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201711282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程标准分析】本节是规律教学课,在本章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前面各节内容的综合,同时又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规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贯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动机;提供问题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的观察,产生求知欲,主动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规律;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并通过规律的应用巩固知识,逐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来解释物理现象,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既是对前面的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从不用角度处理力学问题有了深刻的体会。
通过学习,学生不难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和表达式,但对具体问题中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法学法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用演示实验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质感,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感知基础;机械能守恒的适用条件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启发法、演示实验法、举例法、归纳法、演绎推导法”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及物理情景,分析物体运动时发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什么力做功。
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论,从而形成物理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数学进行演绎推导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在具体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的过程,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
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
2.经历归纳概括“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科学的魅力
2.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感悟自然界的守恒思想,体会自然的对称美、自然美。
【重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推导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学过程】
投影: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任意选取两个位置
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经过位置
能为E k1,重力势能E p1;
E,重力势能E。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同样作为势能的弹性势能,是不是在
教学板书:
7.8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 E=Ek+EP
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两种表达式:
①状态式
②过程式
三.守恒条件:
2
2
2
1
2
12
1
2
1
mgh
mv
mgh
mv+
=
+
22 1221
11
22 mgh mgh mv mv -=-
(1)从做功角度: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2)从能量的角度:系统内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