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篇12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

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

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

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

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

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

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琵琶行》的文学背景和主题思想。

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掌握《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琵琶行》中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琵琶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2.教学难点《琵琶行》中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背景介绍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生平事迹。

阐述《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音乐文化。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琵琶行》,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情感。

学生标注出生词、难句,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疑惑。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琵琶行》中的某一片段进行深入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包括诗歌形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5.诗歌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琵琶行》,分析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6.背诵与欣赏教师示范背诵《琵琶行》,指导学生掌握背诵技巧。

学生自主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7.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背诵《琵琶行》全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今后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甲在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时,提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认为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清脆悦耳。

琵琶行并序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并序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并序教案一等奖这是琵琶行并序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琵琶行并序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诗的主要内容及本诗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赏析,掌握本诗描写音乐的高妙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文化的热爱。

2学情分析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

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结合注释在课前预习完成。

但学生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鉴赏本文经典的音乐描写。

体会诗人与琵琶女产生的天涯沦落之情作为教学难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琵琶行并序首先,我来说说我的情境导入。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在导入环节中,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琵琶语》的曲子,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

在课件中我插入了琵琶女的图片,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深情吟诵:两千多年前,一曲古筝将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段琵琶凝住了时空,将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的千古绝唱奏响在了我们面前。

今天,就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一起,伴着那浔阳江的悠悠江水,走进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相信知音故事的引领、音乐、图片的创设,会使学生很容易走进本诗凄切忧伤的情境中。

我的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诗人情。

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我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诗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凄切悲凉的感情基调。

在这样的情景氛围中,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江州司马为谁而泪湿青衫?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对这位天涯歌女产生了如此深切的共鸣呢?层层诱导,既使学生很好的感知了诗文内容,又为局部研读,突破天涯沦落人的形象打下基础。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模板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模板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模板一、教学目标1.理解《琵琶行》的文学背景及白居易创作此诗的动机。

2.分析《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如押韵、对仗、意境等。

3.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和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琵琶行》的文学背景及创作动机。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和人生哲理。

2.教学难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音乐美与人生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段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来学习一首描绘音乐美的诗歌——《琵琶行》。

2.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琵琶行》的创作动机。

讲解《琵琶行》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如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生活、音乐文化等。

3.诗歌解析领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分析诗歌的押韵、对仗等艺术特色,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呼万唤始出来”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

4.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诗歌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邀请学生上台演奏一段琵琶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琵琶行》的魅力。

5.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琵琶行》这首诗歌美在何处?它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关《琵琶行》的资料,了解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作品,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音乐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典诗词。

2.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美。

3.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琵琶行》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琵琶行》的背景故事,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琵琶行》的背景故事,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

3. 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琴的音乐,营造古典音乐的氛围,并向学生介绍琵琶的起源和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习课文(15分钟)3.2.1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解读生字词,并介绍诗人李白的背景。

3.2.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纠正。

3.2.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3.3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段落进行朗读,通过合作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和合作意识。

3.4 艺术欣赏(10分钟)共同欣赏一段优秀的琵琶演奏视频,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5 诗歌创作(15分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一首类似《琵琶行》的诗歌。

可提供一些诗歌创作的提示和范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哲理。

3.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课堂进行反思。

4. 教学手段与资源准备4.1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放映音乐和视频)、黑板、课件。

4.2 教学资源:古琴音乐、琵琶演奏视频、《琵琶行》课文、创作提示。

二、教学反思经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通过对《琵琶行》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古琴和琵琶的起源和历史地位,进一步拓宽了他们对音乐的认识。

琵琶行优秀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优秀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优秀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及其艺术手法;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赏析和讨论,加深对音乐描写的理解;2.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琵琶女弹奏的音乐之美;2. 体会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赏析《琵琶行》的音乐描写,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诵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段,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种乐器演奏的曲子,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关于琵琶的知识。

接着引出课题《琵琶行》,并提出问题: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音乐,那么它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环节二:新课学习1. 诵读,感受音乐之美。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跟读;(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诵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情感,感受乐曲的美;(3)学生自由诵读,圈点出感受深刻的音乐描写段落和句子,加深对音乐描写的理解。

