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工程师应知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师﹡应﹡知﹡应﹡会
工﹡﹡程﹡﹡师﹡﹡应﹡﹡知﹡﹡应﹡﹡会
——目录——
一. 序言………………………………………………………… P2
二. 原子能和原子能发电站……………………………………… P3
三. 发展核电的优越性及其前景………………………………… P5
四. 创建中国核工业, 核工业的历史丰碑……………………… P6
五. 关于核电厂物项分级的简要说明…………………………… P8
六. 关于阀门核规范级与核安全级的说明……………………… P10
七. 关于阀门采购和安装的原则规定…………………………… P11
八. 关于管道材料采购的原则规定……………………………… P13
九. 安装与调试工作的接口和分工……………………………… P13
十. 关于暂缓施工焊口的原则规定……………………………… P15
十一核辅助管道施工……………………………………………… P15 十二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的规定……………………………… P18
十三主回路设备安装总程序……………………………………… P19
十四主管道安装焊接总程序……………………………………… P19
十五压水堆核电站建造里程碑(仅供参考)…………………… P20
十六核电工程专用名词俗语(仅供学习参考)………………… P21
附表1 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工艺系统一览表…………………… P25
附表2 压水堆核电站常用符号、代号名称一览表……………… P26
工﹡程﹡师﹡应﹡知﹡应﹡会
工﹡程﹡师﹡应﹡知﹡应﹡会
一. 序言
1991年12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令每一个中国人永远纪念的日子。
这天,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胜利建成发电了!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从此开创了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已有11座核电站在安全运行,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秦山核电基地,就有5座核电站在安全稳定运行,有4座核电站在顺利建设中。
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显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由此,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法、日本、加拿大之后第七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乃是中国核工业继“两弹一艇”以来一项伟大的核工程成就,同时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以来一项重大的科技成就,秦山核电站为我国矗立了第三座高科技里程碑。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以及核能发电所特有的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制订新的核电计划。
预计今后15年内,至少有100座核电站在世界各地建造起来。
我国在今后10年内,我国的核发电量比例将从1%提升到4%左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在2020年以前,需要每年建造2~3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核电前景如此广阔, 只要我们每个核建人努力拼搏,美好生活就一定到来。
本人经历了秦山一期工程、秦山二期工程、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以及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多年实践,把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收集到的一些工程技术资料,汇集成这本《工程师应知应会》小冊子,供大家学习参考,并希望它在今后核电工程建设的道路上,能去曲存直,能有所借鉴。
二三公司技术顾问张永光
二. 原子能和原子能发电站
2.1 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
原子能是在十九世纪末叶发现的。
1896、1898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耳、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等发现铀、镭原子核裂变反应同时放出具有很高能量的射线(即α、β、γ射线)。
1930、1932年德国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原子核里面有中子存在。
后来, 科学家们用中子去轰击铀原子核,结果发现铀原子核产生了裂变,在铀原子核裂变时,除了放出大量能量外,还放出2~3个新中子。
这3 个新中子又去轰击邻近的铀核使它们又发生裂变,产生9个新中子。
这9个新中子又去轰击邻近的铀核使它们又发生裂变,产生27个新中子。
就这样一代一代发展下去,成为一连串的裂变反应,通常人们把这种反应称为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或称“链锁反应”。
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都能发生裂变的,只有少数物质的原子核(如铀235、铀233、钚239等)在低能量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反应。
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的结果是:一产生裂变碎片、二放出新中子、三释放裂变能量。
根据实验测定,每公斤铀核全部裂变所释放的核能相当于燃烧2700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
也就是说,核能比优质煤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大270万倍。
