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详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颗钻石》详细教案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吗?
生:(齐)喜欢!
师:快来猜猜,这是哪篇童话?
(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
生:(抢答)白雪公主!
生:(抢答)皇帝的新衣!
生:(抢答)拇指姑娘!
生:(抢答)小王子!
生:(抢答)哈里波特!
师:你们读过的童话故事还真不少!童话,就是用
儿童的语言,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它寄托着作者美好
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题目是
(大屏幕出示课题)
生:(齐读)七颗钻石。

师:(边板书边提示)颗是颗粒的颗,右边是页字旁,不写错。

钻石,见过吗?
生:我从我妈妈的结婚戒指上见过钻石,是透明的,特别亮,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有点儿刺眼。

生:我还知道钻石很贵重,有的钻石价值连城。

生:我在电视上见过钻石,就是有个广告里面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我也认为钻石是很珍贵的,还象征爱情
(生笑)
师:嗯,因为珍贵、美丽,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象征最美好的情感。

那你知道《七颗钻石》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吗?
生:是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课文下面的那行小字知道的。

师:很好,请同学们都来看一看、读一读课文左下角的这行小字。

生:(读)本文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师:这是课文的注释,读书看注释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你对列夫托尔斯泰都有哪些了解呢?课前查阅资料了没有?
生:我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写过一部小说叫《战争与和平》,他是用了 6年时间才写完的。

师:是的,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生:我看网上有一份资料说,列
夫托尔斯泰还写过《穷人》和《跳水》,已经选入课本。

师:对,这两篇文章我们到了高年级会学到。

生:我还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他说:只有一个时
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
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师:真好,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也是从网上搜集的。

师:课前搜集资料,做好预习,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生:托尔斯泰还有一句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生:他还说过: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
安静、幸福和高尚。

我也是从网上搜集的。

师:咱们班的同学很会学习。

正如你们所说,托尔
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他一生写
过很多小说,也写过很多童话。

那么,《七颗钻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
读一读。

请你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词,习得方法
师:好的,让我们共同来认一认课文中的生字、新
词。

(课件出示:竟、凑、咽、绊倒、唾沫、一瞬间、匆匆忙忙。

指名读)
师:(拿出咽的生字卡片)这个字是多音字,不容易读准,在本篇课文中读
生:咽(yàn)。

师:很好!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它的其他读音。

(出示唾沫的生字卡片)
师:这两个字也不容易读准,分别读
生:唾(tuò)、沫(mò)。

师:如将这两个字连起来,读
生:唾沫(tuò mo)。

师:很好!沫单独念,读四声,
在这个词里,要读轻声,请大家再读一读。

(生读)
师:(咽唾沫生字卡片拼在一起)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组成词是
生:咽唾沫。

师:很好。

唾沫这个词不但易读错,笔画、笔顺还容易写错,(范写)唾字的
口字旁要写得高一些,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还
要注意这一笔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

沫字要注意右
边第一笔横长,第二笔横短。

请你在日练上写写这两
个字。

(生在学习单上书写唾沫二字。

大屏幕出示竟字)师:这个字念
生:(齐)jìng!
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含有竟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读)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课件出示上面两句话,标红竟字)
师:请你说说,竟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意思。

师:怎么讲?
生:你看,那小姑娘的水罐里原来没有水,是空的,她一觉醒来竟装满了水,竟就表示很奇怪,出乎意料,
意想不到。

师:很好!同学们,你看,通过读句子,你们就理
解了词义,这个方法很好,记住它。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
两句话,读出意想不到的那份神奇。

生:(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把竟字读得很重)师:(示范)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把装满和清澈新鲜读得较重些)谁再读一读?
生:(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变化的神奇。

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读)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师:太神奇了!
(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标红凑字)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是靠近的意思。

师:你是不是查字典了?
生:(不好意思)没有。

师:让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是怎么解释这个字的。

(出示字典中的解释义项:①聚合;②接近)
师:你认为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
生:②。

师:对,你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跟字典里解释的一样。

要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读句子,联系前后文的意思,还可以通过查字典,在比较中选择恰当的解释。

(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标红一瞬间)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这个词读
生:一瞬间。

师: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时间特别快。

师:有多快呀?
生:就像一眨眼那么快。

师:你知道哪个字是眨眼的意思吗?
生:是瞬吧,因为它是目字旁。

师:真好,瞬就是眨眼的意思,是形声字,左形右声。

那一瞬间就是
一眨眼的工夫,快不快呀?
生:太快了!
师:谁来读这一句?注意读出变化的神奇来。

生:(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太不可思议了!课文中还有两个词很有趣,请

(出示课文第 1自然段,标红干涸干枯两个词)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
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
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读读这两个词。

