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考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方法与示例
张卫王家伦杨洪军张瑞贤通信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稳步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好保障,2018年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是由中医药专家经过反复论证遴选出的100首源于古代、沿用至今、疗效确切、且具有特色的经典古方。但随着年代更迭,组成这些经典名方的中药品种和药用部位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为了确保古方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定经典名方中药物品种和药用部位就显得非常关键,这就涉及到一门学问——中药基原考证。
01 什么是中药基原考证
中药基原包括中药的品种以及其入药部位。中药基原考证是澄清中药材品种、入药部位混乱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能从复杂的异物同名品种中区分出哪个是经手过长期历史考验的传统的药用品种,为确定药材正品提供文献依据。
02 本草考证的方法
中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长期的历史考验是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靠保证,而这些重要的药物使用信息被记录在历代的医药文献之中。因此,要从历史文献入手去查找中药使用品种和药用部位的相关信息。
2.1 如何获得研究所需文献
2.1.1查找文献
查阅文献的目的是获得相关的研究资料,查阅文献要尽量做到竭泽而渔。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到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录学知识在文献查阅中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早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目录书籍,以后历代均有目录学专著,重要的如史书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官修、私藏目录《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通志·校雠略》《校雠通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而医学目录学书籍有《医藏书目》《医学读书志》
《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现存本草书录》《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历代医学书目提要》等。
通过阅读目录学书籍,可以比较容易地从纷繁的书籍中锁定研究可能所需用的书籍,然后再通过阅读所锁定书籍的序和目录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以判断对书籍阅读的详略程度,以进一步查找需要的文献。此外,还要注意古代目录书籍中没有收录的医学文献,如考古发现的简册、帛书、卷子以及铭文、石刻类文献等。
古代的药物相关文献虽然在经、史、子、集类文献中都可能论述或转引,但因其为本草学专业学术类别,于其他类别的文献中记载较散,功夫主要在平日里慢慢积累,而子部本草类著作中得记载则较为集中易于查得。这里重点介绍本草类文献的查阅。由于年代湮久,天灾、战乱、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宋以前的很多本草文献均以亡佚,而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通过其特殊的文献编写格式将其前代本草文献的精华保存在书中,过去学者查阅宋以前本草文献时,均较重视该书。但随着本草文献的辑佚研究工作,早期的本草书籍更多的被辑佚出来,如《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雷公炮炙论》等,这些辑佚出来的书籍不仅有《证类本草》所引录前代本草的精华,更有散在其他经史子集中书籍的佚文,在经过比对研究后,辑佚的书籍比《证类本草》所引录的文献更丰富,更接近于原始著作。因此当代学者在查阅文献时,更应重视这些研究工作的成果,以辑佚本为最佳文献来源。
在现代研究成果中,《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册》一定要予以重视。该书按照每一位药物将清代以前的本草文献中的相关论述文字进行整理汇编,而且还附有药物的历代本草文献的墨线图和彩图,通过查阅该书可以大大地提高古文献的检索效率。但这部书籍中所收录的文献也有很多遗漏,比如民国以前比较重要的地方性中草药文献如《南方草木状》《岭南采药录》《本草求原》《生草药性备要》等均未收录。
除了清代以前的古籍文献外,民国时期及建国以后的文献也同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民国时期的《药物出产辨》(陈仁山)《山草药指南》(胡真)《增订伪药条辨》(曹炳章)《中国新本草图志》(赵燏黄)等,以及建国后的地方
性中草药书籍,如CNKI网上可以查询1965—1980年的“文革期间中草药数据库”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另外,近期由国外回归的本草书籍也非常值得关注。
此外,对电子文献的检索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比较常用的电子检索数据库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医典》等,均可实现全文检索。但应注意:电子文献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检出率低,文字错误率高,因此,电子文献可以作为线索去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而不应作为最终的参考文献。电子文献检索出的文字一定要比对原书进行核实。
2.2整理文献
对查找到的文献要进行文献著录,最好按文献形成的历史时间顺序进行著录。在著录时要注意对文献的出处也同时进行标记。而且由于中医古籍同一书籍不同版本间也存在差异(《伤寒论》的桂枝汤几个版本,唐以前版本都没有桂枝去皮。),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版本的文献也要标记清楚。如《本草纲目》有金陵本、有江西版本系统、有钱本系统,还有张本系统。每个版本系统又有不同的版本系统,如江西本系统中有江西本(万历三十一年夏良心、张鼎思刊刻),有湖北本(万里三十四年薛三才、杨道全刊刻于湖北),十竹斋本(崇祯年间胡正言、胡正心刊刻于南京)等等10余个版本。引用文献时就要注明是从哪个版本转引而来。
如药物(忍冬);文献摘录内容(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一花)两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文献出处(《本草纲目》万历三十一年夏良心、张鼎思刊刻)。再如药物(水蛭);文献摘录内容(水蛭药图,见图1);文献出处(《证类本草》刘甲本转引《本草图经》)这里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对于本草文献的整理要注意到本草文献“层层加注”的文献编写方式,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下文简称《证类本草》)为例。《证类本草》虽为宋代唐慎微所撰写的书籍,但书中文字内容均来自其前代本草书籍,唐慎微本人并无新增内容,书中的文字内容按照一定的文献格式进行编排,如白色大字为来自《神农本草经》的文字,黑色大字为来自《名医别录》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注为陶隐居为来自《本草经集注》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注为唐本注者为来自《新修本草》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记为臣禹锡等谨按XX者为来自《开宝本草》的文字,图经曰后面的文字为来自《本草图经》的文字,药性论云后面的文字为来自《药性论》的文字等等(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