这种高能量是从原子核里面释放出来的,所以叫做核能,也就是原子能。
原子能的发现,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科学成就。
对于原子能的应用,帝国主义可用来制造原子弹,进行核讹诈、毁灭人类。
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
2.2 核电站基本原理
核电站的基本原理,是用受控的原子反应堆将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厂。
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于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功率0.5瓦。
1945年,美国帅先制成3颗原子弹。
其中第一颗名为“瘦子”的原子弹在美国一空军基地附近爆炸成功。
1945年8月6日,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下了日本广岛,广岛顿间淹没在一片爆炸声和熊熊火海之中,造成至少22万人伤亡。
8月9日,又一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投下了日本长崎,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试验核电站,功率5000千瓦。
1957年,美国建成世界第一座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电站功率9万千瓦。
2.3 核电厂组成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由原子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及其他核辅助系统和电厂辅助配套设施所组成。
压水反应堆是以铀或钚作核燃料,轻水作慢化剂,实现可控制的链式反应并将产生的核能转变为热能的设备。
一回路系统由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和相应管道、阀门及其他辅助设备所组成。
是实现核能转变为热能和电站安全稳态运行的核动力装置、核动力系统。
二回路系统由汽轮发电机组、汽水分离器、冷凝器、凝结水泵、主给水泵、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及相应管道、阀门所组成。
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4 核反应堆种类
☆轻水堆--轻水堆又分压水堆和沸水堆。
轻水堆是以低浓二氧化铀作燃料、用净化的含硼水作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的反应堆。
☆重水堆—重水堆是以低浓二氧化铀或压水堆用过的乏燃料或天然铀作燃料、用重水作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的反应堆。
☆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是用低浓二氧化铀作燃料、石墨作中子慢化剂、高温高压氦气作冷却剂的反应堆。
☆石墨水冷堆--石墨水冷堆是用低浓二氧化铀作燃料、石墨作中子慢化剂、轻水作冷却剂的反应堆。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是采用氧化铀和氧化钚的混合物作燃料、高温液态钠作冷却剂、由快中子引起核燃料裂变的反应堆。
压水反应堆由堆芯、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反应堆压力容器所组成。
反应堆堆芯里面装有121个核燃料组件、33束控制棒组件、50个可燃毒物组件、34个阻流塞组件、38根中子通量测量装置和4根中子源组件。
众所周知,由于反应堆里面装有核燃料,所以反应堆既是电厂全部热能的供给地,又是电厂极强放射性的发源地。
为了防止强放射性外逸和扩散,核电站都按设计规范设置放射性三道屏障,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为确保安全运行,核电站设计有“专设”安全系统,如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等。
三. 发展核电的优越性及其前景
3.1 核电站的优越性
(1)核电站是高能量、少耗料、清洁的电站
发展核电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核电不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是核电不烧化石燃料只烧天然铀。
核电站与火力发电站相比,核电站具有更多优越性:核电不但是安全可靠的能源、清洁的能源,而且是高能量、少耗料的能源。
一座发电容量为60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每天仅需燃耗约3公斤铀-235,若反应堆初始装料1500 公斤铀-235,就足以供核电站满功率连续发电一年半。
而同样一座发电容量的火力发电站,一年半时间就要烧掉250万吨优质煤或150万吨重油,同时向大气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灰等有害物质并形成酸雨,严重污染周围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核电站不烧煤、不烧油,既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也无灰渣处理。
核电站厂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核电站是安全可靠的电站
为了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防止事故引起放射性扩散,核电站设置了三道放射性屏障:第一道屏障是核燃料元件棒包壳,第二道屏障是反应堆压力容壳和一回路压力边界,第三道屏障是反应堆厂房安全壳。
为了防止一回路失
水事故发生,还设计了足够防范的专设安全系统,如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等。
自从核电站诞生以来,全世界核电站发生过两起震惊世界的核事故。
一是1979年3月发生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爆炸事故,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是反应堆芯被烧毁了。
