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方法分析 杨晓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方法分析杨晓春
发表时间:2016-11-23T17:15:26.6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作者:杨晓春
[导读]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性质属于微需氧性,在人体胃部较活跃。

邵阳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检测方式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98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分别使用嗜银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检测方式进行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效果。

结果:快速尿素酶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阳性出率为51.02%,而嗜银染色法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2.65%,经对比,快速尿素酶检测的准确率为91.93%,特异度为89.21%,灵敏度为90.72%,但是和嗜银染色法存在一定相关性,二者的检出率不同,因此无一致性。

结论:嗜银染色法适用于疾病确诊,同时不应将快速尿素酶检测法作为单独的检测方式,应将嗜银染色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方法;效果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性质属于微需氧性,在人体胃部较活跃,其主要生存在胃部或者十二指肠区域,易导致胃黏膜屏障机能受损而引发疾病,使患者出现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甚至发展成胃癌,有学者指出,胃壁是有一系列的自我保护系统,可以有效抵御各种微生物的破坏,但是幽门螺杆菌是唯一一种可以直接突破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菌种,并对胃黏膜造成极大的破坏,当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其主要表现为反酸、胃疼、口臭、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胃内血流量不足、动脉硬化等均会引起胃黏膜上皮组织和腺体萎缩甚至伴有幽门腺化生与肠腺化生的症状发生,应及时治疗,以免疾病加重,同时越早的进行治疗其效果越好,因此临床检验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1],所以为了研究不同检测方式的效果,特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98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98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19至85岁,平均年龄(47.6±2.4)岁,所有患者均无胃部手术史,且在检测前均未使用抑酸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将以上患者分别使用嗜银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检测方式进行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效果。

1.2方法
1.2.1快速尿素酶检测法,选取患者胃窦部的黏膜为标本,利用尿素酶试剂进行快速测定,对相应的酶标记后,添加酶反应液,将药膜完全的溶解,随后将标本放置在20℃左右的空间,进行孵育,其孵育时间为5min,完成后进行观察。

1.2.2嗜银染色法,选取患者胃窦部的黏膜为标本,将10%的甲醛对标本进行固定后,在采用石蜡进行固定,行切片处理,在脱蜡后,放置在1%的硝酸银溶液中,放置时间为30min,温度为40℃,完成后,在切片上滴入显影液,等到颜色呈棕黄色时,用55℃的水对其冲洗,随后在用蒸馏水将其冲洗干净,进行脱水封片处理,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诊断[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率(%)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快速尿素酶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51.02%,而嗜银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32.65%,(见表1.)其中有29例患者为两种检测方式均为阳性,检出率为29.59%;有21例患者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出阳性,而嗜银染色法检出为阴性,所占比为21.42%。

有3例患者经嗜银染色法检出为阳性,而快速尿素酶检测为阴性,所占比为3.06%。

见表2经对比,快速尿素酶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1.93%,特异度为89.21%,灵敏度为90.72%,但是和嗜银染色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的检出率不同,因此无一致性。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胃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并且,临床中大部分胃肠疾病均与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且发病率较高,及早的发现并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效的临床检验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

在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中,总体可以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而本研究中的两种方式均为侵入性检测方式,是必须经过胃镜取活检标本检测的方法。

但是在众多的检测方式中,细菌培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检验的金标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在98%左右,其准确度更是为100%,但是由于该检测方式的过程比较复杂,并且结果很容易受到抗生素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假阴性,因此在临床的检验中并不会作为常用方式,而是会选择切片检测方式,在这种检测方式中,嗜银染色法是最为常见的检测方式,其检出率较高,当标本经过固定、脱水、切片等一系列过程后,在镜下观察幽门螺杆菌,根据其结果来判定是否出现感染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幽门螺杆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有效的辨别胃病变的性质,其主要的染色方式为W-S银染、免疫组化染色等,但是该检测方式的耗时较长、检测费用较高
且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同时该检测方式的假阴性检出率也较高,受幽门螺杆菌的灶性分布影响大,要想提高准确性就需要取多部位的黏膜进行实验[3]。

快速尿素酶检测法的检测成本较低,并且检测过程简单,反应速度较快,当尿素经过幽门螺杆菌时,就会产生分解,得出二氧化碳和氨基,氨基会使PH值变高,增加标本的碱性,因此观察PH值的情况就能判断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但是该检测方式也受会因标本内部的细菌密度影响结果,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但是通过细菌结合培养的方式就可有效的提高准确度[4]。

大量临床报道显示,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和嗜银染色法均为侵入性检验方式,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检验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但是,如果将二者联合检测的话,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率[5]。

除上述的检测方式外,还有种检测方法为非侵入性检验法,是指不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血清HP抗体ELISA检测法,其检测方式只需要根据说明书进行即可,可以将某一阶段的幽门螺杆菌情况显现出来,但是该检测方式仅仅适用于大范围筛查[6]。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快速尿素酶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阳性出率为51.02%,而嗜银染色法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2.65%,经对比,快速尿素酶检测的准确率为91.93%,特异度为89.21%,灵敏度为90.72%,但是和嗜银染色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的检出率不同,因此无一致性。

说明,嗜银染色法适用于疾病的确诊,同时不应将快速尿素酶检测法作为单独的检测方式,应将嗜银染色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颜敏,廖冬梅.幽门螺杆菌(HP)临床检验方法评析选择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06):88.
[2]王海妮,陈安青. 两种检验方法在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53-154.
[3]李莉.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方法评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1):50-51.
[4]姜立根,刘华一.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文献分析[J]. 江西中医药,2012,43(7):13-14.
[5]潘洁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920
[6]刘维.幽门螺杆菌以及临床检验方法[J].医学美学美容,2014,5(08):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