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简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重庆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简案
一、中国古代为世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及交流:(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印刷术(雕版《金刚经》---北宋活字-毕昇)、火药和指南针等(都江堰(李冰)---《天工开物》(宋应星---百科全书));特点:实用性和经验性;交流:丝绸之路,佛教传入等。

联系世界科技:世界: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


2、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就及原因:(秦:都江堰、秦长城、兵马俑等;汉:造纸术、《九章算术》、麻醉术和中医等;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等)
3、儒学文化:(孔子政治(仁的学说)、教育方面(创办私学;编订教材;因材施教等);百家争鸣中的儒学;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等)
4、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世界之最:(四大发明、赵州桥(李春)、长城、故宫(最大)、大运河、麻醉术、《九章算术》、圆周率(祖冲之)等)
5、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方面:都江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城(秦朝和明朝)---大运河(隋朝和元朝)
二、国家统一和制度创新:
1、秦朝的统一及措施:(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上郡县制)、经济(货币及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和军事等(修长城))
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推恩令)、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等)、经济(盐铁专营及货币)、军事(开发边疆)及对外(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等)
3、新中国:(改革开放(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农村和城市;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及重庆))、民族区域自治(新疆)和一国两制(港澳台)等)。

这三者主要体现统一与制度方面:秦主要是统一及中央集权;汉主要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丝绸之路;新中国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

三、新疆地区的问题:
1、西汉时张骞通西域;
2、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
3、清朝时左宗棠收复新疆;
4、新中国时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谈一谈认识或启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坚决打击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等。

四、五次侵华战争及抗击侵略方面: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近代史开端---社会性质变化);-----林则徐虎门销烟等;
2、第二次雅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分里的领土《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半封大大加深;----邓世昌血染黄海---中国开始了制度方面改革;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深渊----义和团及聂士成等清军;
5、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局部)和七七事变(全面)----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中国人民。

五、中日之间的关系问题:
1、古代-----友好:西汉时中日之间有了直接交往;东汉时汉光武皇帝送金印的友好见证。

2、近代-----战争:A、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半封大大加深;B、1900年八国联军中有日本参加---《辛丑条约》---沦为半殖半封的深渊;C、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山东问题转交给日本,引发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D、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我国局部抗战开始;E、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我全面侵华战争。

F、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最能体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屠杀和平居民,占领土地,进行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等。

3、现代---认识:历史不容纂改,坚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果;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

六、合作共赢问题:
1、国共之间的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打败的北洋军阀;
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日---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寻求第三次国共合作:台湾国家统一问题;
2、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德军处于两线夹击,开辟了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及柏林战役----为打败德国等法西斯奠定的基础等。

3、谈启示及认识:合作则赢,分裂则败等。

七、中共历史上的五次会议:
1、中共一大---上海---内容:领导工人运动;党的目标;陈独秀为书记----:开天辟地;
2、八七会议---汉口----内容:武装反抗国民党,土地革命;秋收起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遵义会议---遵义----内容:肯定毛泽东的军事原则-------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共七大---延安----内容:《论联合政府》---党的路线----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胜利奠定基础。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内容:确立路线,重心转移----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八,中国共产党史上的三次重大失误及扭转的措施:
1、国民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等;
3、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新时期等。

九、经济方面的四次重要改革:
1、苏俄----列宁----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巩固了工农联盟;
2、苏联----斯大林---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3、美国----罗斯福----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提供的范例。

4、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改了什么: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改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谈启示或认识: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实事求是;改革促进了国家和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要关注民生等。

十、经济危机及相关问题:
1、经济危机的三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和破坏性强等。

2、美国、德国及日本应对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是法西斯专政;
3、影响:美国恢复了经济,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范例;德国和日本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十一、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C萨拉热窝事件等。

经过:开始:1914奥匈对赛尔维亚宣战;转折:凡尔登战役;结束:1918德国投降等。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影响略。

战后---凡---华体系,形成了瓜分和统治世界新格局。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华盛顿体系失效。

(与中国相关的《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九国公约》--共同支配局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C慕尼黑会议的影响等。

经过:开始:1939德国突袭波兰;扩大:1941德国突袭苏联;最大: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转折:政治上《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军事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

胜利:意大利----德国---日本投降等。

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等。

战后:两极格局。

3、最主要的不同点:体现在战争的性质上。

4、谈反思及感受: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行为和恐怖主义等。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抗战时的重庆
1、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雅尔塔会议》(有损中国利益)--波茨坦会议。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日本投降----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及牺牲。

3、抗战时的重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重庆大轰炸(五三五四和六五大隧道惨案)---重庆人民的贡献等。

4、中共方面: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新华日报;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等。

十三、对外开放的问题:
1、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朝鲜、日本和欧洲的交往
2、近代社会的被动开放(主权丧失):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沿海城市开放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苏州、杭州、沙市和重庆开放(内地长江腹地)
3、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主权完整):经济特区(厦门、汕头、深圳和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及区----浦东--重庆等。

(全方位多梯度)
4、认识:开则兴,闭则衰;只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才能促进国家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