一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故,100 多吨重的反应堆顶盖被气浪冲开,堆内管道断裂,反应堆厂房倒塌,烟云冲到1000 米高空,堆内石墨和核燃料飞出反应堆并引起电缆起火燃烧,乌烟迷漫……,可见爆炸威力有多大。
这是核电站诞生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事故,虽然仅造成30多人死亡,但自然环境受到极大污染,放射性灰尘竟蔓延到西北欧的一些国家。
第一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造成。
第二起事故的原因是,该电站是石墨反应堆,既没有压力容器、也没有安全壳,所以反应堆爆炸了而没有安全屏障阻挡。
3.2 发展核电的前景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480多座核电站在安全运行中。
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核电站总数将达到1000座,核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核电将成为今后电力工业的一大支柱。
到2030年,全世界电力生产量将增加90﹪,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增加7倍。
按照中国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要把核电在全国装机容量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升到4﹪。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在2020年前,中国需要每年建造2~3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中国核电快速发展,其他国家也竟相争冠,到2020年前,日本计划再兴建13座核电站,使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0~40﹪。
南亚大国印度,计划要将核发电量提升到全国发电量的25﹪,而韩国要提升到70﹪。
全球无核电国家:意大利、埃及、阿尔及利亚、土耳其、伊朗、海湾六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卡塔尔)、以色列、叙利亚、孟加拉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7个国家,也都表示出对核电的兴趣并考虑发展核电、筹建核电站。
四. 创建中国核工业,核工业的历史丰碑
☆ 1955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开创中国核工业。
☆ 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指出“在当今世界上,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我们也要有原子弹”。
☆1959年7月,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要自己动手,要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 195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成立,主管中国核工业。
二机部即现在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1958年8月,《二机部国营一○三安装公司》正式成立,《国营一○三安装公司》即现在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第二三建设公司》。
☆1958年,我国首座实验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北京建成。
☆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青海罗布泊地区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从此
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中国政府当即发表严正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6年10月,我国在西北浩瀚的戈壁滩(四○四地区),在苏联背信弃义、单方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以及当时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石墨水冷军用原子反应堆。
☆ 1967年6月,我国在青海罗布泊地区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100倍。
此后几年间,我国成功爆炸数次原子弹。
☆ 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要搞核电站,并作出重要指示:“二机部不光是爆炸部,而且要搞核电站”。
☆ 1971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成下水试航成功。
☆1982年11月,国家正式批准《728工程》建设厂址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北麓。
后来把《728工程》正式命名为《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3月开工建设,1991 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
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是我国核工业继“两弹一艇”以来一项伟大的工程成就,也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以来又一座历史丰碑。
秦山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