2. 合作探究,赏析音乐描写。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音乐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琵琶女演奏琵琶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并选出一两句进行赏析。

讨论结果:运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女演奏琵琶的美妙,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音乐感受和情感共鸣。

(2)教师总结并强调:这些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和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女演奏琵琶的美妙,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同时,这些描写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3. 拓展延伸,总结知识要点。

(1)请学生思考如何将音乐描写的技巧运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赏析中;(2)教师总结知识要点,强调音乐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旋律美和意境美,更在于它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琵琶行教学设计(优秀4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优秀4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优秀4篇)《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对比欣赏《琵琶行》、《明湖居听书》、朱自清〈〈歌声〉〉中的音乐描写。

2.讨论:白居易和琵琶女感情交流共鸣的原因。

二、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三、重点欣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1.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a. 完整的音乐情节的展示;b比喻的使用3.对比欣赏。

(1)各文段的内容从略。

(2)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音乐描写的发展越来越高超。

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四、讨论:诗人何以与身份低下的的歌女产生情感共鸣?————————琵琶女诗人————————————↓↓↓↓年少时:欢乐、风光弹琵琶听琵琶年少时:欢乐、得意↓↓↓↓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年老:被贬、漂沦憔悴↓诉身世伤迁谪↓↘↙商人妇:轻别离,啼泪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孤苦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教师小结: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于是共同成就了千古名篇。

五、关于“音乐”的引申扩展。

音乐被夸大其作用: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音乐被贬低为亡国之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音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程要求:一导入课文问: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琵琶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琵琶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教学设计,选好角度。

《琵琶行》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过去教学很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

我教这一堂课,改变了教学的角度,选择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把本诗的欣赏与对联的学习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教学线,一条线是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这是主线,其结构设计为“整体感知”——“鉴赏探究”——“自主欣赏”三个步骤;另一条线是对联的欣赏与创作,这是副线,其结构设计为“引读对联”——“赏析对联”——“创作对联”三个环节。

这样设计,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性,增强了教学的立体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文化氛围。

2、解读文本,突出重点。

《琵琶行》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

我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的时候,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诗中两个关键的地方,突出其重点。

一是诗中的音乐描写,这是诗的主要艺术特色之所在,似乎形成这样一个规律,教《琵琶行》就必须讲音乐描写;一是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

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的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在教学这两个重点内容的时候,我采取了欣赏与探究相结合的教法,在欣赏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赏。

欣赏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诗的内容,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审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便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种追求。

3、改变学习形式,促进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很多时候,老师一进课堂,就难于管住自己的“嘴”,就给忘了学生的活动。

这堂课,我的出发点是力图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完整版)《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

完整版)《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

完整版)《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老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老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学生:XXX。

老师:XXX是怎样一位诗人?学生:XXX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老师:不仅如此,XXX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

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XXX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XXX思念XXX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XXX。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

那么,XXX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XXX的《琵琶行》。

(板书课题)老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学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老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学生读小序)老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学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老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老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XXX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

5分钟左右)老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学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老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学生:落魄失意。

老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

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学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老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引言琵琶是我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琵琶行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引导学生了解琵琶的起源、演奏技巧以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的起源、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对琵琶音乐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琵琶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起源和演奏技巧通过给学生讲解琵琶的起源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琵琶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可以播放一些琵琶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琵琶的美妙音色和演奏技巧。

2.诗词赏析通过学习《琵琶行》这首古代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琵琶表达情感的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琵琶音乐与诗词的结合。

3.琵琶演奏技巧训练分阶段进行琵琶演奏技巧的训练,通过教学视频或琵琶演奏家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弹奏姿势、音准和演奏技巧。

可以设置练习曲目,如《阳关三叠》等,让学生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4.合作演奏与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一首琵琶曲目。

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琵琶行》的诗意,创作一段琵琶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琵琶演奏视频或展示琵琶图片,激发学生对琵琶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琵琶的起源和演奏技巧。

