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读片 优秀PPT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小腺癌
病灶内密度不均匀, 可见小结节堆聚
肺小腺癌
病灶远端可见胸膜 凹陷征
肺泡细胞癌
肺泡细胞癌(alveolar Cell Ca.)-两肺弥漫分
布,为广泛型
-肺结核
左肺上叶壁厚薄不均的空 洞性病灶,空洞的内径约
11mm的空洞
肺结核
空洞病灶内壁较光整, 其内无液平、结节灶, 病灶边缘见长毛刺,
CT值40-390Hu
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 (Neurogenic Tumer ,相
邻椎体无破坏
良性间皮瘤
增强扫描:CT值5590Hu,病灶明显强化,
恶性间皮瘤
右侧胸膜广泛增厚, 胸膜面多发结节,
有强化
胸壁脂肪瘤
右侧胸壁肿块灶,境界 清楚、光滑,内密度均
匀,CT值-97Hu
肺脓疡
位于小叶中 心的血管或 支气管血管 束增大超过 3mm,
肺间质异常 -胸膜下线
指距胸膜 面1厘米 以内与胸 壁平行的 弧形阴影,
肺间质异常 -蜂窝肺 间质纤维化晚
期表现
成团或成 束分布的 大小1cm 左右的多 囊样含气 结构,
肺间质异常 -间质结节
指分布于小 叶间隔,支气 管血管束, 胸膜下间质 等部位的结 节灶,表现 为串珠状改 变。
圆形肺不 胸水吸收后因胸膜粘连而不能膨胀
所致,
半圆形基底贴附 于胸壁,纵隔窗 可见胸膜肥厚粘 连,
肺窗可见肺门侧 可见支气管血管 分支聚拢,并进 入肿块,称彗星 尾征,
肺实变: 肺炎性实变;弥漫性实变
肺实变: 肺叶;肺段
肺实变: 肺小叶;肺腺泡
肿块 >3cm 结节 <=3cm
肿块与结节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二、层厚及间隔
CT扫描需要确定扫描时球管发出的X线束的宽度, 称为层厚,扫描所取层厚越大,所显示病变的影像受 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越大,因为CT断面影像是通过计 算该层面全部像素的平均CT值确认的。 胸部CT扫描, 常规采用8~10 mm层厚及8~10 mm间隔,肺门区采用 5 mm层厚及5 mm间隔扫描。
4、气管分叉层面(第7胸椎水平)
5、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
肺动脉干 左主支气管
6、左心房层面:
7、四腔心层面:
右心室 右心房
奇静脉
左心室 左心房
8、心室层面:
常见肺部疾病CT表现
肺不 增强后显著强化,向肺门移位
较大范围 肋间变小,膈升高,纵隔移位,临近
肺组织代偿性充气膨胀
肺间质异常 -磨玻璃样改变
肺内大小范 围不定的轻 度密度增高, 外观磨玻璃 状。
其内肺纹理 隐约可见
纤维化:炎症肉芽肿及损伤性病变的转归
索条状 • 星芒状 • 不规则
斑块状
钙化-为变性.坏死及代谢异常导致的钙盐沉积,
边缘锐利,CT值>120.
斑点状
• 斑片状 • 结节状 • 斑块状
肺气肿
二、正常胸部CT纵隔窗
胸部CT纵隔窗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观察: • 胸锁关节层面 • 主动脉弓上层面 • 主动脉弓层面 • 气管分叉层面 • 肺动脉干层面 • 左心房层面 • 四腔心层面 • 心室层面,
1、胸锁关节层面:(第二胸椎水平)
2、主动脉弓上层面:(第三胸椎水平)
3、主动脉弓层面: 第3-4胸椎水平)
支气管狭窄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3. CT内窥镜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4. CT血管造影 CT扫描结束后划定兴趣区,删除骨骼等 高密度组织,留下靶血管的高密度影像,然后进行单 支或多支血管重建,
正常胸部CT
胸部CT
肺窗
纵隔窗
胸部CT检查主要包括肺窗及纵隔窗 又称为软组织窗),肺窗用于观察气 道及肺脏影像;纵隔窗可显示纵隔的形态和结构,包括纵隔内淋巴结、纵 隔间隙及心脏大血管结构等,通常都需要两种窗位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空洞与空腔
空洞 为病理组织内形成的中空,洞 壁为病理组织,
空腔 为肺内固有腔隙的异常扩大, 壁为正常组织,一般1mm左右。
厚壁 >=3mm 薄壁 <3mm
空洞
空腔
支气管扩
肺大泡
肺间质异常 -小叶间隔增厚
与胸膜相连 的2厘米左 右的线状阴 影或成多角 相连的线状 影,
肺间质异常 -小叶核增大
一、正常胸部CT肺窗
胸部CT肺窗主要根据斜裂、水平裂及段 支气管分布来分析及定位,
右上叶
右中叶 右下叶
左上叶 左下叶斜裂
肺的分叶、分段
尖后段
左上叶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左 肺
左下叶
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尖段
右上叶 后段
前段
右 肺
右中叶
内段 外段
背段
内基底段
右下叶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损
肺癌
左肺下叶癌,左心房 内癌栓形成
Thank for your attention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三、CT值、窗宽和窗位
1. 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量,不 同组织的CT值各异,各自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空气 至骨路之间的X线衰减系数划分为2000~3095个单位, 以HU表示。以2000等分为例,骨骼CT值为+1000 HU, 空气为-1000 HU;软组织为 20~70 HU,水为 0 (±10 HU),脂肪-50~-100 HU以下。
实质性:不规则状
浸润性:脂肪间 隙增宽
纵隔气肿
纵隔内气 体积聚,气 体密度区,
纵隔淋巴结肿大>1cm
核状钙化: 常见于矽肺 斑点状钙化: 常见于结核
边缘浸润: 常见于肿瘤
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肺小腺癌