☆继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后,我国又在秦山毗邻的杨柳山建造的秦山二期2×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电站1号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建成发电。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行和自主管理并实现部分设备国产化的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站,是中国核电建设的楷模,是中国核工业的骄傲。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从法国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的首座2×9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之一,电站1号机组于1993年8月建成发电。
☆秦山三期工程是中国和加拿大合作建造的我国第一座2×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加拿大CANDU坎杜。
电站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建成发电。
☆广东岭澳2×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号机组于2002年2月建成发电。
☆江苏省田湾核电站,是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2×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电站采用了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和双层安全壳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电站1号机组于2006年6月建成发电。
☆恰希玛核电站是我国向巴基斯坦全套出口的首座2×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是以秦山一期工程30万核电机组为基础、经改进和优化设计的商用核电站。
电站1号机组于2000年6月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计划2010年12月建成发电。
恰希玛核电站成为中巴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并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南合作”的典范。
☆广东岭澳二期工程2×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2005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建成发电。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2×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2006年4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初建成发电。
☆辽宁红沿河4×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已于2007年8月18日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建成发电。
☆秦山一期扩建工程—-方家山2×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已于2008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进行,计划1号机组2013年建成发电。
☆浙江三门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江苏田湾二期等工程项目都在按计划建设中。
☆海南、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也在积极筹建核电站。
五. 关于核电厂物项分级的简要说明
5.1 核电厂物项分级
对执行核电站运行安全功能的系统的设备和部件,统称为核电厂物项。
为了对核电厂物项的设计、采购、制造和安装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以达到保证物项安全、物项质量、物项安装质量和节约成本的目标,同时满足核安全法规要求,应对核电厂物项进行分级。
这种分级不但考虑物项对核电厂安全性的重要程度,而且考虑该物项在设计、制造方面的复杂程度。
核电厂物项分级的内容主要有安全级别、抗震类别、设计和制造规范级别和质量保证等级。
5.2 物项安全分级
设备和部件的安全分级为:安全1级、安全2级、安全3级和非安全级等四种(非安全级用NC表示)。
5.3 抗震分类:
设备和部件的抗震类别分为:抗震1类、抗震1I类、抗震1A类或1F类等四种。
抗震1类是指设备和部件在极限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还能保证其承压边界的完整性,可使反应堆停堆并保持在安全停堆状态。
抗震1I类是指设备部件在极限地震动载下,还能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
5.4 设备和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规范级
核电厂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必须满足RCC-M规范规定。
与安全有关的承压设备的安全等级至少与其规范等级相对应,这是无可置疑的,例如安全1、2、3级对应于规范RCC-M1、2、3级。
但RCC-M等级可以提高,例如安全1级一定选用RCC-M1级;安全2级可选用RCC-M1级或RCC-M2级;同样,安全3级可选用RCC-M2级或RCC-M3级。
支承件的级别则根据被支承设备(或管道)的安全等级而定:支承安全1级设备的支承件为S1级,支承安全2、3级设备的支承件为S2级。
5.5 质量保证(QA)的分级
核电厂物项的质量保证(QA)等级分为质保1级(Q1)、质保2级(Q2)、质保3级(Q3)和非质保级四级(非质保级用QNC表示)。
执行安全功能的承压设备,其最低的质量保证(QA)等级与RCC-M规范等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对于有质保要求的设备和物项,应遵循核安全法规HAF003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质量保证大纲。
物项的制造和安装必须按物项的质保等级要求,编制相应的
管理程序、工作程序、实施细则和质量计划等文件,并通过质量计划的方式进行管理。
5.6 核蒸汽供给系统(NSSS)机械设备分级表(举例)
