,通电时间半小时,以保持光电系统的干燥。

(A)每天(B)1周(C)1个月(D)3个月
18.分析仪器出现故障后,应该(D )。

(A)打开仪器,检查各部件运行状况
(B)拆下可能出现的故障部件,寄送厂家维修
(C)立即关机直接找厂家上门维修
(D)查看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状况和程度
19. 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

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 C )吨。

(A)50 (B)100 (C)200 (D)250
20. 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

(A)0.1 g (B)0.01 g (C)0.001 g (D)1.0 g 21. 常规试剂配制用水为( D )水。

(A)自来水(B)一级水(C)二级水(D)三级水
22.一级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绿色,用符号( B )表示。

(A)AR (B)GR (C)CP (D)LR 23.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硅胶吸收水分后,变为( A )色
(A)粉红(B)深绿(C)浅黄(D)天蓝色24. 对于数字0.006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二位有效数字(B)三位有效数字
(C)四位有效数字(D)五位有效数字
25. 在粮油质量检验中,常采用( A )的平均值报告检验结果。

(A)双试验(B)对比试验(C)平行试验(D)空白试验
26. 透明度、气味、滋味等( A )反映了油脂的加工精度以及感官品质的好坏,
(A)感官指标(B)营养指标(C)物理指标(D)化学指标
27.小麦制粉后,保留在小麦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是( C )和麦谷蛋白。

(A)麦清蛋白(B)麦球蛋白(C)麦醇溶蛋白(D)麦盐溶蛋白
28.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将测定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热,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 A )。

(A)便于酶进行水解(B)便于糖的析出
(C)使酶的活性增加(D)使淀粉分子运动加剧
29. 当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 C )时,蒸煮时吸水率高,体积
膨胀率大,糊化温度高,米饭蓬松,较硬。

(A)小于12%(B)12%~19%
(C)20%~24%(D)大于24%
30.检验食品、粮食、油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A )
(A)索氏抽提法(B)酸水解法
(C)氯仿-甲醇法(D)直滴式抽提法
31. 小麦粉湿面筋中含水为( D )。

(A)35%~40%(B)45%~50%
(C)55%~60%(D)65%~70%
32.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物理特性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 B )。

(A)生理特性(B)化学特性(C)物化特性
(D)生化特性
33. 制定扦样方案应该确定( A )。

(A)总体范围和扦样单元
(B)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
(C)扦样单元,总体范围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
(D)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受检方确定
34. 油脂酸值是中和1g油脂中所含( B )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A)总酸(B)游离脂肪酸(C)有机酸(D)无机

35. 测定油脂过氧化值时,在溶解的试样中加入( D )的碘化物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作用析出游离碘。

(A)微量(B)少量(C)适量(D)过量
37. 精密度的大小是由( C )误差决定的。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D)都不是
38. 长度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C )及以上的米粒,称为整精米。

(A)1/2 (B)2/3 (C)3/4 (D)4/5
39.筛下物和( C )组成粮食、油料的杂质。

(A)无机杂质(B)有机杂质
(C)无机杂质、有机杂质(D)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以及异种粮粒
40.要保持分光光度计内的干燥,经常更换(D )内的硅胶干燥剂(A)分光光度计仪器罩(B)电源室和比色皿
(C)检测器和比色皿(D)单色器和样品池盒
4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D )。

A. 规章
B. 法律
C. 制度
D. 行为规范
42. 在滴定分析中,出现(C)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
B、试剂未搅
拌均匀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4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
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
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
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
44. 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B)的方法予以减免。

A、增大试样用量
B、校准仪器
C、增加测定次数
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45. 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A、-2%
B、-0.2%
C、-0.02%
D、-0.002%
46.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B)及短粒。

A、长粒;中间型
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
C、特长粒;长粒
D、特长粒;中间型
47. 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B)、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技术标准
B、安全标准
C、工作标准
D、管理标准
48. 进行有(D )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2人进行操作。

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规范性
B.可操作性
C.安全性
D.危险性
49. A类火灾是指( A )。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
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着火
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
50. 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C )。

A.回收率试验
B.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C.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D.空白试验
51.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

(A)感官分析不能准确确定食品的生物学价值
(B)感官分析有时还不能确定引起某种感觉的真正原因
(C)感官分析结果受评价员情感因素的影响
(D)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份偏爱型感官检验
52.粮食中水分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 A ),二是结合水。

A. 自由水
B. 离子水
C. 结晶水
D. 混合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