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发现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的“发现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普遍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
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主动地学,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了不爱思维、不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长此以往,学生就
会成为身体练习的机器,丧失许多自学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就变为一句空话,而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新课程指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
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变为
认识和学习的主体,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健体。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手,只有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并逐渐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才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二、设计主题
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发现式”教学模式。

三、设计思路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曾提出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主动“发现学习”。

他认为,青少
年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发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
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在“发现学习”中,布鲁纳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三是培养学生运用
假设、对照的技能,通过假设和对照,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发现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后,主动启发引导学生,学生根
据动作的科学原理及以往学过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对动作规律的理解,进行大胆探索,独立发
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发现者”。

教师
在学生“发现”学习的前后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动作的关键,借助于学生
已具备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理论诱导和讲解,使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对正确的动作要领
有理性的认识。

最后,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正确的动作要领。

四、案例分析
1.“发现理论”在课程设计时的渗透。

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在课程设计时,要注意导入学生
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寻找运动技能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思维、体验,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点拨、评价,引导积极的课后反思,提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常规的教学设计时,教师总会根据教材分析,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地进行技能教学,再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巩固、提高,最终使全体学生掌握该
技术动作,至于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就很少有被顾及到。

然而“发现式”教学模式或许可以做
得更多。

针对高中学生喜爱篮球运动,早已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篮球有较深了解的现状,在这
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更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发现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技术结构,引导学
生学会探究学习,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全面发展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团结
协作、积极主动思考的精神品质。

(2)课前设计
开始部分:通过“抢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师生集体练习视频中播放的球操,达
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改变以往一味由老师领操的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更直观地给学生展现
体育“美”的一面。

基本部分:改变以往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套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去思考篮球单
手肩上投篮的动作结构,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再通过集体观看NBA球星比赛时“完美”的投篮动作,并且把动作放慢,引导学生从慢动作中去分解动作,去发现整体动作的结构和特点;接着让学生做从无球到有球的模仿练习,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正确的引导和辅
导作用,强调用力顺序和状态要求;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观看视频,
通过对比相互纠正动作,达到共同提高。

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使学生探究、讨论和互教互学的过程转化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
培养。

结束部分:采用新颖、独特的“意念”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柔和的音乐下展开丰富的想
象力,全身心得到完全放松,得到美的享受,尽快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课后作业:教师把本课相关视频内容放到个人微博或者QQ空间内,要求学生回家打开
视频再独立学习和思考,针对自己上课的不足之处,寻找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并与老师进
行沟通互动。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再内化所学知识,探索课堂以外的知识,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拓宽教学视角。

(3)课的流程(见图一)。

2.“发现理论”在组织教学中的强调。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现在的课堂教学都慢慢在重视
学生的主体性,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改变原有专靠教师教的局面,但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收效甚微。

如何解决或者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发现式”教学模式或许可以有所帮助。

例如,在组织课上的“评价”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理论去指导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集体评价探究、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
鉴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技术概念的理解。

一堂《鱼跃前滚翻》的新授课中,教师按步骤讲解,练习了相关的内容,但学生还是可
能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

这时就要求教师在内容学习的中后期有计划地安排适当的时间,对学生中存在的错误问题或严重的问题组织“会诊”。

教师“示范”学生,把主要错误动作“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正确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各抒己见。

在会诊过程中,教师应循循
善诱,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症状之所在,然后再讨论如何解决
问题的方法,经发现讨论指出一两种办法后,当场验证和分组练习验证。

五、总结
布鲁纳曾指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它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
获取知识的一切办法。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发现和解决一切自己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都是一种创新,都要及时加以鼓励和提倡。

在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准备好答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也可以讨论,组织大家分析学生思路的优缺点。

在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他们针对自己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验证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

同时,教师要学会“走”在学生
的后面,一切机会给予学生: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说明白的就让学
生说,凡是学生会做的就让学生做,凡是学生能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

总之,体育课堂模式不是唯一固定的程式,应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目
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笵燕莹《布鲁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胡显刚《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