(生读)
师: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你能通过读句
子说说吗?快来
读一读。

(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干涸和干枯都是干的意思,表示缺水。

干涸是指装水的东西干了,而干枯是指植物干了。

师:你说的装水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生:就是河流水井什么的。

师:是的,请你读读这一句。

生:(读)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师:因此,许多人和动物都
生:焦渴而死。

师:焦渴是怎样的渴啊?
生:就是渴得嗓子都冒烟了。

(生笑)
师:你看这焦字,我们以前学过,四点底这个部首表示什么?
生:表示火。

师:对,渴得像被火烤一样,这滋味怎么样?
生:太难受了!
生:快要死了!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这些体会,再来读读这一段。

谁来读?
(生读,把旱灾一词读得较重)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旱灾呀?请你重新读这一句。

(生读,这次重读了大字,很有讲故事的味道)
师:小姑娘就是在这样的大旱之年,在一天夜里,
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

接下来,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请你再读课文,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出来。

三再读课文,梳理情节,感受神奇
(生自由读,标画)
师: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你都画出了哪些语句?
生: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生: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这原本是一只什么样的木罐子?
(粘贴木罐子图片,板书:空、木)
小姑娘一觉醒来,罐子里竟
生:装满了水。

师:(板书:满)快跟着老师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写在你的书本上。

(课件展示学习单,生边说边填写)
(空)(满)(银)(金)()
师:随后,水罐又变成了
生:银的。

师:变成了
生:金的。

师:最后
生: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师:仅仅跳出了钻石吗?
生:还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

师:把这两个意思合起来,就是
生: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

师:能把句子再缩短一些吗?
生:钻石、水流。

师:是水罐变成钻石、水流吗?
生:不是,是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师:对了,句子短了,但意思没变。

写下来。

(师生共同书写: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师:谁来看着笔记,说说水罐的变化?
生:水罐由一只空的木罐子,变成了装满水的木罐子,接着又变成了银的、金的,最后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师:水罐由空变满,变银变金,最后竟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水罐怎么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
师:那你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呢?
生:我想可能是小姑娘做了什么,才让水罐发生变化的吧。

生:我想会不会有个巫师施了什么魔法,才让水罐发生变化的呢?
(众笑)
生:我想一定是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心让水罐发生变化的。

师:这些都是你们初读课文的感受,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水罐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以下语段)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的那一句。

在沙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你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
生: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小姑娘累得睡着了。

师:做什么事让她累得睡着写下来。

生:她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板书:母亲让水)
(空)(满)(银)(金)(跳出钻石,涌出水流)师:水罐在每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自读课文,像刚才那样,用简短的几个字把事情概括地写下来,写在书本上。

(生自学,师指导)
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水罐在变成银的之前,小姑娘给小狗水喝。

师:你怎么写?
生:我写的是:给狗喝水。

师:很好,继续交流
生:母亲让女儿喝水
师:到底是谁让谁喝水?
生:先是小姑娘给母亲喝水,后来母亲又让女儿喝水。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水罐变化的那一句。

生: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这一瞬间是那一瞬间?
生:是妈妈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一瞬间。

师:是啊,你可以这样填:板书:母亲让水,最后呢?
我写的是:让路人水。

水。

师:把让换一个字吧,可以表达得更清楚。

师:给路人水。

师:好的,改一改。

同学们,你们看,这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像一条线,串起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这些感人的画面里,就藏着你们感受到的那些爱与美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出声读,像讲故事一样。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生:我想读小姑娘找水的这一段。

师找两个学生读
四、巩固识字,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喜欢这个童话吗?
生:(齐)喜欢!
师:童话里有一样特别神奇的东西,就是
生:水罐。

师:罐是本课生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看老师写这个字。

(师板书:罐)罐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缶字旁,要写得稍窄一些,右边笔画较多,注意两个口字要写在

中线之上,最后一笔长一些,这个字就漂亮了。


你也写一写。

(生在学习单上书写罐字)
师:课文中还有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也请同学们仔
细观察,认真写一写。

(生书写生字)
五、课后质疑,引发思考,延伸学习
师:这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从水罐一次又一次
的变化中,感受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

这水罐从木
头做的变成银的,变成金的,最后还跳出钻石、涌出水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水罐越变越值钱了。

生:我还发现越是让水,水罐就越变越好。

师:你们多会发现呀!这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这一次一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去寻找答案。


们还要利用这张学习单,展开想象,练习讲故事。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