增强扫描: CT值约80Hu 病灶有明显强化
胸部CT读片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 念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一、胸部CT扫描方法
1. 平扫 胸部的骨骼、软组织、空气、液体及脂肪 在CT图像上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利用组织的自然密度 差可以对胸部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1 常规CT平扫 是指使用常规CT扫描技术,每相邻 两个横断层面间有停顿的扫描方法,任何一种CT机型 都可以进行这种常规方法的扫描。
少量: 中量 大量 胸膜粘连带 液气胸
胸膜病变
胸膜肥厚,胸膜斑,胸膜钙化,胸膜肿块
胸膜肥厚: >2mm 胸膜斑:局 限增厚> 5胸m膜m钙化: 局限性条状
胸膜肿块: 宽基底贴附 于胸壁
纵隔肿块
囊性,实质性,浸润性,
囊状包块 囊状:增强后不强 化,包膜可强化 实质性 实质性:哑铃形 实质性:分叶状
粘连
肺结核
病灶内密度不均匀, CT值约35-350Hu, 可见较多斑点、斑
块状钙化,
前纵隔畸胎瘤
前纵隔囊实相间的 肿块灶,平扫CT 值14-65Hu
前纵隔畸胎瘤
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 边界较清,为良性畸胎 瘤(Benignant Teratoma
神经源性肿瘤
左上后纵隔胸椎旁椭圆 形结节灶,直径18mm, 边界较清,与胸壁广基 相连,其内见斑点钙化,
2. 造影增强 增强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正 常组织及血管之间的密度差异,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分 析病灶的性质,如纵隔内肿块性质的鉴别、肿大淋巴 结的检出、异位血管与动脉瘤的识别,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3. 高分辨率CT HRCT是指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 间和密度分辨力的CT扫描技术,可以显示正常的小叶间 隔、小叶中心小动脉和细支气管的形态,主要用于弥 漫性肺间质病变、支气管扩及孤立小病灶的诊断,一 般的做法是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只对感兴趣区的 小范围进行HRCT扫描,主要用来观察肺内病变,不 用造影剂增强。
右肺下叶大块状病灶, 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 更低密度的坏死区,CT
值约18Hu
肺脓疡
病灶实质部分CT值60Hu (增强扫描),边缘部分 欠清,为隐球菌性肺脓疡
肺癌
肺癌,上腔静脉 SVC 内 癌栓形成,增强扫描:血 管内见类圆形充盈缺损
肺癌
左下肺肿块灶,向纵隔内 生长,增强扫描:左心房 (LA)内见低密度充盈缺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2 螺旋CT平扫 胸部螺旋 CT是指在整个胸部扫 描过程中,球管不停顿地发出X射线,扫描床持续同步 前移的方法,患者在一次较长的憋气时间内可以完成 全胸部扫描;层面间 理论上没有间隔,避免 了呼吸不匀造成的微 细病变的丢失,有利 于肺内小结节病变的 检出,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侧含气腔隙过度 充气膨胀,伴有肺泡壁不可逆性破坏,
肺气肿 肺大泡
支气管扩
支气管腔异常扩伴管壁慢性炎症,
• 条管状 环状
• 囊状
胸腔积液:少量;包裹性;中量;大量,
膈角外移 胸腔背侧邻肺组织受 压萎缩 肺组织受压完 全萎缩
气胸
气•气气胸少 气胸胸-量胸--液:-胸胸大气中膜腔量量液粘腹肺气连侧位压界带弧于缩面形外至密平围肺度面带门减状低区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三、CT值、窗宽和窗位
2. CT值的范围称为窗宽,窗宽的中心称为窗位,现 代CT机的窗宽范围设定在l~3095 HU之间,窗位范围 设定在-1000~+3095 HU。窗宽越大,组织间的灰度 差越大,对比度越小,适于分辨密度差别较大的结构, 如肺;而窄的窗宽缩小图像的灰度差,增加对比度, 适于观察纵隔的结构。设定窗位的原则是以被观察组 织的CT值为中心选取,窗位影响图像的亮度。
气管与支气管树
胸部CT肺段大体定位小口诀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指气管中上段层面,能显 示两上肺;在气管偏下 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 叶背段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 (T4以下)能看 到两肺上叶前、后段 及两肺下叶背段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四、图象的后处理技术
1. 多平面重建 在断面扫描基础上,对某些标线指 定的组织进行不同方位的重组,以得到包括冠状、矢 状、斜位、曲线等任意解剖方位的二维图像,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2. CT三维重建 是在X、Y轴的二维图像上对Z轴进行 投影转换和负影显示处理,在兴趣区内标记所要成像 的器官及层面,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立体重建。
周围见斑点灶
肺结核球
左肺上叶椭圆形结节灶, 直径22mm,其内密度较
均匀
肺结核球
增强扫描:CT值35-58Hu, 病灶不强化
肺结核球
病灶为结核(干酪)球, 边界较清楚,可见较多
长毛刺
肺结核
右上肺较大斑块灶, 边缘较模糊,见散在 小斑片影,局部肺大
泡形成
肺结核
病灶为多发,以右上肺为 主,形态不规则,周围见 卫星灶,相邻胸膜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