5.7 管道施工质量保证三要素
⑴确保所使用的管道材质、规格、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⑵确保所使用的焊材材质和焊缝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⑶确保管道清洁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管内无任何外来物。
六. 关于阀门核规范级与核安全级的说明
⑴核安全级是从系统功能对核安全的作用角度出发确定的,是设计师对
电站系统的安全要求进行分级。
因此,该要求不直接作为阀门的设计制
造依据。
核安全级分为安全1、2、3级和非安全级(NC)四种。
⑵核规范级是从设备设计制造角度出发确定的,凡有核规范级要求的阀
门,其设计必须按相应的规范进行工作。
规范级也分为1、2、3级和非
规范级(NC)四种,即RCCM-1、2、3级和非RCC-M级。
阀门订货过程和订货文件中所提到的核级阀门就是核规范级阀门!!
⑶核规范级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核安全级,但核安全级和核规范级并
无一一对应关系。
在考虑了多种因素之后,非安全级阀门有时也有规范
级的要求。
七. 关于阀门采购和安装的原则规定
7.1 阀门采购任务划分的原则
⑴所有核级阀门或规范级阀门(含核级仪表阀门)、电动阀门、气动阀门
以及口径≧300㎜的非核级阀门(含通风阀门),均由业主负责采购。
⑵所有从国外进口的阀门,均由业主负责采购。
⑶其余所有口径<300㎜的非核级阀门,均由承包方负责采购。
7.2 阀门安装和焊接的一般规定
⑴阀门清洁度
凡是业主采购的阀门,清洁度已在制造厂通过验收并包装好,在现场安
装时不再进行清洗,拭擦干净后便可进行安装焊接。
⑵阀门焊接
凡是施工单位采购的阀门,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并擦洗干净和检查
认可后,方可进行安装焊接。
7.3阀门水压试验
⑴凡是业主采购的阀门,不需进行水压试验便可进行安装,安装后与管道
一起进行系统水压试验。
⑵凡是施工单位采购的阀门,应逐个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并作试压记录后
方可进行安装。
当阀门一次试压不合格者,由物质部门通知阀门供应商
负责处理并复试合格为止(这是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做法)。
⑶闸阀、球阀水压试验,应分别从阀门两端进水和施加压力。
对于有两
个密封面的闸阀,应从两密封面之间的腔体进水和施加压力。
⑷截止阀水压试验,应从阀门介质流向指示的入口端进水和施加压力。
⑸止回阀类水压试验,应从止回阀介质流向的出口端进水和施加压力。
7.4 阀门调试整定
⑴凡是业主采购的调节阀、节流阀和安全阀,均由调试队负责调试整定。
⑵凡是施工单位采购的调节阀、节流阀和安全阀,均由安装单位负责调试
整定。
安全阀调试作启闭试验时,阀座的起跳和回落应不少于3次,起
跳时应有爆发力,回座时的声音应清脆短促、密封严密。
7.5 特殊阀门安装注意事项
⑴调节阀、节流阀在管道系统冲洗之前不用安装,管道冲洗时用临时短管
或模拟件替代之,管道冲洗后方可安装。
⑵止回阀安装:如果管道冲洗的流向与止回阀介质流向指示一致时可以安
装,但如果冲洗流向与止回阀介质流向指示相反时,最好不安装。
非要
安装,则在管道冲洗时务必将阀芯或阀板取出,否则将有可能被管内的
不明外来物所击坏。
⑶安全阀安装,在管道冲洗试压时不安装,而用盲板加上密封垫片将连接
安全阀的管口封起来,待管道试压后将整定好的安全阀装上,安装后的
安全阀不再进行水压试验。
⑷隔膜阀安装,安装时需将阀芯和隔膜取出,仅安装阀体,待管道试压后
将阀芯和隔膜复原。
7.6 焊接阀门安装注意事项
⑴以焊接连接的阀门,在安装焊接时应处于开启状态;
⑵以焊接连接的隔膜阀,在安装焊接时应把阀芯和隔膜取出;
⑶承插式焊接阀门与管道焊接时,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阀门与管道
装配时,管头不要插到阀门承口底部,应留出2~5㎜热膨胀间隙且符
合设计规定,然后方可进行施焊。
如果误将管子插到承口底部进行焊
接,当阀体受高热时将会导致焊缝胀裂,施工人员应引起注意!
⑷对需要严格控制焊接温度的特殊阀门(如球阀),应挂上醒目的有“控
制焊接温度”字样的警示标识牌,并按要求在焊缝边沿贴上试温带。
焊接时应密切注意阀体温度不得超过120℃,否则将导致阀门密封面
受到破坏。
⑸焊接厚度≧32㎜的碳钢阀门施焊时,必须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预热温度应在90~300℃范围内,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⑹焊接厚度<32㎜的碳钢阀门施焊时,可不进行焊前预热,但应在环境温
度15℃以上进行施焊。
⑺所有焊接阀门与管道焊接时,严禁将焊接地线连接在阀体上。
⑻所有管道焊缝和阀门焊缝以及管道与设备对接的焊缝,都必须按设计
规定进行编号并绘制在系统试压ISO三维图上。
八. 关于管道材料采购的原则规定
8.1 管道管件及其它材料采购
反应堆冷却剂主管道、稳压器波动管、核级管道(含核级仪表管道)、核级管件(三通、弯头、大小头、管帽、堵头、连接短管)以及非标核级管件、法兰(含配套螺栓螺母和垫片)、石墨缠绕密封垫片、金属密封垫片、快速接头、金属软管、膨胀节、橡胶接头、核级仪表管件、主蒸汽主给水管道、超级管道以及外径>300㎜的主蒸汽主给水管件均由业主采购,其余由承包方采购。
8.2 管道支吊架采购
阻尼器、主管道和主蒸汽主给水管道防甩件(含预埋件)由业主采购。
其余所有管道支吊架、通风支吊架(含预埋件)由承包方采购。
8.3 业主采购的设备和阀门由业主采购配对法兰、螺栓和垫片。
承包方采购的设
备和阀门,由承包方采购配对法兰、螺栓和垫片。
8.4业主采购的设备、材料所必须的焊接试件、焊接见证件和焊接材料,均由业
主采购,其余焊接材料由承包方采购。
8.5 除随设备本体供货的以外,其余所有快速接头和非核级软管,均由承包方进
行采购。
九. 安装与调试工作的接口和分工
9.1 总则
①甲方负责主系统水压试验,系统功能试验、电厂整体性能试验以及部分重要
建造试验的配合工作。
②乙方负责系统冲洗吹扫,设备清洗,辅助系统水压试验和密封性试验,单体试
车,电气和仪表检查校验和开环试验,阀门、电机、泵、风机等设备安装与试验,配合甲方进行主系统水压试验,负责压力边界水压试验检查,配合甲方完成安全壳B类试验和C类试验(包括盲板加工和盲板装拆工作)。
③安装试验(含单体试车)的组织、指挥、操作、保管和警卫等工作均由乙方
负责,甲方积极协助配合。
中间交工验收后,调试工作的组织、指挥、操作、保管和警卫等工作均由甲方负责。
9.2 安装和调试的分工
安装承包方负责完成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