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15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 •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
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
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
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
)
②间接抒情
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即事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整理ppt
10
⒈比兴 ⒉对比和衬托
(1)对比 ①正衬(即烘托)
表现
Ⅱ 狭义的
手法 表现手法
(广义)
(2)衬托
②反衬
以动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
⒊象征
⒋用典
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⒌动静技巧
整理ppt
化动为静
11
表 现
手 法
( 广 义)
整理ppt
6
2、中国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1、送别Βιβλιοθήκη 2、咏物诗3、咏史怀古诗
4、边塞诗 5、山水田园诗 6、思乡怀人诗
整理ppt
7
二、本单元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
•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 •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 2、诗人的思想生平; • (以上两点合起来称为“知人论世”:欲
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了解作家 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 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 3、表达技巧。
Ⅳ
叠词
表达方式 :白描整与理pp工t 笔
12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叙述
表
达 议论
方 式
直接抒情
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 直接描写
常见的几种修辞 手法及其作用
间接描写
整理ppt
13
举例 象 + 意
意境
旅途 景色
藤、树、鸦 枯、老、昏
荒凉、凄清、阴沉 (反衬)
小桥流水人家
家的温馨(别人的) 对家的温馨的向往
•
整理ppt
4
• 4.(题材上)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 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 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 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 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 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 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
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整理ppt
20
常见意境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 5.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 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 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长沙是词的题目。每首词都按 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固定格律叫词牌。像忆江南、渔家 傲、西江月、沁园春等都是词牌名。
• 6.沁园春词牌的来历: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 证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后有人便作诗咏其事,沁园 春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篇 13句,四平韵;下篇12句,五平韵。
•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 奏过一 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 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 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 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 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 词的领字 :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在 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 领字,在句种起着领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领字句 也是词家独创,是在词体上与近体诗的一个显著区别。
【参考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
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整理ppt
19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整理ppt
8
• 考点解析
•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 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 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 现手法 (写作手法)的使用。
•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 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 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 情所起到的作用。
④ 曲,又称为词余。元曲包整理括ppt散曲和杂剧。
3
补充关于词的知识
• 1.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盛行于两宋。 • 2.词还有另外一些称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
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词往 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 3.(体裁上)分类:词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 (59~90字)和长调(91字上)。按段分为单调(一段或一 阕)、双调(上下片或阕)(《沁园春长沙、雪》)和三叠 (三段)、四叠等。
整理ppt
9
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 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 式
(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
表
①直接抒情
现
Ⅰ
手 抒情方式
法
(
广
义
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
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整理ppt
18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 提问: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 只要词牌名相同,一般说来,两首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 韵脚的位置是相同的,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违背。 所以填词不叫写词。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豪放派 词况人并为不了常表见意的需要,有时整会理p突pt 破词的固定形式;但这种情5
•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 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 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 则入乐而歌唱。 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 它是长短句,词牌诗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 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 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 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 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 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 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 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其特点:调有定 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 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 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 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 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 下片。
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
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
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整理ppt
16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
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
所描述的画面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
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
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关于鉴赏诗歌的有关常识问题
整理ppt
1
一、诗歌分类(要求识记)
• (一)诗歌分类(按时间分) • 1、古代诗歌 • 2、现代诗
整理ppt
2
1、中国古代诗歌分类(按形式)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
Ⅱ 狭义的
表现手法
⒍虚实结合
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
诗中的意境。
其余: 以景结情(作用: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使 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 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
铺排 点化(化用) 意象组合 渲染
Ⅲ 修辞技巧
补充:互文
抑扬
(作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 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 给读者留下深刻 印象. )
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
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
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
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
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
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
人的思想感情。
整理ppt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行人: 道、风、马
苍凉冷清的古道
(古、西、瘦) 刺骨寒风肆虐
(出发时膘肥体状的 健马,经长途艰难跋 涉已成了枯瘦伶仃、 疲惫不堪的瘦马,马 如此,人何以堪)旅 途的艰辛,疲惫。
夕阳,断肠人在天涯。
整理ppt
14
意境: 意+象=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情 和客物象互相交 而形成的艺术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 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 的、细小的单位。
整理ppt
17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