2.知识讲解讲解琵琶的起源、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琵琶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诗词赏析分析《琵琶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琵琶表达情感的能力。

4.琵琶演奏技巧训练分阶段进行琵琶演奏技巧的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弹奏姿势、音准和演奏技巧。

5.合作演奏与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一首琵琶曲目,并指导学生根据《琵琶行》的诗意,创作一段琵琶曲。

6.展示与分享学生小组进行演奏和创作的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演技巧和创作水平,进行教学评价。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2.重点体会音乐中所蕴涵的感情,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从而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教学重点:1.体会诗中的音乐描写。

2.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中音乐与人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教学设想:1.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2.让学生朗读体会,讨论理解;3.播放琵琶曲,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对琵琶音乐的理解;4.联系全篇深入挖掘诗人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的原由。

5.大胆地从音乐描写段落切入,并把音乐描写作为研读主体。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展示PPT)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打柴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共同演绎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传奇;一千多年后的唐朝,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浔阳江畔,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浔阳城的白居易,在送别好友时,偶遇了一位身世凄苦的长安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共同写就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铭记了他们。

让我们走进《琵琶行》,与白居易一起聆听。

(板书课题、作者、音乐,竖写)一、导入: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引入。

(2分钟)二、初步感知:1.本堂课我们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在此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一段琵琶曲。

(播放琵琶曲)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请学生们回答)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不可言传),可是诗人白居易就用文字将他所听到的琵琶音乐描述了出来,而且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段文字仍然如同亲耳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广为传播,吟诵不绝。

(PPT)让我们齐声朗读这段描写琵琶音乐的经典文字。

2.七嘴八舌: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试与旁边的同学交流你读后的联想与感受。

二、初步感知:1.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听音乐1分钟,过渡1分钟)(朗读1分钟)2.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2分钟)三、赏析:1.与大家分享你们讨论后的收获。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2)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等;(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4)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2)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学会从意象、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2. 诗歌意象、情感的分析;3. 诗歌的艺术特色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解决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解答。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7.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琵琶行》的背景与文化价值。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琵琶行》,并进行诗歌鉴赏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琵琶行》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诗中意象、情感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水平;4. 学生朗读、背诵《琵琶行》的情况;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长安城的图像和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唐代,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

琵琶行获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2)理解《琵琶行》的历史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诗中的意象、抒情的手段和表现手法;(4)了解琵琶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琵琶行》的艺术特色;(3)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体验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领略诗人的同情心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琵琶行》;(2)理解诗中的意象、抒情的手段和表现手法;(3)掌握琵琶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2)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琵琶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琵琶的美妙音色;(2)介绍琵琶的历史、形制和演奏技巧;(3)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探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抒情的手段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景再现:(1)让学生分组扮演诗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现代手段表现古代场景;(3)全班分享表演成果,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阅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魅力;(3)提醒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琵琶行》;3. 调查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对琵琶音乐的认知和喜好;4.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子的感悟。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教案名称:《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3.掌握《琵琶行》的朗诵技巧和朗诵要素,能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4.经过学习,能够欣赏、理解和评价《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1.《琵琶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朗诵技巧和朗诵要素。

3.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琵琶行》的情感和意境。

2.如何欣赏和评价《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

2.课堂演示和模拟朗诵。

3.小组互动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放映一段《琵琶行》的视频,在学生内心中引发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和好奇。

二、知识讲解。

1.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3.朗诵技巧和朗诵要素。

4.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三、案例展示。

老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模拟朗诵,并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表现。

在互动中,学生了解《琵琶行》的朗诵技巧,如声调、声音起伏、语气变化等,也更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四、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琵琶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方向,可以从历史、文化、音乐和艺术角度探讨,例如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琵琶行》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作品反映的人文气息、作品的气韵和形象塑造等等。

五、总结和评价。

老师点评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琵琶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

六、作业。

请学生整理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可以写成小论文或PPT,呈现给全班同学,以便深入了解和对比。

并可以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唐代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

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和诗歌内容简介本课讲解的是唐代诗人XXX的《琵琶行》。

该诗歌以琵琶女为主角,描写了她在宫廷中演奏琵琶的情景,以及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过该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XXX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并欣赏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目标是把握诗歌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难点在于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以及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和解读诗歌。

首先介绍了诗人XXX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讲解了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接着,通过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情感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全诗的大意。

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并背诵全文。

小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和诗人XXX的创作风格,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以及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小序和诗歌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七段分别照应。

小序第一句“铮铮悯然转徙XXX”对应诗歌第一段的“铮铮衣韵铛然响”,都描写了琵琶女的音乐声。

小序第二句“瑟瑟声声思捻霓裳”对应诗歌第二段的“慢捻弦声思断肠”,都表达了琵琶女的思念之情。

小序最后一句“整顿衣裳还独倾间关呕哑嘲哳”对应诗歌第七段的“欲弹还休梦魂惊断续残声如咽,恨恨重弹深浅咽喉”。

都描写了琵琶女在演奏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中国人自信力的看法,引出本课话题。

二、讲解驳论文的特点和写法1.驳论文的特点:以反驳别人的观点为主要目的。

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需要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不能简单地否定对方。

2.驳论文的写法: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其次,分析对方观点的错误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证据和理由。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1、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生:白居易师:怎么知道?生: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板书课题,,简介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三、初读,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讲解: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获奖教案

琵琶行并序获奖教案

琵琶行并序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2)理解《琵琶行》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感慨;(2)体会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琵琶行》全文;(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3)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境。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2)诗意境的感悟和欣赏;(3)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琵琶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让学生思考诗的主题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2)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感慨;(2)感悟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雅的情操。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琵琶行》全文;2. 写一篇关于《琵琶行》的意境分析和感悟;3. 推荐一首古典诗词,简要介绍其作者和背景,并阐述推荐理由。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感悟和情感教育的体现;4. 综合能力:评估学生在文学鉴赏、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方面的提升。

《琵琶行》一等奖说课稿

《琵琶行》一等奖说课稿

《琵琶行》一等奖说课稿《《琵琶行》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琵琶行》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琵琶行》。

(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

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篇,对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2、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B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C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5、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三、说学法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

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供大家参考!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2、学习、欣赏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教学难点用比方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预习题: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及相关背景2、读课文,疏通字音;结合解释,通译全诗,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

3 、结合小序,理清叙事脉络,概括各段内容。

4、找出诗中的三次音乐描写,思考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忘却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

其中“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

二、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并序》课例赏鉴——该课例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西安)执教/王毅军观察/贾玲【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

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

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

(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

5分钟左右)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

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

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

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

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

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

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

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师:秋娘是什么人?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

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

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

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师:这里你谈得更深入了,上升了一个高度。

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

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

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

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师: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

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江湖的歌伎;一个是高朋满座,一个是门前冷落。

那他们又“同”在哪里呀?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平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

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生: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

师:都是很有才华的,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我觉得她的水平还是挺高的。

诗人呢,也是才华横溢的,而现在却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

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

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刚才我们班的琵琶女和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禁,给大家背一下这一段,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教师配乐示范背诵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

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

好,还有没有?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

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

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有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谈的精彩的诗句,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诗人?仅仅是精彩的音乐吗?谁来说一下?生:从第二节里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作者被打动,不仅因为好听的音乐,还有琵琶女在音乐里面融入的自己的情感。

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

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

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师:对,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实际上,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

六、放飞心灵,交流感悟师: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

(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生: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平。

师:好,你很厉害呀,像一位诗人。

生:音乐,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

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

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首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

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呀。

还有没有?生:白居易在这个不眠之夜,用湿漉漉的诗句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的湿漉漉的心。

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师:好,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呀。

老师也很喜欢诗歌,在备课时,也写了一首七律谈我的感受。

投影:感悟《琵琶行》王毅军浔阳江畔客将还,秋月荻花夜色寒。

一曲琵琶情切切,半觞清酒泪涟涟。

飘零歌女伤神苦,沦落诗人为客难。

司马挥毫倾肺腑,后生吟诵叹先贤。

七、再读文本,升华感情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

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

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